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很爱很爱一个人,特别爱。会因为现实问题分手吗?”

知乎的评论中,有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也有网友认为:“因为现实问题分手,就是不够爱,真正深爱,就不会离开。”

最近和身边的一位女性朋友聊天,也谈到了这个话题,她说年龄的渐长让我们的爱情观变得世俗而尴尬,我们越来越重视找一个“合适的人”恋爱、结婚,总是权衡着现实的分量,金钱、物质、事业与前途,成年人爱情中的浪漫和轰烈,在走入婚姻时,是注定会被打折扣的。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究竟有没有纯粹之爱?

考虑到现实的爱情是不是打了折扣?

爱情与现实之间该如何抉择?

200年前,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用她的6部小说给了我们答案——真正好的爱情,是理性与情感的平衡。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现实中的爱情并非打了折扣

而是理想中的爱情从未落地


在简·奥斯汀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劝导》中,贵族小姐安妮和青年军官温特沃斯倾心相爱、订下婚约。

可温特沃斯既没有地位也没有财产,因此年轻的安妮在父亲和教母“强调等级观念和婚姻生活前途”的劝导下,忍痛解除了婚约,并开始了8年的痛苦等待。

8年后,成为职业海军上校的温特沃斯衣锦还乡,一举一动都散发着绅士魅力,而时间的流逝也印证了他们心底对彼此的深刻情谊,两人终成眷属。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小说中,简·奥斯汀让温特沃斯重新回到了安妮的命运里,然而现实是,简·奥斯汀放弃了一段没有未来保障的感情,那位男士回到了爱尔兰,两人天各一方、终生未见。

著名的《傲慢与偏见》,同样是简·奥斯汀以自身真实的经历为蓝本写就的。

1796 年,20 岁的简·奥斯汀认识了邻居埃萨克·勒夫罗伊牧师的侄子托马斯。他们相识、相知,情投意合,几乎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可爱情总是为金钱所累,勒夫罗伊太太唯恐每年只有 20 英镑零用钱的奥斯汀会拖累侄子,便立刻打发托马斯去了伦敦。

之后托马斯迎娶富家女,一路荣华富贵,官至爱尔兰王座法庭首席大法官,与简·奥斯汀的旧情早已是过往云烟。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简·奥斯汀的教导》作者德雷谢维奇说:“奥斯汀并不反对浪漫,她反对的是浪漫神话

”。


终身未婚的奥斯汀在她的六部小说中成就了十余桩婚事,但她并不认同那些浪漫化、理想化的爱情幻想。

事实上,她的笔下总是充满了金钱与爱情较量、理性与情感的平衡,而无论是小说还是现实,过去还是现在,并非是考量现实的爱情不再纯粹,而是理想中“不求生存,只求相爱”的感情从来就没有落过地。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考量现实并非“势利”,而是心智上的成长

“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与挑战前途未卜的未来以及承担繁重生活的琐碎相比,分手实在太过简单。”

知乎的这句高赞回答似乎说明,理想的爱情之所以难以落地,是因为时间带来的生活的自立和对自我了解的深入,让我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需要通过爱情来“看见自己”,更明白曾经的奋不顾身大抵是一场自我感动,无法自爱的人不足以爱人。

这种观念的转变并非是因为感情的退化、爱的能力的丧失,反而是一种成长。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1、 高贵与幸福是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却很大


《劝导》中,安妮和温特沃斯的结合,最终得益于男方通过一番努力摆脱了“穷人身份”,因而为爱情的存续提供了现实基础;


而《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与威洛比爱得死去活来,然而正当“恋爱脑”的玛丽安以为幸福唾手可得时,债台高筑的渣男威洛比却公然抛弃了她,向一个泼妇般的女继承人“献上了膝盖”。


简·奥斯汀告诉我们,成长意味着懂得了“有情饮水饱”是一种太过理想化的状态,爱情很难逾越个体的生存而存在。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其次,忽视物质、避谈利益的关系也并不能彰显“爱的纯粹性”。

因为现实中,大部分人都只会与那些能提供足够“利益”的伴侣维持亲密关系,抛开外形条件不谈,伴侣的处世能力和性格魅力才是打动我们的关键,而这些优点通常与“金钱与身份”不无关系。

换句话说,爱情,本就是一场复杂判断下的产物,只不过火光四溅的一瞬间,我们误以为自己足够伟大,可以只爱 Ta的灵魂。


2、我承认我的感情,但我不会被情感控制


《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坠入爱河时,说了这样一番话:“熟悉不熟悉,不取决于时间和机缘,只取决于性情。对某些人来说,七年也达不到相互理解,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七天就绰绰有余了。”

