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荆楚抗疫,辽宁人还带来骨子里的幽默

“大姨儿,咋样啊”,“还发烧不啊”……,在新冠肺炎阻击战的主战场武汉,锦州医科大学附属三院首批驰援护士刘珊珊不经意间的一句锦州话,让愁眉苦脸的病号们笑声四起,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应微笑以对。

锦州话在辽宁口音中,尾音上翘最为离谱,说什么话都像问句,被誉为一直在质疑世界的典范。

支援荆楚抗疫,辽宁人还带来骨子里的幽默

看来是初次听到这种翘翘的问句,银铃般音调一直上扬,真让人稀罕啊。说到此处,我们不是说湖北人见识少,只因锦州人不外跑。

辽宁人似乎自带幽默天赋,哪怕是同样内容,经东北人的口一说出来,再带上配套方言口音和表情,就会完美地诠释出一种喜剧效果,令人忍俊不禁。这里哪怕是严肃的批评,外人看来可能都要笑场,但银家辽宁人是在认真的反思自己。

为什么辽宁人如此幽默?首先还得从其地理位置以及气候说起。

辽宁冬季气温普遍在零下10几度到20几度,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户外活动,屯好柴火烧热土炕,然后坐在热炕头上唠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烟袋锅子一端,盘腿一坐,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开始“扯犊子”。于是,在漫长的,无所事事的冬天,人们聊了上家聊下家,语言得以洗练凝华,逐渐成为东北人张口就来的日常用语,这大抵是辽宁人幽默的起源。

炕头是很多东北人的年轻记忆,炕头上令人轻松的民主气氛,使人愈发地放松且无所禁忌,没有任何思想包袱,言语中也往往充满了想象力,什么都敢说。辽宁人说话,无论什么场合都可能说起玩笑,外地人可能不适应,但辽宁都习惯了,这就是风俗。

说起来,这种单纯通过语言所获得的乐趣以及心理满足感,与现代人整日泡微信朋友圈颇有些异曲同工。辽宁地广人稀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喜欢攀亲戚。这就导致但凡见到人就分外亲,养成了热情好客,喜欢用血缘关系来称呼彼此的习惯,没几句话就是“大兄弟”“大姐”“大哥”“大妹子”“老姑父”,顿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支援荆楚抗疫,辽宁人还带来骨子里的幽默

武汉病房的小刘,一句亲切的“大姨儿”,让病号得到了久违的亲情。辽宁人一身喜剧细胞,直接表现就是演员明星灿若星河。

于魁智,京剧老生演员的代表,辽宁人据此说他们唱京剧才是最正宗的。单田芳的评书成就,后人同样难以超越。

赵本山让铁岭成为了大城市,憨憨的范伟总是一脸懵懂, 王千源就是辽老大时代的产物,天生自带的时代感。很多人都说巩汉林和小沈阳长得像,你发现没?

杨洪基、孙楠、那英、庞龙的嗓音,外地人很难模仿。陈晓旭、董洁、秦岚、秦海璐、金巧巧们都是标致的辽宁姑娘,那为哈她们的爱情和婚姻都那么坎坷,当然有的后来也顺过来了。

佟大为、胡海泉可以作为辽宁小伙的长相概括,招人稀罕的还有井柏然,不知道陈思成现在的粉丝是怎么评价他的。

朗朗的钢琴世界级水平,金星也是一种辽宁人的代表,胆子大而且叛逆。

这就是辽宁表演和说唱艺术的部分代表,其他还有很多很多,东三省艺术体育界人才,辽宁最多,这里的足球、篮球、排球都曾在国内叱咤风云,孤独求败,柔道、举重、田径也是榜首,马家军曾经横扫国际跑道。

同样是家在东北,只有辽宁独称老大。这里的底气,不要说东三省,放眼南北,一枝独秀,大气磅礴。建国初期的12个直辖市,辽宁5个,占了近一半。

沈阳、大连都曾是直辖市,还有鞍山,当时鞍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至今仍是全国四大钢铁产地之一,考虑下情绪,所以现在我们称这里为“较大的市”。

再就是抚顺,这个不仅因为煤炭,而且当时的经济布局十分全面,毕竟是直辖市啊,现在煤炭没了,其他也不那么全面了。

还有呢,就是本溪,可能外地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小城,不是县城,是地级市。

支援荆楚抗疫,辽宁人还带来骨子里的幽默

改革开放初期,辽宁有两座城市的GDP排名位居全国前十,而全省GDP总量,甚至达到广东省的两倍。那时候的“辽老大”,可以说风光无限。

这就是辽宁的强悍,一口气吞了5个直辖市。如果要问现在最失落的省是哪一个,答案,一定是辽宁。

现在的辽宁GDP总量,不到广东一半。更加让人吃惊的是,辽宁GDP增速全国垫底。还有更吃惊的,辽宁人口严重失衡,老龄化严重,出生率很低,还没有富起来就面临着老下去了。

乐观的辽宁人仍在努力,这个努力是方方面面的,这一块那一块,那个哈。具体点,这么说,锦州在奋起,定位是“城市与海和谐未来”,营口提出要做“渤海明珠鲅鱼圈,中国北方亚龙湾”, 还有“关外第一市,魅力葫芦岛”,就这么大气,第一指的是距离山海关的距离,咋滴,有错不。

就这么幽默,乐游辽宁,不虚此行,想去看看走走,先等会。我们现在做的是先把疫情防控住,辽宁人这么表达,“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我为自己省钞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