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追肥太累人?“一炮轰”式施肥会造成玉米减产吗?

刘凯伦


玉米追肥太累人?“一炮轰”式施肥会造成玉米减产吗?

近几年,商洛市开始了一种新的玉米施肥方法,那就是“一炮轰”,为什么有人这么做呢?

  • 化肥厂家的炒作。不知道什么时间开始,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玉米缓控释肥,声称一次性施用这种肥料就能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简单易行,还增产5~10%以上。农民认为这个好啊,纷纷购买这种肥料,就像原来购买小麦“麦宝”能让小麦增加根瘤菌一样火爆。

  • 农民图简单。如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都进去城市,玉米追肥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劳动强度大,还容易划伤皮肤,追肥次数减少当然很乐意。
  • 粮食价格低,农民也不在乎产量到底咋样,反正种地就是一个习惯而已。

到底玉米缓控释肥能不能增产呢?

对于一炮轰采用玉米缓控释肥能否增产的问题,本地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调研,多点结果是不但不增产,而且降低产量8~12%。这个结果证实了分阶段多次施肥的科学性和一次性施肥的弊端。虽然缓释性肥料可以持久提供营养,但是大部分都是高氮肥料,并不适应所有的地区,比如南方缺钾,北方多缺磷。高氮会造成短期内植株营养过剩,而缺磷或者缺钾地块需要测土配方施肥才能有的放矢。


一炮轰施肥的一般做法

一炮轰施肥并不是和小麦一样一次性施足底肥,而是在6~8叶期一亩地使用缓控释肥80~100斤,一般结合灌溉追施效果最好,旱地都会选择雨后图片墒情合适的时候施肥。如果干旱时追肥,肥料利用率就大打折扣了。一般会配合磷酸二铵20斤,硫酸钾20斤。有的人在大喇叭口时期一次性追肥。

总结:一炮轰式追肥的大量使用,适合如今粗放农业的种植者,但不是最好的追肥方法。当地农民实践总结出来的玉米追肥方法“头遍追肥一尺高,二次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第一次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和增加磷肥钾肥,才能保证高产稳产。


农耕子


玉米追肥太累人,“一炮轰”式施肥会造成玉米减产吗?

现在缓/控释肥已大量生产、推广和应用,说是这种施肥法能保证玉米整个生长期养分的匀衡供应,从而达到减少玉米各生长期追肥的麻烦,省工、省时、省钱(总算下来代价差不多)。又能增产10%~20%,一举多得,应该是是件大好事。

到底“一炮轰”式施肥和玉米生长期分3~4次施肥,哪个效益好能增产呢!有些农业行家及相关人员有说法,增产与不增产,只能说伯仲之间,不相上下,至于多增产10~20%,只是厂家之言,也无法准确认定!因为玉米的产量受多个因素决定,施肥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哪一个环节做的不到位,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是不是连年施用缓/控释肥,连年产量都固定了呢!绝对不可能的事。就是说很难确切认定缓控释肥与分次追肥的效果。



做为一名老农,我认为缓/控释肥,在一举多省方面不容置疑,要说整个玉米生长期能保证匀衡供应,心里总觉得有点“虚夸”,肥料在长达3~4月时间内能匀衡不失效或消减?即然匀衡,在抽穗、扬花、灌浆期,需要高水肥时期,你仍然匀衡,那能好吗?所以,我觉得有些怀疑。


反正我觉得,分次追施,虽然麻烦点,适时适量追肥,肯定要比一炮轰施肥法准当可靠。但我不是说“一炮轰”就不行,只是说能相比分次施肥,能增产不敢苟同。个人观点,望友交流探讨!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在种植玉米时,施肥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追肥,我想,种植过玉米的人都不会忘记,在夏季或者是玉米植株已经比较高大时,我们钻进地里面撒施肥料的日子,脸、脖子上被玉米叶子割得生疼。现在,有些玉米种植户已经放弃了这种追肥方式,采取播种前一次性施肥,不再追肥,农民俗称“一炮轰”的施肥方法,那么这种施肥方式好吗?能够保证玉米需求吗?对产量有影响吗?