不同于完全相信“感觉”玛丽安,姐姐埃莉诺对待爱情却更为理性、清醒,她这样表述自己与爱德华的相处:“我常常见到他,研究他的情感,听取他在文学与鉴赏方面的见解。

整个来说,我敢断言,他知识渊博,酷爱读书,想象力丰富,观察问题公允而准确,情趣风雅而纯洁。”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最终,玛丽安被抛弃的结局,也证明了她与威洛比的相遇大抵是情欲的作用;而埃莉诺得到的,却是简·奥斯汀所说的那种真正的、经得起考验和判断的爱情。

简·奥斯汀在她的小说中处处暗示着我们要“重视理性”,以及“爱情中,一开始不那么吸引人的,却往往是最正确的选择”。

比如《傲慢与偏见》快结束时,有人问伊丽莎白:“你能告诉我你爱他多久了吗?”

伊丽莎白回答说:“那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所谓成长的第二个标志就在于,在爱情里,我们的脑袋不再空无一物,任由情绪指挥,理性即基于自身价值观、以及客观事实之上的对感觉的判断。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一如《简*奥斯丁的教导》第二章“《傲慢与偏见》:成长”中的一段话:

感觉总与某些事情相关,而‘某些事情’本身并不是一种感觉。


它是一种看法,是对事态的一种认知,伊丽莎白的感觉就建立在她对某些事态的认识的基础之上。


所以,现在只要我的感觉不合理、不对,我就会设法放手。我承认我的情感,但我不能被情感控制。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真爱,绝不仅有一次

理想化爱情观的另一个“坏处”是,它让我们深信“真爱只有一次”,并且一旦拥有过却最终失去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会否定后来的感情经历,并下意识觉得自己再与真爱无缘,从而丧失爱的信心。

记得简·奥斯汀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写道:“愈合难以克服的激情,转移不变的痴情,需要的时间在不同人身上是大大不同的。”

换句话说,没有什么激情是不能克服的,没有什么痴情是不可移易的。我们的心在变,我们的想法也在变。真爱,绝不仅有一次。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这让我想起小说《被留在原地的人》,故事的男主皮埃尔是一名作家,60岁,有过四段婚史。某一天,他爱了八年的女人、他的第四任妻子薇拉不辞而别,与情人远走高飞。

正当他感情遭受重创、倍感孤独之际,与读者艾德琳的信件往来一点点将他从泥潭中拉出,给予了他重新生活的勇气。

直到后来皮埃尔得知真相,妻子薇拉的情人,正是艾德琳的丈夫文森特,但过往已经不足为道,因为“被留下的”皮埃尔和艾德琳在长期的了解互动过程中,建立了真正坦诚的、值得信赖的亲密关系。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也许爱情的迷人之处正是在于它的不可捉摸,它可以唤醒并治愈两颗不再年轻的心。

简·奥斯汀也从不用“命运”、“灵魂伴侣”、“另一半”、“对的人”这些绝对概念,她更重视经得起理性审视、彼此探寻的爱情关系,因此也更加相信,“再一次相爱”的可能性。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爱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而是你应该准备好去迎接的事情


说到底,有没有纯粹之爱?考虑到现实的爱情是不是打了折扣?爱情与现实之间该如何抉择?根本上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现实。

如果你能理性看待现实的影响,明白观念、志向、财富、前途……是每个人立身的根本,意识到实现自我在亲密关系当中的重要性。

你便会理解,世上不是没有纯粹的、好的爱情,而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现实、抛弃理性去追求爱情,只有担负起自己生而为人的责任,那收获的爱情才会是一种真正契合的、共通的、相互促进和成长的积极关系。

爱情与现实选哪个?她200年前写下的爱情故事,给了所有女人答案

那如何能拥有理性、如何能拥有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德雷谢维奇说:

“在奥斯汀看来,爱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而是你应该准备好去迎接的事情。

在爱一个人之前,首先要了解你自己。

爱情,只能在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上发功用力。

「写在最后」


为什么说“几乎没有一个女人能拒绝简·奥斯汀”?


我想是因为,曾经单纯的女孩们后来都明白——爱情的质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遇见了谁,而是取决于我们是谁。


今天讨论的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话题,但相信能读到文末的你,一定是一个对爱情质量和自我有着高要求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