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張文宏|一個始終在焦慮的“男神”

醫者張文宏|一個始終在焦慮的“男神”

醫者張文宏|一個始終在焦慮的“男神”


這兩天晚上自己睡的很晚,因為迷上了一個叫張文宏的醫生,看關於他的很多視頻和文章,看到根本停不下來。

不追星好多年,現在的自己卻被張文宏醫生成功圈粉了,這位上海醫生的爆紅源於1月29日網上瘋狂轉載的一段採訪視頻。

“這一次我做了一個決定,

所有從年底到現在為止的醫生,

全部換掉,全部換崗。

換成誰?

換成科室裡所有的共產黨員。

共產黨員在宣誓的時候不是說嗎,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著困難上。

現在,都給我上!”

醫者張文宏|一個始終在焦慮的“男神”


張文宏醫生的這段硬核講話讓他一夜之間圈粉無數,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醫生太給力了,給我來一打,不,是一萬打。

張文宏醫生後續的採訪也越加提氣,讓很多人紛紛路轉粉,他講過的話變成金句在網上火起來,他成為既鍾南山院士之後被發現的又一個男神。

每一位都是戰士,你在家裡不是隔離,你是在戰鬥啊!

你覺得很悶,病毒也快悶死了!

你沒病,就是生活有點不順!

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從來不是貓。

我覺得自己好像剛躺下,就又起來工作了。

......

他邏輯清晰、言簡意賅,但同時又不乏幽默風趣,他敢於亮出態度和立場,又能做到有理有據,讓人信服,提振士氣。

01

自信背後的專業底氣

面對仍然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國各地許許多多的醫務工作者奔赴武漢,逆向而行,張文宏所在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科也第一時間派出了精兵強將。

作為傳染科的主任和支部書記,除了組織好疫情時期的各項工作,為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張文宏嚴格要求自己一週可以做到兩次查房。而更重要的是作為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他全面負責上海以及參與全國層面的疫情研討和救治工作。

各種會議、採訪接踵而至,晚上張文宏還要在華山傳染科的公眾號上認真審核或者親自撰寫與疫情相關的專業指導文章。疫情之下,“華山感染”一躍成為民間爆款公眾號,通過公眾號解讀疫情最新情況成為張文宏平復大家恐慌情緒的重要平臺。

醫者張文宏|一個始終在焦慮的“男神”


的確,疫情期間,張文宏恨不能將時間撕成好幾塊來用,與病毒的飛速擴散相比,所有的工作節奏只能是快點快點再快點。高強度的工作讓張文宏以及許許多多的醫務工作者很難得到得足夠的休息。

張文宏的同事會打趣地說,張文宏好像不睡覺,每次發信息都很快恢復。

難怪,張文宏的“黑眼圈”成了他的一個重要標識。

面對疫情,張文宏展現了醫者的勇氣,更綻放了領導者的自信,他亮出上海疫情防控目標,即上海的病人不允許出現擁擠、交叉感染,不允許病人住不上院。

勇氣背後是專業,自信背後是底氣。

張文宏所在的上海華山醫院傳染科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可以說很大程度集中了全國傳染專業的最好資源。

張文宏1993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後長期在華山醫院感染科從事臨床工作。2003年,他參與了上海非典疫情的救治工作,協助翁心華教授編寫了國內首部介紹SARS的專業書籍;2013年投入到H7N9的救治工作中,並在當年榮獲先進個人;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發,他組織華山醫院感染科報名參加援助西非的疫情防治工作,20餘年的紮實工作讓他積累了深厚的臨床經驗。

醫者張文宏|一個始終在焦慮的“男神”


華山醫院傳染科還有強大的武器,即最先進完備的病毒檢測儀器,這個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病毒和病菌都能在這些儀器的運作下現出原形,張文宏在演講中說到。

02

焦慮的男神

專業和底氣才是張文宏面對媒體邏輯清晰、擲地有聲的根本所在。

張文宏火了,他自己很淡定,他的同事也不意外,因為平時的工作中他就是這樣的狀態。從選擇從醫開始,他們就註定選擇了逆向而行。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如果有幸不會感染病毒,也許很多人不會認識張文宏。

但是這之前,張文宏,以及很多很多的人一直在做著研究工作。

與“共產黨員先上”的爆紅視頻相比,張文宏在CC講壇的兩次18分鐘講座帶給觀眾的信息量更多,內容更精彩,分別是2018年6月28日《人類如何抵抗傳染病入侵》、2020年1月18日《你必須知道的流感真相》兩次講座。

醫者張文宏|一個始終在焦慮的“男神”


張文宏說話語速極快,信息量很多,但是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單刀直入地把觀點呈現出來,難怪很多網友說聽張醫生講醫學知識竟然每一個字都不想放過,聽完了還意猶未盡。