我们传统的玉米施肥主要强调底肥、追肥配合使用,并且追肥一般要抓住大喇叭口期、授粉期、灌浆期这几个阶段,主要是因为一个是所选用的化肥品种比较单一,另一个是玉米生长期比较长,需要根据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特点去追肥,以补充营养提高产量。说句实话,这个花在玉米上追肥的时间还有人力确实比较多,个人家种植一、两亩,追肥都感觉累死人;如果是大面积种植玉米的地方,这样追肥单是人工费就够你受的。现在之所以有人选择“一炮轰”施肥,主要在于化肥的选择跟以前不一样了,据我调查了解,他们选择的肥料都是控释肥。这个控释肥是什么肥料呢?它主要的特点在于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特点去释放养分,颗粒外面有一层包膜,可以起到缓慢释放养分的作用。这种肥料在玉米上可以一次施肥,再不追肥,对于土壤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好的土壤,跟前面采取追肥的差别不大。但是对于沙性土壤、这种施肥方式的缺点就出来了,由于土壤的特殊性,需要在玉米生长中通过多次追肥才能提供营养,采取一次施肥方式的对化肥的浪费太大,不经济,也不能发挥化肥的优势。所以,施肥方式还是要根据土壤环境选择。


玉米现在的价格也不是很高,农民种植玉米能够赚到的钱很少,要是不控制种植成本,在人工、化肥上面投入过大,那么一年下来辛辛苦苦真的就等于给别人打工。所以,施什么肥,怎么施肥需要根据土壤以及种植情况决定。尽量用最经济的办法收到最大的效果,这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


乡村新天地


在农村玉米属于高产农作物,虽然玉米需肥量较大,但是觉得不能“一炮轰”式施肥。种植户要注意施肥的方式方法,有效的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若施用“一炮轰”式方法,会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大大减少玉米产量以及会出现果实质量低质的现象。

❶:我们种植户尽量选用科学的施肥方式,才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对养分的需求,从而达到玉米优质、高产的目的。现在由于硬茬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夏季玉米底肥使用面积及使用量相对较少,所以追肥对提高夏季玉米生产水平尤其重要。

❷:我们种植户要配合进行施肥、玉米除了需要大量氮肥外,而磷肥、钾肥对获取高产也有重要作用。锌肥也有明显的玉米增产效果。

在玉米追肥期,种植户们务必尽量要氮、磷、钾及微肥相配合施用,根据今年的玉米目标产量,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测土配方进行施肥。

❸:农友们也要注意尽量进行分次施肥,分次施肥不仅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而且还能满足玉米植株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各类需求。

额外是防止后期玉米出现脱肥早衰,以提高玉米结果率和粒颗有着重要作用。我们第一次施肥一般在玉米约6片叶期,施入二铵和氮肥{用量把握},底肥没有施锌肥的补施锌肥。第二次一般在玉米植株约12叶期,施入氮肥{用量把握}。

❹: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农友们要重点施肥对因为播种偏晚,苗小苗弱的田块或补种移栽的小苗、弱苗,要进行“勤吃勤喝”的方式,合理适当多施,用以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和植株弱苗早发快长。

❺:农村种植玉米切记“手撒式”施肥是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尽量选用沟施的方针,施后墒情较差时及时进行浇灌。我们这边的农户种植玉米为了减少劳动量,提高效率,常常会结合灌溉,随水追施或是抢雨前借雨水追施,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哦。

感谢您的阅读记得点击上方“关注”农人顾流芳,以便获取更多有关农业种植小知识。

农人顾流芳


玉米的生产发育分为三个过程:

