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2020年2月11日,疫情爆发的第二十天。


不出门就是做贡献,于是在这个新年,就这样慢慢的慢了下来,躲在家里消磨时间,门外可是天寒地冻的时节。


你想出去走走的家,也许是别人再也回不来的家。


截止到目前,确诊人数已达到42638人,疑似病例21675人,死亡1016人,治愈3996人。(截止至2020-2-11 00:00)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这些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生命与家庭,他们挣扎在绝望和分离之间,一夜之间就失去了父母和小孩…

有许多人在受难,也有人在为你抵挡灾难。有多少的医生护士出现在一线不眠不休冒着生命危险继续救治患者,有人蓬头垢面的在一线坚持基层工作…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1月18日傍晚,84岁的钟南山从广州出发赶往武汉。当天航班已买不到机票,他挤上了傍晚17点开往武汉的高铁列车。由于春运高铁票紧张,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

@广州日报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武汉90后护士单霞,为避免交叉感染,也为了节约穿脱防护衣帽的时间,毅然剪掉长发剃成光头。

@新浪图片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日本再次捐赠的10万套医用防护服,已经于今日凌晨搭乘阿里巴巴包机抵达上海,比计划时间提早5天。据悉,疫情之后,日本官方以及民间捐赠热情较高, 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传达出来的共抗疫情的声音,也引起中国人民的普遍好感。

@中国新闻周刊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2月4日,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一对多天未见面的医护夫妻在隔离病房走廊相遇,他们通过声音和眼神认出了彼此。两人互相用手指了指对方后,拥抱在一起,随后又各自继续工作。

@浙江日报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战胜疫情魔鬼,告慰李文亮医生。年仅34岁的生命逝去,令人扼腕痛惜!李文亮是最早一批撩起疫情魔鬼面纱的医者。他凭借专业素养和职业敏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就及时向外界发出了防护预警,被誉为疫情“吹哨人”。

@央视新闻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火神山医院十天十夜建成,火速,神速,见证中国速度,诠释中国力量。致敬所有的建设者,你们是真正的“火神”!

@人民日报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儿子,要挺住,要坚强,战胜病魔。要配合医生治疗,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忘记给现金,托医生带上了五百元,可托人买日常用品。”武汉一位90岁的老婆婆,在医院陪伴已确诊的65岁儿子5天后写的信。

@微博网友冷云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他们不仅不顾自身危险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报道第一线,向外界及时传递相关信息,亦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把镜头、话筒对准了当地红十字会,让那些“失职失责”的问题得以暴露,同时也对武汉等地陷入困境的家庭抱有强烈关注,向外界展示了后者最真实的无助一面。

图片源于 @人像摄影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四川攀枝花,男孩的父母都在战疫一线,提及父母时,年仅8岁的孩子忍不住哭了,“在家里一个人,感觉很孤独”,当被问到“怎么调节自己”时,孩子说“深呼吸”……

@中国新闻周刊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而昨天,贵州确诊人数破百了,那个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粉色也变成红色。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20多天以来贵州在“重重包围”中已经坚持了很久,我们自嘲“折耳根护体”。其实哪有什么“折耳根护体”,不过是有人需要,有人牺牲


医生朋友说忙到蹲坐在医院门口吃盒饭都没觉得什么,却因为个别小区居民阻止他们回家而感到委屈;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还请大家善待医护人员,他们只会比你更不想再新增一个病患,不要让冲锋在前线的战士寒心。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医护人员的誓词,响彻四方。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1月27日晚,贵州省人民医院派出8名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波医疗队出征湖北,医务工作者出征前,与同事们合影作别。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在阖家团圆之日,贵阳市的警务工作人员选择了在一线卡点执勤的“另一种团圆”。

@贵阳公安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贵阳公交车队的驾驶员们,一如既往风雨无阻,认真消毒、自测体温、劝告乘客佩戴口罩乘车,用微小的力量在空寂的道路上守护着、前行着。

@贵阳公交集团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这是贵州志愿服务联合会应急救援总队、贵州省阳光救援队开展各类防控防疫应急志愿服务工作的第九天。志愿者“全副武装”在对三桥社区和周边街道进行消毒。这条路,总要有人走。

@周元杰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疫情当前,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公安局民警蒋小龙,把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和身体虚弱的妻子,留给母亲照顾,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百姓关注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2月4日,贵州省三特药业有限公司无菌车间里机器轰鸣,流水线正紧张有序的赶制防护用品。生产设备24小时连续运作。

@贵州省三特药业有限公司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南方电网工作人员在10千伏养万线肺科医院支线下带电作业的工作现场;南方电网贵州贵阳乌当供电局紧急调拨物资,连夜发货,支援贵阳“小汤山”医院电力建设。

@贵州电网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2月10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一家家上门排查居民外出信息与身体情况,我们在家隔离,他们却在外抗击。

图片提供:@黄艳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今年50岁的苗族村医龙光庆,划船渡河前往南流苗寨为村民服务,他说:“作为一名村医,我就要尽自己的所能守护好村民的健康,这也是我学医以来一个最大的愿望。”

@健康贵州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2月6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送别前,每个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今天是你到鄂州的第8天,正好是你的生日。昨晚就反复提醒你今早吃碗面当做长寿面。我特地还发了一个朋友圈,为了你早上起来就能提醒你。我看到了,你泡了一盒老坛酸菜的方便面。不错,正好是你最喜欢的口味,看样子还得感谢鄂州人民替我给你准备的生日餐,不错。”这是李颖写给在援鄂医疗队的妻子程玉梅的一段话。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年轻住培医生细心的在替隔离者测体温、检查咽喉,他们每天都坚守岗位,替我们守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2月8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急诊科医护人员,接到支援武汉的通知,年轻医生主动请战出征。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2月11日,凌晨5点,一条让我们揪心又骄傲的朋友圈。


医护、警察、电力、基层工作人员、外卖小哥、社区工作人员......街道已是空空荡荡,因为他们的存在,千家万户得以好好待在家里

似乎只有成功者,才会得到我们的敬仰和崇拜。

可是,无数次的事实证明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脊梁与骨子,恰恰是那些平凡到寡淡, 常见到遍地的普通人,所支撑起来的。

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警察、是军人…更是大大小小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每个人。

在此刻,他们是直面疫情的刀子,限制传播的屏障,给人生机的希望。

他也是父母,也是子女,也是肉体凡胎,但是他们的勇敢和决心,却是目前支撑在疫情和我们之间的唯一屏障。


英雄,恰因为平凡,而越显伟大。


祝福每一位英雄,都能平安、健康、踏实的,一起度过这次的挑战。


* 感谢本次为我们提供图片、视频素材的每一个人


- END -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 如果可以,疫情过去你想要为医护人员做些什么?#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哪怕不能出门也要好好吃饭...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危机时刻,贵阳这座城市的医院也需要帮助…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贵阳男孩钟南山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这些人,要一个不少的还给我们

怎样找到我们:hi12wa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