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你知道是哪个姓吗?为什么会这样?

秉烛读春秋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元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也不得到汉族百姓的支持。元朝末年,多地爆发红巾起义,明太祖朱元璋趁机起兵,于公元1368年初称帝,定都应天府,立国号为大明。

朱元璋即位之初,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展,下令各地号召农民归耕,奖励农民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并且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整治官场,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在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历史称这段时期为“洪武之治”。

朱元璋采取措施稳定民生,在位期间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称之为明君的帝王,却因为某些原因十分痛恨一个姓氏,这个姓氏并不是什么皇氏宗亲,也不是什么谋逆者的姓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姓氏。

对于这个普通的姓氏,朱元璋可以说是一点情面都不留,男性族民世世为奴,子孙全部发配充军,女性代代为奴,受尽折辱,此姓氏的子孙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不得入朝为官。活着的人被朱元璋痛恨至此,死去的人也没有好下场,朱元璋下令掘开这个姓氏的祖坟,将其鞭尸三百。

到底是哪个姓氏让朱元璋厌恶至此呢?这个姓氏就是“蒲”姓。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如此痛恨这个姓氏呢?这个姓氏的祖先又是为什么会得罪了朱元璋呢?

这要从南宋时说起,“蒲”姓的祖先蒲寿庚在南宋时是一个大商人,南宋时期统治者鼓励经商,蒲寿庚的父亲又有一官半职在身,因此蒲家的生意非常红火。但是,好景不长,蒲庚寿的父亲不幸染病死去,蒲家的生意就开始衰落,大不如前。

蒲寿庚此人颇具经商才能,费劲心思让自家的生意起死回生,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后来又因为蒲寿庚在剿灭当地土匪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蒲寿庚就被南宋政府授予了官职,蒲寿庚的权力逐渐扩大。

南宋末年,元朝军队势如破竹攻入都城,南宋统治者仓皇出逃。1276年11月,宋端宗路过福建泉州,希望得到蒲家的帮助,可以躲避元军队进攻,同时也希望在这个地方建都继续对抗元军,可是蒲寿庚却紧闭城门,不许他们进城。同时蒲寿庚为了与南宋划清界限,还将在泉州的三千多皇室成员全部斩首,以此获得元朝统治者的信任,并在元朝建立后平步青云。

有了这么一段黑料,朱元璋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位出身比较卑微的汉人,在元朝的统治之一,他与许多汉人一样,都是遭受了元朝统治者的压迫,对于这种卖国背祖的汉奸,朱元璋肯定是痛恨至极。再者,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刚刚建立不久的汉人政权怎么会容纳得下有这种背景的家族呢?


旧时楼台月


朱元璋曾经下了一道命令,让一个姓氏的人成为了地位最底下的人。男世世为奴,女世世为娼,这样的惩罚力度确实大,虽然引起了不好的反响,但也有知情者拍手称赞。

而朱元璋不顾影响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为大家一一解释清楚。

朱元璋最恨卖国贼

南宋将要灭亡的时候,天下发生战乱,导致很多人吃不上饭,但有一位叫做蒲寿庚的人世代经商,算得上是富有。

当时他看准了时机,招兵买马,原先只是准备自保的,但队伍越来越大,所以受到了南宋,北元的看重,不过由于自己本身就是宋人,所以选择了帮助南宋建立海上强大的力量。

当时南宋对自己统治的地区完全没有话语权,只能依靠各地有实力的封疆大吏来维持自己的统治,摇摇欲坠的南宋朝廷受到了北元发起的猛烈进攻。

当时想要让蒲寿庚抵御元军,还有很多部队去帮助他,但他却说服了这些人投降了元军。原因很简单就是认为打不过还不如保存自己的实力,将来能在元朝朝廷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卖国求荣者必死

