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名牌大學畢業卻失業中,幹什麼都幹不好,這種人還有救嗎?

爬行的流蝸兒


其實是心裡位置沒有擺好罷了!

這樣子的人,首先智商是足夠的,能很快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所以,他們只要能擺正心態,在基礎工作上下一番功夫,能很快勝任更多工作。


川北極熊


跟你分享一個情況類似的案例:

我堂弟名牌大學畢業出來,一直沒去找工作做了,這在姑姑他們看來,堂弟就是在家裡啃老,加上姑姑的兒子也是名牌大學畢業出來,一直以她兒子來跟堂弟作比較。

“人與人的差距真大呀,你說為什麼畢業兩個月了就不去找份工作呢?”該不會一輩子在家裡啃老吧,姑姑當著堂弟的父母面說。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堂弟沒去找工作,不是在家啃老,而是在家裡寫作。在姑姑眼裡看來,寫作沒有什麼前景,往大的說,寫作能賺多少錢?能養得起你自己嗎?說話直白而且諷刺。

在自己沒有達到一定的成就之時,必然會被他人不看好,認為這就是浪費時間,做無用功。堂弟想反駁也反駁不了,在親人眼裡看來,只有在好的企業工作,有好的職位,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是光明大道的一條路。

最後,堂弟的爺爺出面,制止了這場鬧劇。爺爺拿出一份稿費和出版的書,裡面編輯書籍封面有堂弟的名字,稿費雖然不多,但是確實有收入來源。

飯後,爺爺學堂弟出來談心,堂弟也明白用行動才能證明自己這條路是沒錯的,做自己想做的事,為什麼一定要按照別人認為的光明大道走呢?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關注@上進演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上進演練


我是吹夢西洲,品嚐人家滋味,不負韶華。很高興能為您分享我所知道的:

想必您是一位家長,這位“什麼都幹不好”的名牌大學生是您的孩子嗎?

如果是,我也想從這個什麼都幹不好的家人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我是美食領域的,但這個問題我自身也遇到過。


曾經讓父母引以為傲,卻最終讓人失望

我甚至連本科大學都差點考不上,那一段我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父母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他們也很失望。從小學到高中,我一直比較出色,初中畢業是全縣的前十名。但是高中二年級青春萌動加上貪玩,成績一落千丈,憑著底子,還是考入了本科。父母本對我抱有很大希望,但高考結束的一聲嘆息,讓我跟父母的全部家庭關係陷入冰冷。

我不知道為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父子或母子關係就靠我的學習成績來維繫了。一想到這裡,深究下去,各種問題都會暴露了。家人都本就不善言辭,就這麼少言寡語的過了四年,我的本科四年結束。家裡本就經濟緊張,我不想“欠”家裡太多,考研中途進行到十月多,也回家去幹活,不打算考了。後來我同學借我的筆記(最終考上),說,你咋不考了,我看你寫的筆記了,你肯定能考上的。我倆是好友,即使是客套話,他為我惋惜,我還是很感謝他的鼓勵。因為我一想趕緊進入社會工作回報家裡,另外我覺得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努力,就有收穫。

跟您的這位“家人”相比,在父母眼裡,上學期間,我就是不上進,只會讓人失望,“傷仲永”的那種學生。


畢業幾年,成績一般

幾乎從不跟家裡怎麼聯絡,可能也過去這麼多年,父母也知道哪裡出了問題。我也知道,只是家人關係就這麼冰著。我自己談了女友,家裡幫忙出了點錢,我結婚、生子,中間各種矛盾和小插曲,但家人關係還是始終不溫不火,甚至有些“客氣”。我在外地工作,上級領導評價是挺不錯的。

為了想離家近點,我還是回到了小縣城裡工作,在工廠裡當一個部門主任,薪資不高,但還勉強。父母也不說什麼。跟身邊的同齡人相比,我還是中等吧。有什麼可比的呢?畢竟自己過的好,才是真的好。


通過現身說法,我想說什麼“法”?

  1. “幹什麼都幹不好”“還有救嗎”這幾個字眼我父母對我說過,對我的刺痛很大,甚至一輩子的陰影,那時候就想破罐破摔,所幸我沒有走那條路;

  2. 教育出了問題,誰都不怨,這或許是大環境造就,父母沒什麼錯,只是兩代人或每個人的觀念不同;

  3. 這個時候,家人之間應該更多的是包容和鼓勵。中國自古以來,強調的是批評式教育;西方國家強調的是鼓勵式教育,孰好孰壞,心中自知;

  4. “家”本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是講“情”而不是講“理”的地方,尤其是家長應該更多的“耐心”。沒有什麼都做不好的人,只有願不願意做。如果找到自身興趣所在,適當引導,“什麼都做不好,沒救了”這根本不成立;

