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築牢和堅守在一線疫情防控陣地的領軍人


——記市人大代表張晶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先進事蹟


​ 連日來,在高新區淩水街道大山村居民微信群裡,許多居民紛紛發出這樣的帖子:“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只要村裡工作需要,我們全力支持!”“打贏疫情阻擊戰,我們召之即來!”……這種來自基層群眾的呼聲和力量,源於村裡有位疫情防控的領軍人,她就是市人大代表、大山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晶。


張晶:築牢和堅守在一線疫情防控陣地的領軍人


築牢疫情防控一線 守土盡好“三責


有一種使命叫堅守,有一種責任叫擔當。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張晶以“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勇氣和擔當,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和群眾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以戰鬥姿態築牢基層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第一道防線。

接受疫情防控任務後,張晶與黨委班子成員第一時間成立了大山村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並擔任組長。她及時組織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果斷提出利用廣場大屏幕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協調派出所幫助社區提供相關人員信息、對武漢返連人員居住樓棟及時進行消毒等7項舉措。在村防控指揮中心,製作《各社區疫情排查統計表》,適時更新各類人員情況,做到掛圖作戰、列表銷號。


張晶:築牢和堅守在一線疫情防控陣地的領軍人


張晶:築牢和堅守在一線疫情防控陣地的領軍人

她組織機關黨員幹部深入到村管的5個社區,分區包片、幫助協調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瞭解到社區居民急缺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品,就立即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確保防控物資及時到位;瞭解到社區工作人員沒有時間做飯,就組織村黨員下到社區幫助做好熱騰騰的午飯;接到小區實行封閉管理的要求後,與街道、派出所研究制定封閉措施,逐個社區檢查落實情況。

從1月23日開始,她就與村黨委班子成員晝夜連續奮戰,每天只能休息四、五個小時。腰部的老毛病犯了,她就捆上了腰託;實在太困了,她就靠在椅子上眯一會兒;家中93歲的母親一直臥床需要照料,只好託付給了保姆。她說,從我做起,關鍵的時刻,我們黨員幹部必須擔負起自己的職責。


堅守疫情防控陣地 守土做到“三到位”


“平時情況下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能站起來,危機情況下能豁出來”——這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要求。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哪裡工作最艱鉅,哪裡就能看到張晶的身影。


張晶:築牢和堅守在一線疫情防控陣地的領軍人


一是排查到位。除夕那天,張晶組織村和社區的黨員們便展開了對轄區10738戶人員的全面排查。她帶領5個社區的書記和工作人員,按照網格化的責任分工,給各自管片的居民逐家逐戶地打電話,人人打到手機欠費;對於實在找不到的,她們就通過詢問樓長、聯繫鄰居、與派出所溝通等方式,千方百計把排查工作做到位。

二是宣傳思想工作做到位。對於查出的武漢返連人員,張晶與社區書記們親自與他們進行對接,主動添加其微信,全程掌握他們的情況。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住戶,她總是耐心細緻地做好思想工作,直至個別人願意配合為止。

三是防控到位。為了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張晶與駐村第一書記王居武步行3個多小時,走進石山溝、水流溝、李翔溝等大山最裡端,查看防控情況、再三叮囑居民做好自身防護。之後,每當社區出現新情況新問題,她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她的到來讓年輕的社區書記們彷彿吃了定心丸,感到心裡非常的踏實。


築牢和堅守一線疫情防控陣地 守土做好“三員”


在組織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張晶既是指揮員、戰鬥員,又是宣傳員。她注重凝聚群眾的力量,築牢“一線防波堤”,建好“一線隔離帶”。


張晶:築牢和堅守在一線疫情防控陣地的領軍人


著眼發揮社區網格化管理的作用,她將支部書記、黨員、樓長、志願者等編入5 個社區的網格之中,分配任務、明確職責,統一調配。各網格員都有自己明確的分擔任務和排查對象,每天排查的情況由社區到村集中彙總,從中確定重點住戶和重點人員,確保排查工作全覆蓋、無死角。

為了營造群防群控的濃厚氛圍,她指導各社區製作懸掛宣傳標語,開設小喇叭廣播,以接地氣的語言、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廣大居民宣傳疫情防控常識,強化自我防護意識。與此同時在各社區成立黨員志願者巡邏隊,每天排查轄區來往人員,對不戴口罩的進行勸解,對聚堆兒人員進行勸離,確保各項防控要求得到真正落實到位。

如今的大山村,堅定信心,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已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文/劉春慧 郭瑞芳 照片由大山村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