就这样他把城中三千多不愿意投降的南宋皇亲,全部送给了元军为自己邀功,元朝也没有吝啬钱财,将大把的银子以及不低的官职给了蒲寿庚,虽然被天下人痛骂,不过在元朝建立之后他安安稳稳的享受了几十年。

由于元朝对待汉人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他自己弃去朝中的官职,自己直接去了海边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拉起队伍自己单干。

不过此时的他在海上也算一个不小的海盗组织,当时元朝的国力也是日渐下降,所以并没有清剿这股海盗,但卖国贼的头衔也算给蒲寿庚坐实了。

朱元璋告诉世人卖国贼的下场

朱元璋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告诉世人汉奸的下场,从古至今汉奸没有好下场,不仅拖累的只有他自己的,就连其后代都受到莫名的侮辱。

这就导致很多姓蒲的人都改姓,就是为了躲避这个诅咒,要知道古代人是很迷信的,这样的惩罚虽然到明朝中期就已经消失了,不过在古人看来这就是一种诅咒,直到现在姓蒲的人也算不上太多。

汉奸是没有好下场的,但是还有很多没有民族气节的人选择了投降侵略者来换取短期的荣华富贵。朱元璋这一出并不是为南宋报仇,只不过单单为了能够让世人提前警觉,让人清楚的知道,这样做会让你的后代一生都抬不起头。

前朝遗珠的各种流言

朱元璋继位后,就有一些当时在北元身居高位的人,这些人在前朝做官后,还能在明朝继续坐在高高的位子上,朱元璋对这些官员还是比较尊重的。

这些大官本身就对蒲寿庚不满,现在新皇登基,改朝换代,明朝并不是马背上的国家,所以有实力能够将蒲打败,所以每天上朝都会说海盗成灾,所以朱元璋出兵灭蒲也有这个原因。

我认为朱元璋让这个姓氏世世为奴,代代为娼的主要原因就是痛恨卖国贼,同时也告诉自己的部下,以及王爷千万不要做出这种事情,来让朱姓受到这种侮辱。


大国布衣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你知道是哪个姓吗?为什么会这样?(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氏”,下旨: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古代明君最重要的是行仁义之政,天下之事,世事繁杂,不能事事都要锱铢必较,宰相肚里都能撑船,何况是君王呢!但是,朱元璋偏偏就对一个姓氏较起劲来,曾经下旨,要这个姓氏的男人世世为奴,女人代代为娼,究竟是哪个姓氏,能让朱元璋痛恨到如此程度呢?这一切都要从南宋说起。

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除了犹太人恐怕就是阿拉伯人了,他们从唐朝开始就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做生意,很多人最终定居在中国,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叫蒲寿庚,号海云,他就是阿拉伯人的后裔,信奉伊斯兰教,宋朝是一个比较友好的朝代,对待各个民族都一视同仁,所以,在中国的这些阿拉伯人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

到了南宋初年,蒲寿庚家族从广州移居到泉州,《闽书》记载“至寿庚父开宗,徙于泉”,蒲家为什么弃广移泉,是与当时的商业发展形势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在南宋,泉州已经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以经商为主的蒲家,从广州移居泉州也是自然之事。

泉州,成为了蒲家商业爆发的幸运地。

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曾经担任过安溪县的主薄,因为发展贸易有功,被朝廷授予“承节郎”,虽然泉州是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但是海盗也异常猖獗,经常袭击港口、船只,劫掠货物,官兵无能为力,蒲寿庚与大哥蒲寿宬带兵打败海盗,因功被封为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统领海防,从此,蒲寿庚亦官亦商,利用手中权力,垄断泉州香料贸易30年,大发横财,“致家产巨万,家僮数千”。蒲家有大量的船舶,1974年在泉州后渚港发掘出的一艘宋代船舶,内装香料数千斤,据考证,就是“与蒲家香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蒲寿庚一举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而此时,南宋内外交困,急需从海洋贸易中获得税收,维持庞大的开支,对蒲寿庚的依赖更大,便加封他为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