一,苗期:是指从玉米种子出苗到玉米植株拔节这一时期。

二,穗期:从玉米植株拔节到玉米植株抽穗期。

三,花粒期:从玉米植株抽穗到玉米植株结实期。



如果细分整个玉米的生长过程,则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这些阶段。

玉米对肥份需求较大的肥依次为:氮、磷、钾、硫、钙、镁;对铁、锰、锌、铜等需求较小。

那么该如何对生长的玉米进行追肥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它在不同阶段对肥的需求量。

苗期所需肥份占整个玉米生长阶段总需肥份的2%;穗期需肥量最大,占总需肥量85%;花粒期需肥量占总需肥量13%。


从以上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量,可以知道应该怎样进行追肥了。

一,苗期追肥

苗期,因土壤中施有基肥,可以不再施肥。但在幼苗出土十天左右,应对那些矮小瘦弱的玉米苗进行追肥,穴施氮肥,让田地里的弱小苗能赶上其它苗一同生长。

在玉米苗长高到四十公分左右时,应再施拔苗肥。使用尿素加复合肥进行施肥,以促进其拔苗助长,并能提高玉米的抗逆性。



二,穗期追肥

玉米结穗后,在有幼小的玉米棒出现时,应再追肥一次。因玉米大喇叭口期(玉米叶片11~12片展开时象个大喇叭)对肥份的需求量最大。而大喇叭口期正是处于穗期,所以在穗期应多施肥料。肥料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追施。这次追施肥料,不仅能促进玉米棒的生长速度,也能让玉米更加饱满、成熟。

三,花粒期追肥

这一时期,玉米对肥料的需求量不是太大。但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加快玉米由穗向实转变,促进籽粒的灌浆、乳熟、饱满、硬化,需要再适量施一次以氮、磷、钾和含有其它元素的肥料进行追施。

从上面可以看出,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量和不同元素的需求量都不尽相同。如果进行一炮式施肥不仅会让玉米植株在苗期徒长,影响后期的结穗结籽,造成减产,而且对玉米的品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农事小记


玉米田里追肥确实累人。

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最重要的一次追肥,是施穗肥。施肥时间,在玉米抽穗的前10天左右,也就是玉米杆的顶端,喇叭口大张的时侯。

这时的玉米杆,已经有一米多高了,不管是宽行,还是窄垄,玉米田里的垄沟,都不会留太宽。而玉米杆的叶片又阔又长,早已把垄沟封住了,所以玉米田里的追肥,一般都是人工操作。

穿行在密不透风的玉米行间追肥,又热又闷,毛乎乎的玉米叶片,扫在脸上,更是难受,真的是又苦又累。



“一炮式”施肥,会造成玉米减产吗?

所谓的“一炮式”施肥,就是把所有的肥料,全部下在底肥里,一次性搞定,以后再无添加。

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磷肥和钾肥属于慢性肥料,分解得慢,作物可以慢慢吸收。而氮肥是暴性肥料,分解得快,作物容易吸收。而玉米是喜氮作物,来者不拒。人们经常称玉米是,肥不死的苞谷。

玉米从播种到抽穗:春玉米要二个多月,夏玉米也是50天左右。经过这几十天的生长发育,由于底肥充足,玉米长得茎粗杆高叶大。那些底肥,特别是氮肥,也被吸收得差不多了。

玉米到了抽穗期:出天花、孕育玉米苞、扬花、玉米压米和膨大等,这一系列的生殖生长,需要大量的肥水供应 ,特别是氮肥。此时若无肥水供应,可想而知,玉米会长成什么样?杆高叶宽棒子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一炮式”施肥,开始轰轰烈烈,长势喜人,最后却草草收场,虎头蛇尾。

我们辛辛苦苦耕种一场,毕竟最后想收获的是玉米棒,而不是玉米杆。还是手下留情,给玉米棒留下一些养分吧。虽然在玉米田里奔波劳碌的追肥,的确是很辛苦,但这份辛苦,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想想也值得!

