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人的養老方式是怎樣的?你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

世外鄉村小謝


今年我50,已退休,退休金2700元。老公54歲,設計院高工,延遲退休估計要到62歲。

我準備這樣養老:

8年後,等老公退休了,把這輩子在武漢打拼下的四套房產全部給孩子們平分,或租或買或敗,不想再管。

和老公回到生他養他的小鎮長軒嶺,他從這裡考大學出來,事隔四十年又回到了老家。

小鎮在木蘭山腳下,風景秀麗,而且交通便利,離武漢70公里。過個馬路是公交車站,旁邊就是長軒嶺衛生服務中心。

到那時兩人退休金加起來應該有九千元,用一半存一半,畢竟要為年老體弱時積攢點醫療費。

黃陂這些年重點發展旅遊業,號稱武漢的後花園,長軒嶺周圍有很多景區:清涼寨,錦裡溝,木蘭山,木蘭湖,木蘭天池,木蘭草原,雲霧山,大餘灣,等等

買武漢旅遊年卡,200元/年,一星期的五天:釣魚,打麻將,周邊遊,廣場舞,另兩天休息

想想就覺得美好!


秦美文


我現在已過花甲,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而且我和愛人身體都不太好,閒談時我倆也談論過將來怎麼養老的問題。在我們倆都能動時,我們還是在老家住,我們自己生活,當然也會到女兒家小住;如果剩一人時,若還能幹活,生活能自理,也要在自己老家為主,女兒家為輔,當一個人生活困難時,要到女兒住的城市,找養老院養老。

我們只有一個孩子,女兒在西南,我們家在東北,相隔三千多公里。我們現在每年有大半年時間幫女兒帶孩子,將來孩子大了不用我們帶了,我們還是希望住在自己老家,在女兒家住,有很多不便,首先遠離家鄉出了女兒家三口人外,我們沒有一個親戚朋友在身邊,語言不通,多數都聽不懂,很難找到朋友;其次兩地氣候相差懸殊,南方冬天屋裡比較陰冷,我們很不習慣;再說和孩子們住在一起吃住都不隨便,南方人吃辣的,我們吃不了;需要我們幫帶孩子時,我責無旁貸,不用帶孩子時,我們還是住自己家比較自由、輕鬆;當只剩一個人的時候,自己生活不了了,只能到女兒身邊,住進她們附近的養老院,有病有災時孩子們聯繫照顧比較方便。老了沒有最理想的辦法,只有沒 辦法的辦法。




皓月星空畫丹青


人到老年,一定要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錢,有自己的住房,在自己身體能自理的情況下,自己單獨生活,如果有患難多年的老伴更好,如果老伴先離去,那就自己一個人生活,一個人雖然有點孤獨,但是平安就好。

我今年68歲了,我認為老年人再婚不可取,是不明智的選擇。從小的夫妻坎坎坷坷幾十年,都吵吵鬧鬧,年齡大的人性格容易偏執,再婚的老年人很難和睦相處。還有就是因為財產,會和子女產生矛盾。

我現在就是和老伴自己單獨生活,有自己的住房,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養老錢。我感覺到現在的日子過得十分舒心,老人也沒了,孩子也大了,自己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幹啥就幹啥。

我老伴的弟弟,農村的房子和地被拆遷徵用,分了樓房也給了錢,他賣了樓把錢都分給了子女,到兒子家中去養老,現在老兩口兒連帶孩子再做家務,忍氣吞聲的看著兒媳婦的臉色。

現在是還能幹活,也要遭受人的白眼,說話也說不到一起,吃飯也吃不到一起,現在想出來自己單過,沒房沒錢,寸步難行。到了啥也不能幹那一天,大多數農村的老年人,就是在子女家中輪養。

輪來輪去,子女互相之間矛盾重重,所以人到老年自己一定要有錢,要有自己能夠支配的錢,用錢養老最靠譜,要不然靠天靠地靠別人,靠國家,靠子女,都不如靠自己。

到了身體不能自理那一天,就一切都聽天由命了,如果在身體能夠自理,反而不能自由自在,不能自給自足的生活,那是最難受的,其實這一切也都是腳上的泡,自己走的。


劉井隆


目前中國在養老方面的各種各樣的方式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各地都處於試點探索階段。除了一線大城市由政府出資開辦的養老院有一整套的成熟管理制度和經驗外,象京滬廣深等大城市,其它地方大多數養老院都是由私人投資所開辦的。規模小,設施不健全,收費高等等。