恩将仇报

当蒲寿庚家族在泉州大爆发的时候,成吉思汗的蒙古在北方开始崛起,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占领了整个中国北部,偏安东南一隅的南宋小朝廷正在苟延残喘,成为风前残烛。

1276年3月,元军攻占临安,5岁的宋恭宗被俘,南宋灭亡了,5月,大臣陈宜中、张世杰拥立益王赵罡为端宗,年号景炎。这些残留的主战派认为可以退守闽广,因为元军长于陆战,短于海战,在海上和元军周旋才是救亡之道,要坚持海上抵抗,就必须依赖蒲寿庚家族强大的海上力量,因此,蒲成了宋元双方争取的对象,景炎元年,端宗封蒲寿庚为福建东建招抚使、总海舶。

而元朝早已经看到蒲寿庚的重要作用,早在攻陷临安前,已经安排大将不伯、周青去招抚蒲寿庚、蒲寿宬兄弟,兄弟二人摇摆不定。

1276年11月,张世杰护送端宗到达泉州,命令蒲寿庚“将舟以从”,蒲拒不听命,于12月投降元朝,为表忠心,蒲寿庚杀了3000多名留在泉州的南宋宗室子弟,以及数万不愿投降元朝的泉州百姓,莆田南少林也在这次屠杀中被灭了,负责这次大屠杀的是蒲寿庚的儿子蒲师文,他生性残忍,杀人时先砍掉手脚活活放血,为斩草除根,他连宋室的女人和幼儿全部处死。为了找到宋室的宝藏,把赵氏宗亲的坟墓全部挖了,将尸骨抛弃荒野。

蒲寿庚配合元军进攻广州,在广东江门崖门发动崖山海战,南宋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幼主投海自尽,很多南宋忠臣和子民纷纷投海殉国,崖山海战标志着华夏文明的衰落,因此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

蒲寿庚作为南宋朝臣,不但沐受皇恩不思报效,还投降外族屠杀宗室作为投名状,从此在历史上臭名远扬,蒲寿庚也成了泉州汉奸的代名词。

自取灭亡

弃宋降元,蒲氏家族开启了一个发展的新时代,因为助元有功,蒲寿庚被封为昭勇大将军,任闽广大都督兵马招讨使,后封为江西省参知政事、福建行省中书左丞,他的儿子蒲师文作为得力帮手,被封为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道市舶提举,蒲氏家族在政治上达到了鼎盛。

与此同时,蒲家在经济上继续保持强大的海运实力,卖力为元朝恢复泉州的航运能力,泉州港在元朝达到了鼎盛。

但是,历史是一条曲折复杂的道路,蒲家也并非一帆风顺。元末,爆发大饥荒,穆斯林商人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哄抬粮价,催税逼债,以看汉人饿死为乐,导致泉州城外饿死人无数,达到了人人相食的地步,饥民围攻泉州,穆斯林商人日夜修建堤防,并对饥民进行无情屠杀。

1366年,蒲师文的女婿那兀纳试图在泉州建立伊斯兰国,元朝忍无可忍,派大将陈宗海率军围剿,因为蒲家太过残暴,激起泉州汉人的仇恨,很快那兀纳兵败城破,陈宗海决定屠城三天,大量清真寺被烧光,“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很多穆斯林被割掉耳鼻、手脚,蒲氏家族坟墓被开棺戮尸。

致命一击

朱元璋灭元,对蒲寿庚叛主求荣,协助外族灭我汉族的叛徒行为极为愤恨,虽然蒲寿庚已经入土近百年,仍然下令把他的尸体挖出来“鞭尸三百”,将蒲姓划入贱籍,禁止蒲姓人读书入仕,又以蒲氏乃是元朝余孽为由,下令蒲氏家族永世为奴。

