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縱十年,漂泊十年,羅切斯特精神家園的幻滅和重建

《簡·愛》的創作背景是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彼時,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昌盛,整個社會道德淪喪、物慾橫流。金錢和地位是衡量男人成功的標準,而美貌和財富是女人用來交換愛情和婚姻的籌碼,羅切斯特就是這種婚姻價值觀下的犧牲品。

放縱十年,漂泊十年,羅切斯特精神家園的幻滅和重建


1.羅切斯特出身於一個顯貴的家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在他還在讀大學的時候,他的父兄為了三萬英鎊陪嫁,替他和種植園主的女兒伯莎定下婚約。結婚之後他才知道伯莎的底細


一連白痴三代都是和瘋子。她們看我年輕無知, 沒告訴我, 甚至在結婚的晚上她想殺死我”。


更重要的是,伯莎婚後仍然不改風流放蕩的品性,頻繁與他人交際。羅切斯特開始疏遠她,在心裡鄙視她,當然,也從來沒有尊敬過她。沒過多久,伯莎舊病復發,“醫生宣佈她瘋了”。於是羅切斯特把她帶回到老家安置在桑菲爾德莊園的閣樓上,僱傭普爾夫人專職照看她,同時對外界守口如瓶,期望人們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淡忘他的這段婚姻。


他曾多次想要徹底解除這段婚姻,然而,當時的法律明確規定,只有在夫妻雙方自願的前提條件下才准許離婚。一個沒有正常人意識的瘋妻,又如何同意或者不同意離婚呢?離婚受阻,受盡精神折磨的他痛苦絕望,也曾自暴自棄,甚至想以自殺的方式來逃離婚姻的苦海。


放縱十年,漂泊十年,羅切斯特精神家園的幻滅和重建


2.婚姻沒有給羅切斯特帶來幸福,卻讓他承受著無盡的精神折磨,因為他實在接受不了一個風流女人作為自己的妻子。他性格變得暴躁而敏感,在別人眼中,他擁有美貌的妻子,富麗堂皇的大莊園,而在他心中,那就是人間地獄。裡面有可怕的火災,夜半的鬼哭狼嚎和無奈的垂死掙扎。他掙扎在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和無法改變的殘酷現實之間心力交瘁。


被關起來的不僅僅是他的瘋妻子,還包括他自己——婚與情、愛與性的分離,囚禁的是他的靈魂,他要逃離這種煉獄般的生活。


21歲的羅切斯特離家出走了,他四處漂泊,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尋覓,尋找他靈魂的歸宿。法國女人、意大利女人和德國女人如走馬燈一般跟他擦肩而過。他喜歡她們的容貌,而她們則為他的金錢傾倒,浮華刺激的生活帶來新的感情創傷。他心灰意冷、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鄉。

放縱十年,漂泊十年,羅切斯特精神家園的幻滅和重建


3.因為屢屢失敗的感情,羅切斯特冰封了自己的情感,以冷漠粗暴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一切,尤其對女人心存戒心,像一個極不穩定的火藥桶一樣,隨時可能爆炸。


溫和安靜、勇敢獨立、體貼純貞的簡•愛就這麼突然地出現在他的生命裡,出現在黃昏的山間小路上。在她眼裡,他不是別人眼裡那個難以接近、耀武揚威的男人。他那膀大腰圓的運動員般健壯的身材, 愁苦鬱悶的容顏、黑黑的臉龐, 寬大的額頭、緊鎖的濃眉、又大又亮的深沉的雙眼、堅挺的鼻子, 嚴厲的嘴巴———顯示出陰沉冷酷、堅毅果斷、傲慢自負、令人壓抑的外表, 內心又如此的脆弱。他的閃亮登場簡直是一個獨特的戲劇般的造型, 給她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雖然他“露出悶悶不樂近乎惡意的怒容,臉色鐵青”,但弱小的她不顧他的狂暴無理,勇敢地幫助受傷的他重新騎上馬……此後她多次大膽地幫助他,無論是以後的救火、救人,還是篇尾的最終歸來,兩顆投契的靈魂相互交融。

放縱十年,漂泊十年,羅切斯特精神家園的幻滅和重建


4.簡對羅切斯特的傾心相助,對阿黛勒的同情、憐愛與呵護,深深的吸引了羅切斯特。她雖然相貌平平,可是有氣質、有個性、有稜角,不卑不亢。沒有奉承也沒有盲目順從,而是追求心靈的平等交融;她不愛慕虛榮,具有獻身精神,這些更是其他女人所不具備的優秀品質。


