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烤包子难出新疆?

少离家


新疆素来有“歌舞之乡”、“瓜果之乡”的美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兼吃货,我觉得新疆还是美食的天堂。

新疆传统美食不惟品种多样,而且风味儿独特,充满异域风情。

但要说到出新疆,仔细想想,除了馕以外,还真没有哪种美食容易出疆,清炖肉、抓饭、烤肉、薄皮包子…烤包子当然也不例外。

新疆传统美食最大的特点是食材新鲜,制作简单,用料扎实,不会掺假,现做现吃,味道最佳。所以成品是万难带出新疆的。

(在摊位上现包、现烤、现卖,一切透明)

还有,烤包子的肉馅是切成丁的,不能剁得太碎更不能用绞肉机绞,否则味道会大打折扣。

前段时间去阿克苏,路过新和时看到了这家烤包子,包子馅已经不是肉丁,直接是羊肉块儿,这样的烤包子无疑非常好吃。

或许有人会说,我把原材料买上带出疆然后有样学样自己做怎么样?

但你不会把馕坑也买上带出新疆去吧?对,烤包子是在馕坑中烤制的。




游戏人超超


烤包子味道绝对咣咣的,第一次来新疆在哈密吃的,就觉得挺好吃,后来在乌鲁木齐也吃过,吃过的店不少,最好吃的还是吐鲁番博物馆对面的脆皮烤包子,我觉得之所以难出新疆第一点是内地这种新鲜的好吃的羊肉货源没有,从外地运过来速冻的味道就变了,而且成本也增加了,第二点是消费能力问题,以我老家吉林省来说,要是让我吃三四块钱的包子,一顿吃5个15元,我是舍不得,毕竟选择性多啊,米线,黄焖鸡米饭,麻辣烫,砂锅,都是十几元,早上喝粥或者包子铺十块钱以内就能解决。


安小丢


一个是内地没有羊肉估计没有新疆可口,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烤包子热的时候自己吃起来很香,但说实话别人问起来味道太大了。记得上学的时候,同学在教室吃烤包子,结果整个楼道都是羊肉洋葱味,那味道内地人绝对接受不了!


ㄣ億


算起来老王差不多有18年没有吃过烤包子了。

新疆的烤包子是馕坑烤出来的,馕坑在维族聚居区的农村,是居家标配。就相当于苏鲁豫皖地区的地锅,是家庭必备。馕坑为打馕饼专用,烤包子也是用这个烤的,烤包子的民族特色和馕饼一样,但烤包子更具商业化。

一、烤包子在新疆非常常见,到了内地,就是在西安市也难得一见,除非在新疆人开的餐厅里。烤包子的民族气息甚至比馕饼还要厚重,死面皮擀成四方快,包裹了新疆的绵羊肉肉丁,混合绵羊大尾巴羊油,洋葱,各种调料烤个十多分钟,这个羊肉包子非常浓郁,非常新疆!烤包子跨区域,口感上不能做到统一。

二、在内地很多人都不吃羊肉,用内地的山羊肉做出来的又不是那个味道。在新疆可以吃的大快朵颐,在内地却不能想象。内地见到新疆的饮食,多数是烤肉和馕饼,俗称羊肉串和新疆大饼,这两个是主打,就连肉馕,内地都极其少见。

三、烤包子走不出新疆,除了羊肉的味道不为多数人接受,羊肉的品种不一样之外,你还会发现,最浓郁的新疆味道都基本都走不出去,在新疆可以大吃特吃,就是拿不走。

比如新疆拌面,就算新疆人在内地做新疆拉条子也不是那个味道,而内地的大盘鸡只能算是土豆炖鸡块,没有安集海辣皮子的大盘鸡彻彻底底没有什么灵魂,没有筋道皮带面的大盘鸡也不是真正的大盘鸡。

新疆的瓜果梨枣,烤肉和馕饼算是最大的饮食上输出大户了,烤包子的口感拿到内地,可能有人闻到羊肉味道就不想再吃了。其实,新疆的羊肉膻味不大,吃的碱性草料较多。

四、这种粗犷,皮脆柔嫩,异常浓郁香氛的羊肉丁的包子,作为主馅儿的食品,在内地基本上不会这样做,内地无论做包子馅儿还是什么馅儿,要求是馅儿剁碎的细腻,方可入味。新疆的烤包子就是这么特别,大颗粒肉丁,给你最纯正的穆斯林饮食风情。

五、在羊肉牛肉鸡肉为主要肉类食材的新疆,羊肉是头号肉类食材,无论是手抓肉还是烤肉,羊肉都不能缺席。烤包子在新疆商业饮食上极其亮眼,是维族人特色餐饮美食。

在内地,可以做馕坑,毕竟内地维族人做馕饼非常常见,烤肉也常见,就是很少看到烤包子,民族饮食特色太浓,一般情况下开个文化节可能会让大众对烤包子产生一些兴趣。

最后要说的是,内地人喜欢吃大肉,大肉馅儿的包子和各种食材的包子,味道也不差,和烤包子比起来除了顺口,也相对便宜实惠,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楼兰餐厅老王


新疆有很多美食,包括,囊,手抓面,拌面,拉条子,羊肉汤泡馍,烤羊腿,等等,为什么出不了新疆,其实这里的解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特色,但是只能在当地成为,特色,走不出当地。