朱元璋对蒲氏家族的补刀,让他们彻底无法对抗朝廷,很多蒲姓人纷纷迁往各地,并改姓卜、杨、吴等姓氏。

正所谓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作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社会的最底层经过九死一生走到人生的巅峰,吃尽了世间的苦,也看透了世间百态和人心险恶,这也养成了朱元璋嫉恶如仇,睚眦必报的性格。他对和自己一样出身的百姓爱戴有加,对待那些趁火打劫,卖国求荣的小人是惩治的到底,哪怕是人死了,也要让其做鬼都不安生,这也算是杀鸡给猴看,惊醒别有用心的人。


所以遇到朱元璋做皇帝 ,这样的人只能祖祖辈辈跟着倒霉。其实朱元璋成功的路上痛恨的人有很多 ,把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陈友谅,还有跟他死磕到底的张士诚,但这些人除了让朱元璋恨外,后来更多的是感慨和尊重,并没有多少恨。


那让朱元璋如此痛恨的人会是谁呢、还要连累后代也跟着倒霉、

其实说来这个姓氏并不朱元璋的仇人,也不是昔日战场上的死对头,而是个很普通的商人。只是这个人做事非常阴险,是个典型的小人,这个人就是南宋时期的商人蒲寿庚,朱元璋痛恨的就是他,连这个姓氏也不放过。



在南宋时期蒲寿庚家族是泉州地区有名的富豪,家里做的是香料生意,但蒲寿庚不愿意只做个有钱人,他的目标是做个有钱有权的人。后来他就利用泉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他在当地的影响力,花钱买了个官,当上了泉州的舶司,掌管并垄断整个泉州地区出口贸易的生意。


这个人让朱元璋痛恨的地方就在于明明吃着南宋的俸禄,却一心为自己谋划。特别是蒲寿庚看着南宋逐渐没落,而北边的元朝逐渐崛起,就有了投靠元朝的心思,果然在后来南宋军队被逼的节节败退,陆秀夫和小皇帝率领军队来到广州期间,身在泉州的蒲寿庚来明知道小皇帝危难,却没有援军相助,最后南宋的战船在茫茫大海上火光连天,逼得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身亡。



在此次崖山海战中,蒲寿庚看似没有什么大的举动,但他却帮助元朝迅速占领南宋,果然后来蒲守庚投靠元朝,为了显示自己的真心,他把宋朝逃到泉州的皇亲国戚全部送给元朝做礼物 。而蒲守庚靠着背叛主子换来了元朝的重用,蒲家人在整个沿海地区荣福富贵很多年。


都说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后代,元朝建立的也快,危机来临的也迅速。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元末年间,蒲守庚的后代眼见元朝逐渐没落,便又想故技重施,在泉州自立为王私自成立“蒲家小王国”,可惜这次由于操之过急,元朝虽然落败,但剩余的势力碾压这个新建的小国还是绰绰有余的,元朝把泉州所有的蒲姓家人全部屠杀泄愤,其他的蒲姓人家为了避难纷纷隐姓埋名。


在朱元璋灭元,一向嫉恶如仇的他想起了蒲寿庚叛主求荣,甚至协助外族灭我汉族的叛徒行为极为愤恨,为了惩罚这样的叛徒,朱元璋把已经入土近百年化成白骨的蒲寿庚尸体挖了出来,并命人“鞭尸三百”,顺便也将蒲姓划入贱籍,也就是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位娼。也正是因为朱元璋这样的命令,很多遗留下来的蒲姓人选择了远渡重洋去国外讨生活。

俗话说得好: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蒲寿庚及家人吃里爬外,鱼肉乡里,最终得到应有的报应,连累的子孙后代也跟着倒霉。

正所谓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微风之语


其实这个姓氏就是“蒲”,我们熟知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是此姓的后代,而朱元璋之所以对此姓恨之入骨,原因还得追溯到南宋时期,在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蒲寿庚的商人,他在当地经营香料,是一个富甲一方的人,不过后来,宋朝被击败,南宋的皇帝逃到泉州,而蒲寿庚有权有势,所以皇帝就打算去投靠他,谁知蒲寿庚一看南宋大势已去,说什么也不愿帮助他。

