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做出让父母入住养老院的决定?

老左心理工作室


大势所趋,以前认为只有无儿无女的人和子女不孝的人才进养老院,现在形势变了,社会上老年化严重,老年人需要生活照顾和精神生活。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很难有能力照顾好老人。


A乳腺科J医生


我住的是一个小县城,我们这里的养老院真的很值得向往!

三层楼,有电梯,按年龄安排房间,年龄大的住一楼,依次往上住。一人一间屋,带卫生间,也有两人间,一般夫妻住。暖气,电扇,空调,警报系统,楼道内有监控录像头。

有餐厅,考虑到他们那个年代不习惯吃精粉,就在村里买了麦子,磨成全麸面自己蒸馒头,有个大院子,全是种的菜,夏天根本不用买菜,冬天也是基本吃白菜,萝卜,土豆,我们北方习惯冬天吃这种菜了!自己养了很多鸡,鸭子,鹅,天暖和吃蛋,不下蛋了就偶尔杀几只炖炖吃了,排骨,羊肉,牛肉到冬天都有,都有养生食谱。

有两个护士,两个保姆,工资都是4000多,照顾的很好,身体好的老人也帮着干很多活,种菜,喂鸡,做饭之类的活都能干!

院长,还有副院长,主任,都是公务员。孤寡老人都是有村里每月上交300元伙食费,有工资的按工资标准也是差不多300到600,很多老人都是春天,夏天,秋天愿意来养老院,有院子可以活动,还能说说话,冬天就待在家里。

过年过节会有单位,企业过来看望老人,带点福利,有时候还有捐款。民间义工组织会定时来打扫房间卫生,消毒。

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广场舞,还有活动室,茶室,观看新闻。

我作为义工在里面连续待了三天,简直不爱回来了!吃的舒坦,吃饱了有活动的大院子,好几亩地的院子,有花,有菜,有鸟叫,有小桥流水,关键是有人说话,开玩笑。

太阳照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红似白的。


向往的生活574


和你分享一个我舅妈家的真实案例:

舅妈现就入住在了养老院,她有2个儿子,一个女儿。

原本舅妈和舅舅两个人一起生活的,但前些年舅舅走了,舅妈人老多病,行动不便,眼睛又不好使了,一个人又不能自理。

大儿子在国外打拼,没成家,但偶尔会回来看望一下,也会给老人一些钱。

小儿子条件还不错,但夫妇两人工作都很忙,照顾不了老人,他们给老人家请过几个保姆,但都被老人轰走了,他们也没有办法。

女儿嫁外地比较远,家境贫穷,所以很少回来,但偶尔也会回来看望几天,给老人一些小钱。

儿女们说真没办法了,所以才做出了,让老人入住养老院的决定。


伊葉之秋


说实话送父母去敬老院作为我还是于心不忍。因为哪里必然不是家,对于父母是陌生环境。

但现实确实也很残酷,比如自己身体不好;请来的保姆在家人不在的时候会对老人不好,还不如敬老院有24小时监控和护理。

所以如果没办法要送父母去敬老院,我会选择时间弹性的那种。当我住院不在家的时候让他们去敬老院,等我回来马上接回来,请个保姆或小时工和我一起生活。



觉心悦境


不想养就是不想养,别找一大堆借口,当你养孩子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父母当初是怎么养你的,你能养孩子为啥不能养父母,不养的人把养老院说的比皇宫还好,你的父母躺在养老院床上经常想的是什么嘛,那就是对你小时候满满的回忆,你说伤心不伤心,我家旁边就是养老院,经常去


加油武汉加油黑龙江


孩子在外工作,常常不能回来。如果把老人放在家里没人照顾,一旦突发生疾病。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曾经亲眼目睹过一个案例。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小区,有两位年迈的老人,老伴儿卧床多年。老头儿也年岁已高。某日老头儿去厕所突然摔倒。由于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工作,没有亲属。更没有人知道这个突发情况。这样老伴儿被活活饿死了。因为老头儿昏倒在厕所。直到走廊发出尸臭味儿,才被邻居发现。于是拨打了110。通过上面这个事例。将年迈的父母送到养老院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天才老韩


我妈说她老了后要去养老院,我心里有点接受不了,可如果我们真的没时间照顾老人,我会同意妈妈的做法,可我不会让妈妈像一般老人那样,我会白天把妈妈送去,晚上再接回来,就像上学那样,如果有时间,肯定不会让老人去养老院


咯五劳模KKKSQL嗯YY


首先要说的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养老观念已经开始改变。以前都是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送老人到养老院好像是子女不孝,现在人们不这样看了——

家里没人让生活上不能自理的老人在家不放心,请个保姆算上吃住费用一点也不少,有的还不懂病人怎么护理;老人有点头疼脑热,子女不一定知道用什么药;在养老院里生活上有人照顾,还有别的老人做伴,专业护理,日间照料,文化娱乐一样不少,何乐而不为呢!

