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平定益州后,为何会主动迎娶守寡多年的吴夫人?

逍遥酒一壶


刘备最后一任妻子吴氏原先是个寡妇,而且是守寡多年的寡妇。既然守寡多年,说明她的年纪也不小了。而且,似乎她也并不算漂亮,其它方面也不出众。当年她的爹与刘焉交情很好,这种交情,本来是足以让他们定儿女亲家的。但是,刘焉起初并没有那样的打算,可见她真正是并不出众的。后来刘焉之所以还是将她娶过来给自己当儿媳妇,不过是因为有人给吴氏算命,说吴氏的命很好。刘焉让他当儿媳妇而不是当小妾,这也说明,吴氏模样实在不够出色。

(吴氏剧照)

吴氏是个寡妇,年纪也不小了,模样也不怎么出众,为什么刘备在打下汉中以后,却要续娶为妻,后来还封她为皇后呢?

说起来,刘备这个人,其实也是比较好色的。当他娶了甘夫人以后,由于甘夫人长得非常白,像玉石一样白,刘备对她爱不释手,巴不得整天都和甘夫人腻歪在一起。但是不行啊,刘备得行军打仗,处理公务。于是他就把一尊三尺多长的白玉美人放在身边,随时把玩。后来甘夫人觉得这不成事,刘备这样做,有点玩物丧志了,所以劝刘备搬开。刘备最终也搬开了。

所以说,刘备对女色还是有要求的。既然刘备对女色有要求,为何他会娶吴氏为妻呢?

刘备娶吴氏为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得益州本土集团的支持。

对于刘备来说,他在益州属于一个外来户。

一个外来户,要想在益州站稳脚跟,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知道,刘备第一次称王是在汉中,他在和曹操的争夺中战胜曹操,占领汉中以后,立刻自立为汉中王。实际上,刘备最早占领的是益州,而益州无论在名气上,还是在实力上,都比汉中大。为什么刘备不自称为益州王,而是要当一个名气更小的汉中王呢?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刘备对在益州称王,底气不足。

(刘备剧照)

刘备为什么底气不足?就是因为益州由于长期封闭,本土势力十分强大,而且根深蒂固。刘备作为一个外来户,能不能得到益州本土集团的支持,他实在没有把握。如果他在汉中称王,然后再返回益州,这样的话,他的本钱就会更多,就更容易获得支持,也就更容易能站稳脚跟了。

当然了,除了在汉中称王,有利于控制益州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和益州本土集团进行政治联姻。而娶吴氏,就是他与益州本土集团政治联姻的一个最好的措施。

吴氏是刘焉的儿媳妇,刘璋的嫂子,刘瑁的妻子。娶了吴氏,就与益州本土集团总头领的刘氏家族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

而且,由于刘备娶的是刘璋的嫂子,这样一来,他就相当于刘璋的哥哥。作为刘璋的哥哥,取代刘璋统领益州,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就不会有人说刘备是夺取了刘璋家族的政权了。

再一点,吴氏的哥哥吴懿是益州一员有名的将军,根深叶茂。与吴家结亲,就能够与益州最有力量的军人集团取得很好的联系。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与军人集团取得了很好的关系,刘备当然就更容易站稳脚跟了。

除了获得益州本土集团支持这个重要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吴氏“必将大贵”的传说。

(刘焉剧照)

当年刘焉为什么在并不看好吴氏的情况下,却还是要把吴氏娶为自己的儿媳妇?就是因为算命先生给吴氏算过一个命,说吴氏将来“必将大贵”。

当时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统一江山,实现改朝换代,建立新朝,是每个诸侯的梦想。要想实现这个目的,自然需要军队硬实力。但是古人又非常迷信,就算有军队硬实力,也并不一定能获得江山,关键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当皇帝的命。如果有这个命,就算实力不足,最终依然能够成功。

但是“天机不可测”,谁也不知道上天究竟让谁当皇帝。而吴氏被算出“必将大贵”,是不是意味着,当了吴氏的丈夫以后,就可以当皇帝呢?