知易行難,願您家人和睦,老祖宗的話沒有錯——“家和萬事興”。


我是吹夢西洲,期待與您一道品嚐人間滋味。

吹夢西洲


從幾個方面來說吧:一、如果是從學校剛剛畢業,那麼失業基本上是因為眼高手低,心態還沒有從名牌大學的天之驕子到普通社會打工者這樣的落差中適應起來,只要適應了,且大學中學習不太糟的話,名牌大學大學生就業起來很有優勢的。

二、如果是已經畢業很長時間了,失業的話,可以看下是社會原因還是自己原因。社會大環境問題的話,也就是所在行業不景氣,要分析下是暫時不好,還是以後都不好來看下要不要轉行還是繼續堅持找這個行業的工作;如果真是自身的問題,也是看自身技能體系和性格跟工作有沒有衝突。比如一個內向的人做銷售比較不容易出成績,這要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比較難,如果是技術研究類那種可能好多了。仔細分析下原因,看下是提升技能,改變性格,換個行業等等,有個明確的努力方向。

三、如果純粹個人問題,比如懶,比如脾氣暴躁,技能不過關等等,那就下大力氣改變吧,這個沒什麼好說的,要讓他(她)有危機感覺,比如要面子的多找他朋友來談論下現在有多好,比如斷了生活費來源,讓其自力更生,還有的是真受打擊了,要給予安慰溫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


辰中有塵


讓那些有名牌大學情結的學生與學生家長來考慮這個問題比較好。

別把所謂名校太當回事!(當然也不能不當回事)

二十多年前,孩子把名校學士文憑拿給我時,我笑笑說,我的責任盡到了。幾年後,他把名校碩士文憑拿給我時,我說的是,文憑不等於文化。又過了五年,他把世界名校的兩本博士文憑拿給我時,我祝賀之餘,感嘆一句,嗯,今後的飯碗估計沒問題了! 我認為,讀書及文憑,是謀生的工具之一,也是提升自我後的一把刷子,到社會上刷得咋樣,需要學會的東西還很多很多!


牛小歪


名牌大學啥都幹不好,你是指工作麼,還是生活上。

名牌大學的,說明學習能力很不錯,怎麼會什麼活都不能幹好吧。

你肯定有點誇張,就那張名牌大學的畢業證,肯定可以在很多行業去試試。

就算一件事也做不好,那肯定還是有很多事情是辦的很漂亮的,技術做不了就做銷售,銷售都做不了可以裝配,可以做操作,很多很多活,而且憑著學歷,也可以很快升職。

不是麼?



康次康次


看來他是沒找到自己想幹的工作,所以帶著牴觸情緒肯定幹不好工作。

能考上名校,這樣的人還是有才能的,但是心高氣傲是要不得的,人得適應社會,不是社會適應你,調整自己,先養活自己,哪怕幹不想幹的工作。之後再慢慢找自己理想的工作或者適合自己的工作。

啃老肯定是不可取的,而且長期不工作人會變得封閉,別再抑鬱了。


夜風驚起


這些宅在家中啃老的大學畢業生絕大多數家境不好,上的大學是省屬一本或省屬211大學,專業冷門,當地難於找到對口工作,大學在當地還算有名,出省認可度不高,學生在當地鄉鎮屬於學霸,家長誤以為自己的孩子很優秀,期望很高,孩子性格內向,只具備有限的書本知識,沒有什麼社會交往,視野狹窄,自尊心和自卑很強。

中國真正能夠稱之為名牌大學的C9+人大,北航,北師大,同濟,武漢大學,華科,東南,中山,川大,吉林大學,南開等20多所大學,其餘的985和部屬211大學,也可視為名牌大學(類似於古代的進仕和賜同進仕)。

這些名牌大學教學資源好,畢業生水平高,很多校友都是社會或行業翹楚,畢業生找個像樣的工作還不難。

解決這些孩子問題很難,首先孩子要放下面子,克服自尊和自卑感很強的心裡障礙,融入社會,從基層做起。家長也需要多鼓勵,少批評。


hangkw


名牌大學雖然是高大上,而是看你讀的是否冷門專業,比如地質、歷史、地理、基因工程等冷門專業,找一份合意工作非常難,不如高技畢業開貨車物流、汽修、印刷師傅、五金數控模具、電商推廣、外貿、建築、農牧養殖等,這些若干年後分分鐘都是自主創業做老闆的!


369逆水寒


人一生還長,他還沒走到最後,你憑什麼就認為他沒救了呢?而且他也不需要你去救他,我認為管好自己就行了,至於別人只要他不去死,那他一定在想怎麼活,不用別人一言一行都得向你彙報吧,即使是一家人,每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別用你的思維和人生去與別人作比較。多點鼓勵的話,損人的話少說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