根據本人所瞭解到的目前在國內養老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首先是老人尚能生活自理,由於兒女無暇顧及,老人又不願去養老院,請專業保姆上家提供服務。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老人仍在個人的家裡,環境熟悉。但是由於人工收費較高,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其次是老人居家生活,社區提供幫助。這種辦法上海做得好,央視曾作過專題報導。

第三是互助養老,也就是由社區招慕年齡不大的老年人去幫助高齡老年人。將來這個曾經當過志願者的老年人到了需要有人幫助的時候,再由社區安排其他人為Te提供服務。設想不錯,現仍然處於探索總結經驗的初始階段。

第四是老人同意,願意去養老院怡養天年。這種情況下,兒女們省去了許多惦念和擔心。

第五是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也就是養老院類似於療養院。把入院老人分為三個級別,即:生活完全能自理;生活半自理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一級別的收費標準當然是差別很大。

無論是哪種方式養老,關鍵問題必須徵得老人的同意。本博認為最為理想的養老方式,是分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老人生活還能自理的情況下,居家生活。到了個人生活半自理狀態下,去養老院比較合適。這裡涉及到一個個人養老金與入院付費的匹配問題,出現差額小的話,由兒女們幫助一點,若缺口大問題就來了。是否政府出面協調或資助一部分。

總之,走一步說一步的話。全國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2.5億以上,全靠國家或全靠個人都不切實際。聽天由命吧!焦慮擔心都無助問題的解決。(2020/02/11)


吉祥如意


上一輩的養老都是以兒女樂而樂,沒有給自己規劃。特別在農村的,自己造好房子分給子女,自己卻住在邊角,或後面小房子,過著沒有陽光、只有北風吹的生活,自己的養老生活費也全都給兒女。

而經濟緊張的兒女,卻一點點渺小的養老費也拿不出,有的有兄弟的還要小的看大的,大的看小的。老人有一點能堅持勞動就搞點富業。每月撐3、4百元錢,都要早晨5、6點鐘開始,直至晚上。現在政府好給了每月補帖300元左右。

現在六、七十歲的人,都是獨生子女、或有2個孩子的,現在住房還是可以住得可以,生活吃用也能滿足。

可是不要生病,生病就麻煩,我的鄰居芳62歲,兩年前她的媳婦想買車,勞做了一個農村資金互助會,每年付出5000元,付了9年,待最後拿,準備養老用。他的兒媳知道後,就天天想著這筆錢,芳無奈把會錢提前拿了給媳婦。

媳婦買車方便了,東竄門、西竄門,芳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夜不眠,日不安,又不想說。二個月後,他在晚上散步時和我說,近日胸頭很熱老是不需服,不知怎麼了,我勸她去醫院檢查,不幸的事發生。

她的弟弟是批發商很忙,知道後給了她2萬元,媳婦知道後,叫鄰居熟識上海醫院的人,一起把她從台州中心醫院轉到上海重新看看。芳也很高興,結果和中心醫院監定一樣,肺癌中期。芳想在上海醫,她兒子和媳婦卻說,你這病可以在家吃藥好了,不需要在上海醫……

住了三天,從上海帶了許多藥回來。芳感覺越來越不對勁,身體也越來越不需服,告訴兒子,兒子卻強盡著說,是藥的反應是把毒逼出,等藥吃完就需服了。

芳的兒子和老公是在工地一起幹拌石灰的活,一個人不能幹必須兩個人。

白天芳一個人在家自己照顧自己,待再也起不床,他老公把他的床,鋪到樓下,自己住在二樓,說白天要幹活,不能和他一起,睡不好覺,幹活沒力氣。把要用的、吃的放在床邊,叫他自己拿。芳病痛折磨了2個多月走了。

