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玻璃,只有简单的窗户纸,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

繁华万里


最近好几部古装剧接连上映,无论是传统古装剧《大明风华》还是架空科幻剧《庆余年》都让大家一饱眼福。

因为剧中陈设背景都是古代的,其中剧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就让我十分疑惑,剧中出现过这样的片段,有人想向屋子里吹迷烟或是偷听偷看,往往将纸糊的窗户用手指戳一个小孔,透过这个小孔来观察情况。

这就让我很好奇,古代的窗户真的都是纸做的吗?古人们是怎样防止自己的窗户泄漏自己的隐私呢?

古代的窗子都是用什么做的?

古代的人们为了增加房屋的明亮度和透气性,就会在屋中开几扇窗户。

但他们一般都会将窗户给糊上,这不仅能够在冬天能够抵挡一些寒风,防止灰尘进入,而且还能减少光照的刺激。

远古的时候,人们选择用兽皮之类的皮毛将窗户挡上,但是久而久之,就发现动物皮毛的透气性、透光性差,效果并不好,而且经过风吹日晒,磨损也比较严重。

便宜的编织草席就成为了人们的第二选择,草席虽然御寒功能差了些,但胜在透气性比较好。后来出现了绸缎和丝织品,古人们就开始采用丝制品或是布制品将窗户封住,但是这些丝织品价格比较昂贵,也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能用的起的。

到了汉朝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纸被发明了出来,人们觉得纸这个东西是真的很不错,有很好的透光性,因此纷纷用纸来糊窗。

当然那个时候的纸并不像影视剧中的那样一戳就破的单薄的窗户纸,聪明的古人们将这些纸张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刷上桐油,晾干之后,糊在窗上,不仅可以遮风还能挡雨。

有的地区,还会在油纸上附上一层麻布,这就更能增加窗户纸的耐用性。

纸糊的窗户如何保障房主的隐私?

尽管窗户是用纸糊的,但是这个纸并不等同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纸,而是经过特殊处理之后,可以防风防雨。

当然,如果真的有人想要窥探房主的隐私,你就是弄一个墙,人家也是能够看到的,所谓“隔墙有耳”,正常来说古代贫民百姓家中称不上家徒四壁也是较为清贫,也没什么可值得人惦记的。

从民风上来说,古代民风淳朴,夜不闭户,也不会有人去恶意偷窥人家。若真是有这样的人,就算是窗户挡不住他。

而有钱的名门望族,虽说也会采用桐油纸来糊窗,但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更多的会用琉璃瓦或是明瓦,琉璃瓦是采用优质的矿石材料,经过粉碎、烧制而成,而明瓦并不是真正的瓦片,而是用贝壳类、羊角打磨之后的粉末制作而成的。

这两种材料由于色泽艳丽、流光溢彩,更受富足人家的喜爱。最终但是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入室图谋不轨,这一层纸窗的确是挡不住他们。

当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是何种身份的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古代人是如何保障自己的隐私的?

一、雇佣看门人。正如我们在影视剧中所见,一般豪门大户的家中门口都会有门房坐镇,更有甚者,夜晚还会有仆人来回巡逻,保证宅院的安全。至于贫苦人家虽然养不起门房,但是养条狗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狗狗帮忙看见护院,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保护自己的隐私就足够了。

二、房屋布局复杂。古代人住的宅院,三进三出、院落庞大,不仅有东西厢房,还有各种回廊穿插,布局比较复杂,一般人进入这大宅院都被绕晕了,就算想要偷窥也不一定能够找到正确位置。

三、政策思想教育。古代受儒家礼制教导影响较为深远,“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导更是深入人心,除此之外还有十分严格的法律规定,不可随意偷窥他人。所以就是君子不屑如此、小人则不敢如此。

玻璃窗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根据史料所载,玻璃这种东西是清朝康熙年间从西方传来的新奇物品。起初玻璃这种东西传进来时非常的薄,只是为了给画师画画用的,是非常的稀有的。

到了康熙晚年的时期,清朝政府引进了西方的玻璃制造技术,在广州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玻璃生产工厂,在当时,皇宫中使用的玻璃皆是广州的工厂所生产的。

也是从此时开始,清朝皇宫的窗户开始采用玻璃的形式,这也是最早出现的玻璃窗户。

玻璃窗户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采光性还很好,一出现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与喜爱。之后更是广泛传播,得到很大的普及。

至今我们对于窗户制作材料的选择,仍然是玻璃,可见其优势了!

