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欲終結“燒錢”時代,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Lyft欲終結“燒錢”時代,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美東時間上週五收盤,Lyft收漲5.27%,報49.920,成交額達6.17億美元。Lyft計劃將於週二美股收盤後發佈最新季度財報。

上週五,Lyft競爭對手Uber公佈了其2019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報告。數據顯示,Uber期內營收40.69億美元,同比增長37%,高於市場預期的40.6億美元;淨虧損1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8.87億美元相比擴大24%,不過低於市場預期的11.8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Uber將實現EBITDA盈利的時間由此前的2021年提前到了2020年底。受此影響,Uber週五收盤大漲9.54%,Lyft股價也受此利好因素影響漲超5%。Lyft最新季度財報,也成了市場關注的重點。

那麼,現在的Lyft還值不值得繼續持有,不妨來看看主流的機構和媒體對Lyft當前的看法。

Lyft欲終結“燒錢”時代,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一、機構是怎麼看的?

高盛:正在獲得市場份額,運營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在Lyft公佈第三季度財報後,投行高盛將其股票評級上調至買入。在週四致客戶的一份報告中,高盛表示,這家打車公司正在獲得市場份額,運營效率也在提高。高盛分析師Heath Terry在一份報告中稱,Lyft繼續擴大市場份額,並開始顯示出我們之前所期待的運營效率,這對於該公司處於過度競爭、已經過了風險投資階段、日漸成熟的支柱產業至關重要。他還將Lyft的12個月目標股價上調至71美元。

Heath Terry在報告中表示,Lyft的管理層指出,整個行業的價格都在不斷走高。每個用戶的訂單數也在增長,運營效率在提高,促銷競爭情況也在減少,這是其業績表現背後的驅動力。高盛相信在這些水平上擁有lyft的風險/回報是有利的。

摩根大通:將Lyft加入互聯網股票首選名單中,市場估值不合理

摩根大通認為,華爾街並沒有給予共享出行領域次新股Lyft合理的估值。在第3季度財報公佈之後,摩根大通就將Lyft加入其互聯網股票首選名單中,這個名單中還有視頻流媒體巨頭Netflix、電商巨頭亞馬遜和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

摩根大通互聯網行業分析師Doug Anmuth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Lyft第3季度財報顯示,營收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大幅好於市場預期,顯示該公司繼續擴大美國共享出行市場的份額,因此實現盈利的步伐進一步加速。”“我們仍然認為華爾街沒有給最近上市的尚未實現盈利的新股足夠的估值。”Anmuth表示。摩根大通表示,Lyft收入和利潤的改善,以及打車服務市場份額的增加,都令該公司使人滿意。此前,Lyft的聯合創始人表示,該公司可能在2021年實現盈利。這比分析師預計該公司盈利的時間早了一年。摩根大通給予Lyft“買入”評級,最新目標價為90.00美元。

巴克萊:盈利前景存疑,下調目標價至51美元

巴克萊分析師Ross Sandler將其對Lyft的目標價從63美元下調至51美元,維持“與大市持平”的評級。Sandler指出,Lyft並未披露任何關鍵的績效指標,而這些指標本該展示該公司第三季度核心共享業務的盈利能力,這一點“多少令人失望”。

MKM Partners:Lyft面臨眾多機遇,但其仍面臨燒錢難題

MKM Partners給予Lyft“中性”評級,最新目標價為50美元。MKM Partners分析師庫爾卡尼在一份報告中寫道:“Lyft是領先的消費者多場景交通預約平臺,在全美經營著一個大規模的網約車市場,並建立了一個重要的替代交通選項,甚至包括自行車和摩托車。我們認為Lyft面臨著眾多機遇,包括在全美的市場佔有率、新雙頭壟斷市場導致的理性競爭行為以及Lyft的產品創新曆程。”Lyft,他保持謹慎,提到了同樣的監管問題,並指出該公司可能至少在未來30個月裡都在燒錢。他補充稱,目前Lyft的市銷率(市值和營收之比)略高於優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鑑於Lyft的平臺規模較小,Lyft的市銷率可能會略低於優步。”

