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幾歲才能聽話了?我女兒3歲了,不讓她幹啥她非幹啥?

寶媽9513079280927


一般情況下,小女孩的智力要比小男孩發育的早一些,活波好動是這個年齡段的普遍特點。要說三四歲的小孩能不能聽家長的話,這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從家庭人員數量來看。

生活在人多的家庭裡的孩子性格普遍會活波一些,因為人多,所以孩子接受的信息也多,對外界反饋的內容也各有不同。尤其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都喜歡寵愛小孩子,要啥給啥,要啥買啥,所以小孩子在爸爸媽媽那裡一旦滿足不到自己的需求時,有時就會顯得任性一些。而作為三口或四口之家的孩子,可能沒有像爺爺奶奶那樣寵愛的寬鬆條件,也只能在爸爸媽媽面前討點歡心,所以有時會比較聽爸爸媽媽的話。

其次,從家庭教育的情況看。

會教育的家長一般都不會太粗暴,也不會太武斷,他們會靈活地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哪些東西可以玩,哪些東西不能玩,所以在孩子的大腦裡就會慢慢形成一種自律意識,在外在表現上就是比較聽爸爸媽媽的話。當然,每個小孩子的天性都是新奇和好動的,如果家長簡單粗暴的阻礙她的好奇心或者她正想要做的事,她肯定會表現出不高興或者大哭大鬧。如果長期下去,小孩子在內心深處就會形成一種叛逆性格,像家長說的那樣不聽話。

第三,從小孩的性格看。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孩子的性格特徵。有的孩子受遺傳因素影響,有的性格外向,有的性格內向。性格外向的孩子,一般都會疲一些,不受拘束,活波好動,所以不聽家長話的時候多一些。性格內向的孩子,一般情況下都比較內斂和文靜,膽子也相對小一些,不會東串西跳的,對爸媽會比較依戀,所以看起來就比較聽話。

以上只是對幾種情況的簡單分析,因為孩子還太小,還不能簡單地下標籤。再說,孩子聽不聽話,都是站在家長角度來說的,用家長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行為表現有時是不客觀的,也是不準確的,因為每個家長的認知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做出的判斷標準也就會不同,這樣也就會給孩子定義成不同的印象。

正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在這裡我也給家長們幾點建議:

  • 一是要正確教育引導孩子,尊重自然成長規律,呵護孩子的天性,不要武斷阻礙孩子的個性發展。
  • 二是要學會蹲下來、慢教育,只有家長把自己變成孩子,你才能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走進他的世界,切不可操之過急,切不可按照自己的意氣行事。
  • 三是要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親子活動,一起讀書,一起做遊戲,尤其到大自然中去聽風的聲音,去感受萬物的生長,有你陪著,孩子才會成長的更快,因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呼號07


我妹家的老二也是3歲多一點,確實有時候比較磨人,而且完全是個戲精好吧。我妹家屬於是虎媽貓爸類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老二是女孩,平時如果吃飯的時候,飯桌只有她媽媽在,她就會吃的特別規矩,不挑食,也不胡鬧,一旦飯桌上有第三個人,比如她爸爸或者姥姥或者其他人,她吃個飯能折騰兩個小時,又是撒嬌、哭鬧,又是要喂要抱,如果她媽媽當時吵她,她會鬧的更厲害。說實話,有時候磨人的狠,我都想揍她。[酷拽]但是有時候又很乖,比如太姥姥去世的時候,給她說不可以吵鬧,要安靜點,她雖然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但是卻很聽話,沒有亂跑亂跳,乖乖的待著。這可能就是老人說的“三生四歲,磨人才會”這個年紀是剛剛懂事的開始,從一兩歲的處處以她為王的狀態過度到什麼都要慢慢去懂,去建立自己的是非觀和認知,肯定還是需要一個過度的。不過這個階段,需要家長付出很多的時間和耐心,儘量不吵不揍,通過一個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有效溝通,否則,容易導致孩子隱藏自己情緒或者就是戲精附身。我妹妹目前就已經發現這個問題,現在正在努力改進中。

總之,我覺得三四的孩子,就像戀愛中的女人一樣,邊哄邊教,威而不嚴,因材施教,陪她慢慢過度,畢竟成長是放下一個又一個胡鬧的特權,和修樹一樣,這個過程略有不適,我們作為家長既要愛她的懂事乖巧,又要能引導她的胡作非為。