所以经过一番查阅之后,我最终得出了结论,纸糊窗并不是像影视作品中所表示的那样的脆弱,也可以为古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舒适和安全。

但是要真正保障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其他的一些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由此可见古代人民的智慧实在是不容小觑,纸糊窗可以传承百年,自然是有它的优势所在。


史论纵横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傻了吧。

古代的农村,想要偷窥没有可能。

为啥?

古代农民家家户户都养狗。他们的狗可不是今天的宠物犬,而是很凶(至少古代很凶)的中华田园犬。

这种狗的听觉和嗅觉都非常灵敏。只要有陌生人接近,尤其是晚上,狗一定会大叫。

古代村子只要一条狗叫,其他狗也会叫,很快全村狗都叫。

你还偷窥个毛啊!不被狗咬死就算便宜了。

萨沙想到以前听一个同学说他爸的事情。

他爸是个老教师,当年在甘肃回族村支教。回族村家家养狗,狗还特别厉害。

有一次,他爸因一个孩子跌伤送到医院,自己急慌慌的跑到孩子家报告情况,犯了错误。结果刚进院子门就冲过来一条狗,比狼还凶,他爸差点没被咬死,衣服都被扯烂了。

搞笑的是,甘肃农村回民很保守,其实家里有个女人,但根据当地传统不能随便见陌生的年轻男人,开始没好意思出来。

等这个女人发觉不对,冲出来拦狗的时候,他爸身上已经被咬了七八口了,扯掉2块肉,至今还留着伤疤。

如果是城镇,哪有不同。

明代开始,有钱人家的窗户,多用明瓦,也就是类似于玻璃的一种东西。明瓦是用蚌壳打磨成带有四个圆角的方形薄片,后来单纯人工合成,半透明状态,当做窗户玻璃。

这玩意是半透明,从外面偷窥是看不到东西的。

穷人家的窗户,一般都用兽皮拦着,讲究一些的用纸做窗户。说通俗点,想要偷窥还是可以的。

但是,谁来偷窥?

你偷窥什么?

偷窥夫妻房事?古人没有电灯,晚上也很少点油灯,夫妻那个时候都是一片漆黑,你能看到什么?

如果偷窥别家女人洗澡、更衣之类,恭喜你,你要倒大霉了。

今天这种人被抓住,拘留几天就放了,古代就不同。

偷窥女人洗澡更衣,是极为严重的罪行,属于耍流氓、调戏的一种。

这种偷窥者一旦被抓住,一般都是重判,遇到战乱时期直接就被斩掉了。

以清代为例,偷窥和调戏妇女一样,如果妇女因此自尽,偷窥者直接处死。

即便妇女没有自杀,偷窥者也肯定要坐牢,还要被重重责打,当场打死也是白死。

关键在古代那种社会氛围下,偷窥犯就算被释放,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他的妻子儿女哪里有脸见人?

你如果不怕把牢底坐穿,不怕全家无脸见人,你就去偷窥吧。


萨沙


在一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对刚刚成了亲的小夫妻打算休息了。这时候,一位身手敏捷的人,很利索地,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他们的房间外面,用手指轻轻一戳窗户纸,打算偷窥。没错,这就是在电影或电视剧里面才能出现的情景,而在现实情况中,基本上发生的概率非常的小。

首先来说,古代的人会去偷窥别人的可能性就很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偷窥妇女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被妇女发现了,报官的话,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不像现在的处置那么轻。而且,如果要是那个偷窥的人偷窥的是有钱人家的女人,弄不好还会被抓住,可能会被打死。不被打死,也肯定会引来许多人的围观,脸还要不要了,名声算是彻底坏了,以后想要在附近找个媳妇估计都困难。所以说,在古代偷窥重则容易搭上命,轻则身败名裂,代价很大。