比如说,羊肉泡馍,这是西安特色,包括西安的面皮,在北方卖的非常好,特别是华北华中一带,很出名,但是到不了南方,因为南方人接受不了这些东西,包括烤包子,也是如此,南方人也接受不了这些,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南方人,更喜欢吃粉,白切鸭,白切鸡,或者烧鸭,等等,这和南北方有区别,因为在南方天气比较湿热,而鸭子,这里是属于寒性的食品,可以有利于和人体综合,而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这些地方冬天会更冷一些,需要保暖,吃一些温和的食品,比如说羊肉,烤鸡,这些食品都是能够给人增添更多的火力,吃了让人身体更舒服。

包括西宁的羊肉,西藏的牦牛肉,新疆的很多美食,都是从他的生活习惯中来的,比如说烤包子,就是在石头砌的炉子里面,烤出来的才最味道,比如说囊,是在长时间的行军打仗过程当中,需要的一种食物,从而衍生到了现在,那么这些食物,特别是西北的这些食物,热量非常高,对于南方地区,吃了这些食物,很难消化,或者热量过高。

现在各地特色,唯一是重庆和成都的火锅,能够在全国横行霸道,其他的东西,都是在本地成为特色,想走出本地,在地域差距的情况下,很难走向全国,真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和当地的气候,风俗,包括最后形成的习惯,最后成了这样的格局。



超级自驾游


新疆素来有“歌舞之乡”、“瓜果之乡”的美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兼吃货,我觉得新疆还是美食的天堂。

新疆传统美食不惟品种多样,而且风味儿独特,充满异域风情。

但要说到出新疆,仔细想想,除了馕以外,还真没有哪种美食容易出疆,清炖肉、抓饭、烤肉、薄皮包子…烤包子当然也不例外。

新疆传统美食最大的特点是食材新鲜,制作简单,用料扎实,不会掺假,现做现吃,味道最佳。所以成品是万难带出新疆的。

(在摊位上现包、现烤、现卖,一切透明)


还有,烤包子的肉馅是切成丁的,不能剁得太碎更不能用绞肉机绞,否则味道会大打折扣。



前段时间去阿克苏,路过新和时看到了这家烤包子,包子馅已经不是肉丁,直接是羊肉块儿,这样的烤包子无疑非常好吃。



或许有人会说,我把原材料买上带出疆然后有样学样自己做怎么样?

但你不会把馕坑也买上带出新疆去吧?对,烤包子是在馕坑中烤制的。


风雨敲书窗


烤包子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爱的食品之一。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种食品。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可烤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

简介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有趣的是,当薄皮包子蒸熟揭笼或烤包子从馕坑取出那阵子,厨师常提高嗓门,拉着声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据说这个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几百年前的名厨,他做的烤包子、薄皮包子真是誉冠西域。于是后人就拿他的名字作为招徕顾客的牌子。

做法

1、面粉倒入盆中,分次几次加入水,边加水,边用筷子搅拌,待面粉呈碎片雪花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在室内饧20分钟。   2、洋葱切丁,加入切碎的姜末,和1茶匙盐混合均匀待用。   3、把羊腿肉切成5mm大小的丁,加入盐(1茶匙),孜然,香油和水搅拌均匀后,腌制5分钟。   4、将洋葱倒入腌好的羊肉中混合均匀,馅儿就做好了。   5、将面团分成等份的小剂子,压扁后用擀面杖擀开后,在中间放上肉馅,在面皮的边缘刷上蛋液,像“叠被子”一样,包成长方形。   6、在烤盘上铺锡纸,刷一层薄薄的植物油,放上包好的烤包子,在表面刷上蛋液。

  7、烤箱预热220度,把烤盘放在烤箱的中层,烤制约15分钟左右,烤熟出炉后,趁热食用。

烤包子面皮要擀得很薄,几乎可以透亮。肉馅主要用羊肉丁、羊尾油、洋葱末、孜然粉、胡椒粉、精盐和少量的水搅拌而成。包好的包子在笼里蒸20多分钟即熟。烤包子用未经发酵的面做皮子,皮子要擀得很薄,做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油、洋葱、孜然粉、胡椒粉和盐搅拌而成。把包好的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熟。

  在维吾尔族的烤包子中,除了用馕坑烤制的以外,还有用油炸的包子,叫“桑布萨”。做馅的原料和其它烤包子相似,不过事先要在锅里先炒一下,然后再用。这种包子形似饺子,用花边刀压边,压出整齐的花纹,很像小巧的艺术品。这种包干除用来招待客人外,还常作为办喜事时互相馈赠的礼


哄你小火炉


我也想吃正宗烤包子啊,可是我们大泰安没有啊,只好自己做,咱没馕坑,就用烤箱吧,好吃~

具体做法看我发的那个文章







明子不好取


15年在巴楚待了一年,烤包子是真的好吃,香的很,我思考了良久,内地没有烤包子的主要原因不是吃不习惯,最大的原因可能出在羊身上,不论是烤着吃还是煮着吃还是吃羊肺子之类的,内地的羊都要膻一些,我也不知道为啥,平时我吃羊肉都很挑剔的,可是去了新疆就吃的很顺畅[呲牙]


你瞅啥


新疆烤包子挺好吃的,但一定要现吃凉了也不好吃,不知道干嘛出不了新疆,估计是内地缺少新疆的新鲜羊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