所以刘焉把吴氏纳为自己儿媳妇。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刘焉的这个儿子刘瑁却死了。

不过,在刘备看来,刘瑁死了,似乎更加应验了吴氏是“必将大贵”的人。刘瑁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他没有那个“天子命”,就算勉强娶了吴氏,也会被吴氏给“尅死”。就像当年魏豹因为薄姬“必将大贵”,娶了薄姬,最终自己被杀掉了一样。刘备认为,自己就是当年的刘邦,他娶吴氏,必然能当那个一统天下的皇帝。

基于以上原因,因此刘备毫不犹豫就娶了吴氏,后来当了皇帝后,又毫不犹豫地立她为皇后。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两个原因:

一、吴夫人是有福之人,是注定的大富大贵的命。

即便吴夫人没有出众的美貌,也没有超凡的才华,但是她有家势。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人的命,天注定。改变不了的。只是自己不知道人生轨迹而已。如果吴夫人没有自己显赫的家族,不能对刘备的霸业之路有帮助,那么即便美如天仙也没用,也不可能娶她。

二、刘备有目的。

刘备从来不是个儿女情长之人,而且薄情寡义的很。糜夫人跳井而死,甘夫人生病而亡,刘备都跟没事一样。他从不为女人而伤心。他只看谁对自己事业发展有利。吴夫人符合当时刘备追逐的成就大业的条件,能够对刘备掌控时局有利,所以刘备决定娶她。

刘备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兄弟可以为他打天下,为他登基出生入死,女人其实根本不在刘备眼里,只要能帮助他实现雄心壮志有作用,娶谁他都会答应。



谢明君姐姐讲历史


刘备平定益州后,虽然没有称帝,但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益州王了。

而吴夫人是刘焉儿子刘瑁的妻子,那时刘瑁已经死了,吴夫人只是一个寡妇,而且这时的吴夫人年纪并不小了,为什么刘备非要迎娶吴夫人呢?

看刘备的其他三个女人,皆是赫赫有名大有来头之人,糜夫人乃富可敌国的巨商糜竺的妹妹。孙夫人更不用多说,乃是东吴集团后人。而甘夫人,倾城倾国,在与刘备结发之前就以美貌而名满天下。

这就让人们对于刘备迎娶吴夫人这件事愈发多了些猜想。

刘备和曹阿瞒不一样,曹喜欢别人老婆,刘就没这爱好了。

我们先来看一看吴夫人的生平。

这个吴夫人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颇深,所以举家跟随着刘焉来到蜀地。在入川后,刘焉也亲自为儿子刘瑁娶了吴夫人过门。只是这个刘瑁不长命,刘瑁死后,吴氏在刘家守寡。

刘焉是个心怀大志的人,入川后,就想在川蜀建立一番宏图伟业。在跟随刘焉的吴家人中,有一个对于刘备和吴夫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吴夫人的兄长吴壹。

之所以日后刘备会迎娶吴夫人,也是和这个吴壹有莫大关系。他是刘焉入川最早的追随者,在刘氏集团中地位很高,也是刘备未入川之前益州集团举足轻重的人物。

刘备第一次和吴家人打交道,就是和这个吴壹。当时刘备进攻益州,遇到的抵抗就是来自于吴壹。后来刘备入主益州,自然需要要安抚益州民心的,所以联合一些豪强,也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了。

刘备对益州的旧文臣领袖都予以了高官厚禄,益州重臣也都得到重用。而吴壹作为益州武将的重要代表被晋封为讨逆将军。

这样一来,吴夫人就成为了可以连接益州集团高层的人物。而入川不久的刘备,迫切需要拉拢当地豪强,所以说迎娶吴夫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坊间还流传着一种玄而又玄的说法:当年有相面的老道,说这个吴夫人会大富大贵,有天命之相。此事也在民间流传甚广。刘备迎娶吴夫人,是为了沾一沾喜气,好让自己也有这个“天命”,也是给自己讨个好彩头。

有人说这是刘备迎娶吴夫人最重要的原因。但是我们站在现实的立场中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吴夫人丧夫,这就有些犯忌讳。而刘瑁和刘备又同是汉室宗亲,说起来也是自家兄弟。在极为看重伦理的封建社会,娶兄弟的老婆实在有违礼法。刘备这样的枭雄,断不会因为子虚乌有看相者一两句话,就冒天下之大不韪,迎娶吴夫人的。

但是相面者的话也是十分有趣,吴夫人确有天命: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立吴氏为皇后。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太子刘禅即位,尊嫡母吴氏为皇太后。延熙八年(245年),吴氏去世,谥号穆皇后。