其次,古代防止偷窥的方法还是很多的,毕竟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第一种方法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就吹灭蜡烛或者煤油灯。在古代,这玩意还真是挺奢侈的,有的穷人点不起,有的能点起的相对节约的,就在休息的时候吹灭了,即使别人想偷窥,屋子里面一片漆黑,也是啥都看不到啊。

第二种方法便是养狗了。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它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一般来说,一个人想要在夜晚的时候潜入别人家的院子而不被他家的狗发现,确实挺难的。狗本身就对一些异常的事情特别的敏锐,所以说,古代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很多都会养条狗来看家护院的。

第三种方法便是女人在洗澡的时候,一般是放屏风了。汉成帝曾经买通了赵合德的贴身丫鬟,让她不要告诉赵合德自己在偷窥她洗澡,自己却躲在屏风后面,以满足自己的偷窥欲望。当然了,汉成帝是高级玩家,而赵合德是他的妃子,他这么做就算被知道了也没人能把他怎么样。但是,屏风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徐聊


古代有很多偷窥大小姐洗澡、偷窥年轻夫妻的行为,如何防止偷窥有很多方法。

偷窥是人的天性,是每个人的好奇心,好奇别人在屋子里的所作所为,尤其是美女或者年轻夫妻的房间。历史上的偷窥事件层出不穷,著名的帐殿事件就发生在康熙时期的太子偷窥事件,当时的太子偷窥康熙的妃子,当场被废。

古人为了防止偷窥,有很多方法,这是来自人类的自我保护本能。每个人都想探知别人的隐私,但并不想自己的隐私被别人一清二楚。

方法一、养狗护院

这个方法最简便高效,在整个文明社会历史中,养狗护院都被人们使用。在东汉以前,中国并没有发明纸,窗户也不能用纸来填充,狗就成了人类的绝佳伙伴。狗大约在两万年以前被人类驯服,它的原型是狼,所以听力灵敏,能第一时间发现进来主家院子的陌生人,所以能很好的防止主人被偷窥。

狗的饲养简单,无论是大富大贵人家,还是穷苦的老百姓,都能养起狗。而窗户纸在东汉时期,是非常昂贵的东西,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遇到陌生人,传统中华狗中华田园犬声音响亮,对狗主人忠诚,能第一时间预警,相信很多朋友和笔者一样喜欢忠诚的狗。现在狗已经失去原来看家护院的职责,更多作为宠物。

方法二、建造围栏或者围墙

安全感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或者是古人都需要的,在家的周围建造围栏或者围墙,就成了古代人大多数的选择。有钱的建一个高门大院,请一些看门护院的,别说偷窥,就是进去也是很难的一件事,必须有主人的同意。

古代普通老百姓,没钱也可以就地取材。古代生态环境好,有很多树木,可以就地取材建造围栏,围在院子周围,想要翻过也肯定能惊动主人,因为围栏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防止野兽,想必偷窥者也是能防住的。

方法三、室内屏风和床帘

这个是古代有钱有地位的人的选择,普通老百姓围墙和狗已经足够。地主家的院子特别讲究,三进三出,进去之后布局复杂,即使熟悉院落布局的人轻易找到要偷窥的对象,比如某个大小姐的闺房。

大小姐的闺房不仅有贴身丫鬟,里里出出贴身伺候,很容易被发现。另外室内一般放置屏风,来挡住有心偷窥人的视野,即使捅破窗户纸,也看不到正在洗澡的大小姐。

除了屏风,还有一关,那就是床帘。每当晚上睡觉的时候,床帘都会放下,即使里面做一些事情,有心偷窥的人怕也是偷窥不到,只能闻其声。

方法四、道德约束

除了物质上的方法,更厉害更有效的是道德层面的制约。儒家强调的“非礼勿视”,偷窥将会被周围人鄙视,被发现之后将身败名裂,制约效果更好。

俗话说,非礼勿视。虽然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偷窥也能带来一些刺激的愉悦感,但终究违背伦理,不是自己的就不要看,这样才是正确的心态。


