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對餐飲業影響會有多大,疫情過後是不是會大洗牌?

家在蘋果之鄉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大量餐廳停業,餐飲業損失難以估計。開市四天,酒店及餐飲跌幅-11.0%,其中西安飲食-14.57%。

這個損失大多數是淨損失,無法在疫情後進行回填。朱武祥團隊針對995家中小企業進行調查,其中,零售服務、餐飲住宿、娛樂及文化旅遊佔32%。調查報告顯示,疫情期間這些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成本壓力來自工資和租金,員工工資和五險一金、租金合計達76.46%,償還貸款佔13.98%。

餐飲店的毛利率還是比較高,負債率偏低,但極度依賴於流水。這行業的特點是,餐飲店依賴高流水,現金儲備有限,甚至基本不儲備現金,日常運營依託於單店的流水滾動。

同時,信用資產不夠,很難獲得銀行貸款,如今門店突然關閉,或流水枯竭,發工資、繳房租都困難。再加上這些年房租大幅度上漲,不少個體戶餐廳、過度擴張的連鎖餐廳可能倒閉。若疫情持續,多數餐廳熬不過三個月,還會陷入開張與關張的兩難。

我們再看大型餐飲公司。這些年經營狀況不太好的全聚德,其股價在開市四天跌幅為-14.44%。還有,前不久,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呼救:賬上現金流抗不過3個月。西貝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400多家門店基本都已暫停,預計春節前後的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8億元。

西貝主要的壓力在人工成本和房租,大概佔30%,房租佔10%。2萬多員工,一個月工資1.56億,三個月大概4、5個億。西貝董事長說,哪個企業會儲備那麼多現金,如今只能貸款給員工發工資。

所以,餐飲遭遇的打擊會很大,短時間內會有一批企業倒閉,一批服務工人失業,不過餐飲具有剛需性質,疫情過後,這個行業又會逐漸恢復。

疫情過後,餐飲業會有什麼改變?首先,不會有大改變,餐飲是剛需,需求穩定,而且飲食習慣很難改變。其次,酒店類餐廳恢復速度更慢,快餐類更快。這次疫情,多數傳染案例來自聚集、聚餐。這給中國人喜歡的聚餐共食習慣以警醒,段時間內聚餐會減少。最後,人們會更注重餐飲衛生,培養分餐習慣,網上訂餐、生鮮外賣有機會。


村口那個小胖子


這次疫情對餐飲業的打擊著實不小,特別是年夜飯、春節聚會等項目的禁止和取消,其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很多餐飲企業甚至低價處理年前儲備的食材,人力成本、物資損耗、營業空擋等,都在考驗餐飲企業的韌性和耐力。但是,餐飲業不會出現大洗牌的局面,國家對疫情的防控堅強有力,各地政府基本穩住疫情發展態勢,企業開復工已經陸續開始,一個新的發展契機隨之而來,餐飲業的春天來了。


快訊大連


打擊肯定是巨大的。現金流少的估計都很難存活下來。就目前而言,疫情尚未有效扼制,回暖尚需時日。所以不管是餐飲還是別的行業,要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不能盲目擴張。要學會主動出擊,搞好衛生及管理,大力發展線上等措施保證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臭臭的奶爸


疫情後對餐飲會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衛生方面還有餐飲制度方面會有很大的改善。促進外賣的速度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