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今天早上

群里发了一个视频

消化内科高春燕主任颇有些生涩地

操作着一台迷你缝纫机

这认真的神情

让人感动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你没看错

医生当起了裁缝

这个事

在大兴可不少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最近几天

往常严只顾埋头业务的主任们

在群里“画风突变”

摇身一变

成了细心暖人的“老裁缝”

纷纷晒出自己科室的“作坊现场”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这场发生在大兴的“裁缝风暴”,源于一场“意外”发现。

随着疫情的发展,科室医用物资紧缺,有一天,手术室护士长张倩去找副院长张贵和给科室批准口罩用量时,发现张院长把自己的口罩正挂在窗台上晾晒。

看到这一幕,张倩才知道在医院物资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院长这是自己省着口罩用,把更多的口罩留给更需要的科室。

“院长带头省,那么我们为何不想办法自己制作?”张倩心里默默有了打算。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于是,各个科室面对当下局面,不等不靠不抱怨,纷纷动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大兴人说干就干的作风表现的淋漓尽致。

手术室利用包裹手术器械的无纺布外加手术中用的棉纱二者组合,制作出“大兴版N95”。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负责退役军人接待就诊的李娜和体检科的同事们,别出心裁,将废旧胶片清洗消毒后,精心制作成防护面罩。

李娜说,制作这个面罩,大家煞费苦心。为了方便同事们佩戴,所有面罩根据个人头颅大小和是否佩戴眼镜来“量身定制”。为了不伤到人,将边角钝化,而皮筋绑带,不易掉落,也更方便。

■ 伴随着动人旋律,心疼的不只是一针一线磨出的茧子,还有那一个个默默奉献的身影。

妇科/肛肠科的姐妹们,在下班时间,用婴儿棉柔巾做的口罩显得格外可爱。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主任们亲自上手,“多才多艺”,尤其是魁梧的男主任们,配上小巧的缝纫机,这画面,看起来似乎更“和谐”。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除此之外,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内分泌科、儿科、检验科、手上肢显微外科、康复医学科等等,许多科室都开启“作坊模式”,“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缝纫机、毛刷子、软海绵、尖钻头……平时只顾埋头工作的医护人员,在非常时期,展现了他们“贤惠居家”的另一面。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这些自制口罩的材料选用的医用无纺布和医用纱布,在清洁区域制作,制作好后由消毒供应室人员打包灭菌,合格后才发放使用。党委书记李振斌、院长贺建军带头使用“大兴牌”口罩,夸赞戴着舒服,更有一股“自立自强”的味道。

众多大兴人也都纷纷开始佩戴自制口罩,尽最大可能科学节省物资,将标准更高、防护更严格的专业口罩、面罩等医疗物资,留给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区等地方的同事们。

检验科,负责发热门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李攀、张广焕,吕菁三位同事,在面对高风险、高强度(12个24小时轮值)的工作下,为了节省,只要没测出阳性,他们的口罩就会一直重复使用。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贺院长动情地说,“这些天,我一直在感动和纠结中,体检科、消化科做面罩,麻醉科做口罩,医疗队、检验科惜用口罩,发热门诊、转运分队、隔离病区、医学观察点等惜用防护服等等,真的为我们大兴人在感动,谢谢谢谢大家!纠结的是我这个院长没有做好,防控条件打造的不好,装备储备明显不足,希望大家谅解。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一定能做到最好!”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牌”口罩背后的秘密:骄傲和坚持


大兴人,是一家人,患难与共,不分彼此。正如检验科主任徐焰所说:“家长也好,娃娃也罢,我们共同打赢这场战疫”。

“我的心裂成两半,一半为你们担忧,一半为你们骄傲”。

这句话,是“家长”对“孩子”所言,亦是大兴的每一个“孩子”想对“家长”说的话。

编写:宣传科 李晨光

审核: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