白杨说史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黑衣人悄无声息的潜入一户人家。
他手上的是迷香,他悄悄的戳开窗户纸,将香送进去,没过一会这一家人就睡迷糊了。
这一般都是影视剧中很常见的桥段,然而现实中,真的有可能发生吗?
古代的窗户,虽然都是纸糊的,但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戳破,手指沾点口水基本上不可能,那时候糊窗户用的纸,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
中国古代的窗户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远古时代,人们大多穴居生活,一般也不讲究什么窗户,直到学会利用材料搭建屋宇以后,才感到屋子里面气息不流通,于是开凿窗户。
一开始只是凿一个天窗,无遮无拦,目的也只是为了透气,夏天还好说,冬天一般都比较寒冷。
所以后来采用兽皮覆盖在上面,然而兽皮包裹起来暖和是一定,但是也有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不透气、透光。而且兽皮作为珍贵的材料,冬天一般都是穿在身上。
古人后来突发奇想,利用各种纤维材料编制成遮挡窗户,在保证透光的情况下,还能够挡风雨。
我国是利用纸糊窗户的唯一国家,西方在这一点上比我们要进步,他们发现玻璃这种材质也比我们要早很多。
用纸糊窗户,一般人可能会想到,如果风大一点的话不就吹破了吗?
有人还认为,用纸糊窗户,那保密度岂不是大打折扣,事实上就是糊窗户用的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纸。
糊窗户之前,这些纸都要在桐油里面浸泡,增大纸张的韧性。
这样的纸张,如果一般小一点的风都吹不破,更不要说是鬼鬼祟祟的人想要用指头戳破。
想要弄破这样的纸张,会弄出很大的动静,这样偷窥、盗窃等一系列的举动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了。
糊窗户的纸每年也要换一换,如果不破损的情况下,会在原来的纸张上继续覆盖上去,这样一来,用纸糊窗户的纸张更加坚韧。
还有一些地方,在糊窗户的时候会加上一层麻布,这样一来,就更加不容易破损了。
当然要说起来,在古代虽然生活质量不好,但是律法比较森严,盗窃、偷窥在古代都是很严厉的罪。
一些窃玉偷香的采花贼一般抓住以后都是直接处死,即便是简单的偷窥,但是在古代注重贞操的年代,一旦闹出人命,官府也会直接判死。
即便不会被官府抓获,被当地乡民抓获,以古代彪悍的民风性格,十有八九会被当场打死,一般小门小户家庭也不会这样去做,而大户人家也会在商谈机密要事的时候,留下看守在外面,避免泄露机关消息。

漫步史书


偷窥也就是偷偷摸摸窥视别人隐私的行为,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令人感到厌恶的行为,现代家庭防止别人偷窥都会在窗户玻璃上贴上一层膜,或是在房间里装个窗帘,隐私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那么在古代没有玻璃,只有窗户纸,古人是如何防止被别偷窥隐私呢?我来说我知道的吧!

古代的窗户纸!

其实古代的窗户纸并不象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那样,沾口唾沫手指头一点就破,古代的窗户纸其实都是用牛皮纸放在油中浸泡过才粘到窗户上的,还样的窗户纸不怕雨水的侵蚀,经久耐用,如果有人想用手指头沾口水把它捅破进行偷窥,其实也是不容易的事!



古代的防偷窥手段!

篱笆!古人会在房子外围用木棍,竹子,石头扎一圈篱笆,围成一个院子,这样即可以防止野兽的入侵,又能防止小偷偷东西,外人进不了院子自然也就不用怕别人偷窥隐私了!


狗!狗在没成为宠物之前一直都是担负着看家的职责,狗的听觉灵敏,稍有异动都会吠叫,古代的一般家庭都会养一条狗,晚上狗如果吠叫都是用以提醒主人注意,而且狗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视,为了偷窥而被狗咬也是得不偿失!

屏风!古人的房间里一般都会放一面屏风,或是放在窗户前面,或是放在床前,用以防止偷窥隐私!

当然,在古代每个地方的人员并不复杂,都是熟人,你去偷窥别人的隐私一旦被抓住了就会“身败名裂”,以后还怎么在当地生活呢?


