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直击鄂乡村防疫实况:信息欠精确防疫意识弱

学者直击鄂乡村防疫实况:信息欠精确防疫意识弱

夏柱智副教授春节回到家乡,观察新冠肺炎对乡村的影响。受访者供图

湖北东南部的乡村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没有了传统春节期间的繁荣景象,村民分散的状态被视为抗击疫情的优势,然而口罩等基本防护物资短缺,基层组织动员能力差,村医队伍建设的滞后,让乡村有不少隐患和薄弱环节。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夏柱智春节返乡,从学者的角度观察着新冠肺炎对乡村的影响。他指出,由于乡村是熟人社会,仅靠村干部难以准确掌握信息,为管控村民健康状况增加了难度。■香港文汇报记者俞鲲武汉报道

夏柱智是湖北黄石阳新县人,1月20日下午他和妻子踏上了返乡之路。返乡前几天,官方信息仍是「可防可控」、「有限人传人」,他表示那时对疫情都不以为然。为了避开人群密集场所,两人没有去汽车站,而是主动选择了乘坐亲戚的私家车返乡。

新闻唤醒防疫意识

当天回到老家的村里,夏柱智发现乡村对疫情爆发没有任何防控意识,随后两天他还参加了两个酒席。23日武汉「封城」,形势顿时严峻,随着政府和村委会宣传、电视和收集疫情新闻的不断轰炸,普通村民开始意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村干部们宣传的应对措施最重要的是三句话:「不串门、不拜年、不聚会」。

夏柱智家里一位亲戚,年初四要办生日宴席,年前已经把酒菜准备好,到23日时仍决定要办,「因为都是亲戚,不用担心」,到了25日形势越来越紧张,亲戚才决定取消,大家总算放下心来。

村医无权诊治疫症

随后村里开始监控武汉返乡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起初村干部也不清楚谁是武汉返乡人员,只能依靠个人申报,先统计了103人,村里表示有口罩和抗病毒药液可以发放,再统计时便增加到150人。在肺炎疫情笼罩下,村民们也很害怕发烧,一旦发烧便赶紧给村医打电话。村医无权对发烧及疑似病例进行诊治,而是马上联系乡镇派,已做好防疫措施的汽车将病人接到乡镇卫生院检测。

夏柱智家所在的村庄一共有2,000多口人,却只有6个村干部,没有村民小组长。乡村是熟人社会,村民小组长是熟人社会的真正代表,在疫情压力下,没有村民小组长,村干部加班加点,摸排全村返乡人员信息,监控身体健康状况,还是无法准确掌握信息,夏柱智认为这是基层组织薄弱一大体现。

所幸未现新冠患者

夏柱智所在的阳新县对村庄管理主要依靠村委会宣传和农户自觉,而一江之隔的蕲春县,村民必要的外出需要经过村干部签字,进出都需要量体温,管控十分严格。有些村庄的道路被人为封闭起来,比如用大卡车、土堆设卡点,他认为这可能是湖北乡村疫情形势没有那么严峻的原因,整个乡镇有武汉返乡人员近1,000人,所幸到目前仍然没有确诊或疑似感染者。

夏柱智认为在这种集中爆发疫情的情况下,乡村防疫更好做一些,乡村较分散,是一个个小居民点,共享的社会空间和设施没有城市那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