我是村妇琼姑,这是我多年的种植经验,希望能帮到你。如有异议,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村妇琼姑


其实现在农民都是采用一次性施肥,一次性施肥说实在的多少会减产一点,但是现在人们都忙着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谁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给玉米追肥呢,即使爱惜土地粮食的老人也是有心无力的。

玉米追肥太累人,关于如何给玉米施好肥,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玉米对氮肥的需求量主要集中在进入拔节期以后,拔节期到雄花抽穗期对氮肥的需求量最高,如果此时氮肥不足会导致玉米出现授粉不良的情况。对钾肥的需求量集中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对磷肥的需求量集中在玉米的真叶5到8片之间,这时缺少磷肥会导致玉米出现结实不良的情况。

再给大家说说如何给玉米施肥。

施足基肥,基肥的使用量占到施肥总量的百分之七八十,基肥不足将会导致前期玉米生长过旺,后期营养跟不上,茎杆变细容易倒伏。

玉米如果追肥的话,要进行2到3次。第一次在玉米5到6片真叶的时候进行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如果这时玉米苗情非常好,可以省去这次追肥,第二次在玉米进入拔节期的时候进行追肥,如果苗情非常好可以减少肥料使用,以免秸秆徒长。第三次在玉米生长到雄穗抽穗前进行追肥,此次追肥能够保障玉米后期及时灌浆。

关于玉米“一炮轰”式施肥,这样施肥能够节省不少的人力,其实玉米一次性施肥如果操作好的话并不会造成玉米出现明显减产的现象,因为现在使用的都是玉米专用长效缓释肥,这样的肥料能保障玉米生长后期不出现脱肥的情况。玉米的种植环境适合一次性施肥,对于个别土壤情况不良的地块就不是十分适合一次性施肥,因为土壤的保肥能力较差,后期玉米生长肥料吸收受影响。





河北农村五妹


关于玉米种植施肥情况,虽说以前在传统种植过程中的确会进行追肥,但不要忘了现如今农业发展方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广泛使用,在玉米播种、施肥、打药、锄草、收获等过程中均可机械方式完成,使得现如今种植玉米过程跟闹着玩似的,并没有多少农活可干!例如说到玉米生长周期内会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和除草,往往农户可以在下班后傍晚前后喷施,基本上不耽误白天正常上班,或者是下午提前1小时下班即可搞定!



而对于玉米施肥情况,目前随着小麦收割机广泛使用,使得农田留有大量麦茬和粉碎的麦秸,然后这几年随着玉米播种机大量使用,使得当前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成为夏收播种玉米主要方式,由于这种机械可以播种玉米和施撒肥料同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玉米种植时间,还将玉米播种时间大幅提前,起到了一定增产丰收效果,还帮农户节省了一部分农业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

另外,农户在播种玉米时施撒的肥料多为缓释复合肥料,例如我们家今年买的脲醛缓释复合肥料,也仅仅是一次施肥而已,在苗期除了浇灌二水、防治病虫害、打药除草外,最近已开始打玉黄金,是一种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可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开花期、结穗等时期起到调控作用,对于提高玉米抗倒伏、抗旱涝、抗病、降低秃尖空杆小穗、促进玉米早熟等方面作用效果显著。也就是意味着人为方式指挥玉米在什么时候生长快一些或慢一些!



而对于上面提到的缓释复合肥料,也被称为控施肥料,这种肥料所含有的养分化合物在土壤中释放速度非常缓慢,可以根据外界气温高低和时间长短来为农作物提供各个生长期所需的营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户追施肥料的作业次数,也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农资生产成本,并避免发生过量施肥而引起农作物肥害影响。据相关统计数据,这种缓释复合肥一次施用后,其肥效可以维持数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对于生育期只有三个多月的玉米这种短期农作物而言,仅需播种玉米时施肥一次即可满足其生长期所需的全部营养供应,并不需要后期再次施肥!

