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苗未出齐,可以打药吗?该注意些什么?

用户8401154246952


为保证稻苗早发芽、早出苗,出齐苗,旱育秧出苗前要做好出苗后的保温工作。措施是盖好农膜,农膜有损坏处及时补好。经常打掉农膜上的灰尘,增加农膜透光率,提高温度。有寒潮时,应用薄膜上覆盖草苫等保温。

 床土水分不足、不均,会影响出苗和齐苗,因此应经常检查苗床的床土水分状况,发现表土干燥发白,就应及时补水。

 当秧苗立针、青头后,及时揭去覆盖在苗床上的地膜,揭膜高温灼伤苗尖。

为了稻秧出齐苗要注意如下几点:

1、改进耕种技术,提高育秧水平。秧田的整理做到清除田间杂草,翻挖整平,泥化,平铺式盖膜1.7m,沟宽0.3m,墒长10-12m为宜,有利于通风降温,墒面平整无积水,播下的种子不陷入泥为好,有利出苗。

2、保证种子质量,实施精量播种。选择纯净无霉坏的种子,发芽率在98%以上,水浸泡谷种48-72小时后在30℃的环境中催芽,种子芽尖破腹率达到95%以上即可播种。

3、精细农家肥盖种,厚度适中均匀。每亩施腐熟的精细农家肥2000-2400kg作盖种肥,肥料将种粒盖严不外露(约1cm厚)有利保温、保湿促使种子养分吸收。

4、通风炼苗,避免伤根烧苗。育秧薄膜厚度用0.04mm,打孔5-8mm,孔距50cm×40cm。秧苗2叶1心时通风降温,通风量逐次由小变大,有利炼苗。

阴天和夜间薄膜保持密闭保温,以防冻害。晴暖天气严格控制膜内温度,不宜超过30℃。膜内温度过高,须加大通风量,于上午9时左右膜内与周围环境温差接近时通风,不可在中午气温高时骤然通风,由于突然改变膜内高温高湿环境,使秧苗水分失去平衡导致死苗。在下午5时左右重新密闭保温。3叶期灌深水揭膜,以早晨内温差小时揭膜。

5、以水护苗,施肥促苗。水肥管理是培育壮秧的主要环节,以水调温,以水护苗,播种后2天,墒沟不进水,排水困难的秧田应及时排水,播种第3天,放水入墒沟保持秧田湿润,但水不能渗墒,避免秧墒土壤含水量重,加之膜内高温造成伤芽,保证谷种有足够的水分扎根生长。揭膜7天后保持水层5cm,施肥促苗,亩施尿素8kg,小秧35天再追施一次送嫁肥。

培育壮秧的方法: 

1、温室两段育秧法:用竹片编制70厘米见方的秧盘,上铺塑料薄膜,将催好芽的种子摊在秧盘上,厚度为0.5厘米,放入温室内。室内温度保持在28℃左右,如温度过低,可在室内用煤灶烧水加温。在温室内7天左右,待小苗一叶一心时,炼苗1天便可栽植。  

2、地池两段育秧法:在房前和菜园向阳处用肥土与河沙按1∶1的比例拌匀,做成宽130厘米的地池,长度依种子量而定,东西走向,便于采光。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入,一般70厘米长撒0.5公斤种子,上覆细土,用喷壶喷足水。然后用竹片搭成拱棚架,上覆薄膜即可。晴天将地池两端揭开小口通风,遇阴雨天气气温低时可加温,用一煤灶上烧一水壶,壶嘴上套一塑料管通入地池。该方法加温简单有效,7~8天,小苗一叶一心时即栽。  

3、寄栽法:精细平整秧田,按每亩50公斤复合肥一次施入,用腐熟的有机肥、人粪尿更好。反复耙平整地后做成130厘米宽的合式秧田,将温室或地池育出的小苗单株整齐排入秧田。春稻行株距为3厘米×3厘米,麦茬稻行株距为5厘米×5厘米。寄栽后保持畦面湿润无明水,返青后浇薄水,三叶期前每亩施10公斤尿素做断乳肥,移栽前7~8天每亩施10~15公斤尿素做送嫁肥。秧龄35天后便可移栽至本田。

怎样缩短稻秧移栽后的返青期

水稻移栽后,一般都会由绿转黄,然后再由黄转绿,这段时间称为返青期。返青期一般为7-10天。如采取措施将返青期缩短到2-3天,就可以达到“一短”促“三早”了。即缩短返青期,促进早生长、早分蘖、早齐穗。这样就能争取多成穗,避开8月低温冷害,夺取高产丰收。缩短稻秧返青期,有5条措施。

1、培育壮秧

农谚说:“秧好一半谷”。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移栽前4-6天追施一次“送嫁肥”促进秧苗萌发新根,这样秧苗素质好,移栽后就能日栽夜长,缩短返青期。追施“送嫁肥”要适时,如果过早,新根萌发生长过长,秧苗过于柔嫩,拔秧时植株损伤重,导致移栽后返青期推迟,施用过迟,移苗尚未吸收,起不到“送嫁”的作用。施肥的数量,一般每亩秧田施尿素2-5千克,秧苗素质好,土壤肥力高的可以少施。