如果說在一線抗擊疫情展現了張文宏的專業能力,面對媒體彰顯了他優秀的領導力,那麼講座中的張文宏則全面發揮了向公眾清晰準確地闡述專業領域知識的難得本領。

張文宏的火是必然的。

但是面對爆紅這件事兒,張文宏不願讓媒體過分解讀自己,他說:“不要把我看得太了不起,你如果要關注,可以花點時間去關注一下武漢的醫生,我覺得他們才是真的英雄。”

張文宏很清醒也很冷靜,他們希望被關注,是為了外界對醫務工作者,對病毒研究領域有所瞭解,醫患關係可以朝著更科學和諧的方向發展。但是外界過多解讀,無疑會偏離他們原本的專業性和嚴謹性。

張文宏把自己和身邊同事稱為一群焦慮的人,源於一種天命,他們心甘情願做追尋各種病毒的獵手,這個世界上,有人追尋歲月靜好,他們卻選擇焦慮前行。

張文宏從不自詡偉大高尚,因為他知道醫務工作者也只是普通人,他們儘管全力以赴,也知道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不可能救治所有的病人。

但是焦慮從未阻斷前行的腳步,而是讓他面對每一次疫情更有勇氣和信心。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趁這個病毒還沒有進化到可以在人間長期居住的能力的時候,讓我們一鼓作氣把它趕回山林深洞之中。”張文宏在華山感染公眾裡的文章中寫到。

03

病毒獵手的逆向而行

儘管張文宏工作的地方,有最強大的“武器”,可以檢測出這個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所有病毒,但是面對自然界各種病毒的千變萬化,工作中的未解難題多到常人難以想象。

有多難?

在張文宏的講座裡,他列舉了100年前西班牙流感的例子。

醫者張文宏|一個始終在焦慮的“男神”


1918年,也就是世界第一次戰爭的最後一年,流感在全球迅速蔓延,當時全球17億人左右,死亡人數高達5000萬~1億人。

當時的流感病毒甚至蔓延到了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阿拉斯加是極寒地區,很多流感亡者的屍體得以完好保存,這也為之後的科學家追尋西班牙病毒“真身”埋下了伏筆。

多年後,病理學家哈爾丁在阿拉斯加尋找屍體標本,試圖分離流感病毒,但是工作始終不順利,直到20年後在雜誌上結識年輕的病理學家陶本伯格,他們兩人一起來到阿拉斯加的一個小村子,從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中分離出了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完整基因組。通過與其他屍體的肺部樣品多次對比,確認了西班牙流感病毒是H1N1型,與豬流感病毒高度相似。

醫者張文宏|一個始終在焦慮的“男神”


這時距離1918年的流感爆發已經將近一個世紀。

一百年的時間,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落到每一個具體的人身上,是無數逆行者一小步一小步的艱難挪動匯聚而成。

所以說,當醫者張文宏“共產黨員給我上”的一番硬核講話讓千萬網友熱血沸騰的時候,當很多人紛紛把張宏文醫生奉為男神,信誓旦旦說疫情結束後要去打疫苗的時候,實在不希望這僅僅是疫情期間的一時興起,而是意味著我們真正開始關注和關心這些負重前行的人和事,開始理性和全面地認識更多行業和其從業者。

也許這樣,一群焦慮的研究者至少不會那麼寂寞。

04

繼續做一個追星的人吧

這場疫情就像一面鏡子,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映射出來的都是擋也擋不住的真相,而得以看見張文宏等有趣的靈魂,是一種讓人欣喜的真相。

敢於第一時間報告壞消息的84歲鍾南山院士,73歲的李蘭娟在平均每天只睡3個小時的情況下帶領團隊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依然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凡人李文亮的的躑躅前行。

人性之光帶來的希望遠在我們想象之外。

作為一名80後中年婦女,我承認自己不追星好多年,美其名曰的理由是沒時間,仔細想想還是覺得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患了臉盲症,對影視劇裡的各種小花、小鮮肉什麼的總是傻傻分不清楚,於是就在脫離潮流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算不算初老症狀之一?

仔細想想,很多可以啟動你七情六慾系統運作的人和事,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是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我們漸漸冷漠麻木,繼而這些人和事就會在你的人生中消失得乾乾淨淨,就跟沒發生過一樣。

最好的年華里,我們總是固執地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一些自以為重要卻隨後給予否定的人和事上。

個人主觀的死磕硬扛讓你如期收穫了意料之中的很多應該,可是變化無常的生活卻讓我們被動地發現和看到了這個世界更多側面,以及每一個側面之下的人和事,你發現這個世界有更重要的東西需要關注和關心,有更多有趣的靈魂等著你去凝聽。

災難之下,你應當欣喜於自己價值觀體系的又一次新老更替。

願我們擁有更多專業技術類的“網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