他不帮也就不帮吧,南宋皇帝另寻他人,可是这个蒲寿庚为了向元朝表忠心,肆意屠杀当地的赵氏宗亲,这也使得他历经宋元两朝依然屹立不倒,当地人虽然对他的行为极为不满,可是碍于元朝的威势,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后来元朝败落,明朝建立,此地讨伐他后代的声音不绝于耳,朱元璋知道后,为了平息民愤,也为了平息自己内心的愤怒,特意下旨:男世世奴,女代代娼,也正是因为此举,蒲姓后代纷纷改姓,一时间明朝竟再无蒲姓后人,直到数十年后此法被遗忘,他们的后代才敢改回本姓。


诸葛有财


朱元璋一生杀了许多的功臣,打下江山之后,为了保住自己老朱家的统治,把那群兄弟几乎都杀光了。在后世中留下了一个凶残无情的帝王形象。


然而在老朱功成名就后的杀伐史上,曾经将一个人的尸体,挖出来鞭尸,还下令其子孙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可是这样的做法不仅没被唾骂,而且还遭到了后世人的称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且听策神慢慢跟大家道来。

什么人这么招朱元璋恨呢?

此人便是南宋末年著名的香料大家--蒲寿庚,而题目当中所说的姓氏便是蒲姓。蒲寿庚当时几乎是泉州的土皇帝,垄断了整个泉州的香料生意。“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公元1276年,蒙元大军攻破都城临安。当时只有5岁的南宋小皇帝宋恭宗被俘。南宋朝廷残余党派,在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的带领之下与宋瑞宗和宋末帝一起南逃至泉州。打算立都泉州,保住南宋最后一丝血脉。

然而正当张世杰等人到达泉州城外时,作为泉州当时实际的统治者,蒲寿庚却拒绝让他们进城。

张世杰大怒,于是抢走了停留在泉州附近的蒲家船海船,下令要没收蒲寿庚的财产,这一下彻底把蒲寿庚给激怒了,这一怒,杀光了在泉州近3000多南宋宗室人员。



其后,蒲寿庚投降元朝,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并封其为忠勇大将军,配合元朝部队扫清南宋残羽。在广东江门崖门一带,蒲寿庚又配合元朝部队,将南宋残军全军覆没。

逼迫陆秀夫背着幼帝跳海身亡,南宋近有10万的忠臣都跳海殉国,这就是著名的崖山海战,后世也有说法:“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南宋末年有那么多投降元朝的人,为什么蒲蒲寿庚那么招朱元璋恨呢?

首先,蒲寿庚投降蒙古族,残害汉族,一定意义上就是汉奸,朱元璋平生最痛恨这样的人。而且蒲寿庚手段残忍,曾杀害了将近3000多全在泉州的南宋宗室。

其次蒲寿庚在元朝时期一直是泉州的土皇帝,是一个高度自治的团体,而且其资源极其丰富,具有非常大的海外影响力,交通方便。这在朱元璋的眼中,无不成为了一种威胁,朱元璋意图消灭所有的各地方自治团体,蒲寿根家族就首当其冲了。


最后,蒲氏家族其实是外族迁入中国,在当时很容易被汉族人定为残暴,狼子野心的种族人群。因此,而受到了朱元璋为首的汉族人的唾骂。

现在的泉州还有蒲氏人?

