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飛進蝙蝠會被傳染病毒嗎?我們該如何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發展,公眾對身邊野生動物的擔憂和關注度也不斷升溫。

近日,上海市綠化市容熱線閔行平臺就接到了市民這樣一個電話:“哎呀,我家裡出現了蝙蝠,怎麼辦呀?會不會傳染病毒呀?”

接到電話後,閔行區野保站聯合鎮野保部門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置。將廚房吊頂隔板全部拆除後,發現了蝙蝠棲居的痕跡和大量糞便,但並未發現蝙蝠活體,為減輕市民擔憂,處置人員對其屋內環境進行了消毒。

從新聞裡得知,這個春節,上海市野保部門很忙碌。僅僅在正月初十這天裡,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6次,都是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

家里飞进蝙蝠会被传染病毒吗?我们该如何与野生动物“和平共处”?

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蝙蝠被冠以“惡名”。人們的擔憂似乎又不僅僅是蝙蝠,眼下,我們究竟該如何與野生動物相處呢?

野生動物可以與人和平共存

遠在重洋之外的澳大利亞,日前也因“蝙蝠”備受關注。

漫天飛舞的果蝠讓澳大利亞英厄姆鎮的居民十分不安,這些果蝠的數量甚至已經超過了當地居民數。

蝙蝠為什麼會停留在城市?

“人們對於城市之中出現蝙蝠感到吃驚和不解的背後,實際上藏著人們對於城市生態系統的誤解。而在我們的工作中發現,合理規劃的城市中,城市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遠遠超過普通市民的想象。”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一直觀測追蹤城市裡的野生動物,他認為,蝙蝠其實在城市中找到了一個和人類互不干擾的生態位。

比如在上海青浦的東亞伏翼蝠,城市河湖周圍的昆蟲給它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質食物,城市溫暖的氣候降低了它們冬天的死亡率,而城市建築的縫隙好像是野外巖壁上的裂縫一樣,可以用來棲息。蝙蝠對於城市環境的適應,實際上代表了野生動物和人共存的可能。

看到蝙蝠就一味地恐慌,在目前的疫情陰雲下,這或許是很多人共同的擔憂。在王放看來,“實際上蝙蝠和蝙蝠之間的形態、習性差異簡直天上地下,是否攜帶病毒、攜帶什麼種類的病毒也天差地別。”

“新冠病毒潛在天然宿主菊頭蝠的分佈區域在各種山區,它們生存的關鍵是需要找到洞穴作為棲息地,不進入上海市區。即使是菊頭蝠,也並不是每一個個體都有新冠病毒的原始病毒,攜帶病毒的個體比例很低。”王放提醒著人們,發現蝙蝠,先保持鎮定。

上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同樣給出了建議:“蝙蝠正處在冬眠期,不去驚擾是最好的。”

如發現家中有蝙蝠棲居,不建議市民自行捕捉;可以請當地野保部門進行驅逐,並協助做好環境的清理和消毒。驅逐後自行封堵孔洞或管道,避免蝙蝠再次進入。

流浪動物怎麼辦,安全嗎?

疫情還在持續,與人們更息息相關的是,是不是外面的流浪動物都不安全了?要不要“清理”野生動物?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貓狗會感染新冠狀病毒,但也沒有證據顯示貓狗“不會”感染新冠狀病毒。

果殼團隊的科普文章指出,和家養、有免疫、接觸範圍可控的寵物不同,外面的無主流浪動物無免疫、且接觸範圍不可控,因此風險相對較大。

專業人士建議,從防疫角度,公眾在這個階段應該避免接觸在外的流浪動物,“不管動物是死是活。”

要知道,流浪貓狗並不是野生生態系統裡的健康組成部分,不少動物保護人士也藉此倡議,應出於提高整體動物福利的目的控制流浪動物種群,避免對周邊本就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更大的破壞。

為什麼不清理野生動物?果殼的文章強調,比起野生動物,流浪及散養貓狗與人類有更多的接觸;其次,這個世界不只屬於人類和人類豢養的家畜,也屬於野生動植物這些“原住民”,野生動植物組成的健康生態系統,對人類的長期發展也非常重要。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引發疫情的病毒不是野生動物主動接觸人類傳播的,而是人類對它們進行盜獵、宰殺、食用而主動被感染的。”

還是舉例蝙蝠,其實像大多數野生動物一樣,它也在避免與人類接觸。只要放任其身,它不僅無害且非常有益,在生物鏈中扮演的角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做的是各自安好,互不打擾,減少與蝙蝠的接觸,更不能食用蝙蝠。

愛它,就把它留在自然

不驚擾野生動物,不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其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就在去年,本報記者曾做過的關於野生動物的報道,我們關注到,不論是在花鳥魚蟲市場還是網絡中,飼養、買賣“另類寵物”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異寵”的走紅,打破了以貓、狗、觀賞魚類為主的傳統寵物格局。然而,不少“異寵”實則來自野外或是野生種源人工繁育的後代,還有的是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及獸類等。

專家提醒,“異寵”不是想養就能養。“異寵”貿易中,動物福利無保障,物種保護受威脅,於人而言,健康隱患多、違法風險高。

採訪中,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異域寵物項目經理郭京慧告訴本報記者,從生物學角度來講,即便可以被人工養殖,野生動物依然是野生動物,它們並沒有進化和形成適應於人工飼養的遺傳特性,這也是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本質區別。

“野生動物雖然可以被人類成功養殖,但其天性和習性都決定了它們不適合作為寵物飼養。”

我們因此呼籲公眾,不捕捉、購買、飼養野生動物作為寵物。

除了“異寵”的話題,我們還留意到,如今不少城市購物中心引入室內動物園,主打人與動物“親密接觸”。半封閉圍欄裡,小浣熊來回踱步,耳廓狐蜷縮在角落裡。

“野生動物需要野外開闊的環境和群體間互動,即使國內一些大型動物園也難以滿足這些野生動物需求,更不要說終日不與地面接觸和難以見到陽光、面積狹小的室內商場。”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項目經理鄭鈺如是說。

人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其實存在一定的雙向風險。“野生動物在人流密集的商場會有人畜共患致病菌問題,在全球動物園設計中,還沒有太多的經驗來應對室內動物園的汙染問題。”鄭鈺說。

表達對野生動物喜愛的最好方式,不是據為己有,而是把它們留在野外的棲息地。

“最好的解決方案是讓野生動物生活在野外,選擇‘動物友好型’旅遊方式,對動物進行遠距離觀察,避免直接接觸,不打擾,不傷害。”

期待疫情過後,這樣一個樸素的心願,早日達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