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是每家每戶的主食,天天吃難免會膩,大家有什麼創新的吃法麼?可以交流下?

順澤米業


您好。很高興和您分享一種米飯的另類吃法,那就是把它做成“蓑衣飯”。顧名思義,給米飯披上件蓑衣,這樣米飯更蓬鬆飽滿,口感更加層次分明,而且營養又健康,富有創意。

就工序而言,比單純的用電飯煲蒸飯稍顯複雜。在這我大致分三步和大家分享下。所需的食材有米、玉米麵兩種。

第一步:開水煮米,瀝乾備用。

煮之前需要將米淘洗乾淨,待水燒開後再下米,米和水的比例大概為1:6。米煮到夾生就行,評判的標準就是,用手捏一顆米粒,差不多能夠黏在手裡就好了,然後拿筲箕瀝乾。

第二步:將玉米麵蒸制五分熟,趁熱起鍋,在盆裡將大塊壓散,再靜置5分鐘。

值得注意的是,在蒸玉米麵之前,需添加少量水分,使之潤澤,這樣才能蒸半熟。另外,蒸的時候,最好是放進包袱裡蒸,以免玉米麵四處散漏;

再者起鍋後,部分玉米麵會凝結成大塊小塊狀,這時需要拿勺子,或者鍋鏟,將之全部壓散成末狀。接下來再用勺子拍一拍,把玉米麵裡面的多餘空氣排出來,然後靜置碗中5分鐘,等它再次蓬鬆。

第三步:將米和玉米麵合二為一,攪拌均勻,再次蒸制。

因為米已煮到夾生,玉米麵也半熟,所以這次再蒸制的時候,旺火15分鐘就已足夠,這時打開鍋蓋,熱氣直冒,盛入碗中,一碗香噴噴又鬆軟的蓑衣飯就做好了。

無論從口感、營養還是新穎度上來講,都是對一碗米飯最特別最精細的嘗試。

口感跟工序一樣,層層深入,外層金黃的玉米麵,內裡顆粒飽滿的米飯,在口中相互交融,別有韻味。

從營養上來說,也是特別講究。首先米因為煮過一次,其中的糖份已大大降低;另外加入的玉米麵又是粗糧,所以粗中有細,細中有粗,作主食再合適不宜。

如果您也喜歡在主食上進行創新,這一味可以有趣的嘗試哦。事實上,它也是鄂西土家兒女,飯桌上經常吃到的主食之一,堪稱土家最地道的風味。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您喜歡。


大頭和她的黑妹


我覺得做蛋包飯也不錯的一種選擇


小菜走江湖


糧食放大器瞭解下


supercrazydog


您好,很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以下是我經常做米飯的幾種做法

一、午餐肉芝士飯糰

米飯一碗,午餐肉三片,芝士2片,海苔適量,壽司醋一小勺(可選),糖一小勺(可選)

【做法】:

1.午餐肉切片,厚薄根據自己的喜好就可以。學廚煎鍋刷少許油,把午餐肉放進來。

2.中小火把午餐肉兩面煎至表面焦黃。

3.午餐肉罐頭裡套上一個保鮮袋,把煮好的米飯加壽司醋、糖拌勻(不加也可以,看個人喜好),放入米飯,壓平後取出。

4.取出飯糰,放上芝士片。

5.再放上一片午餐肉,用海苔綁好即可。

二、米飯煎餅

配料:一碗米飯、一個雞蛋、兩片火腿、0.5g鹽、1g雞粉、少許黑胡椒和半根黃瓜

1、米飯,在碗裡放一份。火腿肉、黃瓜丁和米飯一起倒入容器中,雞蛋倒入容器中。

2、攪拌雞蛋,順時針方向攪拌,直到蛋液完全混入米飯。

3、向攪拌好的米飯中加入鹽、雞粉和黑胡椒(這裡使用的是磨碎的黑胡椒,通常在超市出售),並繼續攪拌成糊狀。

4、不粘鍋(電餅鐺)加少許油,將混合好的大米盛入飯糰,放入鍋內,然後用勺子將其壓成蛋糕(油的選擇可以自己決定,也可以使用橄欖油、花生油和黃油),

5、將米糕兩面煎至金黃色,然後從鍋裡取出。

三、米飯披薩

配料:1碗米飯,2個雞蛋,3個櫻桃西紅柿,一點玉米,一點綠豆,一點鹽,一點胡椒,一點乾酪,一片培根,一點蔥和一點植物油。

1、準備好以後使用的材料。先烤玉米粒和青豆。

2、將培根切成丁,與玉米粒和青豆混合成米飯,加入適量的乾酪、胡椒和鹽,戴上一次性手套,抓勻,如果幹了,加入一點蛋液,

3、預熱電餅鐺後,倒一點油,

4、電餅鐺,把米飯混合成一個球,放在裡面。

5、用勺子把飯糰弄平成年糕。

6、敲一個雞蛋,

7、放入切好的櫻桃番茄,撒上切好的洋蔥、玉米粒和綠豆粒,最後在上面撒上一層乾酪條。煎一會兒,直到年糕變脆,奶酪可以刷了。

8、如果你喜歡其他風味,你可以撒一些其他的風味物質,比如胡椒,然後把它們放進盤子裡吃。

四、紫菜包飯

配料:1碗米飯、1半碗小米、1根胡蘿蔔、1根洋蔥、1根火腿腸、1盒金槍魚罐頭、3個雞蛋、1把菠菜、5克鹽、適量芝麻油、適量植物油和適量紫菜

練習:

1、將胡蘿蔔切成細絲,洋蔥切成細絲,

2、將玉米香腸切成細條,

3、金槍魚罐頭,挑出一些魚,磨碎成泥。

4、在鍋裡翻炒胡蘿蔔,

5、拿一個雞蛋,把它打碎。在鍋里加熱,然後把油排出去。用小火把雞蛋攤成薄餅。

6、向第二個米飯中加入芝麻油和鹽,攪拌。

7、將米飯塗在雞皮上,用勺子把它弄光滑,然後把胡蘿蔔絲和火腿絲放在上面。不要把米撒得到處都是,在邊緣留有空隙。

8、紫菜上還覆蓋著米飯、蔥絲、胡蘿蔔絲和漂白菠菜。

9、最後,將紫菜和雞皮捲成一個細長的卷,弄溼刀,切成1.5釐米厚。

五、米飯丸子

配料:一碗米飯、10克蔥、5克姜、1勺生醬油、2克鹽、一點雞粉、適量熟芝麻、一整勺麵粉和適量大豆油

1、準備一碗米飯和適量的熟芝麻。

2、蔥姜切末,

3、向米飯中加入一勺生鹽、2克鹽、一點雞粉和蔥姜泡沫,混合均勻。

4、混合均勻。加入滿勺麵粉,攪拌均勻,

5、用手搓成均勻的球。

6、將適量的油倒入鍋中加熱。將50%的熱量加入球中,油炸至,

7、煎至金黃色,撈出。







北方姑娘嘗美食


平時做的米飯吃膩了,你可以試一試這樣做米飯。

準備材料:米,番茄,胡蘿蔔,玉米粒,臘腸,青豆,香菇,鹽,食用油。

做法:

1,淘米,把米洗乾淨,用溫水浸泡兩小時左右。

2,放入電飯煲加水、加鹽拌勻。

3,把準備好的胡蘿蔔,臘腸,香菇菇洗乾淨後切成丁備用,番茄洗乾淨,頂部畫十字,備用。

4,待米泡好後,加水,這裡水要加少一點哦,比平時做飯少加一點就可以。

5,放入幾滴食用油,把番茄放在中間,其他食材放在番茄周圍,擺好後,就可以按下煮飯鍵開始煮了。6,等電飯煲飯煮好以後,開鍋,把整鍋飯全部扮開,把番茄的皮拿出來。

7,拌勻好的米飯,在燜個10分鐘左右。美味的番茄燜飯就做好了。

這樣做出來的米飯,配點榨菜,非常好吃,其實不需要榨菜也很好吃,什麼菜也不需要,你就能吃3大碗。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謝謝!





愛做菜的超級奶爸


米丸子,就是將剩餘的米飯,用蛋液,蔥,火腿等調成糊,用米飯充當裹物,用溫油炸制,香舒可口,如果喜歡調味,還可以將米丸子與菜一起炒,味道也很獨特。

米飯鍋巴,將米用擀麵杖搗碎,做成扁條片狀,油炸至金黃,淋去油脂,就是最好的休閒食品,易於保存。

還可以做成菜包飯,內容更加多種多樣,火腿也行,雞蛋也行,肉鬆也行,只要你喜歡,當什麼都可以!






