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界有哪些「功高震主」的案例?

狂野女子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从古至今,功高震主者大多会招致灾难。

历史上,像韩信,白起,长孙无忌...都是功绩不俗,位极人臣者。可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你的功劳已经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后,除掉隐患也是也成了必然。历史虽然是历史,但道理都是一样的。在商界中,这样的“功高震主”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创立淘宝的孙彤宇

孙彤宇是阿里巴巴仅次于马云的二号员工,是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之一。现在淘宝的“倒立”企业文化就是孙彤宇建立的。当初,马云叫来孙彤宇,昱峰等七人,派他们去做一个C2C的项目,这个项目处于绝密状态。孙彤宇是负责人,将这个项目名称取为“淘宝”,在2003年的时候,淘宝已经占领市场80%的份额,打败了竞争对手EBAY易趣。可是,在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之后一个多月,于12月24日宣布孙彤宇离岗进修。当集团在淘宝网宣布孙彤宇离职的消息时,孙在发言的过程中难以自控,当众嚎啕大哭

为什么孙彤宇被离职?坊间传言,孙彤宇成功创建淘宝后,在阿里巴巴内部,有了更高的威望,自己建立的淘宝网,任何人不能插手,于是激怒了马云,只有杀一儆百了。

联想企业部的孙宏斌

孙宏斌进入联想后,从销售部普通职员,接连得到提拔,几个月后25岁的孙宏斌被任命为企业部经理,一度被认为是柳传志钦点的联想接班人。1990年,柳传志发现由孙宏斌创建的《联想企业报》上,刊登了《企业部纲领》,第一条就是: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柳传志认为:孙宏斌权利太大,结党营私,要失控。之后柳传志将孙调到业务部任总经理,遭到孙宏斌下属的强势示威。

再之后,也就是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关到了看守所。两年后,1992年8月22日,在孙宏斌拒绝承认自己有罪的情况下,法院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判处孙宏斌有期徒刑5年。

还有前360安全卫士负责人傅盛,腾讯的创始人曾李青,华为的李一男等等,最终,都是被离职了

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无不验证着兔死狗烹那句话。


井底一只哇


功高震主在企业界很多,比如华为的李一男,淘宝的孙彤宇,等等。

1、创立淘宝的孙彤宇

孙彤宇是仅次于马云的二号员工,是阿里巴巴的18罗汉之一,还把老婆彭蕾招入了阿里巴巴。现在淘宝的倒立文化就是孙彤宇建立的。

2003年4月16日,马云叫来孙彤宇、昱峰等7个人,郑重而神秘地说:“我现在派你们去做一个C2C的项目,这个项目目前还处于绝密状态,全公司都不知道阿里巴巴会进入到C2C领域。你们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女朋友,爸爸妈妈。否则,我只能开除你们。”

孙彤宇是淘宝的负责人,将这个项目取名为“淘宝”,2007年淘宝的市场份额达到80%,打败了竞争对手eBay易趣。

但是,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一个多月后,于12月24日就突然被宣布“离岗进修”。当集团高管在淘宝网宣布孙彤宇离职消息时,孙曾经在发言的过程中难以自控,当众号啕大哭。

2、猎豹CEO富盛,前360安全卫士负责人

傅盛是360安全卫士成功的最大功臣和创立者,该产品总安装量上千万,占据当时PC安全市场的50%以上,最终该产品成了3600的王牌产品。周鸿祎看到360安全卫士成功了,想要插手傅盛的业务,二人意见不合,傅盛负气出走。

3、华为的李一男

李一男是曾经任正非的接班人,火箭般的升职速度。23岁的李一男华为,不到2个星期就破格提升为高级工程师,半年后,他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2年后成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27岁,李一男就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

此后李一男被认为是最可能接任正非班的人,也被任正非亲切称为“干儿子”。

2000年,华为进行“内部创业”,李一男出走创办创办港湾网络公司,2003年,港湾的收入就达到了7亿。但为了利润直接和华为竞争,华为专门成立了“打港办”最后港湾被华为收购,李一男在华为羞辱的度过2年后离开。

