鋼都大海
從小時候就毫無懸念的知道,要飯的全都是關裡來的。因為關外(東北)的冬天特冷,甚至擔心冬天會把這些要飯的凍壞凍死,所以每天晚上總有人家為之提供飲食住宿。當然,東北人的善良熱情也得到了一些回報。比如,很多討飯的將自己或親戚的女兒嫁給東北小夥,條件允許的甚至舉家搬遷來東北和親定居,其樂融融。
時過境遷,現在關內富了,東北經濟相形見拙,但是東北人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糟糕,畢竟大東北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城鎮林立有工業基礎,維持溫飽還是富裕有餘的。計劃經濟時代的東北經濟相對是富裕的,是重工業基地,是祖國的糧倉。現在的東北經濟相對是落後了,拖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後腿。無論過去和現在,說富得流油談不上(全國一盤棋沒有吃獨食),東北人的善良、丈義和熱情才是難能可貴的。東北人最富有的,一直都是獨具一格的精、氣、神,不是嗎。
秋語冬韻57982110
我是七零年出生,我爺爺是山東高密人,老爺子年輕時在青島日本人開設的紗廠打工,因為替被欺負女工抱不平,用鐵鍬打死日本監工,然後參加八路軍,抗戰勝利後隨八路軍接受東北,後留在哈爾濱參加建設,解放後一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每個月都給山東老家郵寄二十塊錢,曾祖父母建國初期都去世了,我爺爺要補貼他弟弟妹妹的生活,我的印象小時候沒吃過粗糧,家裡1978就買了電視十七寸黑白電視,我爺爺一個月一百一十多塊錢,我父母雙職工加一起和我爺爺差不多,那時候住樓房,有煤氣管道,暖氣,七八年的時候我二爺爺從山東老家來哈爾濱,帶的地瓜幹當口糧,來我家裡早餐吃了十二根油條,晚上吃了五個饅頭,回去的時候帶走一百斤麵粉,那時候山東老家太窮了,地瓜幹就是糧食,我在哈爾濱的同學家庭也都差不多,有兩個孩子的雙職工家庭,就不用吃粗糧,三個孩子的家庭就得吃粗糧,在我小時候父母經常帶我去京劇院,評劇院,那時候還有話劇院,兒童劇院,電影半個月可以看一次,票價一毛錢,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和父母給山東老家郵寄衣物,東北的經濟落後,是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節能減排,自然資源逐步衰竭等多方面因素。但東北是全國工業化和城鎮化最早的城市,教育,文化,醫療在國內都是排名考前,以哈爾濱為例,哈爾濱有大劇院,音樂廳,有京劇院,評劇院,歌舞劇院,話劇院,交響樂團,雜技團,曲藝團,龍江劇院,書畫院,985高校一所,211四所,三甲醫院二十多座。
良說心理
我姓劉,我今年54歲,東北吉林省樺甸市人,我8歲的時候,山東人,拖家帶口去東北,我母親,看著可憐,都讓我給人家送點玉米麵過去,怕餓著孩子,我們家當時八口人,就父母兩人工作,我們家糧食當時也不夠吃,這就是東北人,不要汙衊東北人好嗎?
