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有很多“伪三农自媒体”?

岑小溪欧阳


所谓三农是指,农民 农村 农业,如果对此没有深入体会了解,我认为都是伪三农自媒体。没有深入了解,实地考察体会,但指度娘来帮你是找不到原汁原味三农状况,而且容易渔网兜猪娃,尽露踢脚,容易看似内行光说外行话,麦苗说韭菜,见驴也说马。



有些张嘴就是农村人,开口就说瞎,不负责任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多金贵,多值钱,事实路边山坡脚踩连地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说起农民工,就不知道现在农民都在干啥?愁啥?想啥?提起农业更外行,不知道豆咋种,麦咋播,肥咋施,稻咋割。有些为了模仿也真是拼,那么贵的新衣服,非要又打灰,又添泥的,结果干活的姿势暴露了你自己 有多么假。

俗话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做咱咋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还是逃不脱真正农民的法眼。有些为博眼球,为利益,打着三农的旗号谋福利,卖产品,坑粉丝赚大钱,更有甚者,打着资助深山农村孩子们的名誉坑蒙拐骗,可恨至极!请伪三农转正,干些有利于三农的事情,对于唯利是图伪三农,辨明真伪,坚决抵制打击!


131419鑫圭杂苑


头条里确实有些是伪三农,我自己也申请了三农。说实话我是89年的,今年三十了,家是农村的,离市里只有几里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生活或者其它的那么差,家里有三亩多地。不过这几年农作物的价钱不怎么样,也不种了,我也只会打农药,按照我爸说的好一些简单的农活,对于什么种植经验很少了解和掌握,现在年轻人基本上都很少种地了,我有时去市里给朋友干点活,我申请三农只是拍了一些真实的农村生活


平凡15451


我也是刚回农村一年。我觉得做三农自媒体就是把自己在农村的经历,所见,所闻,创业的经过,成功与失败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各个地方农村的特色,产业,和农村的发展趋势,不需要优美动听的句子,只要通俗易懂就行,这样才是真正的三农自媒体。





仁如归田


有人说看到现在很多做三农自媒体的,都不是真正的农民,都是很多在城市呆了很多年,要不就是从农村出去的大学生回来创业,要不就是城市人,然后在农村采景,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眼球,赚钱,这么多伪三农自媒体,为什么大家还那么追捧呢?

其实大家追捧的目的,是想看一下农村的面貌,农村的场景,跟是谁拍摄的没有任何关系,跟你是谁也没有任何关系,是不是有点扎心?更扎心的还在后面呢?

像大家都知道的第一批三农自媒体人,欢子,他就是在外打工,然后回家拍摄自媒体,之后获得了50万的收入,在外打工多久能赚50万呢?于是就有不少人回到农村也开始做,你想一下,这些人都是一直在农村生活的吗?常年在外的,有多少情感在呢?

像我从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快15年没有回农村了,不是我不回老家,我父母也在县城定居了,还回农村干嘛?每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回去看看邻居,其余时间根本就不会回去了,那我要是做三农会不会去农村呢?肯定回去啊,拍摄完再去县城啊,我属不属于农村的?在农村生活了近二十年,你说算不算呢?

还有今年比较出名的九妹,粉丝几百万,据说年赚千万,但是谁帮他做的呢?他的侄子把她推出来的,她侄子本身就是做推手角色的,所以熟门熟路,直接就给打造出来了,如果没有他侄子呢?他侄子是一直在农村生命的吗?

所以假三农自媒体也好,不是三农自媒体也好,不在农村生活的也好,只要能够给大家呈现原汁原味的农村景象 ,这就够了!