4、联想企业部经理的孙宏斌

孙宏斌进入联想后,从销售部的普通职员,接连得到提拔,几个月后,25 岁的孙宏斌被任命为企业部经理,一度被认为是柳传志钦点的接班人。

1990 年3 月初,在香港的柳传志突然发现一张《联想企业报》,这张报纸由孙宏斌创办,而且还在报纸上刊登了新的《企业部纲领》中,第一条就是“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柳传志认为”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联想要失控!”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柳传志将孙宏斌调任业务部任总经理,遭到了孙宏斌下属的强势示威,感受到背叛的柳传志,把孙宏斌软禁在西山宾馆的小楼里。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转移到了看守所。两年后,1992年8月22日,在孙宏斌拒绝承认自己有罪的情况下,法院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判处孙宏斌有期徒刑5年。

你还知道哪些功高震主的企业经理人吗?


毛琳Michael


说起商业街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我个人想起了腾讯的创始人之一,曾李青

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很陌生,但是腾讯的创始人大家只知道马化腾 却不知道还有别人,腾讯是由五位创始人联合创始人,CAo陈一丹 Clo许晨哗,CEO马化腾,CTO张志东,COO曾李青。

曾李青

你这么说,曾理清是第一位,从腾讯离职的创始人,当时2007年的时候从腾讯辞职,同时,业内还有传言,是给刘炽平让路,业内也有传言,曾太张扬,同时性格也比较慷慨激昂,从外表上面看很多人认为他是腾讯的大老板,同时马化腾瞬间暗淡了,但这只是猜测。


当年马化腾和张志忠在一起,创立腾讯的一个月之后,曾李清就已经加入腾讯了,同时也是腾讯的创始人之一,也为腾讯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经有一名大学生在腾讯很早的时候来进行面试的时候,当他看见马化腾的时候,感觉并不像自己老板,反而向一名学长,而看到曾的时候,反而向腾讯的大老板,但事实上曾和马化腾都是腾讯的创始人,同时马化腾是腾讯的老板。

其实这时候就已经给曾埋下了很多的伏笔,曾李青她的个性很张扬,同时他从外表上面看也比较显得富态而马化腾,他是一个理工男,不善表达语言相反,演讲慷慨激昂,从各个方面看,就像腾讯的大老板,而马化腾就凸显向一名员工一样。

二零零六年的时候,刘炽平已经被任命为总裁二零零七年的时候,曾辞职,同时业内也传言是在给刘让路。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其实主要还是曾个性太过于张扬,同时,当时腾讯可以说已经站稳了脚,而对于那些功高盖主的人,自然马化腾就要开始清理了,我自己的公司就是别人的了,就像一个王朝一样已经扎稳了,就该清除那些功高震主的人。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同,可在下方评论)


解四爷


目前互联网公司最火,要说"功高震主"的那一定是这个人在某一方面很强,其他方面有缺陷的人。今天我们就是说说大家都在用的微信之父-张小龙与腾讯的马化腾。



张小龙,1969年12月生于湖南,要比马化腾早出生两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的时候,张小龙自己开发的Foxmail已经积累了数百万的用户,与此相对应的腾讯,不过数十万的用户。但是,当时的张小龙放弃了Foxmai的广告变现机会,努力让自己的用户享受免费、干净的国产电子邮件应用。后来,因为资金上的短缺,张小龙决定卖掉Foxmail,从而开启新的互联网创业征程。

  2005年,收购了Foxmail的博大公司因为经营不善,不得不将这款应用及其团队全部卖给了腾讯公司。就这样,张小龙成为腾讯公司的一员悍将。刚进入腾讯,张小龙作为研发经理,主要负责QQ邮箱团队的工作。通过对QQ邮箱大刀破斧的改革,张小龙不仅拯救了这款应用,更让自己一举成为国内顶级的产品经理。   