美食宣傳者


我想應該很多很多吧。

常規的吃法有:做成各種炒飯、加一些配料做成米餅、煮成各種粥等

創新的話,說實話我目前沒有試過,但是未來為了做視頻,保證新鮮度,我肯定會去嘗試。

米飯的口感比較軟糯,其實也比較適合做成甜品。但是由於從小到大的觀念植入,所以原形態直接做甜品,可能大眾的接受度不高。可以考慮把米飯打碎後重新塑形。這樣在很多的甜品製作中都可以嘗試融合。

如果不改變原形態的話,可以模仿日式的飯糰,做出更多的組合,難點應該在口味搭配上,要不然和各種蓋飯也沒太大差別。

應該還會有很多可提煉的點,我以後也會慢慢琢磨,做好筆記,一點點的嘗試,一起加油哦。





木易餐桌


今天上午做的牛肉粒炒米,美味。


愛美食的老張


說起米飯是我們常吃的一種飯,經常吃難免會膩,可以換花樣的做著吃,也有新鮮感。分享下我的做法。

1、做雞蛋米餅,蒸好的米,雞蛋,鹽,蔥花,攪稠糊狀,放平底鍋煎成小圓餅,表面灑芝麻。兩面金黃就可以了。

2、做壽司,米飯平鋪在保鮮膜上,擺上黃瓜胡蘿蔔條,蛋皮條,擠上番茄沙拉醬,捲起來,切片就可以了。

3、做飯糰,和壽司做的大概一樣,也是米飯鋪開,擺上肉鬆,鹹蛋黃,榨菜,油條,用手把它攏成圓形,這個是鹹口的。壽司酸甜的。

4、 做八寶飯,大米提前泡一晚上,取碗底部抹油,鋪紅棗,葡萄乾,花生,鋪層米,接著葡一層豆沙,再鋪米,依次類推,加水和米平就行,大火一小時。出鍋倒扣。

5、做鍋巴,米飯里加雞蛋,糯米粉,玉米澱粉,胡椒粉,鹽適量攪勻,把拌好的米裝保鮮袋,用擀麵杖壓薄片,取掉袋子,切小方塊,入鍋煎兩面金黃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喜歡記得關注我哦,謝謝







小年糕不吃辣


大家好,我是白飯崔,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珍珠為寶,稻米為王,萬千美味佳餚之中都需要米飯來呈現他的美味。

當然大家經常吃米飯也會有乏味得時候,今天我就為大家分享一種簡單又好吃的做法。

蒜香[臘腸土豆燜飯]電飯煲懶人做法!

叮咚~是不是陰沉的天氣就不想做菜吖?做一鍋蒜香臘腸土豆燜飯吧,再配個紫菜蛋花湯,快手簡單的晚餐就做好了啊四。土豆軟糯、青椒清脆,臘腸的香味也全都浸到米飯裡了!每一口都很滿足~分分鐘扒完-碗米飯,還要繼續添一碗!

得土豆1個,胡蘿蔔小半個,青椒2~3個,臘腸2根,大蒜半個。

老抽1勺 (每勺15ml) ,生抽2勺, 蠔油1勺,芝麻油適量,鹽、白胡椒粉、白糖適量。

秘做法:

土豆、 胡蘿蔔去皮切丁,不要切太小了,大概,1.5cm差不多,太小容易燜化掉。青椒、臘腸切丁。大蒜切末。

先蒸米飯按照平時做飯就行,倒入臘腸丁,攪拌均勻,然後開始煮米飯。

?煮米飯的時候,另起鍋,鍋裡放油,炒香蒜末後倒入土豆丁、胡蘿蔔丁翻炒,再倒入老抽、生抽、蠔油、白糖、鹽、白胡椒粉這些調味料,翻炒均勻就盛出備用。( 不用炒熟)

。米飯蒸好前的15分鐘,把炒好的土豆丁以及料汁均勻倒入電飯鍋中。無需翻動,蓋上鍋蓋,繼續燜煮。

米飯蒸好後,倒入青椒,再倒入芝麻油,在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