大葫芦芦芦芦芦


都别抢,我来答。

刘备在平定益州以后,之所以会迎娶当时成为寡妇的吴夫人,其实是出于维护自己统治的政治考量,这和当初孙权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一样,属于政治联姻。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和孙尚香是没有感情的,刘备入蜀以后,孙权就把自己的妹妹接走了。

  • 吴夫人背景

吴夫人原来的丈夫就是刘瑁,这个刘瑁是谁呢?他和刘璋是兄弟,他们的父亲是刘焉,这人有四个后代,分别是:刘范、刘诞、刘瑁和刘璋。除了刘璋,他的三位哥哥都早逝,前两位被杀,刘瑁因病早逝,所以刘璋就掌管了益州。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三国志·二主妃子传》

除了和刘氏家族有着直接的亲属关系以外,吴夫人的哥哥吴懿当时也在刘璋的手底下担任中郎将的职位,刘备和刘璋开战以后,吴懿曾被刘璋派去阻击刘备,后被打败,投降于刘备,封讨逆将军。

十八年,璋遣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拒刘主于涪,皆破败,还保绵竹。懿诣军降,拜讨逆将军——《华阳国志》
  • 政治需求决定了刘备娶孙夫人

要知道这时候的刘备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妻子,那就是孙尚香。两个人虽然有名无分,但好歹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明媒正娶来的,刘备敢另娶他人,实际上恰恰证明了他和孙尚香只是政治联姻需要,所以刘备和孙尚香的婚姻后来就自动解除了。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刘备夺取刘璋政权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的,首先刘备的身份是一个外来人,是一个客人;其次他来得目的是刘璋为了制衡张鲁,结果刘备反而先把刘璋拿下了。首先在道义上刘备出于劣势,虽然他打赢了这场战争,但估计大家心里都并不服他。

他和刘璋开战以后,基本上就是一个侵略者的形象,后来刘备包围成都的时候,城里的军民都不愿投降刘备,就算他是在荆州“携民过江”的刘皇叔,但对于益州军民来说,他只是一个和曹操并没有什么区别的敌人。

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有精兵三万人,谷支一年,吏民咸欲拒战——《后汉书》

而且他和刘璋的战争打了三年之久,造成的影响力很坏,可以说刘备在益州已经没有了什么好的名声。所以他占领益州以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抚民心,但是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行,需要扶持本土势力,这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通用的一种手段。

迎娶刘焉昔日的儿媳妇,这无疑有利于维护刘备的名声,毕竟吴夫人虽然是一个在那个时代无足轻重的女人,但她在立场上毕竟代表了益州人。刘备通过迎娶吴夫人的方式,无疑能够缓和大家对他的敌意。

除了迎娶吴夫人以外,刘备还升任吴懿为护军。吴懿原本就是刘璋的手下,把吴懿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来,这无疑更加有利于刘备维护自己的统治稳定。此外,刘备还重用了像李严这样的本土官员,李严也曾是刘璋政权的官员。

后来投降了刘备,先是封裨将军,后又封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刘备托孤时李严也在其中,并不仅仅只是托孤诸葛亮。实际上这种做法就是为了平衡双方势力,让刘禅能够扎根于蜀汉。

综上所述,刘备之所以会迎娶吴夫人主要是迫于当时的形势,刘备称帝以后,她也晋升为皇后,成为刘备的正牌妻子,其去世后的谥号为穆皇后,与刘备一起合葬。而刘备原来那位妻子孙尚香,在和刘备自动解除婚约以后,不知是另嫁他人还是如何了。


围炉谈史


建安十九年夏天,刘备入主益州。刘备很高兴,除对益州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促使财政与权利的集中与平衡之外。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刘备又结婚了。

由于孙夫人还吴的缘故,刘备身边已经没有老婆了。所以,在他定益州后,在群臣的劝说下,他又娶了吴氏为妻。

吴氏是一个寡妇,原是刘璋哥哥刘瑁的妻子,刘瑁去世后寡居。按照刘备所说自己是汉室宗族,他与刘瑁属于同宗同族,他们之间的婚姻存在乱伦的嫌疑。后来也有史学家批评刘备“先主从之,过也”。

刘备之所以娶吴氏,婚姻的背后有其重要的政治目的。

首先,吴氏是吴壹的妹妹。吴壹是刘璋集团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刘备迎娶吴氏,对其团结刘璋集团势力,尽快是自己势力融入本土,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最重要的是,吴氏头上笼罩着神秘的天命光环。吴氏嫁给刘瑁,是刘瑁的父亲刘焉操办的。在刘备娶她时,吴氏应该在三十多岁了。刘备甘愿冒着被人讥笑的风险,娶一位半老徐娘,动机自然是很不一般的。


