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繻葛之戰,給東周撕下溫情脈脈的面紗,開啟春秋天下新模式

魯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在中原大地上爆發了一場奇特的戰爭——繻葛之戰。說它奇特,就在於它是一場君臣之戰,其中還有弔詭的細節:戰事的一方是周桓王和他的五國聯軍,另一方是鄭莊公的鄭國;鄭人白天箭傷天子,晚上卻去營帳探視……回望歷史,畢春秋一代,天子親自出徵,僅此一回,偏偏又以失敗告終。因此,此次戰爭的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值得我們做一番探討。

奇特的繻葛之戰,給東周撕下溫情脈脈的面紗,開啟春秋天下新模式

繻葛之戰

一、雖是師出有名,實有難言之隱。

周桓王發動的這次軍事行動被稱為“伐”,也就是討伐有罪的鄭國。按照西周時期的規則,受討伐者應該應該規規矩矩、俯首帖耳地接受天子的懲罰。周桓王沒想到,鄭莊公非但沒有認錯,反倒真刀真槍地跟自己對抗上了。鄭國有什麼罪?又是多大的仇恨導致君臣間兵戎相見的呢?我還得從頭說起。

  • 一想起鄭莊公,周桓王就氣不打一處來。祖父周平王與鄭莊公都是周厲王的曾孫,祖父任命後者為卿士,也就是由鄭莊公掌管周朝執政大權。但是,久而久之,鄭莊公自恃鄭國對周朝東遷有功,不大把平王放在眼裡。平王也有辦法,找來西虢公,分了鄭莊公一半的權力,一下子有了聯合CEO體制。
  • 鄭莊公不幹了,氣哼哼地質問起平王來。平王沒了本事,忍氣吞聲地打包票:我對您絕無二心。於是,堂堂的天子居然與諸侯玩起了交換質子的遊戲:周朝王子狐到鄭國,鄭國公子忽到周朝,都做了人質。東周的第一個天子就打下來這麼個底兒,此後,諸侯的勁頭在天子面前勁頭都很衝。
  • 鄭莊公得寸進尺,更不會給剛剛繼位的周桓王面子。還在周朝國喪期間(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他就派軍隊,進入周境內,搶收對方的麥子和穀子。對這位仗勢欺人的爺爺,周桓王氣壞了,忍無可忍,於是周鄭關係迅速惡化了。
  • 三年後(魯隱公六年,公元前717年),鄭莊公才再來朝覲周桓王,不過是不速之客。他來京師的理由倒很充分,因為這裡發生了饑荒,自己有義務來。但是,周桓王沒有按卿士的標準禮遇他,鄭莊公很沒有面子。周桓王還怨恨著鄭莊公三年前的無禮之舉,還有剛剛發生的鄭國入侵陳國的事件:你鄭莊公從來不給我這個做天子的面子,那就別怪我了。
  • 又過了十年,周桓王越來越忍受不了鄭莊公的霸道,他要懲罰鄭國,重樹周王室的威嚴。但是,鄭國無禮於周天子只是周桓王興師討伐的藉口,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周鄭之間根本的利益衝突——周桓王重塑天下共主形象的意願,與鄭國咄咄逼人的行動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想當年,鄭桓公憑藉其周厲王幼子的有利身份,擔任周幽王的司徒。在其任上,鄭桓公已看出西周的敗相,因此,及早地在西虢國與鄶國之間選擇了新的國土,早早地遷移鄭人去東方。從此,鄭國深耕中原,日益坐大。到了鄭莊公,他更是野心勃勃,急欲稱霸中原。鄭莊公損害王室的行動愈演愈烈,使周桓王看到了危險所在:

他所作所為,不是矯情耍脾氣,而是想取而代之,主宰天下。為此,周桓王解除了鄭莊公卿士的職務,周鄭關係已變成水火不相容的敵國關係,大戰一觸即發。

奇特的繻葛之戰,給東周撕下溫情脈脈的面紗,開啟春秋天下新模式

繻葛之戰形勢圖

二、鄭國從容應戰,開啟了大規模作戰的新模式。

面對氣勢洶洶的聯軍,鄭莊公和他的決策指揮班子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

  • 他們觀察,他們分析,五國聯軍看似聲勢浩大,卻不是鐵板一塊,充其量是群烏合之眾
  • 為什麼呢?子元分析得好:周桓王居於中軍,耀武揚威,自以為勝券在握,可以先不打他;右軍由卿士虢公指揮,蔡國和衛國軍隊相隨;薄弱環節在其左軍,周公黑肩本是不贊成周鄭交惡的,手下的陳國軍隊更是一塊短板——陳國剛剛發生內亂,軍心不穩:有機可乘,先打陳軍,誘發聯軍的雪崩,進而徹底擊潰它的中軍。
  • 鄭人知己知彼,有針對性地揚長避短,排兵佈陣。以鄭莊公為中心的“三拒”,對接上聯軍的三軍,而祭仲足的左拒是鄭軍的精銳,由他們來沖垮陳軍。這一戰術果然奏效。鄭莊公戰旗一揮,鄭軍戰鼓隆隆,將士奮勇爭先,陳軍、蔡軍和衛軍聞風喪膽,狼狽而逃。鄭軍將潰不成軍的王師合圍在繻葛,
    鄭將祝聃更是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算是臣子對天子的警告。鄭莊公見好就收,下令停止追擊潰逃之敵,繻葛之戰以鄭國完勝聯軍而告終。
奇特的繻葛之戰,給東周撕下溫情脈脈的面紗,開啟春秋天下新模式

鄭軍部署圖

鄭軍大獲全勝,除了有君臣勠力同心的因素,還得益於其戰術上的創新,創新運用了步車兵協同作戰的新模式。此前,兩國交戰,主要採取車戰形式,規模小,參戰人員少,再加上車上甲士多出身貴族之家。甲士們往往惜命避戰,造成戰鬥激烈程度低和殺傷敵人數量有限的局面。因此,車戰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純粹的車戰已不能適應春秋初期大規模作戰的新形勢。其後,雖然步兵漸漸地參與到車戰中來,但是,由於是跟隨作戰,步兵與車兵往往前後脫節,配合作戰效果不明顯。這一次,

鄭人真在排兵佈陣上下了功夫,推出了一套令人目眩而又心驚膽寒的“魚麗之陣”。

奇特的繻葛之戰,給東周撕下溫情脈脈的面紗,開啟春秋天下新模式

魚麗之陣

何謂魚麗之陣?就是步兵與車兵有機融合的新陣法,形狀好似魚鱗。鄭國疆域擴大後,人口迅速增加,大量農民加入軍隊,成為步兵的主要來源。鄭人充分發揮步兵的兵員數量優勢,在與五國聯軍作戰時,依然採用25輛戰車為一偏的作戰單元,但是在戰車縫隙間填入步兵單元“伍”,形成了新的作戰體系。戰車衝鋒陷陣,步兵緊隨掩殺,這樣就使

戰車與步兵渾然一體,相互支援,互為犄角。這種戰法創新,使鄭軍的戰鬥力迅速躍升。步車協同的陣法令聯軍猝不及防,難以招架,稀裡糊塗地就敗下陣來。

三、戰爭的結果,開啟了春秋無義戰模式。

周桓王在繻葛之戰中狼狽逃竄,祝聃請求追擊。可就在此時,鄭莊公假惺惺地說,我們能守住國土就足夠了,不要佔太多的便宜,尤其不能凌駕於天子之上。晚上,鄭莊公又派剛剛打敗陳軍的祭足仲去看望周桓王,無非說些傷害到天子鄭國是無意的之類的話。總而言之,鄭莊公的目的達到了。他不僅戰勝了周桓王,而且戲弄了周桓王,還用行動改變了春秋初期天下的遊戲規則,影響了東周此後的四百多年。

奇特的繻葛之戰,給東周撕下溫情脈脈的面紗,開啟春秋天下新模式

桓王中箭

首先,繻葛之戰使周桓王和東周朝廷受辱,威風掃地,從根本上動搖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的地位。從此後,周天子影響日益式微,形同虛設,由此也加速了天下的分崩離析和諸侯割據。以鄭國為代表的強國開始繞開王室,逐鹿中原,群雄爭霸。其二,鄭莊公所作所為開了一個危險的先河,那就是以下犯上,倚強凌弱,加速了禮崩樂壞的進程。臣子居然敢於興兵抗拒天子,而且還在戰場上射殺天子,可謂突破了周王朝的道德底線,帶來相關價值體系的崩潰。一言以蔽之,繻葛之戰就是開啟了春秋無義戰的新模式,影響深遠,危害極大。

在繻葛之戰中,鄭莊公作為一代雄主,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一切,進而成為春秋初期的“小霸”,不可一世。誰料,他只是推到了多米諾骨牌,引得諸侯蜂起,爭霸天下。很快,莊公之後,鄭國就陷入內亂,江河日下。不久後,鄭國就退出爭霸行列,並一直衰落下去,直至在戰國初期被韓國所滅。這些大概都是鄭莊公沒有想到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