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宣传接地气 成都郫都区织牢“防疫网”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四川报道(谭仕科 记者 徐民)“请问您从哪儿来?麻烦配合我们测量一下体温,并把身份证拿出来登记。”2月9日,在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石羊村村口,社工胡凌惠正在轮岗值守。她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我们就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登记,这个‘入口关’是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尤为重要,我们坚决做到一个不漏。”

“双语”宣传接地气 成都郫都区织牢“防疫网”

“不集会,莫串门,疫病传播不认人。”“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除了严把“入口关”,在石羊村还随处可见“土味”防疫宣传横幅。“这些都是石羊村的新乡贤们集思广益想出来的宣传语,我们在全村9个社的交通主要干道、院落门口均挂有横幅,还安排志愿者、网格员、党员先锋等向村民发放防疫宣传单,对所有村民更好了解疫情、掌握科学防护手段起到了积极作用。”石羊村党支部书记高绪清介绍道。

“双语”宣传接地气 成都郫都区织牢“防疫网”

“体温测量正常,有没有胸闷、咳嗽等症状?”这是村医瞿茜一天说得最多的话,作为辖区的乡村医生,她每日走村串户,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最近每天都是一早就带上体温计,背上药箱,然后上门入户对26个返乡人员做检查、做宣传,晚上随时待命。”瞿茜说。

“双语”宣传接地气 成都郫都区织牢“防疫网”

“全体市民要自觉做好自身防护,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集、不聚餐,出入公共场所戴口罩。”在采访期间,石羊村金海棠湿地公园文化院坝里不停播放着“双语”提醒,格外引人注意。村民刘大爷告诉记者:“以前生产队一放广播,全村就动员起来了,这次大喇叭一响,整个村又沸腾了!”

“双语”宣传接地气 成都郫都区织牢“防疫网”

“村两委的工作人员也真是用心了,早上起来就听见大喇叭在宣传,走在路上就有人发宣传单,经常还到家里走访排查,他们宣传的这些防疫知识,连我这个老太婆都能背下来了。”村民杨大妈说。

“双语”宣传接地气 成都郫都区织牢“防疫网”

“村民中尤其是老年人,在防疫这方面的意识要薄弱些,用普通话和四川方言轮流播放,才能让防疫宣传入耳入脑。”高绪清表示,只有把疫情知识“本土化”,才能让老百姓跟村两委一条心,只有将基层这张防控网织牢,才能守住防疫防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