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花似蠟而非梅——古人稱它為“寒花絕品”

近來,蠟梅在寒冷中悄然綻蕾,明黃似蠟的小花點綴枝頭,帶給人不少驚喜。

這種花似蠟而非梅——古人稱它為“寒花絕品”

蠟梅原產我國,又被稱為蠟花、金梅、黃梅花等,其栽培歷史悠久,向來為人所愛,古人還曾以“破蒼如凝蠟,粘枝似滴酥”的詩句來讚美它。

這種花似蠟而非梅——古人稱它為“寒花絕品”

關於蠟梅之名,在古時候就有過諸多的解釋,比如明代學者王世懋在《花疏》中的“蠟梅是寒花絕品,人言臘時開,故以臘名,非也,為色正似黃蠟耳……”

這種花似蠟而非梅——古人稱它為“寒花絕品”

隆冬時節草木蕭瑟,綻放的蠟梅花填補了百花凋零的“空白期”,是寒冷中理想的觀賞花木,長久以來,這種植物也被賦予了“鬥霜傲雪”的精神。

這種花似蠟而非梅——古人稱它為“寒花絕品”

因梅花也有著“凌寒獨自開”的特性,所以會有人將蠟梅歸為梅花的一種,其實並非如此!

對於蠟梅和梅花的區別,南京中山植物園的花卉博士李梅介紹說:“它們是完全不同的花,也談不上有什麼親緣關係。”據瞭解,蠟梅是樟目蠟梅科植物,而梅則屬於薔薇目薔薇科植物。

這種花似蠟而非梅——古人稱它為“寒花絕品”

其實關於蠟梅與梅花的不同,早在宋代的《梅譜》中,范成大就有過“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蠟梅”的表述,而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之說。

不過蠟梅卻和梅花一樣,也頻現於古詩文中,如黃庭堅的“天工戲剪百花房,奪盡人工更有香”;陸游的“與梅同譜又同時,我為評香似更奇”;楊萬里的“歲晚略無花可採,卻將香蠟吐成花”等,都是描寫蠟梅的佳句,人們對它的喜愛可見一斑!

這種花似蠟而非梅——古人稱它為“寒花絕品”

值得一提的是,蠟梅除了花色明豔,極具觀賞性外,還有著藥用價值。“蠟梅花”一詞也是中藥名,中醫藥典籍中稱其味辛、微甘、涼,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暑、止咳生津、理氣散鬱等功效。另外,蠟梅花還含有芳香物,可提取天然香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