人情冷曖,誰都靠不住,只有給自己存足養老金,要雷打不動的。年輕時給年老的打算,健康時作不健康的打算,子女雖好,但是也要有錢才好,雨露雖好,不潤無根草,保險雖好但不給不保的人。

只有給自己存足一筆雷打不動的養老年金,老時能自理在家,不能自理要到級別好的養老院,以後的養老院服務也越來越好,安心度餘年,也別放不下,人生最重要的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美在靜好


[喜歡NEW生活的人都在看點擊右上方加關注]


題主問養老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不禁讓我想起前一段時間我們老家農村發生一件事情。一位老太太已經80歲了,老伴兒已經去世了,老太太前幾年就中風了。她就一個獨生女兒,一直患病在家由女兒伺候,但是時間挌不住長啊,女兒也得掙錢啊。女兒是早出晚歸,外出打工。女兒每天都把中午的飯準備好,讓老太太自己在床邊吃。如果沒有飯中午就吃點餅乾之類的。哪知道有一天,女兒回來了,發現老太太已經倒在床邊了。女兒趕緊叫醫生來,醫生一看,估計是二次中風,什麼時候死的都不知道了。聽了這個事情,一直讓我感覺自己的養老很悲涼。

因此,我認為我最理想的狀態是在我行動自如的時候,居家養老。在這種狀態下我是最自由的,也是我最嚮往的,我可以去旅遊、讀書、寫作,可以養花弄草。

而在我行動不便的時候,如果子女有可能,就給我們請一個居家保姆。這樣我們既可以在家,又可以省去兒女們的一些麻煩。如果實在不行,那就只能去養老院了。當然是想住條件好一點的養老院。

至於題主問到中國老年人的養老方式是怎樣的?我認為中國老年人目前養老方式,最主要的是居家養老,其次是社區養老,其他方式的養老佔比相對較小。我歸納了一下,僅供參考。

一、居家養老。這是最普遍的養老方式,因為我們國家的養老產業並不發達,養老院也是近些年新興起來的,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居家養老佔絕對多數。

二、養老院或者老年公偶。這種養老方式在城市裡面佔有一定的比例。農村主要是無兒無女的低保戶,或者是子女確實無暇照顧的老人,身體有礙或失能、半失能的老人。

三、社區養老。這種養老方式適合於較為年輕的健康老年人,有些獨居老人或與子女同住老人,行動方便,白天到社區的養老機構去,打牌、下棋、運動、聊天,甚至白天在社區食堂吃飯,晚上再回家。這樣既能打發時間,又省去兒女因工作忙而無暇顧及老人的麻煩。

四、抱團養老。這種養老方式相比前三種養老方式可能佔比是最小的,但是我認為可能是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養老方式。組團養老需要身體基本健康,行動方便,經濟條件較好的,而且是互相比較熟悉的同事或者是朋友。

總之,不管是哪種養老方式,讓自己感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適合自己就是最理想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謝謝加我關注並點贊,轉發收藏。


NEW生活


就目前來說,中國老年人的養老方式大多尊循的還是傳統的居家養老。

這是人類最古老的養老方式。這種養老方式所尊循的老夫老妻相互合作協同,互相依靠,共渡晚生。一旦二人當中有一個先走了,另一個也往往用不幾年跟著去了。

而也有個別的另一半走了後又一個人單獨生活很多年的。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身體素質好,心胸豁達的長壽之人,這類老人也不與兒女同過,而是選擇沿著自己的另一半走之前的生活方式繼續單獨生活。只到難以自理的時候,農村老人在兒女之間會選擇輪流照顧,直到去世。

而城市老人,兒女往往會結合老人找個保姆照顧,因城裡老人一般都有養老金,不象農村的老人什麼沒有。這些養老金足以找個保姆,而子女不用添錢,其子女在節假日或週末過去看望,就這樣只到去世。

這就是如今大多數老人仍在沿用的居家養老方式。

但也有選擇養老院生活的老人。這類老人一般都是單獨的據多,不甘心一人在家寂寞,就把養老金投進養老院,選擇與眾多老人共渡晚年,這也不失為一種情趣養老方式。但這種方式對農村老年人來說,可望不可及。

