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这几天,我重温了《狗十三》这部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初中生李玩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中国式的教育观念中被迫长大成人的故事。影片中紧紧围绕着“人与狗”的故事线索,从侧面反映出李玩一系列痛苦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更是另一个方面展现出中国式家庭以爱之名戕害孩子成长的残酷事实。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而日本上映的电影《垫底辣妹》则显得青春励志,更能鼓舞人心。影片中主要讲述的是沙耶加父亲重男轻女,对沙耶加不待见。沙耶加和弟弟龙太从小分别母亲和父亲不同的教育方式下,实现了不一样的人生境界和成长境界的故事。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两部电影最后的结局来看,虽然两位女主角都得到了成长,但是她们的成长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相比沙耶加的成长,李玩的成长显得更加“悲剧”,这种“悲剧”无疑是卡在孩子喉咙的一根刺——有话说不出的感觉。

两部电影既然都是紧紧围绕家庭展开剧情,那么它们之间的家庭教育肯定有着一定的联系。今天我就以两部影片的家庭教育为例,来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中日两个家庭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相似方面。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父母和孩子是家庭的两个重要角色,缺一不可。他们相辅相成,才能其乐融融,深深感受到美好的家庭韵味。然而在家庭中,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快乐,这其中与父母的教育观念密不可分。在我看来,两部影片中的孩子都会因着父母同样错误的教育观念,而产生不快乐的情绪。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01、两个家庭都存在着强烈的重男轻女观念

先从影片《狗十三》进行分析。李玩从小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影片刚开始,在弟弟昭昭没出生之前,李玩虽然缺少母爱,但她却是一家人疼爱的宝贝。随着剧情的推移,弟弟出生了,李玩再也没有得到家人之前那般的重视和关爱。

再来看看电影《垫底辣妹》中的沙耶加。影片中从沙耶加的回忆情节中可以看出,小时候父亲对她很是疼爱和关心,她也很是幸福。直到弟弟龙太出生之后,父亲教育的重心便全部倾斜在龙太身上,骨子里产生的重男轻女教育观念,让他对沙耶加和妹妹总是冷眼相待。

在我看来,“重男轻女”一直是很多父母心中难以摒弃的思想陋习。不管中国,还是国外,这种陋习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影片中,沙耶加和李玩都是女孩,相比家人们对弟弟的爱,她们显然是被忽略的对象。假如沙耶加和李玩都是男孩的话,那么她们肯定是会一如即玩的被家人们疼爱下去。其实,家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蔓延,只会让孩子们产生错误的想法。

安娜-佐图曾经说过:

在社会固有的认知里,男性特性似乎总是与竞争和勇气联系在一起,在许多暴力或恶作剧中,往往是男孩欺负女孩,但这显然是给孩子们传递了错误的导向和片面的信息。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02、两个家庭都存在着干涉孩子成长的控制性教育

在电影《狗十三》中,李玩很喜欢物理,父亲却强行将她的兴趣报表给更改了,让她选择英语兴趣小组。李玩慢慢与宠物狗爱因斯坦有了感情,在爷爷无意之中将爱因斯坦丢失之后,继母却买了另外一条狗充当爱因斯坦,完全不理会李玩的感受。

而电影《垫底辣妹》中,龙太从小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兴趣,一直跟着父亲日夜苦练打棒球。没想到龙太在打棒球失败后,心情极度低落。可是父亲不但不安慰他,反而打了他一顿。龙太还手将父亲推倒,便开始一蹶不振。然而当他幡然醒悟过来,他才发现自己除了打棒球,什么也不会。

在我看来,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随意干涉孩子,将自己的思想强行灌输给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走每一步路程。孩子虽小,但是他们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说,父母应该做的是利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纠正孩子,从而让他们学会独自成长。其实,孩子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并不是父母的私人物品。

纪伯伦曾在《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一诗说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不同之处

既然两部电影都是以家庭为主题展开剧情,那么作为不同的家庭之间,家长肯定会因着性格、社会经历和情绪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念也会有所不同。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母亲并没有因为沙耶加堕落,而与父亲那样放弃她;而李玩父亲却能因为自己的事业,牺牲李玩

《垫底辣妹》中,沙耶加失去父亲的关爱之后,便开始自我堕落,与自己的好友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然而父亲对于女儿的一系列转变,他没有任何的规劝,只是任由着她,并早早的放弃了她。沙耶加的母亲则不一样,她相信沙耶加,并时刻鼓励她,甚至还送她进入坪田老师的补习班,让她重新燃起了学习的乐趣。

尽管李玩的父亲一直用着所谓的爱关心着李玩,并没有像沙耶加的父亲完全放弃孩子。但是当他在李玩和事业两方面进行抉择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牺牲李玩。一方面他告诉李玩不能喝酒,另一方面却逼迫李玩喝酒,来博取别人的欢心。

在我看来,虽然两位女主角的父亲对待孩子,在行为方式、重视程度有着天然之别,但是他们的做法似乎有着共性的方面:在他们的心目之中,孩子并不是摆在第一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只是他们生活之中无关紧要的一部分,尤其女孩子。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其次、李玩父亲更加重视李玩的成绩,沙耶加母亲却非常重视沙耶加努力的过程