2010年,升职加薪,快要走上人生巅峰的张小龙提出了做移动社交应用的设想。尽管这款应用可能威胁到自家QQ的地位,但是马化腾依然选择权力支持张小龙的工作。2011年,微信诞生,凭借着简单容易上手等特点,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的上班族和中老年网民。而微信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张小龙无数个日夜的坚守。由此,张小龙被誉为"微信之父",被《华尔街日报》评为"2012中国创新人物"。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微信,腾讯很可能在2011年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让竞争对手米聊一家独大。那么,腾讯现在的市值也好,营收也罢,可能都要下降一个档次。同时,正是因为微信的存在,其衍生出的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产品,着实让老对手马云头痛不已。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证明着张小龙之于马化腾乃至腾讯集团的重要价值。


很多人都说是张小龙成就了腾讯,成就了马化腾!所以,就算是腾讯开会,张小龙因为喜欢睡懒觉,马化腾也不会生气。

其实,我觉得没有马化腾就没有腾讯,没有腾讯就没有张小龙。虽然张小龙开发了微信,但没有马化腾提供的平台,张小龙也很难成功。


新零售区块链时代


说到功高震主,就不得不提天才少年李一男。李一男15岁进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笔者曾经跟李一男的下铺兄弟聊过,大学时的李一男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而且还属于会玩的那种,围棋下得非常好。


23岁的李一男进入华为,马上开始了“火箭发射”。因为解决了一个重大技术难题,他不到2个星期就破格提升为高级工程师,半年后,他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后,成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27岁,毫无背景、全靠个人的李一男就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

巅峰时期,李一男参与华为的许多重大决策,被认为是最可能接任正非班的人,任正非私底下也亲切称李一男为“干儿子”。


2000年,华为当时为了解决老员工和人员庞大问题,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进行了一次“内部优化”,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并且还可以拿手中的股权兑换相应价值的产品。

30岁的李一男是不安分的,成为当时出走的最高级别的一位。他创办港湾网络公司,还成为华为企业网产品的高级分销商。


最初,李一男只销售华为设备和自己的产品,2003年,港湾的收入就达到了7亿左右。不过,李一男的胃口并不能被满足,年少成名,自带光环的他开始蠢蠢欲动,直接与华为竞争,选择了让华为最看重的通信业务,这让华为损失惨重,并且也震动了任正非。


2004年,任正非专门成立了“打港办”,进行针对性的打击,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华为在2006年成功收购港湾。整合后,李一男有回到了华为,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实际上是一个虚职,而且内部人也视李一男为“叛徒”。在协议满后,李一男就离开了华为,去外面闯荡了。后来,李一男还遭遇了牢狱之灾。


从接班人到“叛徒”、弃儿,李一男的命运颇有些天妒英才。


独角兽挖掘机


这显然是一道八卦题,周五了,我们随便答答。


要说起功高震主,我最先想到的是两个人,今天先说其中一个吧,猎豹移动的CEO傅盛,不对,现在傅盛已经不是CEO,而是接替雷军成为董事长了。


傅盛是在奇虎360建立江湖地位的,尽管与周鸿祎之间的冲突有多个版本,但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傅盛是360安全卫士成功的最大功臣。


这款产品在PC时代无人不知,总安装量上千万,占据当时PC安全市场的50%以上。但其时,周鸿祎个人的注意力并不在这款产品上,他更在意搜索业务,所以,傅盛可以说是在不被看好,也没有得到太多支持的情况下,做了这样一款对360有着战略意义的王牌产品,这是必须公认的客观事实。


所谓“功高”,傅盛应该是做到了。


至于“震主”一说,往往就很难讲。一种版本是说,周鸿祎看到360安全卫士成功了,想要插手傅盛的业务,二人意见不合,傅盛负气出走;另一种版本是,傅盛居功自傲,被提拔之后他掌管的部门针扎不进水泼不进,造成了公司内部的不团结;甚至还有版本是说,傅盛早就心生去意,嫌360给的股权太少,他已在外注册私人公司,被发现后才离开360。


