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高中生,感觉学的东西只会用来做题,该怎么改变这个现状?

霏霏君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人生过程就是不断的破解难题。上高中,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考大学,还是为了改变生活?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像汽车加油一样,加满油你得知道去哪里。否则,装了太多的油就变成油罐车了。这句话很有启发。结合你的题目来看,我们要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于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而不是学习本身。

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涉及到上学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的问题。因此,下面我分这样几个层次回答您的问题:第一,高中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做题,在生活中的确有作用。第二,“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原因。第三,读书无用论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害的。第四,在做题中你要学会什么。

学习高中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够用到

  • 高中理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物理中力学、电学、热学,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来龙去脉。你在生活中就能够很好的使用它。下面给您举一个例子。

如果您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那么您就会轻易的发现有很多与力学直接关联。并且这些知识在上初中的时候就都已经接触到了。 例如,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这样您才能很容易的切菜切肉;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使您握的更牢等等。

  • 高中文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文科知识在日常应用中就更多了,直接影响着你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我们从这个小笑话中就可以看出来文科知识的重要性。

比如说,看到树上的柿子。能够说出来:春去秋来万物休,唯有柿树挂灯笼。而不是说:快看,红柿子滴了当啷的真好看。

看见夕阳余晖的时候,你可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只会说:这夕阳,真好看!卧槽,还有鸟!

“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原因

“读书无用论”由来已久。最古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仲由,即子路。他曾对老师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记在《论语》里的《先进》篇。

在当代,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导致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

同时,面临着大学生扩招,就业难等问题的出现,更是让读书无用论的思潮泛滥。

一项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报告称,大约1/3的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有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极端的例子是,只有约1/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因此,很多人认为,专业课成绩好坏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没有太大的关联。

并且根据调查,学校学习对于毕业生毕业7年内的收入增长和职位提升也没有正向作用。最后的结论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同时,很多农村的学生大学毕业以后,有的找不到工作,有的即使找到工作,也为生活、买房等重重压力所迫,不能给父母带来回报不说,还需要父母补贴。这也让很多家长认为,读书没有用,还不如早早出来打工。

这些问题,国家已经注意到,而且正在改革,相信在未来会不断的改善。

读书无用论是非常有害的,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

读书无用论导致许多大学生对学校教育不满意,认为学到的专业知识无用,对专业课学习采取应付态度,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考研、学外语、考各种证书、兼职工作等方面。

但是,对高中生来说,非常有害。因为,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未来有无限可能。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通过高中的学习给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 考上一个好大学,可以改变命运。高考最大的好处就是体现了教育的公平,为底层向上流动打开了一个天窗。
  • 即使考不上好大学,认真学习,对提升个人修养、转变思维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很多好处不是能够马上展现出来,但是它会不知不觉的影响你的内在品味,提升你的综合素质。
  • 未来和希望都在你们身上,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我国正在向世界第一强国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海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专业技术工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够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做题中你要学会什么?

刚才,我说到人生的价值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其实,在高中训练解题的过程,就是训练你解决以后人生中的难题。

  • 做题的过程是:你拿到一个题目。首先要研究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研究题目中想要得到的结果。然后,你要用你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题目,要用以前做题的经验来想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将你再脑海里的推导过程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答案。最后,再将结论写在卷子或作业本上。
  • 其实,人生中解决任何问题都是这样的。比如,你想研究一个项目,你想处理好人事关系,你想做好生意等等,都需要这种解题思维:把握现在的条件和想达到的目的,研究分析通过什么途径和办法解决问题;然后,边实践边修正自己的思路,最后,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的话

马云在那次演讲中说:读书像汽车加油一样,加满油你得知道去哪里。装了太多的油就变成油罐车,我看太多的人读了好多的书,两种人不太会成功,一个是不读书的人不太会成功,第二个是读书太多的人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是吹吹牛,我来就是想告诉大家,别读太多书。

马云这些话,表面上看不要让大家读太多书。其实,他的意思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最终是为了服务实践;做题最终是为了提高能力。


理念主导教育


该怎么来改变呢?这个问题让我沉思。

我曾经有过一个同事,年纪轻轻就被奉为名师,原因就是当年带的高考班,平均单科成绩位居市第一。在市里教研的总结会上,说出“高考怎么考,我就怎么教。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一时之间,其声名大振。

某种意义上,我感觉这没有什么不对。你想想,作为老师,他的任务是教学,是为上一级教育部门输送人才。而判断是不是人才的依据,就是你的高考成绩。所以,他的讲话,绝对的在理。

那么,既然老师的做法没什么厚非的话。问题要从哪里去找呢?我在一次教研会上曾提出一个观点。教育的改革不能是自下而上。就是说,你不能是先改幼儿园,再改小学,再改中学,再改大学。这是行不通的。谁改革谁不但做不到成功,甚至生存下去,都是问题。教育的改革必须是自上而下,高一级别的学校作出改变,逼迫下一级别的学校相应而动。这样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

然而,最高级别的改革,谈何容易?口号喊了很多年,现状基本没什么变动。为什么呢?改革那是要得罪既得利益者的,那是有太大太大的阻力的。一句话,太难了。

客观地说,你不能站在一旁对别人指指点点。你要这样去想,如果换成你,你能不能做的比别人好呢?未必吧。

所以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能说,除非你能更改高考的标准,否则还是只能注重考试成绩。至于说要让学习跟生活关联,还是当你能进入更高学府再去考虑吧。

祝愿题主能在那时实现自己所愿!


豆棚散人


物理里面的好多知识在我们生活中都能够用到,比如说电路图,你可以通过电路图的思路,可以接插座,布线拉灯(但是要注意安全用电)可以看看自家的电路是否安全。你也可以自己做做那些小实验,这样可以让你更好的掌握知识


生活如此何不快意逍遥


对于学生来说,做题就是基本功

问一下自己,如果连基本功都没练好

那如何去改变自己想改变的

等你打通任督二脉以后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未来还是你们的天下,加油!



大侠胡一刀


中国是应试教育大国,现有体制下很难改变应试现状。但可以在做题的同事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兴趣方向,大学选专业时朝这个方向努力,未来成为职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Steven717717


目前也只能这样了,只有参加考试考上大学才是人生的转折点,你可以把老师看成一道道难关,过五关斩六将,考试都能应对,其他难关也不是问题。只能这样鼓励你了。


禾阳教育数学赵老师


作为一个学生,你不仅要关注学习,也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你要有意识地去向生活靠拢。就像你学的一个知识点,你要自己去探究它到底有何价值。如果你只想着题目,你当然也只能止步于此。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思想太固化了。


只想顺心来


只会做题说明陷入做题套路太深而缺乏独立思考,如果能学会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会提高高!


刘桂生谈教育


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你有心,网上一查,便知所学何用,如加以研学,必有利于你当下学业进步,并开拓眼界,明白世界之大之妙。


无语无我


合理的啊!学东西用来做题,上班以后用来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