羅切斯特愛上了平凡的簡,可他不敢輕舉妄動,他害怕這又是一個虛幻的美夢。於是他各種試探,揚言要和有財有貌的英格拉姆結婚、假扮巫婆給簡·愛算命來確認她的內心情感。


她用愛焐熱了他那顆冰凍的心,點燃了屬於他們的愛情之火。他的感情是那麼熾熱、那麼真摯,堅強、嚴厲、望而生畏只是他的表象。她瞭解到他最真實的一面,正直、質樸、善良、可愛、富有愛心和責任心,這些美德也深深吸引了簡。


放縱十年,漂泊十年,羅切斯特精神家園的幻滅和重建


菲爾非克斯說:“凡是你眼睛看得見的這一帶的土地, 差不多都是屬於羅切斯特家的”。


羅切斯特以前所擁有過的女人全是靠金錢征服的,所以他能夠看清英格朗姆小姐這類女人唯利是圖的真面目,她們除了美色和財富之外一無所有。然而簡·愛不一樣,她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具備文化修養和聰慧的大腦,而且能夠獨立自主,這是她們萬萬不及的。她們在乎的是羅的財富,從不關心他內心的痛苦,只有簡·愛才真正理解和關愛他。


簡•愛對他說:“……難道我貧窮、卑微、矮小、不美, 就沒有靈魂, 沒有感情了嗎?———不, 你錯了!……站在上帝的面前, 彼此平等, 生來就平等!”

她喚醒了羅切斯特對愛情的感悟力,讓他明白真愛不是門第、金錢、外貌,而是男女相互理解尊重、真心相愛、精神平等、心靈默契。最重要的是,簡•愛對愛情的忠貞徹底點燃了他的激情。

放縱十年,漂泊十年,羅切斯特精神家園的幻滅和重建


5.楊靜遠先生認為他們是兩顆“叛逆的靈魂”的內在默契,在彼此身上找到自我。確實,他們在本質上是那麼相似:兩人都曾經是家庭的棄兒,都有在艱難困苦中拼搏、掙扎的經歷;都因缺乏愛而強烈渴望得到家庭的溫暖;都想找到精神的支柱和心靈的寄託;性格上都有一定的叛逆性———堅決果斷、敢作敢為;都兼有自負和自卑的雙重矛盾人格———簡·愛的平凡的外貌,對平等、獨立人格的追求;羅切斯特的感情屢次失敗和一定的社會經濟地位。正因為兩人有諸多的共同點,使他們能夠從心裡接納對方,實現了真正的平等與默契。


當他重婚的秘密被當眾揭穿時,他絕望地吶喊:


“我並不比魔鬼好多少……必定會受到上帝最嚴正的審判, 甚至受到不滅的火和不死的蛆的折磨。”


情感上一波三折的他從沒有泯滅對弱者的同情和憐憫,他的內心是善良的,是一個重情重義有責任感的男人。他曾對簡·愛說:


“我特別憐憫那些弱小、無人照料和不幸人的……相信我吧, 我不是一個惡棍……”


阿黛兒與他沒有血緣關係,而且她的母親背叛了他,給他帶來無盡的恥辱,他卻盡力撫養這個無辜的女孩。雖然她有許多毛病和缺點,但他沒有拋棄她,給她請專職家庭教師,給她買禮物,送她去最好的私立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放縱十年,漂泊十年,羅切斯特精神家園的幻滅和重建


儘管他一直想離開伯莎,結束這段婚姻,但是她瘋了之後,他還是承擔起做丈夫的責任。甚至她幾次要害死羅切斯特,但他從不還手,盡心盡力地保護著她的安危。到最後伯莎放火燒了桑菲爾德莊園,是他不顧個人的安危,叫醒了所有熟睡著的僕人,並幫他們一個個下樓逃命。冒著生命危險,不顧眾人的警告爬上屋頂,一心想救出他從來就沒有愛過的妻子,最終身體嚴重致殘,財產化為灰燼。


一場大火,讓他斷臂瞎眼,卻在心靈上得到了安寧,他渴盼著與簡·愛的重逢。而離開他的簡·愛,在心裡從來就沒有拋棄過他,像殉道士般地為他永遠守候,並且拒絕了聖約翰的求婚。


她回到他身邊,就如她當初的誓言,無論疾病、貧困都一如既往地愛著他,無依無靠的情感和孤獨的心靈終於有了可靠歸宿,圓滿完成了兩性之間走向和諧的艱難里程。 一對千古難逢的“知音”,歷經了一波三折的風雨,完全達到了精神上的契合、心靈的息息相通,最終抵達真愛的港灣———精神家園得以圓滿重建。


放縱十年,漂泊十年,羅切斯特精神家園的幻滅和重建


作者通過《簡•愛》刻畫了羅切斯特這豐滿、立體、真實的人物形象,粗獷猙獰的外表下深藏著熱烈而細膩的真情,散發著成熟男性永恆的魅力。這一典型的男子漢形象在文學史壇上光彩熠熠,經久不衰,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