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常说“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有道理吗?

龙百晓生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对于这句老话,很多人一点也陌生,因为它代表了中国的美食文化。中国是美食大国,天南海北各个地方的美食数不胜数,大蒜作为一种佐料,在很多配肉的菜里面都要放,甚至还有一道专门的菜叫做”大蒜炒肉”。

但是农村人常常会说,“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这句话有道理吗?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还真的是有几分道理的。这就要涉及到大蒜的功能了,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大蒜的功能还真的不小呢。它的功能简单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留置。

留置什么呢?留置肉类的营养成分,原来我们之所以喜欢吃肉,是因为在肉类当中有一种叫做维生素B1的物质存在。维生素B1对人体来说太重要了,没有了它,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人就会出现大脑迟钝,精神抑郁,严重时心脏功能还会受到影响。

所以不管是猪牛羊肉,我们每天都要吃一些,但是问题来了,肉食中的维生素B1元素在人体存在的时间很短,瞬间就会被排出体外。往往是它还没有发挥作用,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吃了那么多肉食,冒着脂肪堆集引起高血压的风险,却没有能留住维生素B1,实在是令人遗憾。

后来,科学家研究表明,大蒜中有一种叫做大蒜素的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后,就会主动结合维生素B1,将其留置在人体内,延长它在人体内的时间,从而让它对人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事实上,科学家的论断是正确的,当然,旧时农村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些科学上的道理,但是他们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经验,所以才会有“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的说法。家庭主妇们不管是做红烧肉,也是东坡肉,甚至是炖肉汤,加一点点大蒜,是相当不错的。

大蒜不仅可以用来当佐料,还可以单独吃,因为它还有理气和胃的功效,小时候过端午节,妈妈包粽子,在上锅蒸的时候,总是会扔几颗完整的大蒜进去一起蒸。

那粽子可香了,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完了妈妈会逼着我吃几瓣大蒜,那大蒜的味道可比粽子难吃多了。辛辣又刺鼻,但是妈妈告诉我说,大蒜是好东西,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进入人体后不易消化,如果不尽快消化掉,人体就会胀气,胃部难受,而大蒜就是最好的消化剂。

尽管难吃,但还是听了妈妈的话,捏着自己的鼻子吃下去了,当时觉得没什么,但是过了没多久,肚子里面的饱胀感就完全消失了。看来,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生活经验,类似吃的俗语还有很多,其实都是农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验的总结,才使得我们后人能够少走许多的弯路,少受一些折磨。我们也要把这些经验传下去,告诉我们的孩子,尽管有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那么华丽,但其实它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呢。


小小嬴政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也从来没听过家里老人说过类似的话,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从一个特别喜欢生吃大蒜的同学的口中听到的,他家人都特别喜欢生吃大蒜,相比较而言,我家对于大蒜属于可有可无。

后来也了解到,喜欢吃大蒜的人信奉这句话为至理名言,当别人对问到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吃大蒜,这句话也是最好的回答。

吃大蒜,爱的人爱的要命,恨的人恨得要死。

爱的人找理由说吃大蒜好,恨得人找理由说大蒜差。

好与差不要道听途说,还是要看科学怎么说,看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吃大蒜,不要犯了小马过河的错误。




冯不更


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B族,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非常高,维生素B1可以促进生长,帮助消化,特别是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还可以改善精神状态,维持神经、肌肉和心脏活动的正常。但是,由于维生素B1不稳定,而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与肉中的维生素B1结合后,能形成稳定的蒜硫胺素,可以有效延长在人体中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维生素B1的利用率。另外,大蒜本身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及铁、钙、硒等200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营养成分,有抗凝血的作用,有助于降低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同时也是烹饪中的重重调味品。要想充分发挥大蒜的作用,最好把大蒜捣碎或切开,放置10一一15分钟氧化后生吃,熟蒜作用不大。




心累力乏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对于这句民谚,陌上花可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平时家中烧肉时,不管是红烧肉,还是炖排骨,还是炒肉片,菜里是必定会放入几瓣大蒜的。

起先,陌上花一直认为,肉里放大蒜,只是当作佐料来用,用来解除肉中的膻腥味的。所以,菜烧好了,它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就像八角、桂皮一样是要被抛弃的。

可每次,家中老人,尤其是奶奶都会提醒陌上花吃肉时最好再吃几瓣大蒜,说是“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说吃了大蒜,可以更好地吸收肉里的营养。