2、施足基肥

要使稻秧移栽后返青快,必须施足基肥。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适当配施化肥。当前生产上普通存在的问题:一是施肥数量不足;二是农家肥施用量少,积制、管理和贮存技术粗放,肥料的质量不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基肥的作用基肥应采取“粗肥打底,精肥面施”的施肥方法,即将农家肥在整田时均匀撒施,犁田时翻埋于耕层,移栽前再用速效性肥料施于土壤表层,满足返青和分蘖初期的需要。

3、重视水皮肥

水皮肥又叫耖耙肥。水稻移栽时,气温、土温低,肥料分解缓慢。为了便于稻苗移栽后早返青,要注意施用水皮肥。在最后一次整田耖耙前,将速效性氮素化肥均匀撒施于田面,及时耖耙,将肥料耖埋于3-6厘米深的表土层内。施肥量一般每亩用尿素3-5千克,或碳酸氢铵10千克。这样能确保秧苗移栽后及时供肥催青,促进早生快发,壮秆增穗。

4、适龄移栽

要掌握好秧龄,适时移栽。秧苗在秧田里生长的时间过长,会提早进入生殖生长,移栽时已开始幼穗分化,这样超龄秧苗,群众叫“带胎上轿”,移栽后返青很慢,不发苗,因此,要把好稻秧适龄移栽关,确保稻秧能正常生育,为夺取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5、及时管理

稻秧移栽初期,秧苗嫩弱,既怕淹深水,又怕断水受旱。这时要实行浅水勤灌,有利于提高土温,促进早返青。移栽后7-10天,追施第一次肥,促进早分蘖。




里郎苗寨艾冈


苗儿未出齐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应该找出稻苗没出齐的原因。然后加强管理。使晚出的苗儿尽快涨起来。

苗儿没出齐的原因。可能是低水不足,导致干旱所致。或者苗床突凹不平,苗盘儿有腾空的现象。秧苗接触不到地面的湿度,容易干旱,导致水分缺失,发生干籽现象。

加强管理。没出齐的苗要特别护理。发现土壤干裂就应及时浇水。不然稻芽干了,就除不了苗。

稻苗出的不齐,应当及时补充营养。可以喷湿叶面肥。加强水分管理。光照管理。温湿度管理。要防止病害的发生。

发生这种现象。就更应该精心管理,给晚厨的稻苗吃小灶儿,精心护理。不要放弃。只要没有病,就可以长得好。为晚两天插秧,还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美印龙兵过师傅


稻苗不出齐,打药有什么用?喷的药剂也没有叶片进行吸收。此时,最该做的是查看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出苗不齐,该采取什么措施让秧苗尽快的出齐。

水稻的育秧季,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出苗不齐也是很常见的一个问题。有的是苗床土水分的问题造成的,有的是种子问题造成的,还有的是盖土或者底土的问题造成的。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措施来缓解,而不是喷药。喷药是齐苗、叶片完全展开之后的事情,没出齐苗你喷哪门子药。

1、苗床水分造成的出苗不齐。最常见的就是苗床底水没浇透,种子萌发所需的水分不足,造成的干旱区域水稻芽种的嫩芽难以正常的钻出土层立针。对于这种情况较容易解决,只需要打开底膜浇透水在覆盖无纺布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是底水过量,播种时一些低洼区域存水就播种造成的低洼区域出苗慢、芽种出苗率低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没有太好的缓解方式。毕竟除了低洼的地方其余的区域都需要正常的浇水,也不能通过通风散墒的方式解决。



2、种子的问题。种子的问题包括芽种的出苗率和芽势。一般来说,水稻种子的芽率在80%以上就是合格的种子。但是正常情况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达到85%以上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因为播种之后的苗床条件对水稻的出苗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种子的芽率太低,也会影响到出苗之后的密度,造成出苗不齐、秧苗的密度不足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是难以通过人为的方式解决。而且,这也是水稻苗床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很容易出现经济纠纷。



还有一种是水稻种子的芽势不好造成的出苗不齐。水稻的芽势也是衡量水稻种子优劣的一个指标。芽势好,水稻芽种萌发的速度较为一致、出苗也齐;如果芽势不好,催芽时就会表现出来,不能同期出芽,催芽时间较长、芽长短不一。在播种之后,出苗的速度也有一定的差距,也会造成出苗不齐的情况。


3、底土和盖土的问题。土的问题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底土中存在除草剂残留、壮秧剂用量过大以及盖土中混拌壮秧剂和封闭药的药害造成的,总得表现就是芽种不能正常的拱土立针,嫩芽在盖土下层卷曲、萎缩,苗床呈现较为严重的“疮”,整栋棚的秧苗都不能有效的利用。对于这类情况,没有缓解的可能性,只能是购买他人的秧苗来满足移栽的用苗需求。

所以,出苗不齐并不是喷药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找原因,并拿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