唐古看今


古代的窗户纸并不简单,要想捅破偷窥隐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窗户纸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软踏踏的白纸往窗户上一贴拉倒,在古代用来糊窗户的纸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桃花纸”,也就是用来制作油纸伞的纸,是用桐油泡过以后,质地很厚,可以防水防潮的纸。当然依然是纸,所以很容易被捅破,但是窥探隐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先不说百姓家里都有看家狗,可以有效防范“梁上君子”,就算穷的养不起狗,弄个屏风或者卧室里多几重帷幔还是很容易的!没见皇族后宫里那张床外边挂了那么多层很仙的感觉呢!没有透视眼功能,这个偷窥还是很有难度的。

有钱人家更讲究,虽然没有玻璃,但是有一种比玻璃还漂亮的替代品——明瓦。主要材料是贝壳、天然透明的云母片,打磨平整光滑后串起镶嵌于木格窗上,不仅美观而且采光程度也很不错。因为造价昂贵,一般的地主家也是用不起的。后来到明清时期开始用羊角煎熬成液,冷却凝固时适时压成薄片,这样的明瓦在江南一带的老宅子里还有一部分保留。

其次,在古代,偷窥是一种很严重的罪行,一旦被举报或者抓住送到官府,处罚是很严重的,名誉尽失不说,多数被打的没有再偷窥的能力。如果在战乱时期或者被偷窥的妇女因此自尽,偷窥者的性命也就不保了!所以,偷窥的代价还是很大的!

自从玻璃工艺传入中国,貌似人们的生活更方便了,窗户不容易被手指捅破了,但是并不代表隐私就不被偷窥了,相反,望远镜利用了玻璃,穿透透明的玻璃窗,可以看的更真更远啦!


国史通论


导语:在各种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黑衣人偷窥的剧情。例如黑衣人潜入豪宅大院以后,用手捅破门上的窗户纸,然后偷窥房间中的情况。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在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呢?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古代的窗户材料

古代的窗户并非都是纸糊的。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纸是在西汉时期,那么西汉以前的朝代肯定不会使用窗户纸了。

秦汉之前的富人一般都用绢、布糊窗。

到了东汉的时候,蔡伦用树皮、麻头及敝布、渔网等原料改造了纸。这个时候纸并没有普及,而且纸的质量也是远远不能作为窗户纸使用的。

隋唐的时候,纸仍是很贵的,很多普通人家多是用木板装卸采光通风,还有的穷人只能使用稻草遮蔽。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油纸,油脂的质量可好多了,可以遮蔽风雨。《唐宋白孔六帖》里记载:

“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水油,取其甚明。”

除了纸、布等这些。

早在宋朝,明瓦也被用在制作窗户上,明瓦主要材料为海洋贝类,经过打磨,制成方形薄片,带有4个圆角。毫无疑问,这是富人才能用得起的。

不过,明瓦是蚌壳做的,透明度、采光度无法与玻璃相比。可想而知,外面天气再好,屋里也是十分昏暗的。不过即使是窗户纸,也不用太担心。古代的房子一般都有比较大的房檐,而窗户一般都比较小比较高,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到窗户的。

认真的说,古人们有自己的办法,而且都非常的聪明。

首先,窗户纸不是普通的白纸

窗户纸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软踏踏的白纸往窗户上一贴拉倒,在古代用来糊窗户的纸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桃花纸”,也就是用来制作油纸伞的纸,是用桐油泡过以后,质地很厚,可以防水防潮的纸。当然依然是纸,所以很容易被捅破,但是窥探隐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先不说百姓家里都有看家狗,可以有效防范“梁上君子”,就算穷的养不起狗,弄个屏风或者卧室里多几重帷幔还是很容易的!没见皇族后宫里那张床外边挂了那么多层很仙的感觉呢!没有透视眼功能,这个偷窥还是很有难度的。

有钱人家更讲究,虽然没有玻璃,但是有一种比玻璃还漂亮的替代品——明瓦。因为造价昂贵,一般的地主家也是用不起的。后来到明清时期开始用羊角煎熬成液,冷却凝固时适时压成薄片,这样的明瓦在江南一带的老宅子里还有一部分保留。

其次,在古代,偷窥是一种很严重的罪行

一旦被举报或者抓住送到官府,处罚是很严重的,名誉尽失不说,多数被打的没有再偷窥的能力。如果在战乱时期或者被偷窥的妇女因此自尽,偷窥者的性命也就不保了!所以,偷窥的代价还是很大的!