美股研究社:虧損減少 規模效應正成為長期護城河

Lyft 2019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猛增63%至9.556億美元,活躍車手增長了28%,達到2230萬。然而,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公司的收入增長並沒有阻止其第三季度淨虧損4.635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2.492億美元。然而,Lyft的高管對公司的增長前景仍然充滿信心。管理層連續第二季度調高了全年營收預期,並宣佈預計將報告2019財年較小的虧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Logan Green表示,“重要的是,我們現在預計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調整後EBITDA基礎上將實現盈利。”

美股研究社認為,Lyft的大部分增長不是來自出租車服務,而是來自技術,價格和可用性的新車手。TaaS是一個具有多年增長潛力的市場,而出租車已被中斷並且業務在萎縮。Lyft是雙頭壟斷的一部分,該雙頭壟斷經過多年的低價獲取市場份額,已開始增加定價以尋求利潤,這對多頭來說是非常美妙的音樂。Uber的財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營收繼續增長的同時,虧損也在減少,並預計提前實現盈利,相信Lyft也會重複類似的過程。

在上次財報電話會議上,Lyft的CFO指出市場上定價的合理性有所提高。Lyft和Uber的價格自去年5月以來上漲了6%,它們正在顯示出從無所顧忌的增長向盈利增長的轉變。到目前為止,定價能力主要表現為折扣和促銷減少,但價格上漲的空間更大。營銷費用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的41%大幅下降到2019年第三季度的16%。重要的是,Lyft最近在紐約市高峰時段的價格上漲導致訂單量幾乎沒有減少,顯示出相對的價格彈性,該測試證明還可以進行提價。

瑞信:北美業務利潤最高,重申“買入”評級

瑞士信貸重申買入評級,並給予Lyft 96美元的目標價格。瑞信分析師埃裡克•羅斯(Eric Ross)說:“我們之所以選擇Lyft,主要是因為它專心經營北美業務,那裡利潤最高,也是最大的打車市場。”

CNBC:連續2個季度業績好於預期,Lyft終於值得買入了

CNBC著名財經節目主持人 Jim Cramer逆轉對 Lyft的看法,給予其買入評級。Cramer表示,在8月份因為解禁遭遇拋售而大幅下跌之後,在10月份可能達到37.07美元低位的時候已經觸底。並且在連續2個季度業績好於預期之後,我們認為這個股票現在非常具有吸引力。“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 Lyft股票現在終於值得買入了。”Jim Cramer表示。

Zacks:2019財年虧損將會減少,給予“買入”評級

Lyft公司預期Q4的營收在9.75億至9.85億美元之間,增長約47%,這一營收增幅低於第三季度63%的增幅。Zacks預期公司Q4營收在9.845億美元。市場預期公司每股虧損1.36美元。Lyft將2019財年全年營收預期指引從之前的34.7億美元上調至35.8億美元,增長約66%。公司預計全年調整後虧損將在7.08億美元至7.18億美元之間。Zacks估計,該公司全年調整後每股虧損3.42美元。到2020年,該公司的虧損預計將縮減至每股2.01美元。

Lyft的高管宣佈預計2019財年的虧損將會減少,預計在2021年第四季度實現調整後的EBITDA盈利。Lyft設想的未來是讓人們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出行。對於那些認同該公司自動駕駛汽車願景的投資者來說,市場認為現在可能是買入Lyft股票的時候了。Zacks給予評級“買入”,該股的成長性評級為A類。

Joule Financia:Lyft比Uber更可能實現盈利,拼車股看起來很有吸引力

Joule Financial首席投資官Quint Tatro說,他不僅認為拼車股已經觸底,而且考慮到它們目前看起來“非常有吸引力”,投資者實際上應該繼續持有這兩種股票。Tatro表示,從基本面來看,他更看好Lyft,而不是優步,因為前者可能實現盈利。這為分析師表示這兩隻股票對投資者來說都是可靠的押注。

二、媒體是怎麼看的?