每次,不喜欢吃大蒜的陌上花都会在奶奶半逼迫的好意下,勉为其难地吞下几瓣大蒜。

大蒜有杀菌解毒,消食健脾这些作用,陌上花是早就知道的,可这吃肉时吃大蒜能促进营养吸收有没有根据,陌上花还真不清楚,于是就查阅了些相关资料。

据资料介绍:在肉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这种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它与人的神经功能密切相关。一旦缺少,会让人心情低落,神情恍惚,思维迟缓等。严重缺乏时,还会增加患上脚气病、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但是这个维生素B1被摄入后,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很短,它会随着大小便的排出而排出。想要让人体更多的吸收维生素B1,这个时候,大蒜就能派上用场了。

因为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和维生素B1结合后,就能将其原本溶于水的性质变为溶于脂的性质,延长它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更好的被人体吸收。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还是有它的科学根据的。但陌上花猜测,像陌上花奶奶那一辈的,以及更上一辈的老辈人肯定是不清楚这个根据的。

很有可能是觉得肉是个好东西,大蒜也是个好东西,两者一起吃,营养肯定是加倍的,然后就这么误打误撞撞上了。

不过,吃肉时想要提高维生素B1的吸收率,最好是吃生大蒜。因为大蒜中含有的能促进维生素B1吸收的大蒜素,在大蒜过熟、过咸时都会被大量破坏。


陌上花开且缓归


我们听闻了许多“蒜你很,姜你军”的戏谑,可见葱姜蒜这些调料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须,特别是对于大蒜,它的消炎灭菌降血脂抗癌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但农村地区还流传着一句“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说的就不仅仅是大蒜的消炎灭菌作用了。



动物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和矿物质,也是我们生活中获取卫生素B1的重要来源,大蒜可以提高VB1的吸收率。而维生素B1是我们人类最早发现的B组维生素,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体如果缺乏了维生素B1,神经系统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令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和抑郁,而且还会引发一些疾病,比如脚气病,神经炎,以及一些突发的心脏病。

可见农村老话“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还是有科学道理的。不过肉和蒜在一起吃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蒜需要生吃才能充分发挥吸收维生素B1的作用,以及消炎杀菌的作用。但是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人不适宜生吃大蒜。

农村人发明了一种“腊八蒜”,用醋泡一个月左右,就会减弱蒜味,和减轻蒜的刺激性。如下图所示。朋友们可以在吃肉的时候适当就点,还可以提升食欲,多吃一些饭呢!


村姑说村事


“蒜你狠”,肯定是有道理的了,大家肯定现在在网上看到的短视频和直播吃肉的那种,比较重口味,咬一大口肉,然后吃几个酸,甚至还有女的也在这样直播,可以说是比较重口味的了。



其实吃肉下蒜味道还是不错的,我老爸也经常这样吃,但是给大家一个建议,在肉热的时候不要吃,稍微晾凉一下这样吃起来下蒜味道还是不错的,这样吃也不会引起胃部难受和肚子胀的毛病。

对于吃蒜,喜欢的人爱之深,不喜欢的人避之不及,就像香菜一样,有人爱有人狠,大家都知道,多吃大蒜对身体有好处,有利于杀菌,预防感冒,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不知道大家在平时有没有这样吃大蒜,尤其是西北和东北人吃面条就大蒜那是必须的,吃肉下大蒜,不但可以解油腻而且还可以让你多吃一点肉,营养也能达到一些均衡,其实不光是吃肉就大蒜很好,其实就大葱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那种大白葱,就着鸡肉吃起来味道杠杠滴。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是有道理的,但是大家在吃肉的时候不要吃那么多,这样对身体是不好的,现在的生活就是稍微吃些肉,身体就长胖了,吃一个馒头就上脸,确实就大蒜吃肉味道不错,也会让你多吃一些肉,建议在家里的时候可以这样吃,但是在外面和朋友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不要这样吃,容易丢面子跌份,哈哈哈!肉虽好,但请不要多吃哦!


宁宁说的话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这句关于吃肉的饮食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这种说法认为大蒜可以化解肉中的有害成分,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其实这是夸大和误解。

但是“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的说法还是有科学依据的。瘦肉是我们获取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但是这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能被吸收的量很少。如果同时吃大蒜,大蒜中的大蒜素会跟瘦肉中的维生素B1结合,就会变成脂溶性的物质,大大增加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买大蒜时,挑瓣粒饱满、不发芽的质量更好。若购买的是干燥的蒜头,可以直接放置在阴凉干燥出常温储存,大约可储存两周的时间。

大蒜最佳的食用方法是生吃,而且以蒜泥最好。因为大蒜中含有蒜氨酸和蒜酶两种物质,一旦碾碎,它们相互接触会形成大蒜素,大蒜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但大蒜素遇热时会很快失去作用,所以吃生蒜要比熟蒜效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