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民和法院抗“疫”故事之“東西門神”

張曉平,男,現年56歲,黨齡33年,1992年退伍後轉業到民和縣人民法院法警隊工作。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民和法院抗“疫”故事之“東西門神”

從警28年來,他時刻牢記自己曾經是一名軍人,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向,從法警隊一名普通的警員一直到當上法警大隊隊長,他始終聽黨指揮,堅決服從黨組安排,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出色地完成了多達千次的值庭、安保、押解任務。2019年剛剛卸任法警隊大隊長一職的他,本想著歇一歇、緩一緩,讓年輕法警們多鍛鍊,給年輕人創造更多一展拳腳的機會,但接到院裡阻擊疫情的命令後,他依然身先士卒,堅持到一線作戰。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民和法院抗“疫”故事之“東西門神”

不僅僅是他,他的妻子和女兒也都在這場阻擊戰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的妻子,是民和縣人民檢察院的一名檢察官。巧的是,他和他的妻子在同一時間接到命令,要去執勤點執行疫情防控任務,但不巧的是,他們一個要去蓮花臺收費站疫情監測卡點,一個要去馬場垣收費站疫情監測卡點。就這樣,他們一個在守衛民和縣的“東大門”,而另一個,在守衛民和縣的“西大門”。半個多月以來,他們鮮有見面的機會,更顧不上家裡的兩個孩子,但他們無怨無悔,他們就像兩個門神一樣,堅守在我縣的“東西大門”,每天重複地詢問、排查、登記過往車輛和行人,沒漏過任何一輛車、任何一個人。還有他的女兒,是民和縣法院的一名行政人員,雖然她沒有衝鋒在阻擊疫情一線,但她白天堅守在黨建工作崗位開展工作,下班後照顧正在上中學的弟弟的生活起居,解決了二位“門神”的後顧之憂。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民和法院抗“疫”故事之“東西門神”

我問過張隊,執勤辛苦嗎?張隊笑了笑說:“沒什麼辛苦不辛苦的,都是應該乾的。”話很簡單,沒有抱怨。他還不停地催促我多跟年輕幹警聊聊,多寫寫他們,說完,便跑去繼續排查過往車輛。他在阻擊疫情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退伍老兵、一名老黨員時刻想著為人民服務、為他人著想初心和使命,也為年輕的幹警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