最後,感恩每一個寶貝,她們的成長,也成就了今日我們的進步。加油寶媽![耶]


七月微寒


家有一老,猶如一寶,家有一小,歡樂熱鬧。

3歲正是剛剛懵懂懂事,帶來歡樂的時候,這個時候就任性地由她給你帶來歡樂吧,你是身心都在享受著快樂中啊,多麼享福啊。我的小孩兒也是剛剛3歲,小男孩兒,三歲了,有些話還說不清楚,比如讓開,他會說成樣開,臉上稚嫩的笑容,前一分鐘還在哭,跟他一逗,馬上破涕而笑。經常跟我說,爸爸,我有個好主意啦,做什麼啊,咱們打架吧,呵呵。

捉迷藏時,我說要數到10啊,他說,頭往沙發上一趴,張嘴就說,10——,逗得我們一家哈哈大笑。小孩兒就是不讓他幹啥,他非幹啥,我不讓他端碗,他偏要端,不讓他掃地,偏要掃,我就用命令的口吻說,去端碗去,他就說,我就不來,所以,有時候,你也要她鬥智鬥勇啊。

和小孩兒的樂趣實在太多,他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可以逗得我們大家哈哈大笑。所以好好享受下,這個小活寶,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武文天下


首先,不要只從成年人的角度來判斷孩子的動機。兒童眼中的世界與成人眼中的世界不同。在他們心中,他們正在認真地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但在大人眼裡,孩子可能是瞎玩的,所以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打斷孩子,孩子可能會很生氣,但大人可能會覺得很莫名其妙。我們不能從成年人的行為標準去衡量,也不能從他的動機和意圖來判斷孩子做某事的對錯。

其次,三四歲的孩子沒有道德觀念。兒童道德發展是一個過程。發展心理學家柯爾伯格曾提出過兒童道德發展的三水平理論。在他的理論中,4歲的孩子處於“習慣前的水平”。雖然處於習慣前水平的兒童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但他們對是非的判斷並不是基於傳統的道德標準或社會期望,而是基於“行為的直接後果”。在這個層次上,孩子們會經歷一個典型的階段——“幼稚利己階段”,也就是說,他們只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以“是否能讓我快樂”為標準來判斷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說,在他們的心目中,沒有成人世界的道德規範和倫理觀念,所以我們不應該認為,此時此刻,孩子們說我想打死你,不要覺得很奇怪,更不覺得孩子們敢於對父母說這樣的話,感到心痛,並認為這是一個不孝的孩子。事實上,孩子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憤怒,由於情緒管理能力的發展水平有限,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父母應該做的是教會孩子尊重長輩,尊重他們的父母。另外,當孩子說這樣的話時,我建議父母和孩子用不同的方式交流。父母可以把這變成一個非常有趣的遊戲。比如,你殺不了我,殺了我,明天就沒人給你做飯了。然後孩子可能會想出一個辦法說我可以讓父親做飯,而你可以想出另一個理由。讓他不要殺你,鼓勵孩子想出更多的理由來“殺”你。在這樣的遊戲中,它促進了孩子認知能力和邏輯能力的發展,親子關係也會進一步發展,也讓孩子意識到不能隨便殺人。

最後,家長不應該“火上澆油”。由於兒童前額葉發育水平不完善,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往往較差,很難在短時間內從崩潰的情緒中冷靜下來。這時,如果家長又一次大喊大叫、責罵、對峙,只會使孩子陷入連續循環的崩潰,更無法平靜下來。所以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平靜的時間,讓他們暫時遠離刺激源,不去關注他們,適當安撫他們,讓他們轉移注意力,利用這段時間來恢復他們的平靜。

此外,在兒童的“良好叛逆”方面,兩三歲的兒童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表現出良好的認知發展。父母不應該用我上面說的那句話來給火上澆油。孩子發脾氣時,最好用興趣轉移法或冷靜法。不要和孩子較勁,情況就會大大改善。


不失童真


俗話說得好:三歲四歲,磨人才會!這句話說得就是三四歲的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認知的能力。這個時候會跟大人對著幹。俗稱磨人,還別說,三四歲的兒童還真像個磨人的小妖精🧚‍♀️[奸笑]。究其根本原因有如下三點。