明初由于朱元璋钦定,泉州的蒲氏后代永远不能做官,女的只能做妓女,蒲氏家族日益衰落,其子孙后代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改名,改姓氏为黄,还将黄姓故意写为苗字,因当时苗与蒲同音。

逃往全国各地,所以现在在全国各地当中,有一部分的黄姓与苗姓都是泉州蒲氏的后人。而在泉州蒲氏的族谱当中,对第七世的蒲寿庚的记叙处于空白状态。现在蒲氏子孙,主要分布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至于泉州本地的蒲氏人,历史早已过去,他们也早已融入正常群体当中。


策神历史


这是一件真实历史发生的事情,并不是民间野史的杜撰,这个家族叫做蒲家,而通过接下来的一段事件回顾也能够看得出来朱元璋对这个家族有着多么大的痛恨。


事件回顾

朱元璋历时十余年,终于赶跑了元帝国,成立了大明帝国,在成立大明帝国之后,定然会有很多的中上层势力向朱元璋示好,我们有一个现代名词叫做经济投机,简单来讲就是在元帝国时期的富豪通过拉拢或者说孝敬明帝国的皇帝而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这在历朝历代的封建帝国当中是极其常见的一件事情。

朱元璋尽管手段残忍,对于这些富豪们也不太待见,可是于情于理刚刚建立明帝国的朱元璋的确需要他们的帮助,而且朱元璋也本着一种合作共赢的态度,并没有给他们太多难堪,只是希望让他们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对明帝国的子民能够提供更多的福利政策,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家族叫做蒲家,从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就开始频频的对明帝国的各级官员受贿受贿,这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觉,因为一大家族即便再富有,也不可能说去买通全部的官员。而蒲家如此,背后必然隐藏着更为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朱元璋开始彻查整个家族,在彻查之后,便发布了这条通令,那就是男的世代为奴,女的世代为娼。

没错,这就是事实

尽管我们经常说,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朱元璋没有任何人性,经常屠杀百姓和官员,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没有找到对方百分百犯错误的前提之下,朱元璋无论是对官员还是对百姓都非常的友善,尤其是明朝时期的福利政策,基本上是整个封建帝国当中福利政策的巅峰时期。所有的鳏寡孤独老人和妻离子散者都能够得到朝廷的补贴,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的。

而对于这个蒲家人,朱元璋通过详细查看一直追溯到了宋朝,原来在宋朝的时候,这个蒲家人就非常有钱,通过大量的钱才买到了一个非常高档的官位,只不过在享受南北南宋时期给自己家族带来福利的同时,蒲家人暗中私通元帝国,并且把南宋的很多情报都无偿的奉送给了元帝国。

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元帝国当成为了华夏地区的主宰之后,依然保证了普家人的经济霸主地位,可以说整个蒲家家族都是卖主求荣之辈,而且在元朝衰败的时候,蒲家就曾经想着自己去当皇帝,可惜生不逢时被朱元璋摘了桃子,再加上自己没有如此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只能向明帝国投降。而朱元璋历来就是非常讨厌这种人的,当初自己的侄子朱文正仅仅是表面上想要叛逃张士诚,就被自己用皮鞭子来回抽了很多下,并且关在监狱里面,终身不得释放。

所以当朱元璋得知蒲家的前世今生之后,便非常愤怒,举行要严厉的惩罚蒲家人,也就有了后来的女人世代为娼,男人世代为奴的这样情的一种情况。


趣谈唐宋元明清


这个姓,是蒲。

为何这个姓会遭受朱元璋如此愤恨呢?

朱元璋称帝之后,的确对姓蒲的人下令: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这件事要从南宋末年说起,那时候有个官员叫蒲寿庚。他当时担任泉州市舶司,本身就掌管着船运的事宜。

而他自己也利用了手里的权力,大力发展自己的海上生意。一时之间,蒲寿庚成为了富可敌国的大富商。

像他这种既有权、又有钱的官员,可以说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但是后来的事情,却让他背下千古骂名。

当时蒙古不断攻打大宋,他竟然做了投敌卖国之人。不仅投靠了蒙古人,帮助他们打进来,还杀了很多皇室宗亲,以表忠心。在《泉州府志·拾遗》中记载:

继而舟不足,共掠其赀,寿庚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蒲寿庚背叛大宋,不仅是为了保命,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南宋强行抢走了他大量的船只,因此才惹怒了他。