老頑童56789
現在人們提起一線城市大部分都會想到北上廣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經東北的首府城市才是我國的“一線”城市。
儘管我沒有在東北生活過,但是我對東北的發達還是有一定印象的。我是一個90後生活在南方的一個二線城市,我剛出生的那會應該算個三線城市。
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父母身邊的親戚朋友就有很多跑到東北去做生意的人。那時候我問他們為什麼要去東北呢?大人們說因為東北能賺錢呀。
我想那時候的情況應該和現在的去一線城市工作一樣,這就是東北最早留給我的印象。儘管東北現在沒有那麼發達了,至少東北曾經也輝煌過。
那麼曾經的東北有多麼的富裕呢?在我們很多人都吃不飽飯的情況下,東北已經富得流油了這句話對一些比較落後的省份完全不為過。
那麼曾經其他的省份與東北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東北自身的優勢另一個是資源的傾斜。
經濟領頭羊
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曾經在很大一段時間裡都是處於封禁狀態。東北的黑土地長時間的無人耕種,給往後的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優勢。
這個是農業上的優勢,另一個就是工業上的優勢。東北在戰亂時期一直是其他國家想要割據的地方,這些列強也為此投入了大量的錢財發展東北。
這些列強之所以這麼做不是他們有多好,而是他們早把東北當作自己的囊中之物。
到了日本佔據時期更是把東北當作自己家一樣發展,儘管到了戰爭後期東北的工業基礎受到了一些破壞,但是對比其他省份東北的優勢還是相當明顯的。
有農業和工業上的優勢就像鬥地主開局拿到了幾對炸彈,這副牌怎麼打都不會爛。另外加上國家的扶持,造就了東北在21世紀前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東北是我國最先把工業化作為首要任務的省份,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國家也做出了很多的資源傾斜。
例如把石油、鋼鐵等重要工業全部安置在東北,蘇聯給予的項目技術支持也大半分配給了東北。
東北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經濟還不能領先恐怕是不可能的事
東北的衰落
有輝煌就有衰弱,東北的經濟增速到了改革開放之後就有所減緩了。
改革開放之後經濟重心轉移到東南沿海地區,東北喪失了一個先機。這個時間段東北的快速發展的遺留問題也暴露了出來,過度使用自然資源環境汙染等問題也同樣限制了東北的經濟增長。
在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東北也已經沒有了原本的優勢。這就是發展過快帶來的隱患,後勁不足導致了東北與東南沿海各省的差距越來越大。
到了近幾年東北的幾個城市經濟甚至變成了負增長,果然是興也於此敗衰也於此萬物都逃不過興衰的命運。
儘管東北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濟有所減緩,不過平均水平還是領先大部分省份的。
曾經的東北有多麼富裕?我舉個例子就拿房子來說,我的一個東北朋友說他的父母是普通階級在90年代就買了房,我看著手機裡的餘額默默的閉上了嘴邪魅一笑,沒辦法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做人要低調。
我的心裡不禁感嘆到普通人真好有一套房就這麼開心了哪裡像我,只有做夢的時候才是最開心的。
開個玩笑不過這是身邊的事情,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個例。普通階級能買得起房而且還是在90年代,這也能夠變相的證明曾經的東北有多麼的富裕。
李青蒿
搞笑,東北任何一個城市,在東北任何時期,都沒有過比北上廣更好的時期——無論八十年代之前,還是八十年代之後。我七十年代後期開始跑船的,就是專跑上海至渤海灣內幾個港口,北京我沒有去過,但根據各種報道和信息彙總,北京作為首都,即便是中國最窮的時期,也不比上海差多少,那時候可以說上海對全國貢獻利潤,全國為上海供應各種物質,全國各地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有過餓死人的現象,但上海在最差勁的時候也就在主食糧食供應裡配給一定比例的紅薯,所以那時候我有同學跑大連時,專門給大連人帶去上海生產的精白麵粉、卷子面等東西,大連那時候比東北的哪些城市更差勁?