一: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喜歡指導、干預、打斷、制止、批評和訓斥孩子,這樣當孩子不聽大人話的時候,就覺得孩子跟自己對著幹,

二:有些家長喜歡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所以越不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就偏要做什麼。

三:家長沒有耐心,當孩子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耐心的觀察孩子的真實意圖,是真的想做那件事還是隻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其目的是想讓家長陪自己一起玩耍。

至於小女孩什麼時候會 聽話,我覺得五六歲左右就會聽話了。因為滿三週歲了就可以讀幼兒園了,在幼兒園裡,老師們會教孩子們怎樣跟小朋友打交道,怎樣跟小朋友們分享開心與喜悅等等。等孩子上大班了,基本就能很好的跟大人交流了。這個時候孩子帶起來就非常省心了。


張家小域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的-怎麼也要寶寶懂事了之後才會聽話的,一不過,可以注意一下後天的培養的,只要注意平時教育方法,相信寶寶是會很快就聽話的,平時一定要家長以身做則才可以的,這樣才是會給寶寶做一個好榜樣的,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2—3歲,這是從嬰兒過渡到幼兒的階段。

兩歲之前,孩子是一個只會乖乖服從大人命令的小天使,而在兩歲之後,就會隨時變身為憤怒的小鳥,愛和家長對著幹,越讓他做什麼他就偏不做什麼,自己還有很多小主意,總是想方設法地實施自己的想法,為一丁點兒的事情就亂髮脾氣等等。經過一年的醞釀,叛逆在3歲達到了頂點。面對兩三歲孩子的不聽話、難管教,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輕則指責說教,重則打罵。其實,兩歲是一個轉折點,所有的叛逆都代表著孩子在長大,有了主見和獨立意識,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祝你和寶寶健康。


超級暖爸


一個6歲孩子的爸爸認為:首先提出這個問題的思想就有問題。反問一句,為什麼要讓孩子一定聽話?要聽得話就一定是正確的麼?如果是正確的就證明給孩子看,讓孩子明白這是正確的!三歲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模式,這是好事啊,如果不聽就證明孩子認為你說的不對,是反駁。耐心細緻引導就好!至少要搞清楚他非要這麼幹的理由,原因,不問青紅皂白強按你的要求來,那你這孩子只會在你的陰影下生活


清心7814


其實不應該說孩子幾歲才能聽話。應該說我們自己多大才能願意傾聽孩子?我們說的“不聽話”往往是因為孩子不按照我們希望的樣子去成長,但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及需求,在瞭解了她的成長規律及需求後,再來談及“聽話”會更有意義。

孩子的理解力比我們想象的要早的多,當孩子能自己表達時她就完全可以實現“聽話”。不會說話時,她可以用肢體語言;可以使用語言時,她就用語言或行動表示。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兩歲左右有個叛逆期,對於任何事情她們都習慣說“不”,但這並不代表她是真的否定所有事情。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了解,這是一個普遍規律,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這麼個成長階段,然後我們需要去分析,她的這個“不”也就是問題中說到的“不聽話”,是她真的在反抗還是隻是習慣性的拒絕。

0-6歲的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對於環境中所有的一切她都都會照單全收,也就是我們俗說的“有樣學樣”,當我們大人能做到生活有秩序、言行一致,她會學;當我們對孩子能做到溫柔傾聽,並且給她提供自由的成長環境(這個自由並且絕對的自由,也是有所限制),相信她也會尊重並且理解我們。只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信孩子或者大人很快就能做到“聽話”


靼壹碼


小女孩到三歲左右聽話。說三歲是因為小孩一般二歲多就完全感覺到大人的意思,所以這個年齡段就可以有很好的交流了。小孩你不讓她幹啥她偏幹啥。那就是小孩有逆返心理了。那索性說她能幹啥。如果一味的說她不能幹啥,她肯定不會聽的。至少要說出為什麼來。如還不聽,她幹了之後的後果要讓她知道,下次她肯定會聽的。如後果不影響孩子或其它就索性不說,讓她自己摸索。只要你多講為什麼不能。她肯定會聽進去的。時間長了,她知道你是說到做到的人,遇孩子不聽話,不亂指責她。久而久之她很信任你的話。就不存在不聽話了。大人主要是耐心,引導為主。


丹丹成長修煉記


小女孩,一般到六歲就有點聽話了!完全聽話都到成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