但現在出現了一種新的養老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就是選擇一些性情愛好,年齡相仿,經濟條件優越的老年人,共同組建一個養老團隊,到農村自然風光優美的地方,租住民房,自給自足。這種養老方式充分顯露了人的天性,擁抱大自然′,反璞歸真……

而我最嚮往的養老方式可能與眾不同。那就是帶著前半生無法實現的遺憾,帶著夢想,帶著愛,帶著個人的情趣,尋求一個自然風光美好,而又人煙稀少的地方,去享受特有的二人世界。孤獨中得到安靜,安靜中享受愛的昇華。短暫的晚年裡體驗大自然的恩賜,直到安然迴歸……


心在善念


中國有著許多優良傳統,尤其是養老、教育這些傳統一個都不能丟,丟掉了就等於火車出軌了。我國已步入老齡社會,養老成了一件大事,現實擺在了人們面前,國家也提倡各種養老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我覺得還是居家養老比較好,符合中國傳統養老,也符合國情,同時還可減輕國家負擔。


山老頭123456


中國老年人的養老方式是這樣的:一是居家養老。這是我國傳統的也是符合國人生活習慣的養老方式,這在今後也是符合國情的國人主流養老方式。從資金來源角度看,還有以房養老,這也屬居家養老中的一種,時有耳聞,未見推廣。二是養老院養老。目前在農村主要是由集體供養五保戶的敬老院,幸福院之類的。在城市有國有和民營的老年公寓,檔次有低中高的,適合不同經濟條件的老人,最好的要算醫養結合,康養結合,娛養結合的養老院了。三是類似醫院性質的有康復醫院,康寧醫院等,主要是接納失能,失智,傷殘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四是候鳥式養老。根據冬夏季節狀況的不同而選擇養老,如我們這裡不少人在海南買了房子,冬季去那裡養老,春季回老家。五是抱團互助式養老。幾個要好的住的相近,思想趣味和生活方式相投的老人互為照顧,享受生活的養老。六是社區養老。老人白天去晚上歸。有老人自行去的,也有家人託管式的,看書閱報,打牌走棋,自找喜歡的活動項目。還有配合居家養老,提供就近就便點菜式的服務。這種養老方式各級政府都在積極投入配建,要求達到15分鐘可達服務圈。

我認為,最理想的養老狀態是最好同時具備以下“六個好”:一是身體健康好。人的機體和器官功能衰老緩慢,腦子清爽,腰板基本挺直,手腳靈便,內臟器官和五官功能基本正常,吃得進,排得出,睡覺好。二是家庭溫馨好。有老伴終生陪伴,子女孝順,家庭和諧幸福。三是住房宜居好。住的是帶院子的平房或二層樓房,使用功能適老,散步出行購物方便,最好靠近醫院,方便就醫。四是環境適宜休閒好。最好住在臨江旁山,空氣環境好的地方,能有幾個知己好友時常觀景,喝茶聊天。五是生活自由自在好。六是經濟條件好。有足夠的養老錢,不依賴國家集體和子女。但理想狀態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發生條件的變化,所以,我們老人也要珍惜當下,善待和照顧好自己,好好享受生活的美好。


杜銖寶


問:中國老年人的養老方式是怎樣的,你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

回答:目前中國老年人養老方式有以下四種:

一、居家養老。這是比較普遍的老人養老方式,基本上獨居或與子女住起。生活、飲食起居基本能自理。

二:社區養老。有些獨居老人或與子女同住老人,行動比較方便,喜歡熱鬧。白天到社區的養老機構去,吃飯、打牌、聊天,晚上再回家。既打發時間又省去兒女工作忙無遐顧及的老人的麻煩。而且很多都左鄰右舍的,熟悉。

三、組團養老。這種養老方式的前提是,組團養老需要身體基本健康,行動方便,經濟條件較好的。一般選擇山區環境比較好的地方。租房或度假村、農家樂。

四、養老院或者老年公偶。這種多為子女無遐照顧的老人或者身體健康比較差的老人。

總之國家對老年養老問題也非常關注,而且將來養老機構會更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