自从玻璃工艺传入中国,貌似人们的生活更方便了,窗户不容易被手指捅破了,但是并不代表隐私就不被偷窥了,相反,望远镜利用了玻璃,穿透透明的玻璃窗,可以看的更真更远啦!

再次,古代的家居环境

在古代来说,很少有人会想到偷窥。

在古代有钱人住的房子,那是一个大的院落,有很多的功能分区。主人家的卧室,那个位置是相当的靠里,以一个不熟悉的人,想要去偷窥,那你得首先过重重关卡,穿过一道又一道的回廊,而不被发现。

而且还得运气非常好的找到主卧,毕竟庭院深深不太好找,再加上富人家庭也是有专人守夜的。这些护院通常还是有一定的功夫底子的,所以偷窥富人家庭,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就拿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

敕造宁国府大门→荣国府→垂花门→穿堂前→垂花门→出西角门→出荣国府正门进宁国府→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出东角门→过荣国府正门→西角门→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穿过东西穿堂→贾母后院→从后房门进入贾母院内(中间还有一些省略)可想而知,富人庭院的结构非常的繁琐,想要去偷窥谁或者暗杀谁,光是找到他的院落,就得下一番功夫。

再者这些富贵人家,一般都会有人守夜,而且府里也会有一些武功高强的人坐镇,并不用太担心偷窥的问题。而且古代的封建礼仪教导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很多君子不耻于偷窥的,而很多小人是不敢偷窥,偷窥的下场很惨的。

那么偷窥穷人呢?

有必要吗?大家都差不多,生活水准,穷人家,晚上吹灭蜡烛之后,有些什么事情还不清楚吗?不是看到张三家的老公去了汇贤雅叙,就是李四家的狗吃了王二麻子家的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有偷窥的必要吗?

总结:要知道在古代可是没有夜生活的,基本上天黑之后外面非常的安静没有任何的声音,即使有也是家中的宠物,如果这时盗贼进入,那么每一步都可以很容易的听到,听到代表着你可以最快速的发现他,从而防盗。而对于一些特殊工作的人,比如说需要早起,天一亮不但阳光可以照进来,公鸡打鸣也可以非常清楚的听到。古人其实有很多可以替代窗户纸的东西,但是窗户纸却一直被古人使用,是有很多原因的,其实大家也可以将窗户换成窗户纸体验一下,也许会发现窗户纸比玻璃好也说不定呀。


路之意


以前我们说男女双方的关系,彼此心照不宣,却都在装傻。俗话形容得好,“隔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在很多影视剧和小说里也是如此,刺客、小偷半夜探入人家,先用吐沫沾湿,点开窗户纸,把眼睛凑上去一瞧,屋内有人,然后用半截芦苇杆吹进迷魂香。过一会再用匕首挑开门闩,进入窃财、杀人。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基本上也就是发生在影视剧和小说中。因为古人也知道“窗户纸”是不能防盗的。

古代用于替代窗户玻璃的最高档的当属“琉璃”。


我们现在在江南很多园林里,看那些老式的窗户,你会发现竟然也是“玻璃”的,只不过似乎和我们现在常见的玻璃不一样,五颜六色的,规格还不太整齐,比玻璃小,而且表面也没有玻璃光滑。因为这不是玻璃,而是琉璃。

琉璃其实是中国最古老的“玻璃”,也叫“人造水晶”,工艺十分悠久,基本上和青铜器同时期就有了。用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和玻璃都不一样。琉璃的特点就是,从一面无法清晰地看到里面。

