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内蒙古女护士在湖北省荆门战“疫”,写下护佑生命日记

日记,就是历史。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永远写不完。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一线的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将这次难忘的经历写了下来,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每一个确诊病例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我们无数次设想,如果那个确诊患者是我们自己或者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对治疗的渴求将会是多么的大呀!

到底湖北处于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内蒙古前往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到底在做什么?

今天,我们就通过日记,来看一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吧!

战疫日记|内蒙古女护士在湖北省荆门战“疫”,写下护佑生命日记

内蒙古女护士张明娜

记录者:张明娜 要在护佑生命的路上充满无限拼搏和澎湃激情!

张明难,今年35岁,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护士。

1月28日,她跟随医疗队抵达湖北支援,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隔离病房,开展护理工作。以下是她的日记:

战疫日记|内蒙古女护士在湖北省荆门战“疫”,写下护佑生命日记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湖北省荆门战“疫”第四天)

今天,我所在的病区共开放床位25张,实收24名患者。其中4名危重症,3名需床旁透析肾衰竭患者,1名偏瘫脑梗失语患者,还有2名患者情绪波动较大。

8:00,我准时与参与过抗击SARS疫情的王桂兰老师按照防护标准,穿戴整齐进入隔离病区。病区内的护理工作十分忙碌、繁重,但大家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8:30,进入工作状态半小时。我感觉到防护服内已经潮湿,汗顺着皮肤往下流,护目镜也起了雾,同时自己的呼吸也有些急促。王老师在旁边鼓励我,调整呼吸,提醒我注意防护。在她的鼓励和安慰下,我调整了情绪,慢慢适应。

战疫日记|内蒙古女护士在湖北省荆门战“疫”,写下护佑生命日记

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湖北省荆门战“疫”第六天)

今天工作的疫区,收治了18名患者,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20岁。

几天下来,对于这里的工作流程、环境及患者的情况,我都慢慢熟悉起来。厚重的防护服也仿佛跟我有了“默契”,我与其他同事各司其职,工作顺利展开。

70岁的那位患者是患有帕金森的老人,进食及生活都很不方便,我自然对他多了一份关注。

中午配发午餐后,担心他独自进食发生呛咳,我便站在他的床旁协助他。我帮他把花卷掰成小块,泡在稀粥中,用勺子喂到他的嘴边。可没吃几口,老人就不肯继续吃了。

“爷爷,你要多吃点儿,才能养好身体,才能战胜病毒啊。”在我的劝说下,老人又继续吃起来。

战疫日记|内蒙古女护士在湖北省荆门战“疫”,写下护佑生命日记

有光,照进了黑暗中。

对病人来说,这光,就是医生和护士,穿着白衣的天使,上帝赐予人类的医治者。

有人会写诗,岁月这么静好,就一定有人在负重前行。谁在负重前行,此时此刻,就是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

当我们“宅”在家中,过着美好生活的时候,不要忘记背后这群人。

战疫日记|内蒙古女护士在湖北省荆门战“疫”,写下护佑生命日记

直接面对病毒,风险是很大的,身体是疲劳的,心灵又是异常强大的。

他们,都是英雄。

有了这些人的努力,疫情一定会过去。

但是春暖花开后,他们不该被遗忘。

当有一天,我们拖着病体,焦急的来到医院时,记得体谅医务人员的辛苦,不要伤害他们,尊敬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