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病毒通過空氣傳播,能否研究出利用氣體來殺病毒的方法?

南卡拉澤72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是一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它主要通過三種方式相互傳播:

1、直接傳播:就是指病人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乃至呼出氣體中,都帶有病毒,近距離接觸直接吸入可以導致感染。

2、氣溶膠傳播:病人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漂浮在空氣中,大的顆粒會沉積下去,而直徑小於2.5pm的顆粒就會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被吸入後,就會感染。

3、接觸傳播:就是接觸病人噴嚏、咳嗽的飛沫、口水、痰液、唾液等分泌物,以及沾染上各類分泌物的手觸摸日常用品,都含有病毒,都會容易感染。 而從當前受感染的人來說,許多患者都有武漢逗留史,在武漢探親訪友或者公幹時就潛伏感染;還有一些朋友或者家屬通過接觸患者從而感染感染;還有一些醫務人員在治療患者期間也不幸受到感染。

眼下正值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直接討論主題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傳播問題,結合目前掌握的最新信息,我們認為它不是單純通過空氣傳播,它的傳播途徑有2個:1.接觸傳播;2.飛沫傳播。因此並非像有些人想象的:空氣就能傳播病毒,病毒是需要載體的,比如血液、體液、唾液或飛沫等,它們並不能脫離載體而獨立飄散在空氣中,所以題主所說的帶口罩不能過濾並殺死空氣中的病毒並不正確。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載體正是飛沫,人在說話、唱歌、打噴嚏時都會產生飛沫,如果這個人被病毒感染或是病毒攜帶者,與其近距離接觸的人就會呼吸吸入帶有病毒飛沫的空氣而使病毒在體內定植甚至發病,這就是某些病毒空氣傳播的途徑。病毒和人類的鬥爭是長期的,艱鉅的。人類不可能滅絕病毒,病毒也不可能滅絕人類。二者此消彼長,人類需要隨時注意發現新的病毒,並努力克服新病毒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大多數病毒在空氣中無法長時間生存:陽光會促使病毒失去活性(滅活),風可以幫助稀釋空氣中的病毒濃度。怎樣減少病毒空氣傳播的風險?

首先,大家先別太慌,大多數病毒在空氣中無法長時間生存:陽光會促使病毒失去活性(滅活),風可以幫助稀釋空氣中的病毒濃度。

最最重要的一點,感染者應該儘早確診,然後就診隔離。如果還是處於疑似在家隔離階段,請佩戴沒有呼吸閥的口罩,減少感染家人和鄰居的機會。隔離房間的中央空調應該關閉,因為大部分中央空調是室內循環的。

如果能把感染者儘早隔離,就能大大減少公共區域裡空氣中的病毒濃度。這點至關重要。

對於尚未感染的人:

1)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公眾集會。出門要有基本的面部防護,戴手套,這裡不再重複了。

2)人和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太近。

3)回家進屋換成室內的衣服,馬上洗手,經常換洗衣物和洗澡。飯前便後都要認真把手洗乾淨。

4)在家一定要注意通風。



小屹生活日記


目前,人們對這種病毒傳播的真實形態並不清楚,院士、專家們都以已知病毒的傳播形式進行推測,大體無錯,但並不嚴謹真實,想當然罷了。

一般來說,現有空氣清新劑,空氣消毒劑,都對空氣中的病毒有消毒作用,對這種病毒也大體有效。問題在於,空氣是不斷流通的,這一團空氣經過了滅毒,另一團未滅毒空氣就同時融入其中,理論上,除非“只有殺毒的這一團空氣含病毒”,空氣殺毒就是個笑話。

就算“只有這一團空氣含病毒”,對這一團空氣噴霧殺毒,這一團空氣又含殺毒劑,不可以呼吸進人體。等殺毒劑沉澱,這一團空氣也不一定原地保留等人呼吸。結果,呼吸了另一團空氣,萬一含病毒,白噴了一次殺毒劑。

空氣中的病毒細菌,還有塵埃煙霧,由大自然的植被負責清理。當人類大面積毀壞植被,空氣就必然有害人類,而且無從躲避。所謂空氣汙染,霧霾嚴重,就是這麼回事。在地表植被恢復之前,不可能有解。

不受空氣汙染傷害,只有一個辦法:停止繼續破壞地表植被生態,儘快恢復地表植被(種植樹木),別的都是自欺欺人。


通用漢語研推


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主要是空氣裡有塵埃,有病毒可以吸附的東西。空氣中主要是氧氣、氮氣,純氣體中,病毒是生存不下去的。

現在已知的幾種殺毒方式,酒精,高溫,消毒液,都是直接殺死病毒,利用氣體難度還是太大了,一是沒有適合的藥劑與氣體配合,二是空氣的流動性太強,範圍太廣。

病毒利用飛沫傳播為主,還是帶口罩,勤洗手,做好自身防護。鍾老說了,疫情可能會在四月前結束。我們有信心消滅病毒,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基建行者


不贊成空氣中兌藥,即使控制住傳染也可能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既然能殺死病毒對人肯定有一定傷害,躲過這次傳染病怕更容易得另一場疾病。


神情關注


就即使你說的在理,是能把一個城市的人放在一個密封空氣過濾的空間裡麼?這個怎麼建?如果這個技術這麼成熟,殖民火星都行了。

我們所處的環境空氣是流動的,空間這麼大,空氣總量這麼多,怎麼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