而后他的确得到了元朝的重用,显赫一时。直到朱元璋登基后,因为他是穷苦出身,从小受到了元朝的迫害。因此对这个投敌者,十分愤恨。

只是当时蒲寿庚已经死了,所以朱元璋就只能把气撒在他的后代身上。才有的让蒲姓子孙,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世世为娼。后来,很多姓蒲的人都改名为卜了,就是因为这件事。


十点历史君


朱元璋刚刚统一天下,登上帝位没多久,就颁布了一条十分残忍,天下民众却又拍手叫好的命令:

泉州“蒲”姓家族男丁世世为奴,女眷代代为娼,基本上为这个家族打上了永世不得翻身的烙印!


为什么朱元璋对“蒲”姓这么痛恨呢?让我们进行一个详细了解!

泉州蒲姓的“光荣”事迹

蒙受皇恩,家族兴盛

蒲姓家族如此结局全缘于蒲寿庚这个当家人,蒲家先祖是越南籍阿拉伯人,在广州、泉州地区世代经商。到蒲寿庚父亲这一代开始在南宋朝廷任职,而蒲寿庚确实是家里最有出息的,精通外国语言、擅长对外贸易。

南宋朝廷看上了蒲寿庚的优势,任命他为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利用朝廷信任和商业便利,官商合一,逐渐成为财力、实力首屈一指的人物,南宋朝廷对他也甚是倚重,任命他为福建、广招抚使,总管海上所有的对外事务!


临危变节,重利忘义

南宋抵抗元朝侵略,战事不利,张世杰带领幼主撤退至泉州地区。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想利用泉州继续与元朝周旋,蒲寿庚拒绝接受他们入城,害怕战事牵连到自己在泉州的日进斗金。拒绝接受也就罢了,他也未向南宋君臣提供任何援助……

张世杰等人看透了蒲寿庚“白眼狼”的本质,临走之时一气之下直接抢了他的商船,抄了他的家产,用来补充军用。蒲寿庚看到家产受损,这比要他的命还难受,一不做二不休,把泉州的宋氏宗亲、留守士兵、士子学者一共3000余人杀了个精光,此举全是彻底垫实了他们蒲家在天下人心中的位置。


叛宋投元,狼性难改

灭旧主宋室宗族这事都干了,蒲寿庚自然也不在乎投降、变节这样的“小事”了。很快他就带领家族投降了元朝,忽必烈认为留他在泉州这片有用,一是继续搞好对外贸易,二是对南宋残余赶尽杀绝。所以就对蒲寿庚继续重用。

几十年后,蒲氏后代觉得做生意赚的钱一部分交给元朝朝廷十分心疼,就瞅着天下将乱的机会,想割立泉州,独吞利益。

元朝派兵攻破泉州,对泉州的蒲氏家族、异域人和伊斯兰教徒进行了大肆杀戮!


综合看来,在当时的天下人眼里“蒲”姓家族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确实和养不熟的“白眼狼”没什么区别!

朱元璋的民族情怀

元朝统治下视汉族等普通百姓性命为草芥,劳役、赋税严重,百姓们天天在生死线上徘徊。

朱元璋能够一步步统一登基其实也是拜元朝的残暴统治所赐。朱元璋十几岁时父母就死于瘟疫,与家人被迫分散,颠沛流离。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使朱元璋心中对元朝统治者的仇恨越埋越深,对曾经“卖主求荣”的“蒲”姓家族自然更是恨到了骨髓深处。



朱元璋在义军之中摸爬滚打成为领头人,又经过千辛万苦摆平了陈友谅、张士诚,终于统一江南地区。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去实现自己的毕生梦想了,他打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中原一统。

天下一统之后,朱元璋自然会清算那些元朝的“狗腿子”、“鹰爪子”,作为典型代表的泉州“蒲”姓,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

先是把故去多年的蒲寿庚尸骨挖出来鞭挞、暴晒,又是下令蒲姓男子世世为奴,女子代代为娼。蒲姓族人四处潜逃,大多改姓埋名,偷偷生存!