秦绪文自媒体


农民看到的三农自媒体

我是实实在在的真农民,还是一名村干部,家住农村,自己亲耕两亩地,有种花生,有水稻,还在山上养有鸡,日常工作都与本村里的农民有关。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刷微信,看看各个部门微信群有没有发布最新通知文件什么的。第二件事就是刷头条,虽然注册头条也才几天,至今日6月12号还不到半个月,却被头条迷住了。

对三农自媒体的定义我不太明确,粗浅的理解也就是利用平台传播力在宣传推介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有趣事吧。也许是我对头条里三农领域的內容了解不多的缘故,说句心里话,对个别空话连篇套话满天飞的作品,实在是不想多看,比如说谈到如何解决土鸡的销售问题,那些文釆飞扬的作品会告诉你利用网络销售等标题性的演讲,就一些涵盖内容极广的概括性名词能够满足提问者的需求吗?网上能卖东西今天还有几人不知道呢?关键的话题来了:真农民的目的是要把农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卖出去换成钱,真农民的目标不是也不想去作讲师或作网商培训师,只想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些卖农产品的过程和卖农产品的有趣事。

所以我认为目前头条平台上三农作者并都是真三农自媒体,有一部分也许是冲着"发头条能赚钱"而来的,据目前了解,那些文彩流畅、图文并茂的作品其作者多半是专业写手,个别作者也许对现实之中的农业农村农民并不了解太多,作品之中假套空的话题、高大上的内容就不难识别他是否接地气了。反过来,那些文笔粗笨,思路卡顿,编辑紊乱,甚至还有不少错别字的作者绝大部份都是在农村第一线从事农业领域的真农民,他们之中多半文化底蕴不高,也没有太多时间咬文嚼字去审核自己的文稿,田地里的活儿一大堆你能理解吗。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心里话,不受之处欢迎互动指正。











长龙俵哥


什么叫伪三年农,伪三农就是打着网络做主播网红牌子卖商品高价,质量服务差的无良商家。

网络出来三农这块扶持行业,就说明挣就肯定有人做,谁不挣想打挣大钱,谁会跟钱过不去,挣钱是必然的,不挣钱吃什么,不然哪有那么多人自媒体三农视。挣钱固然重要,但不能做黑心商家,卖高价拿几个烂东西收了红包钱就不认人了,说了他们就骂天喊地,那些拍三农的拿个锄头穿暴露个裙子胸都看的到,穿个着西装拿个锄头,带着手链戒指抹口红挖地,插个秧边跳边唱做主播卖商品,就是骗你们这些小姑娘小哥哥,尤其是打着资助深山农村孩子们的名誉坑蒙拐骗自己拿着钱跑路,这种人更可恨。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从小干的农活比你多,自媒体三农什么人都关注见多了,这种人就是伪三农黑心商家。我最喜欢的三农网红就是农村四哥,杨队长的视频,跟那些无良商家伪三农差远了。你们有时间可以多去看看。


竹乡单妹儿


谈到这个问题,其实我想聊几句。

本人出身农村,自幼想脱离农村,艰苦拔涉,从事过很多行业,也打工过十多年,对农民,农业,农村非常了解与熟悉。但说良心话,除了自已做过的种养业,其它也不算里手行家。

在头条里,什么大伽名人三农,肯定多半是半缸盖水响叮垱!其实冲利益而来,写手也好,团体打造也好,见怪不怪了哈。

我也见识过青云计划获奖者,讲座,专栏,大部分是皮毛,剽窃作品罢了。

如果真正的农民,无论是问答,微头条,微视频均能见到,那么绝对是正品。

悟空虽然贵为高科技,其实也是人为控制的八股文罢了,

在头条里,99%的人只能是兴趣爱好与自我展示而已,别抱太大发财之心哈。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均是垫脚石,义务工而已。

其实笔者最爱好的是时事评论,情解解析,周易预测,但作为农民,更关切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并希望为之作出微薄之绵力,所以选择三农原创作者。