这件事当然也有法正的大力撺掇。刘备担心被人说闲话时,法正劝道:“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与于子圉乎?(子圉是晋文公的侄儿,后来晋文公娶了子圉的妻子)”

法正积极的关心刘备的私生活,可疑之处就在于吴氏归属天命的秘密。刘焉早期心有异志,他为儿子刘瑁娶吴氏为妻,就是因为他“闻相者相后(吴氏)当大贵”。刘焉迷信相术,故而将吴氏当做自己异志的砝码,这件事是益州人都知道的事。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多说人都迷信相术。比如刘邦,王莽,刘秀。西汉末年赤眉军,绿林军中有传言“孙登为天子”。后来的孙权给儿子取名孙登,诸侯公孙度也说自己与此天机有联系,姓公孙,字升济(升即登的意思)。


这种迷信是当时社会普遍的风气,当然也是促使刘备娶半老徐娘吴氏的最大动力,也是法正极力成全的目的。刘备也正好为自己的登基做了最有力的铺垫。


路遥lgy


作为外来户的刘备,要想在益州稳定根基,当务之急就是要受到当地大族的支持,而“联姻”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穆皇后吴氏,陈留人 ,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

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刘瑁病死后,吴氏成为寡妇。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此时,益州人心不平,对刘璋多有留恋。为了能尽快巩固自己在益州的地位,刘备决定采取当时比较流行的做法--拉拢豪强士族。可刘备刚刚接手益州,对益州的情况尚不明了,即没有办法重新分配益州的势力,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分赏许诺当地士族,因此,刘备就采取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联姻。

为什么要娶吴夫人

吴夫人是吴懿的妹妹。吴懿自刘焉时起,就在益州做官,是益州的两朝元老,官职中郎将,可以说是益州当地的豪族。而吴夫人又因面相富贵,被刘焉的儿子、刘璋的兄长刘瑁取为夫人。所以,吴家在益州属于皇亲国戚,绝对是当地的豪族。

当时刘备的部下都劝刘备娶吴夫人(刘备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取吴夫人有待商榷),但刘备考虑到自己毕竟和刘瑁是同族,绝对娶吴夫人有悖人伦。

法正劝解刘备说: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

刘备这才下定决心娶了吴夫人。


始终先生


刘备先有糜、甘两位夫人,糜夫人在长坂坡时,为保名节,投井而死。刘备占领荆州后,甘夫人不久也病故。孙权听说后,就采纳周瑜的建议,与刘备联姻,把自己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这对老夫少妻过得并不幸福,孙尚香出身名门,娇横跋扈,又喜欢弄枪使棒。据记载,洞房花烛夜这天,孙尚香带来的几名侍女,身背宝剑,威然立于门口,如临大敌,刘备那有兴趣绕床弄青梅。刘备虽是从刀山火海中走过来的人,面对孙尚香这朵带刺的玫瑰,也是敬而远之。这就是孙尚香嫁给刘备几年没有怀孕的根本原因。


后来,刘备率军入川,就把孙尚香留在荆州,从这里不难看出俩人婚后感情并不好。刘备占领四川后,孙尚香就回到江东,从此俩人老死不相往来。按理说,刘备这时已经是一方霸主,娶个大家闺秀应该不成问题,可他为啥要娶一个寡居多年的吴夫人呢,莫非刘备和曹操一样,也有娶二婚女的特殊嗜好?

这你就小看刘备了,吴夫人虽然寡居多年,但人家也是芳名享誉四川。这吴夫人是刘章手下大将吴懿的亲妹妹,出生时,就有算命先生说此女大富大贵,有皇后相。益州刺史刘焉(刘璋父亲)听闻后,就请人去吴家给自己儿子刘帽定了娃娃亲。据《三国志》记载,吴氏兄妹早年丧父,他们的父亲与刘焉交情深厚。刘焉早就有当皇帝的野心,认为吴氏天生富贵,必能给刘家带来兴旺,于是给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刘帽定了这门亲事。没想到刘帽是个短命鬼,吴氏嫁给他没多久,刘帽就一命呜呼。刘章即位后,为了拉拢吴懿 ,对这位寡嫂非常敬重,吴懿因为妹妹的关系,再加上自己出色的能力,在蜀中地位更是如日中天。



