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今日:1930年2月9日,越南安沛起义

越南安沛起义,是1930年2月9日越南国民党领导的安沛要塞士兵200人举行反殖民主义起义。起义最后虽以失败告终,但是它却标志着越南革命运动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_

_

安沛省(越南语:Tỉnh Yên Bái/省安沛)是越南西北部的一个省份,省莅安沛市。

中国唐朝时,该地属于交趾布政使司管辖。北宋时越南独立,归属越南。明朝初期,中国收复安沛,但越南趁中国撤军,又占领安沛。

1858年法军前往防守薄弱的阮朝重镇嘉定,并成功占领,1860年法军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余威成功攻下越南南圻分别,占领定祥、边和、永隆等省和昆仑岛。

最终逼迫嗣德朝廷派出以潘清简为使臣的使团前往法国巴黎议和,越南签订第一份不平等条约《西贡条约》,越南南圻三省沦为法国殖民地,越南还赔款开放众多港口和湄公河自由航行。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全力打击法军,在台海抗法及冯子材镇南关大捷并夺回北越战略要地谅山,最终法国茹费里内阁垮台。

但是此后中法议和,清朝签订了不败而败的《中法新约》,条约中清朝承认法国殖民越南,这个近千年藩属国结束了与中国的宗藩关系。

史之今日:1930年2月9日,越南安沛起义


史之今日:1930年2月9日,越南安沛起义

而越南国民党是越南一个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争取越南脱离法国统治的革命政党。它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已建立了雏型,当时一群青年知识份子在河内建立了一家发行革命刊物的出版社。

1927年,该出版社因为受宗主国法国压迫及查禁而被迫终止运作,其后,该党在阮太学的领导下而成立。

该党参照中国国民党,并在北方吸纳了不少追随者,尤以教师及知识份子为众;可是在吸纳农民及工人方面则不太成功。

自1928年起,越南国民党便因为不断暗杀殖民地官员及其合作者而受到当地的居民及政府注意。

1929年2月受越南人憎恨的殖民地劳工贩子厄维·巴桑被暗杀的事件,则是其党发展的转折点。

虽然该暗杀的主事者的身分在当时尚未明朗,但法国殖民地政府则指越南国民党要负上责任,而采取扫荡行动。

在大约1500名党员中,有300至400人因此而被捕;当中更包括党内不少领袖,阮太学成功逃脱。

史之今日:1930年2月9日,越南安沛起义


史之今日:1930年2月9日,越南安沛起义

在1929年底,该党因为内部分裂而被削弱。鉴于法殖政府加以施压,越南国民党改变了政策,由零星及针对特定人士的暗杀行动,改变为一次性的大规模起义,借此驱逐法殖政府。

1930年2月9日夜,北圻安沛越籍军人首先发难,起义军袭击法军兵营,法军死伤多人。

次日法军反攻,安沛起义失败。富寿(2月10日)、海阳和太平(2月15日)等地的起义也很快被法军镇压下去。

阮太学及其他在起义中的领袖则被拘捕及处决,国民党陷于瓦解。

史之今日:1930年2月9日,越南安沛起义


史之今日:1930年2月9日,越南安沛起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