越来越多的老人去养老院亲身体验后,住养老院的意志更加坚定了,如果不送老人去养老院,那才是真不孝。

那么,儿女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要送父母去养老院养老?

首先看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养老院会接收完全生活能够自理、老年性痴呆、精神病、柏金森、造瘘术、偏瘫、完全卧床、长期注射胰岛素、插尿管,胃管,气管切开。处于生活半自理或者不能自理的状态下的老人最好选择入住养老院。有不少老人80岁还能够生活自理,有的人50多岁就偏瘫了,总之需要精心照料的老人可送到养老院。当然,老人住养老院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其次,平时老人生活比较孤独的,入住养老院是个很好的选择。有些老人喜欢热闹,有个老年群体,聊聊天,打打牌,会使这些老人感到快乐。还有独生子女夫妻,或者儿女确实没有时间照顾的老人,与其一人在家独居不如送到养老院齐乐乐。

最后,身边确实有不错的养老院,比如管理正规、收费合适、护理专业等,把老人送到这里,比在家里强,养老护理员都受过专业的训练,护理工作都有规范,还有人检查工作,如果在家里,有专业护理技能的保姆费用高,没有专业技能的护理不好,在家工作还没人管,既花钱还没有安全感。

其实住不住养老院,主要是在老人,既要结合实际情况,又要尊重老人的意愿。关键还要记住,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社区托老站,做子女的还要三天两头去探望,逢年过节也要把老人接回家,共享天伦之乐。


杨勰


可能是一种无奈,因为这个社会的竞争太激烈,压力太大,特别是70后8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她们都要担负着双方的老人,生活起居生病都需要人照料,有很多人都力不从心,并不是不孝,而是生活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又上要照顾老人,下要照顾孩子,两个人照顾四个老人的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经济收入低的普通大众,他们真的很难,父母有养老医疗还好些,到敬老院的老人大部分都是自愿的(非自愿儿女不孝的就不说了),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这些老人是可敬的,为儿女操碎了一辈子心,晚年却得不到儿女很好的照顾,这是现代老人的悲哀,也是现代儿女的悲哀,谁不想享受天伦之乐?膝下儿孙环绕,可是实力不允许啊![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也是给我们寄托在长所(长期托儿所)吃住都在托儿所,到周末会来接我们,敬老院是也一个道理,但要做到不管多忙每个星期,一定要到敬老院看看老人,或接回家最好,人老了性格和小孩差不多,要多关心他们,陪他们多说说话,只要你的心在老人那就行,并不是说敬老院不好,而是中华传统思想,心里这道坎过不去,一说这个老人去敬老院了,好像儿女不孝似的,再说现在的敬老院条件都挺好,老人去不会受苦,只是和在家呆着,不太一样而已。本人绝不会把父母送到敬老院,父母把我们养大成人,我们要回报他,做人要有反哺之情,这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为孝道,百善孝为先,本人还是喜欢老人在家里,家有老人,如有一宝,还是喜欢和老爸打嘴仗的感觉,如果有一天家里没有老人了,心里觉得空空的,如果老人非要上敬老院,我还是会尊重他们的决定,个人见解,只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还是不要把父母送到敬老院,愿天下父母和儿女都生活的幸福[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






夏蓬有话说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她开始不愿动手做饭。而且愿意让人陪着。而儿女问各有各的工作,起早贪黑,顾不上她。请保姆来家照顾,经济、居住条件达不到。而去养老院,既解决吃饭问题,又有人聊天,费用也不高。养老院也很不错,规模不大,是个二层楼,但老人都在一楼,有热水,暖气,两人一间屋,单独卫生间,防滑地板,专门的保洁人员打扫,吃饭腿脚方便的自己去吃,不方便的,送自己屋里。她看了,很满意,就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