朱元璋一介布衣,征战沙场,杀伐果决,养成了嗜杀成性、冷血多疑的性格,其晚年的所作所为更是被评价为残暴、无情。然而针对“蒲”姓的所做所为,却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这说明不仅朱元璋对“蒲”姓恨意滔滔,天天人对“蒲”姓也是不耻和怨恨!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是也!


以史励人


如果将你换作是蒙古后汉人的统治者,想必在了解了此事的前因后果之后,也会像朱元璋那样做出“其后世族人,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一决定的,朱元璋此举的确是立足于民族大义之上而做出的决定。但是令我们好奇的是,朱元璋对这个姓氏如此之恨,那么关于这个“挨千刀、遭天杀”的姓氏究竟又有何令朱元璋所难以忍受的故事呢?我们下边娓娓道来!


历史往往由一个个故事所组成,而这故事之中又会有形形色色的人来演绎,蒙宋交界的这个阶段,这个人曾经帮助蒙元南下灭亡了南宋,正因为此人的所作所为,才使后人发出“崖山之后再无中华”的感慨怨言。此姓氏就是编撰《儒林外史》之人蒲松龄的“蒲”姓,不过今天所说和蒲松龄先生并未有何瓜葛。而“蒲”姓罪恶的源头却是来源于这个名叫蒲寿庚的“外国鬼”说起,之所以称其为“外国鬼”,那是因为他是地地道道的阿拉伯人,凭借着借风使舵、阿谀奉承,最终使其成功历经宋元两代而不倒。

第一阶段:蒲寿庚与南宋的不解之缘

蒲寿庚是阿拉伯人后裔,因为早年跟随父亲来中国经商,后定居泉州。南宋晚期的时候,北方有最新崛起的蒙元势力,东南沿海亦有海盗侵扰。当时居住在泉州的蒲寿庚还仅仅只是一个商人,刚刚继承父亲经商的衣钵,但就是这么一个不知名的商人,却屡次出资组建了当地的“乡勇队”,一度将泉州一带的海盗驱逐而远之。正因为如此,蒲寿庚于公元1274年被因功授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如此一来亦官亦商的蒲寿庚便在东南沿海一带迅速崛起,但他“本性亦商,无奸不商”,南宋朝廷曾对其给予厚望,但是他却将南宋朝廷对他的这一份寄托当成了买卖来看待。



第二阶段:蒲寿庚迅速崛起

原本仅为商人的蒲寿庚如今成为官员后,凭借着强硬的政治手腕和商业头脑随即在东南沿海掀起一阵属于他的狂风暴雨,史书对此曾有明确记载:“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公元1276年,蒲寿庚再次被任命为福建、广东招抚使,自此蒲寿庚被看做是南宋最后的“救命稻草”。

第三阶段:蒲寿庚“商性”毕露

公元1276年3月,临安被元军攻陷,南宋恭帝被俘,南宋名义上已经灭亡。同年5月,赵昰(宋恭帝兄长)在南宋遗民的拥护下于福州另立朝廷,是为宋端宗,年号景炎元年,但是好景不长。公元1276年11月,南宋忠臣陈宜中、张世杰二人携带赵氏家眷“欲作都泉州”。本来蒲寿庚作为南宋臣子,如今宋端宗移驾泉州,身为臣子的蒲寿庚理应全力支持,而且泉州当地的赵氏子弟也特别拥护宋端宗一行人。但是蒲寿庚却对他们置之不理,宋端宗一行人无奈只得继续向南逃窜。公元1279年,崖山战役南宋兵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均随帝投海。


其实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朱元璋为何对“蒲”姓后人实施以“男性世世为奴,女性代代为娼”的决定了。蒲寿庚对待南宋的恩将仇报和对待蒙元的阿谀奉承,实在是难为我泱泱中华子孙所容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