不管以上哪一个版本更接近真实,周鸿祎与傅盛之间都经历了一个轻视、重视再到仇视的过程,二人至今仍然是对峙状态,大家可以选择任意相信一种说法。


在我看来,功高震主背后,往往是有许多特殊原因的,“主”如果那么容易被“震”,恐怕也就做不得“主”了。古代社会,大臣功高震主,往往意味着权力,比如兵权,比如民心,这会威胁皇帝的地位,因此皇帝可能不得不除掉功臣,但是现代的商业社会,公司是一个稳固的结构,员工功劳再大,再受拥护,也不可能把董事长拉下马来,所以商业社会本身就不太容易发生功高震主的事情,看似功高震主的背后,往往其实有很多微妙的原因,但具体是怎样,恐怕就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我们哪儿说哪儿了,权当周末谈资吧。


以上。


默尔索


在现代社会的商业规则下,功高震主应该很难发生,毕竟能够做主的都是最大权力的,也都是很有能力的。不过当年阿里巴巴的2号员工和马云应该是其中一起案例!



孙彤宇在阿里巴巴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当时不仅是仅次于马云的二号员工,更是淘宝网的创始人。马云一直都对孙彤宇超强的执行能力赞口不绝。当年的阿里巴巴,在中国99%的人看来就是忽悠人的变相传销,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赢利点,就是靠着孙彤于创建的淘宝才步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但这样的重要人物,怎么会在阿里巴巴2007年11月6日香港联交所上市一个多月后,于12月24日就突然被宣布“离岗进修”。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据知情人透露,当集团高管在淘宝网宣布孙彤宇离职消息时,孙曾经在发言的过程中难以自控,当众号啕大哭。

同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以内部邮件的方式宣布了高管轮休方案,阿里巴巴方面当时表示,淘宝网总裁孙彤宇、阿里巴巴集团COO李琪、阿里巴巴集团CTO吴炯、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李旭晖这四位高官进入了阿里巴巴的高层干部“轮岗学习”计划。其中,吴炯和李琪将分别于2008年1月1日及6月1日起辞任,孙彤宇与李旭晖于2008年3月1日辞任。

为什么孙被离职笔者认为有三点:

第一就是孙彤于懂技术,有能力,并且也善于交往,而马云吃亏在不懂技术,简直就是马云的加强版。

第二孙彤于创建淘宝网,得花名财神,在阿里巴巴内部,有了更高的威信,自己建立的淘宝网,滴水不进,任何人不能差手,偌大得金矿,马云岂能撒手不管,只有杀一儆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孙彤于比马云长得帅,有能力又帅,这就要命了


茶余饭后,闲谈而已,不要当真!


世说风云


商业届有哪些【功高震主的】案例,要说这么我们就可能想到有什么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成语,而且这我们漫长的历史上,也出现很多的这样的人物,那么在商业界中还有什么类似于这样的功高震主的人物例子。

在1989年的时候,联想招到一个年轻人,而这个年轻人名叫孙宏斌,可以说孙宏斌到联想就是良禽择木而栖,刚开始从一个小小的基层员工进行工作,但是得到了柳传志的提拔,短短的即便时间,就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基层成员,只用几年的时间,就做到了企业部门的经理,而且还被很多的人,看成是柳传志的接班人了。

但是因为孙宏斌的年轻气盛,使得柳传志一度认为,孙宏斌实力过大,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最后,孙宏斌也因为这件事情,最后离开了联想,可能这也是因为孙宏斌的实力最后实在过大,从而引起了柳传志的猜疑吧。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傅盛和周鸿祎的冲突故事,要说周鸿祎建立的360,但是对于360来说,真正最大的功臣还是傅盛,在PC端的时候,其实360安全卫士的装机量并不是很大的,而且周鸿祎也是没有把这个注意力放在安全这一方面,还是想做搜索的,所以那时候的安全这一方面,主要还是交给了傅盛去做的。