在这里只想说,天下之大,缘来不易,感谢头条平台,让我们惜缘并相互学习与交流,感受其乐,感受其趣,感受其谊。








嘉陵飞龙


其实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实农民,从小到大在农村,后来成年为了生活出外打工好几年,在外面漂泊的日子特别怀念小时候的味道,自己家里养的猪,鸡,鸭,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饲料,真香,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大老远就闻到腊肉的香味,知道家里今晚上在炒腊肉了,那种味道记忆犹新
因为我这里水果比较多,麻阳冰糖橙大家应该知道,那些年很多都烂大街,小溪沟里到处都倒的有,几毛钱一斤卖不出去,记得小时候家里卖了一百斤冰糖橙,得了十块钱,真心的无奈,那时候网络不发达,就靠外地的收购商,但是麻阳冰糖橙实在是太多了,目前已经达到5亿斤每一年产量,后面我就有想法回家帮卖水果不打工了,但是作为一个打工仔刚回家,啥人脉都没有,都不知道该怎么走,就学着做微商,因为这个起步比较容易些,刚好那个时候微信发展特别猛速,慢慢的就集结一点人脉,在加上自己对农产品要求高,质量把控严格,价格合理,代理越来越多,后面家里的根本供不应求,就把亲朋好友的一起卖,因为我们这里地理位置原因,农产品非常不错,所以想扩展产品,今年经过朋友推荐做今日头条三农,其实我一点都不懂,因为平时利用业余时间也做志愿者,看到很多留守老人儿童非常不容易,家里种的水果,由于管理不到位,每一年卖不到好价格,心里特别的酸,今年的椪柑事件应该有很多人知道,几毛钱一斤没有人要,我就利用网络做活动,免费发给有能力销售的代理品尝,因为自己对产品有信心,他们收到试吃反馈很好,因为价格便宜都积极参于帮我卖行业中,短短的一个月卖空好几户人家的,老人们都很开心,虽然自己的文化有限,但是我知道网络生存之道,产品质量一定要好,服务态度一定要好,价格合理,不浮夸,不造假,才会永久不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7f4e00017d7c36186e09\

苗乡风哥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下面我先为大家讲解一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意见,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各种各样的短视频APP。交友平台的出现,让世代耕种的农民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与渠道,他们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种植农作物的心得,经验,分享一些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不同地方的同行朋友交流合作。慢慢的就形成一种以新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为线上销售主体加线下实体销售的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农民直接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推荐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在网络上进行公平公正的互联网➕交易。

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种互联网➕的交流模式与渠道在一旦有了利益可图的时候,许多不是真正的三农人就会蜂蛹而至,他们企图在这种新型农业销售上分一杯羹,他们中大多数人是为了赚取流量,有的甚至更离谱不单单通过此类创作赚取流量还通过赚取的流量而实行网络卖货更有甚者直接在农村租房子开始低买高卖的流量直播卖货,通过直播的方式把从农民哪里底价收购的农产品再通过直播的方式高价卖出,成为名副其实的二道贩子只是这种二道贩子的价格还比实体二道贩子更过分他们会加价非常厉害再说秒杀价多少多少。他们通过打造社交账号的价值,而从中赚取利益!这本身没什么错!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真正的农民又很不公平后,对于国家以及社交平台来说又是一种浪费,

因为他们辛辛苦苦,费尽心血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在没有真正帮助到真正的农民而是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鸠占鹊巢,这是很痛心很辛酸的一件事。社会还是原来哪个社会,他不会因为科技,经济,国力的增长就改变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的本质,趋利避害似乎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一起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生活愉快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


草根厨子90后农民工


以前对电商没这么反感,但这两年亲身体验了农副产品的贵族价格,我对这种伪三农的二道贩子没啥好感,的确对于一线城市这些售价不高,但全中国有几个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比又有多少?普通水果价直逼猪肉价,从而带动整个市场物价,让二三线城市边缘人情何以堪啊!我所在的小镇五花肉带皮腿肉14元/斤,精瘦肉排骨18元/斤,而水果的普遍价格10∽5元/斤,不是啥名贵稀罕水果,就葡萄,桃子,李子这些当季水果,苹果更下见不着10元以下的[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