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線

楊偉蓮是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大洋市場監管所註冊大廳的一名窗口工作人員。去年年底,她才剛剛休完產假回到工作崗位。

正月初一接到全員取消休假的通知後,楊偉蓮二話不說,把7歲的大兒子送到了媽媽家,僅7個月的小兒子交給了丈夫和婆婆,自己則投身到防疫工作中。這期間,身邊的親朋好友甚至是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問過她最多的一個問題是:“疫情期間你們大廳暫停辦理業務,你每天上班能幹什麼?”

楊偉蓮總是笑笑不說話,在她看來,與每天出門奔波在一線的同事們相比,自己做的工作確實不值得一提。但是在同事們心中,她就是所裡的一根“定海神針”。防疫工作開始後,楊偉蓮主動承擔起了後勤組長這一工作,保管物資、消毒登記、體溫測量、統計報表……一系列的後勤工作都是她統籌協調。

其實,楊偉蓮目前還在哺乳期,但是疫情當前,她主動放棄每天一小時的哺乳假,依然準點上下班,為大家駐守陣地。

抗“疫”前线

疫情期間,根據上級要求,需要排查轄區餐飲店、藥店、農貿市場經營戶中湖北籍已返鄉的、有湖北接觸史或暴露史的人員,分類通知暫緩返回或隔離。考慮到轄區經營戶較多、大部分餐飲店已關停等情況,所裡決定現場排查和電話排查雙線並進。“大家每天在外面巡查已經很辛苦了,電話排查的事就交給我吧。”於是,楊偉蓮通過系統篩選出經營戶後,開啟了她“話務員”的日常,“喂,您好,這裡是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這樣,她日均要打出150多個電話。每天打完電話,還要核對經營戶所屬行業,整理數據上報。有時一天下來,早上倒的開水都還沒喝下去一半。

抗“疫”前线

電話打得多了,楊偉蓮也積累了一些心得:“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耐心、禮貌、熱情,不能讓開不了業內心焦急的經營戶產生恐慌,也不能讓還在外地的經營戶誤以為臨海不歡迎他們。”

除了復工人員排查,窗口每天還會接到群眾來電諮詢什麼時候可以辦理營業執照、網上辦理應該怎麼操作等問題,有著豐富註冊經營的楊偉蓮也一一答覆。正月初十,她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經營戶著急辦理網上銷售服飾的營業執照。楊偉蓮耐心指導她通過網上申報成功辦理了營業執照。

“你們在前方抗‘疫’,我在後方保障!” 不被看見的幕後付出,戰“疫”一線的堅強後盾,楊偉蓮代表的千千萬市監後勤,和奔波在前線的巡查隊員一起,為群眾的健康平安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這場戰“疫”,我們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