所以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现已发展为主流农业生产方式,而缓释复合肥也已经占据化肥业的大壁江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种“一炮轰”施肥方式并不会抑制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也不会致使玉米出现减产,同时,这种施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使得农户有更多时间可以选择外出打工,以工资方式增加家庭收入!(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如何给玉米追肥?才能让玉米长的更旺,产量更高,一直以来都是说法不一,有人提倡”一炮轰”式施肥,那么”一炮轰”式施肥会造成产量减产吗?结合我们当地种植经验谈谈我的看法。

以我们当地种植麦茬玉米为例,因为麦茬地种玉米,土肥力肯定不能满足玉米生长需求,所以定期施肥是要做的功课。在玉米长到15-30公分左右时的这个时间段,农民们都会把握时机,如遇到雨水💦天气,都会不误时机的,趁机施肥,冒雨进行播撒尿素,根据地清,使用20-30斤不等,施肥量不是很大,基本能够满足玉米初期生长需要,这个时候效果是最好的。肥力能够完全深入土壤,以满足幼苗需求。当苗长到六七十公分高的时候,看苗的长势,一般还会进行一次追肥,这时玉米叶子已经长开长长了,如在雨天播撒尿素,要避免撒在页面上,造成对玉米的伤害。有的选择在长势不好的地方重点施肥。第二次施肥一般能够解决玉米生长到成熟期。这是我们那传统的方法。

现在有人为了方便,解放出更多的时间,以便自己自由支配,比如打零工等,以增加收入,所以给玉米采取”一炮轰”式施肥。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因为玉米的生长的每个周期中所需要的养分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初期采取一次性到位的施肥法,不到会导致肥力的挥发浪费,还会导致后期养分不足,而影响玉米的生长。不但起不到增产作用,可能还会减产,得不偿失。我觉得没有必要了。朋友们!您们怎么看呢?





乡村de记忆


其实现在大家都是采用的这种一次性施肥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农民忙着打工、做生意,谁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玉米的追肥问题呢?就算老人比较爱惜土地粮食,也是有心无力的。

按照玉米的生长规律而言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按照玉米的生长周期进行合理的追肥。玉米种植者也表示按照周期进行追肥确实能够高产。

追肥的口诀相信很多种玉米的朋友都知道“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意思是在玉米的生长期间内一般要进行三次的追肥,分别在玉米的苗期、大喇叭口期、抽丝前期三个时间点。

但是种植过玉米的朋友都知道种玉米的不容易,尤其是夏天那玉米地面又热、又刺挠人,非常难受,并且现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是一些老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做生意挣钱了,一年回家的次数一个手都数得过来,所以很少有人在采用这样复杂的追肥模式了。大家都乐于采取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一炮轰”的管理模式。

其实采取这样的模式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算一算一亩地追肥使用的化肥大概需要150元左右,一亩地不追肥额话大概产量减少7、8%左右,也就是大概200斤左右,这二百斤按照现在玉米的最高价取整1元计算也就是200块钱。

其实这样算算就很不划算了,农民种那点粮食累的不行忙活一天,也就多收入了这么点钱,而且夏天玉米地撒化肥可是一件十分累人的工作,还不如在做生意、打工一天的挣的钱。

并且土地就算管理的再好,土地的收成也是不一定的,今天天气差,你管理下的功夫很深却不一定就高产,所以说看天吃饭,追肥实在是有些划不来,好技术是应该推广,但是也要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

在来说一下“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其实一炮轰的施肥方法也不是全无好处的,最起码在节省人力这方面就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其实肥料选好了,减产是可以尽量避免的。

玉米种植者选用适合玉米使用的专用复合肥,不是那种普通的三元复合肥,而是玉米专用的控释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很多玉米控释肥其实也就是为了解决一炮轰施肥方法容易造成玉米减产问题的。

不过农民在买化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图便宜也不要听一些不良商户的忽悠,选择一些比较值得信任的厂家生产的化肥,或者选用那种口碑好的,有售后赔付机制的化肥。并且选购的时候要选择化肥袋子包装良好,化肥粉末物质较少,化肥颗粒均匀,硬度好的化肥。这样的品质一般比较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