老虎證券:爭做好學生的Lyft,又往盈利之路走了一步

根據高盛的數據,乘車市場有望在十年內增長到375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5%。Uber和Lyft在乘車市場的虧損表現,讓新進入者望而卻步。從這個角度而言,對兩家企業享受增長卻是利好。由於Lyft上市時間短,交易歷史有限,很難做出估值。而假使Lyft未來能夠保持3倍市銷率,就會導致股價上漲,因為訂單額和營收會繼續增長。對Lyft收入的普遍預測是,2020年44.5億美元,2021年55.3億美元。當前Lyft市銷率為3.95。考慮到Lyft虧損,4倍以上的估值似乎很高,但也許並不像看起來那麼高。Lyft擁有超過30億美元的現金和超過10億美元的限制性投資,以及由於Lyft規模較小,其他業務可能比核心的Lyft業務增長快得多。例如,Lyft已投資了多個自行車共享業務,其中許多在其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

Lyft自IPO發行價72美元,走到如今44.11美元,年內跌幅38.74%。從加州法案,到WeWork引起對共享經濟的質疑,再至公司高管提前盈利宣言,一路忐忑。從長期來看,好公司會越來越明顯。Lyft一直有專注效率的聲名,Q3它已為投資者證明自己。

楊劍勇:Uber、Lyft業績將迎拐點,網約車燒錢時代或結束

兩大網約車超級獨角獸,自上市後就引發大跌,在資本市場長期低迷。Lyft在第二個交易日不但跌破發行價,且跌幅高達11.85%。對於Uber來說,上市後同樣跌破發行價和暴跌。因持續虧損,沒能得到資本青睞,Uber上市當天即跌破發行價,並在次日暴跌10.75%。兩大網約車業績將迎來拐點,Lyft是美國第二大網約車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營收預期增長47%,並將全年營收預期指引由此前的34.7億美元上調至35.8億美元,增長66%。

受這一消息刺激,Uber股價在週五大漲,同時,華爾街多家投資機構提高其目標價。有分析人士表示,優步實現盈利比先前目標提前一年,預示著網約車燒錢時代結束。與此同時,有機構分析,Lyft實現盈利將早於Uber。對於網約車市場來說,他們是最大贏家。

GPLP犀牛財經(VentureBeat):必要的模式轉變,將網約車作為公共交通

從數量上來看,這個行業毫無疑問增加了就業機會。然而,這些積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被消極因素抵消了,而Uber和Lyft理應為此負責。多年以來,學術研究表明,網約車服務對城市交通擁擠和環境汙染產生了負面影響。而且在創造就業方面,乘車服務確實已經創造了一個“自由職業司機的階級”,他們工作時間長,薪水低,缺乏社會保障。

在這些特定條件下,網約車平臺成為按需出行的大規模運營商。這將解決當前的網約車市場面臨的兩個最重要的問題:資產優化問題、乘客和司機方面的資金浪費。在這種新模式中,網約車運營商的盈利能力與公共利益相關的問題是一致的,比如減少城市的交通擁堵和汙染。通過向城市提供一流的技術功能以及龐大的用戶基礎,網約車公司甚至能夠走得更遠。除了他們的核心服務外,網約車公司還能夠為創建MaaS平臺,或者設計模擬工具提供服務來幫助優化城市規劃設計。

然而,為了實現與城市的協作,網約車平臺將不得不大幅度改變組織構架。城市需要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而當前一刀切的方法將行不通。網約車公司需要強大的本地團隊並具有強大的決策能力,可以要求特定的功能,類似於公共交通運營商結構。

本文來源:華爾街那點事/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http://www.meigushe.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