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建筑这么漂亮?

绿叶衣行


外国的建筑是给神的;

美观最重要;

可以看一下法国的古堡;

里面的居住环境惨不忍睹;

中国的建筑是给皇帝享受的;

一切舒适的享受为前提;

木材较多容易损伤;

例如隋炀帝的迷楼;任意车之类


弃天帝的师兄


因为有美颜和滤镜


当后悔取代了梦想


这种话,会引起论战的。所以言语需谨慎呀。


世界公认的建筑艺术体系中,东方(主要指以古中国为主的亚洲文化圈,如中国、日本、棒子国等)建筑艺术,是与西方建筑艺术平行的一大体系。注意,是平行。


西方的建筑体系一直延用的二种主要风格:古希腊、古罗马。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推阵出新。


古希腊帕台农神庙

<strong>

古罗马万神殿

源于古罗马,法国创新的哥特式建筑源于古罗马,十七世纪后罗马创新的建筑


让很多人觉得西方建筑比东方建筑(主要指中国)好看的原因有很多,我试着解读一二。


中西方建筑材料的不同


自古埃及开始(现世普遍认为古希腊建筑吸取了部分古埃及建筑技术),石料就做为重要建筑物的主要材料来使用。而自古罗马起,更是使用了石材+混凝土(对,你没有看错,就是混凝土,罗马人发明的掺入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的工艺来进行建筑施工。

这也成为这些著名古建筑几千年来保存下来的基础,让至今的我们仍能体味其中的壮观和美感。


而中国,从古到今,都在痴迷于木制建筑。往往不论多宏伟、绮丽的建筑,战火一起,立即化为灰炽。例如:著名的阿房宫。


中西方思想体系的不同


如果你观察的较为仔细的话,你能看出直到18、19世纪以前,西方那些著名的建筑物多为宗教建筑(罗马竞技场等除外)。


圣彼得大教堂


西斯庭礼拜堂


就拿圣彼得大教堂来说,仅教堂主体就修了120年,而后装修、维护、重修等零零星星持续了1200年之久。在其修建过程中,教会对整个天主教社会(几乎包括了全部西方国家)持续征收高额的税(如:十一税)来维持教堂的修建工作。要知道,那是生产力低下的中世纪,每年都有数量众多的贫民饿、困而死的时代。也只有那个以宗教为主的时代才能完成那样的古代建筑奇观。


而中国来说,自从汉董仲淑创立“天人合一”等儒家理论而后,君轻民重的思想也愈加深入整个天朝社会。历朝历代皇帝者,敢多娶几个老婆,多盖一所宫殿都要被写到史书上臭骂。隋炀帝修通了五千余里的大运河,给中国带来一千年的好处,都要被骂成浪费民力的昏君,最后落得个身死国灭。啥,你居然要耗费100多年的国力去修个庙?!反了你丫的!


明清二代,皇帝对故宫的修缮都是一省再省,主要的大规模建设投资就是各主要城市的城防、城墙,河堤、河防等,根本不会官方投资去修建什么美丽、壮观、宏大的建筑奇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