刘备占领四川后,听闻吴夫人美貌与传奇的经历,早就心猿意马。他是个有野心的人,此女既然有皇后相,自己娶了她,将来不就成了皇帝吗!还有一个原因,让刘备不能不娶吴氏。刘备虽然武力拿下四川,但他毕竟是外来户,川中人士多有不服。要想获得益州本土势力真心拥戴,迎娶吴氏就是一条最好的捷径。如此既能安抚刘章家族,又能让吴懿会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干,其他益州将领也会望风归顺,这样的联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是,吴氏毕竟是刘帽遗孀,而刘帽和刘备同是汉室宗亲,哥哥娶了弟媳,违背礼法,人们难免会说三道四。就在刘备瞻前顾后之时,法正站出来说:“大丈夫做事不拘小节,论远近亲疏,这种关系哪有晋文公与子圉之近呢?”原来子圉乃是晋文公的亲侄子,可是晋文公却娶了子圉的妻子,即自己的侄媳妇。但晋文公依旧成了春秋五霸,后人也没有对此进行任何非议。你与刘帽的关系,哪有人家亲近呢!

刘备对法正向来是言听计从,于是放弃顾虑,娶吴氏为妻。五年后,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封吴氏为皇后。看来,吴氏大富大贵相真的给刘备带来了鸿运。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吴夫人虽然是一位寡妇,但刘备与她结合却得到了莫大的好处。214年,刘备经过长时间的围攻,终于拿下了益州这块地盘。

但奇怪的是,打下益州之后,刘备的手下纷纷劝说刘备迎娶正在守寡的吴夫人,史料记载:

群下劝先主聘后(吴氏),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纳后为夫人。

不过刘备却碍于吴夫人是同宗妻室的身份,此时谋士法正一锤定音,举出了晋文公兄弟的例子:

重耳(晋文公)和子圉(晋怀公)是两兄弟,但是子圉死了之后,重耳还是迎娶了子圉的妻子怀嬴,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

有了前人之鉴,刘备不再犹豫,主动迎娶了守寡多年的吴夫人。那么,为何刘备的手下都劝说刘备娶这样一位寡妇呢?

首先,迎娶吴夫人有利于增加刘备的子嗣

刘备虽然是一位英雄,但苦于没有自己的地盘,在早年总是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纵然有几位夫人,但一直没有自己的儿子。

刘备一度还选了义子刘封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直到后来刘禅的出生,情况才有所改观。

平定益州之后,刘备只有一个儿子,万一刘禅遭遇了什么不测,自己的事业就很可能会被外人侵占,而迎娶寡妇就可以很好地增加子嗣。

古代的医疗条件较差,在生育过程中经常会遭遇难产、婴儿早夭的情况。但是如果是有过生产经验的女性,再次生产的话,风险就会降低许多。例如曹操就喜欢强占别人的妻子,曹操的不少儿子就是这些人妻所生。

吴夫人在嫁给刘备之后也不负众望,在两年之内就生下了两个儿子,他们就是后来的刘永、刘理,很快就解决了刘备人丁稀少的问题。

其次,吴夫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寡妇

吴夫人具有非常特殊的身份,她的前任丈夫是刘璋的哥哥刘瑁,而且她的哥哥是吴懿。刘备还没有进入益州之前,吴懿的身份是益州中郎将,是益州的最高军事长官。

而吴夫人本身又是刘璋的嫂子,可见吴氏家族在益州拥有着强大的政治资源和人脉资源。

这些资源对刚刚平定益州的刘备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和吴氏家族搞好关系,刘备才能赢得益州的民心,在益州站稳脚跟,从而成就帝业。

因此,刘备在还没有称帝之前就主动迎娶吴夫人。7年之后,苦心经营的刘备终于在汉中称帝,并亲自册封吴夫人为皇后,可见吴夫人的地位之高。

所以说,刘备迎娶吴夫人,不仅是为了延续子嗣,更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有了吴氏家族的帮助,刘备才能在称帝的路上,走得更轻松。


逍遥侃历史


刘备娶吴夫人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不是和曹操一样喜欢他人之妻

一、娶吴夫人能得到的好处:

  吴夫人是吴壹的妹妹,吴壹<strong>是当时益州政坛最具影响力之人物,如果得到他的资助,刘备进位汉中王更容易收服民心。

  而且吴夫人原本就是刘焉的儿媳妇,她和小叔子刘璋的势力集团自然有着良好的关系。刘备只要娶了吴夫人就等于成功地控制了益州的贵族势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益州之地便能牢牢掌控。

  当时形势不容刘备有半点思考,荆州有东吴大军需防范,汉中有曹操大军随时进攻,为了快速稳定内政发展生产恢复军队的作战能力,刘备需要的是当地的世家豪族的鼎立支持,而吴夫人正是刘备与地方世家豪族沟通的重要人物。

二、吴夫人有富贵之相

  《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记载:“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这段说的就是,在刘备占领益州之前,刘焉就有过要谋权篡位的想法,而他听说吴夫人面有贵相,就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吴夫人。

  女子的富贵之命自然是当上皇后,而迎娶她的人自然就也是帝王,刘备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他听闻吴夫人的富贵之相,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三、让益州派安心

  在三国这个战乱的年代,虽然当时刘备还没有称帝,但是也是当地的益州王。刘备为了统治益州,必须要取得民心。

  而吴夫人的特殊身份,刘备娶了她,益州可以安稳不少。但是刘备还是有顾虑的,吴夫人的前夫刘瑁跟他也算是兄弟,娶了他相当于娶了自己的嫂子,这在古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后来法正举出了晋文公娶自己侄媳妇的典故,让刘备无法反驳,最后还是娶了吴夫人。


喜欢紫色的孩儿


说起续寡,估计谁也比不过曹操爷俩!

但刘备并无此嗜好!续弦吴氏时,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且扬名天下,英雄已久。按理说,荆、蜀两地,但凡佳丽无不可纳。却为何,娶个寡妇独霸后庭呢?

这里面定有利可图!

刘备还在四处漂泊时,原有甘、糜二位夫人。先是长坂坡糜夫人投井,而后甘夫人亡故。待到周瑜用计赚荆州,假戏成真,刘备又娶了吴主妹子孙夫人。最后孙刘两家撕破脸,孙夫人归东吴一去不回。刘备进位汉中王,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法正说,你现在贵为大王,不能一直打光棍。这样在人伦礼法上说不过去。你得找个妃子,管理内务。她纺织你种田,做一对模范夫妻。刘备想想最近出去的太频繁,那两条街人都熟了,百姓要是议论开来,影响不好。所以就答应了。法正趁机就说了吴氏的一些好话,怎么贤德又美貌又会绝活。她哥哥是咱们这儿的吴懿,她前夫是你宗弟刘璋的哥哥。当初有看相的说过,她将来一定大贵,俺们这的人都知道!

这些刘备能会不知道么?

估计他心里都开花了,来两川这么久了,可算有人提这茬了。但是他也得作作态啊!一会儿说刘瑁跟他同宗,不好下手。一会儿说惹人非议。法正知道这是在作态,其实刘备心里很乐意。但是得顾及脸面不好拆穿他,就拿晋文之于子圉这件事点了他一下。面上是说,晋文公都能娶他侄媳,你这算啥?你比他遵守礼法多了!其实法正表达的意思正是胥臣的话。当初晋文公娶他侄媳的时候也怪不好意思,胥臣说,你把人家的江山都抢了,泡他的女人算啥事,别装了!刘备啥人?立马就明白了。接着就纳了吴氏,到后来登极又封为皇后。

据书中这一段描述可知

刘备心仪吴氏已久。法正就那么一说,刘备也不问问情况,就同意了。说明平时刘备就对吴氏有所了解,并且满意。要不然也不会不挑不捡,立马同意。

吴氏确实非凡出众。吴氏若非貌美贤德士族大家,她是不可能嫁给刘瑁的。刘瑁是谁?他弟弟刘璋,原益州老大。他爹刘焉,原幽州老大。这样的门庭,一般人他能娶吗?

吴氏旺夫。看相的说过,吴氏将来大贵。反过来就是说,他男人将来很牛逼。当初看相的也跟吕氏这样说过,后来刘邦就开创了大汉。他老刘家很是信这一套。

稳固统治。刘备取得益州后,任用了大批当地势力,并且旧主刘璋仍在。吴氏是当地士族,又与刘家亲姻。娶吴氏既能拉拢士族又能稳固刘璋。

所以,尽管是二手的,刘备还是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