但是当傅盛把安全的领域做上来的时候,周鸿祎却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插手进去了,这对于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来说,是没有办法忍受的,所以说在插手安全方面的业务的时候,傅盛负气出走,这其实并不算是功高震主了, 只能说并没有处理器相应的事物关系。


帆辰科技


这个问题有点刁钻哈哈,功高盖主是个主观判断,我左思右想,可能有个孙宏斌和柳传志吧。

1989 年,适逢柳传志想招聘年轻人,恰恰这个时候,孙宏斌来到联想,良将遇沃土,孙宏斌如同开挂了一般,从销售部的普通职员,接连得到提拔,几个月后,25 岁的孙宏斌被任命为企业部经理。当时备受柳传志赏识和重用的孙宏斌,一度被认为是柳传志钦点的接班人,把重要部门部门合,交给孙宏斌打理。

但孙宏斌的意气风发显然过了线。1990 年3 月初,在香港的柳传志突然发现一张很陌生的《联想企业报》,这张报纸由孙宏斌创办,而且还在报纸上刊登了新的《企业部纲领》中,第一条就是“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

柳传志感到了危险,认为”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分裂联想,联想要失控!”柳回来后立刻发现,孙宏斌的权限实在太大:外地分公司,人由孙宏斌选取,财务不受集团控制,还有人说希望孙宏斌带领分公司”独立”出去。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柳传志马上宣布:孙宏斌调离业务发展部,调任业务部任总经理。

结果柳传志的这个决定,却彻底激怒了孙宏斌的下属,找到柳传志争论示威。而讲究江湖义气的孙宏斌,却站错队————站到了下属那边,彻底和柳传志决裂。

感受到背叛的柳传志,把孙宏斌软禁在西山宾馆的小楼里。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转移到了看守所。两年后,1992年8月22日,在孙宏斌拒绝承认自己有罪的情况下,法院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判处孙宏斌有期徒刑5年。

后来,孙宏斌和柳传志和解,在创业时还得到了柳传志的资金支持,那当然是另一个故事了。所谓功高盖主,其实是个主观判断,说到底,不过是不过是双方没有摆正位置,没有演好角色,或者产生了利益纠纷。


财经故事会


说到“功高震主”,我们一般都会提到下面两个成语 “狡兔死,走狗烹”和“鸟尽弓藏”.

历史上的典型人物更是不少,白起、韩信、长孙无忌、于谦……都是功绩不俗、位极人臣者。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功高震主”被解决掉的案例呢?

首先,这个人的“功”一定要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连皇上都不知道该赏赐什么好的,总不能把江山赐给你吧。所以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杀掉大功臣成了必然。

其次,这个大功臣自己的实力已经强大到几乎可以比肩皇上的地步,他的个人势力集团也已经构成了内部隐患的情况下,杀掉,是最快也是最一劳永逸的办法。

历史虽然是历史,但道理是不变的,故事也总是类似的。商界中这样“功高震主”的案例自然也不会少,只不过大家够成熟,一人一封公开信,相忘于江湖就最好了。

2017年初原锤子CTO池建强出走,加入极客邦科技,池建强表示,“公司就像人一样,缘分已尽,自然就会分开,简单的就像四季更替”,一篇“再见,锤子”作为了结束语。在锤子科技曾经历过三次大型发布会的池建强,从“战争”中爬出来,却还是要面对被“绞杀”的命运。

2016年冯大辉离职丁香园。科技圈震动了,这个曾经是阿里巴巴的技术大牛做了丁香园的CTO,功劳颇大,怎么走了?因为呕心沥血的结果就是丁香园趋于稳定,这位功臣可有可无了,再加上理念不同,“被”离开也是早晚的事。曾经有人调侃:丁香园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外界只知CTO不知CEO的公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