影片《狗十三》中,李玩的父亲答应李玩的事情总是做不到,例如李玩父亲曾答应带李玩去观看动物世界的展览,结果却因为酒局未能履行承诺,完完全全不顾及李玩内心的感受。可是当电影最后,李玩取得物理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父亲却说什么要求都能答应李玩。

沙耶加在进入补习班之后,遇到各种困难,都是母亲一直鼓励她,给她自信。尤其是沙耶加在学校总是上课睡觉,老师要将沙耶加开除时,母亲想尽一切方法祈求着老师,并告诉老师,沙耶加是一个努力的孩子。母亲始终如一的相信,也让沙耶加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在我看来,作为父母关心孩子能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后,父母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努力过程,不应该局限于孩子最后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爱着孩子。然而在李玩身上,我看到不仅仅是李玩的父亲只注重成绩,还有千千万万的父母同样也是如此。相比沙耶加的母亲,李玩的父亲似乎并不是那么称职。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最后、李玩父亲以爱的名义裹挟着她走向成人世界,而沙耶加却是在母亲的爱和榜样教育逐渐成长

在《狗十三》中,李玩的宠物狗爱因斯坦走丢后,李玩哭着百般寻找,父亲却认为是李玩瞎胡闹,将李玩重重地打了一顿,完完全全忽略李玩内心的感受。李玩从爱狗如命到勉强吃狗肉,这一过程的变化,也正式宣告李玩长大了。其实李玩父亲并不知道,李玩只是在他爱的名义下,被迫走向了成年人的世界。这种成长方式,似乎有一种揠苗助长的感觉,带给孩子只会是挥之不去的心理伤害。

沙耶加相比李玩,她无疑是幸运的。尽管沙耶加没有一个称职的父亲,但是母亲的爱和榜样教育,足以让她健康成长。影片中,沙耶加在难以继续前行,想要逃避自我时,母亲总是对她不离不弃。当沙耶加看到母亲为了给她赚补习费辛苦劳动时,她内心深处的感动,化为了她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正是因为母亲的守护,沙耶加才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其实对于沙耶加来说,母亲是她在失败之后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基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两个中日家庭不同的教育,对我们带来的教育启迪

尽管两部影片中的两位女主角都长大成人,但是她们的成长过程给她们带来的却是不一样的感受。沙耶加感受更多的是,母亲的爱以及自己的努力才是自己成长的关键,而李玩感受更多的是,把自己的脾气和情绪收起来,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才算是真正的长大了。那么我们跳出两部影片,重新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我认为在家庭教育的过程,父母教育孩子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1、父母的爱并不是所谓“为你好”就可以,而是善于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在两部电影中,都传递了一个相似的情节:龙太失败后,父亲打他要求不要放弃,说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和爱因斯坦走丢后,李玩疯狂寻找,父亲暴打她,最后的道歉也是为了她好。

其实,那只是两位父亲逃避责任的说辞而已。

我记得在《嗝嗝老师》中的奈娜老师,在她前去教导全校最差的9F班之前,就有好多老师被调皮捣蛋的学生气走。而唯独“天生残缺”的奈娜不但留了下来,而且还让学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重新拾起学习的信心。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一正一反的结局? 我想这绝离不开奈娜老师利用爱和耐心,重新让学生打开心扉,满足他们内心的真正需求,才能让学生们从本质上得以改变。

在我看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时刻明白,真正为了孩子好,是善于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帮助孩子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一味地强求他们、逼迫他们。其实,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对周围事物和人物的洞察,一点也不会模糊。生活中,谁最关心他们,谁最爱他们,谁才是真正为了他们好,他们的内心始终都有一把衡量的标尺。所以说,父母的爱并不是所谓“为你好”就可以,而是善于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2、父母应该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在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中,小男孩维特从小就在钢琴方面拥有极高的天赋,可是母亲的逼迫,让他感觉非常厌恶,因为他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可是在一次“意外”坠楼中,维特明明没事,却假装智力有问题,顺利成为了一个普通人。然而他成为普通人之后,却发现自己是喜爱钢琴的,他厌恶的只是母亲的逼迫。

很多父母总是以为,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懂,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如果自己将他们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只会让他们越来越糟糕。其实不然,孩子年龄小,确实会在成长的过程走歪路,但是他们始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作为父母能够帮助孩子的只是纠正孩子成长的错误。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3、父母的行为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第一个接触的就是父母。他们会对父母的行为方式进行模仿,这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也就是说,父母的行为方式,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看来,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自身的错误行为,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孩子进行展现,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帮助。比如父母不要将工作上的抱怨、悲观等负面情绪,展现在孩子的面前,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

从《狗十三》和《垫底辣妹》,探寻中日两个家庭教育的异同

结束语:

《垫底辣妹》和《狗十三》这两部电影,虽然传递给我们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但是它们之间隐喻的教育启迪,是我们都去应该付诸行动的。然而在尊重与管教孩子之间该怎么去管控,这门深奥的功课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去进行摸索的。但是请记住无论是正面或是负面,也请以不伤害或不侮辱孩子的方式,真诚地表达我们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