廣州我最早是八四年去的,那時候全國改革還剛剛開始,市容市貌還和六七十年代一模一樣,不少公交車開關門時,賣票員還總是用兩個電線的裸露線頭搭一下,但即使這樣,廣州仍然絲毫不遜於大連,總體狀況應該還是比大連要好。
東北曾經有多富裕?東北大概也就在計劃經濟時期,重工業集中在東北強行發展,那時候應該是東北“富得流油”的時候,但是,這僅僅是相對於更落後的地區,東北大多數地方的農村,仍然沒有浙江沿海農村好,和江蘇長江以南地區也不會更好——
八十年代,我曾經坐火車從北方回到上海,也曾經做過火車從廣州回到上海,一路上的風景隨著火車越來越靠近上海,農村的景象會有明顯的變化,越接近上海,青磚綠瓦房子就越多。這是當時的現實狀況。不過,這個景象的變化,近一、二十年已經不那麼明顯了,沿海地區無論南北,總體上民眾的經濟狀況都好了不少。
天淞子
記得是八十年代初吧!我們瀋陽市裡的各個路口,就有許多掌鞋的。都著身邊放著一個大袋子,手裡搖著縫鞋機器。細一打聽,大多都是來自江浙一代。偶爾也有四川人,也在做這種手工生意。在車站旁拉角的,也大多是南方一帶的,有湖南湖北來的。當時,南方人就說,瀋陽人特大方。有一個笑話,就是說的我們瀋陽人大方到什麼成度。這是我聽一個南方人講的。有天,他拉了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士去一個地方,車費是五毛錢。結果,那位上了年紀的女士給了他一塊錢。讓他感激不盡。因此,他編成了一個歌謠:山輪車跑得快,上面坐著一個老太太,要五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這只是個笑傳。八十年代左右,那時候的一塊錢,能買到不少東西的。去飯店能吃上一頓酒足飯飽的午餐。所以說,那時候,瀋陽人是很富有的。
叫我富貴兒
我不知道算不算富裕,1986年我上小學二年級,家裡買了飛利浦的彩色電視,日本產的錄像機,錄像帶一下買了三十盤!家裡僱的保姆主要照顧我和姐姐,我記得每個月80塊錢!1989年買的樓房,我父親單位蓋的樓,當時按工齡算填了18000塊錢,,118平方!小學的時候每天零花錢二塊,中學五塊,高中的時候就不怎麼控制了!兜裡幾百塊經常有!高中畢業就去當兵了!當年我父親在單位也就是承包了一個小型運輸車隊,我記得好像只有三臺解放一臺大型拖拉機!八八年的時候家裡花了四萬多塊錢買了一輛瀋陽金盃中型客車,我老孃在火車站跑專線客運!基本就是這個情況!
國哥一直在路上
我東北瀋陽人,我家八幾年就有彩電和冰箱了,我大概在九三年左右就住上樓房了,我有印象的小時候米飯白麵就沒短缺過,我小時候還是很自由自在的上學,逃課,出去玩遊戲機,我在小學的時候就經常看電影!小時候還有很多家長支援大三線,去到全國很多地方了,現在已經定居了!全國很多大型機械廠,鋼廠,技術機械工業都是東北支援的!很多煤炭,木材,石油都是東北支援的!聽我媽媽和爸爸說他們小時候,沒有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餓過肚子!那時候農村有糧食吃,農村親戚給我們送很多糧食!瀋陽機場數量目前來說也是全國之最!
東北王晟宇
曾經多富裕?可能對比現在的北上廣深有過之而無不及。城市新聞看很多了,曾經亞洲經濟第一,中國首都,全國最早燃氣管道,最早通火車,最早普及教育等等等等。。。。這些我現在依然相信,但是現在我在東北生活的真的很不好,我沒有夢想,我不知道未來怎樣,我貸款欠錢,我生活拮据,我羨慕經濟發達的地方,這是一個被拋棄的地方,這裡只是很多人堅守的最後港灣。
炸天幫幫主-吊炸天
我四十歲,小時候八幾年,每年都有南方人來東北要飯,我們當時是鎮子,來要飯的我就知道安徽人多,其他人不知道,都是大人問是哪的,他們回答,每次都給點米,也有的給飯吃,來的少了必給,我也主動給,大人有時候不樂意給我都不幹,必須給心理才舒坦,覺得好像有良心似的。那時候我家開木器廠,還有倆上海人來我家打工,我們管他們叫上海蠻子,洗臉不直接洗,先洗毛巾擰乾再擦臉。東北一直以來都並沒有很富裕,但是捱餓時候極少,一直都屬於不溫不火,主要還是地大物博,地多就不捱餓,家家都有地,因此東北人獨立性比較強,並不靠集體獲得生存,所以東北人並不很團結。來東北的山東人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大比例,本地土著不少的,都受滿族影響,包括跳大神的都是滿族習慣,小時候很多滿族的玩具,包括嘎拉哈,還有很多滿族建築,煙囪跟一般人家不一樣,是在外邊延伸出來一塊通道,再砌高煙囪,火炕也是滿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