其次用于替代窗户玻璃的是“明瓦”。


当然琉璃在古代也是奢侈品,所以一般人家也是用不起的。所以一种贝壳磨成的替代品也大行其道。这种材料叫“明瓦”,看起来跟大块的劣质玉片似的,属于半透明的,基本上如果里面光线强,可以从外面大概能看到个影子罢了。

再次用于替代窗户玻璃的是“绢”。


其实在南方的内房的窗户上,用得更多的是一种用生丝织成的,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叫“绢”。绢在古代很多时候是可以当税缴纳,当钱用的。用到的地方也比较多,分的等级也比较细。

所以看一些老的剧目时,你会发现那个时候的道具还是比较贴近生活,用的就是“绢”,不是用舌头沾点吐沫弄个洞,而是用火折子或者香烫个洞。因为刀割不但会发出声音,而且也无法形成固定完整的洞口边缘。但是火烧也会有味道。所以无论那种方法,都容易引起人注意。

再低一个档次的时“油纸”。

“油纸”顾名思义,是沾了桐油的原纸。特点是较韧耐折、防水、不反光、不打滑。在古代,普通老百姓用“油纸”会更多一些。所以油纸绝对不是沾点吐沫,就可以点破的,而是必须用刀子或者锥子扎一个洞。油纸扎个洞,光就容易透进来,也很容易被人发现。

看到古人真实的“窗户纸”,我们会发现“偷窥”在古代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大户人家的窗户捅不开,小户人家的捅开没意义。


真的是为了偷窥“妇女洗澡”,那在任何一个大一统朝代都是重罪。若被抓住,族内私刑就可以直接打死偷窥狂。若是在明清两季,妇女把贞洁看得比命重,偷窥就等于杀人,杀人偿命,何等重罪?



炒米视角


其实在古代的中国,也并非是完全没有玻璃的,只不过玻璃制品都是从西方流传进来的,与此同时,大多数家庭也根本用不起玻璃制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以下的一幕。

某大宅院中,一毛贼正用手指戳破某个房间的窗户纸,透过窗户纸,毛贼不仅听到了室内大人物商量的事情,更是看到了室内谈话者的模样。

窗户纸的确比较脆弱,但也不可能真的就一捅就破,如果真的一捅就破,那么古代的窗户根本无法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毕竟,一淋雨,一吹风,窗户纸就会破,那么这种窗户纸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最早的房子,是没有窗户的,只是一个单独的房间,只有门没有窗,就像是穴居一般,根本没有安置窗户的必要。

与此同时,即使是窗户存在以后,在汉朝蔡伦将革新造纸技艺之前,纸也不会是窗户的材料,那时候的窗户,大多使用动物皮毛,纱等早期纺织品铺垫,而且窗户也不像现如今的与外墙相接,那时候的窗户,大多向内凹陷,为的就是防止恶劣天气将窗户毁坏。

最开始使用窗户纸的时候,窗户也是内凹式的,这样可以避免恶劣天气将窗户纸破坏掉。


同时,使用的窗户纸也不是直接拿纸铺上去,而是先用干性油将纸张浸透,这样的窗户纸,就具备了一定的韧性,不容易被戳破,还具备一定的透光性,在不透明的同时又有一定的透光性,方便室内采光。

就像是许多油纸伞,使用的也是同一种材料,若非刻意损坏,一般都不会随随便便坏掉的。

到了宋朝以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材料,名为明瓦,油纸虽然具备一系列优良的特性,但毕竟也会被有心人随便搞破,因此,出现了这种材料,质地坚硬,不会轻易坏掉,基本可以断绝有心人窥探的小心思。

明瓦虽然胜过油纸,但却是有钱人家才用的起的材料,普通百姓家用的还是普普通通的油纸。

而明瓦这种材料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了,明瓦的消失源自西方玻璃制品的大量流入,玻璃做窗户肯定是远胜明瓦的,因此,明瓦逐渐也被淘汰了。

在使用窗户纸的时代,隔墙有耳那是真的隔墙有耳,现代偷听别人隐私的事情尚且多如牛毛,古代自然不可能没有,但那也无可奈何,富贵人家还能使用高价材料保护隐私,普通人家能够生活下去就不错了,隐私更是顾不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