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国孟加拉国,为何有人说在世界上几乎无存在感?

kuicheng


我就是咱们班挨着那谁旁边的后桌的那谁,想起来没?

孟加拉国,一个面积不大的南亚国家,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湿热且多雨,从天气角度来说,非常适合居住。当然了,国家总人口1.64亿也印证了这个说法。而且很“很不幸”的在1975年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发达国家”。但在2018年3月,联合国宣布孟加拉国已顺利通过评审,如果能再通过2021年的评审,那么将于2024年将孟加拉国从这个名单中除名。尽早毕业吧,这个班级里落后的同学太多了。

国家层面讲存在感,要考量的维度就太多了,而孟加拉这个国家,确实很难找到一些在国际上的亮点。举个例子,在班级里我们能记住的同学有哪些,学霸类,调皮捣蛋类,土豪类,体育健将类,颜值超高类等,各位同学可以自己对号入座一下,除了这些外,剩下的特点不鲜明的同学是不是真的不大好让人记住。那么孟加拉可能就是在这一团队中的一员。

孟加拉全年雨水充沛并且国内河流分支众多,全年都非常适合种植,所以全国大概有超过半数的人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而正因如此,农业也是孟加拉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只不过缺少精细加工的支持,所有的经济作物只能是以原料的方式出口或者进行销售,没有办法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孟加拉的黄麻产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轻工业的发展,大量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的诞生,给黄麻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而孟加拉的支柱产业就此也是受到了巨大影响。

孟加拉的第二产业收入是工业,当然了并不是重工和轻工更没有精工。都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初级工业组成品,例如水泥,化肥,纸张等。而这些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但是对于环境的破坏力则是非常的惊人。在民间孟加拉人民还有一项重要的收入,就是拆解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废品,找到所需的能再利用的零件,进行销售。

第三产业是旅游业,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动下,孟加拉开始逐步建立旅游特区并且借助外国投资开始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天然且原始的风土人情,丰富的热带水果,临海区域也有相当丰富的水产资源,这已经符合了南亚地区多数旅游国家的几大维度,只不过长久以来国内“脏乱差”的环境让很多旅游者望而却步。但是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则是让本地物价比较接地气,这恐怕也能勉强成为其一个旅游吸引力的特点吧。

综合国力不(太)强(弱),多年的中立无争,旅游特点不足,勉强总结出孟加拉的三个经济支柱都已经有点词穷了,真心是没啥能拿的出手的。


出鞘


这个问题让孟加拉国非常尴尬,因为孟加拉国不是几乎没有存在感,而是压根儿就没有存在感。

今天的孟加拉国,国土面积仅14.76万平方公里,人口却高达1.647亿人(2017年),人口密度高达1265人/平方公里(2017年)。这样一个人口极度稠密的国家,就是冲击人口密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应该少不了露脸的机会。

但现实情况是,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名列全球第八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真的就是默默无闻。除了自然灾害,世界上几乎忘记了这个国家的存在。

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一尴尬的局面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贫穷是最大的原罪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一个国家很穷,那么它在本质上根本就没有唤起国际社会对这个国家关注的热情和动力。

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很多,但只有孟加拉国的领土面积小到只有14.76万平方公里,如此窘迫的空间,使得孟加拉国的人口空前稠密。

更要命的是孟加拉国的国土大部分位于恒河三角洲,境内平均海拔不超过10米,如此低的“站位”,加上因热带季风气候导致的汛期强降雨,更可怕的是孟加拉湾喇叭状地形造成的的风暴潮顶托作用,使得三角洲经常海水倒灌,排水不畅,孟加拉国常年被洪涝灾害蹂躏。

而因为孟加拉国人口几乎都分布在三角洲上,这使得常年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孟加拉国经济长期滞后,孟加拉国也成为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没有强大的经济,就意味着本国产品无法走向国际,难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说难听点,贫穷的孟加拉国连购买和消化他国产品的能力都没有,自然不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

而且,贫穷的孟加拉国人,大部分都没有经济能力走出国门拥抱诗和远方。尽管我们的某些高校提供优厚的补贴和大量的美女学伴,但孟加拉国可能连走到我国某些高校的资金都没有。

近年来的孟加拉国虽然在成衣制造等方面逐渐崭露头角,但这种缺乏技术含量的行业利润很低,注定难以迅速扭转孟加拉国长期落后的局面。

贫穷,不仅限制了孟加拉国的想象力,更限制了它的知名度。

2、风头总被邻国夺去

孟加拉国没有名,是因为南亚一直以来都不怎么有名;而在南亚内部,孟加拉国之所以没有名,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邻居太有名。

在“有矛盾就有新闻”的今天,孟加拉国的邻居印度毫无疑问比孟加拉国更有新闻价值。

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印度一直想要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虽然在其后的发展中,印度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奇葩,但不走寻常路的印度仍旧牢牢地霸占了新闻的头版头条,实现了“称霸”的一个小目标。

南亚作为世界政治版图中的一个小版块,自古以来都不是国际政治博弈的重点地带。尽管1947年印巴分治后,英属印度分裂,多了几个国家的南亚大陆一下子热闹起来,但仍然无法改变这里不被重视的尴尬局面。

工业革命后至二战前的欧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政治中心,冷战时期的美苏虽然成了政治格局的两极,但对抗的重点仍旧在欧洲,亚太地区作为次要战场,地位则不断上升。

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因为东方大国的异军突起,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地区,依然没有南亚的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默默无闻的孟加拉国想要“出名”谈何容易?而在南亚内部善于搞事的印度,即便搞得风风火火,引来了世界各大佬的匆匆一瞥,其焦点也是在远离孟加拉的克什米尔地区。

因为孟加拉国长期贫穷落后,根本就没有和印度叫板的能力,所以被印度三面包围的孟加拉国只能被动接受印度的安排,比如交换飞地。而孟加拉国因为实力孱弱,连突破印度包围的能力都没有,更不要说索要被印度占据的西孟加拉了。

所以,印孟边境很是和平,而和平的地区,是没有新闻,缺少关注的。

3、外交政策与世无争

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但孟加拉国表示:当咸鱼挺好的!

外交政策的与世无争,是孟加拉国被“忽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1947年印巴分治时,孟加拉国之所以跟着巴基斯坦走,就是因为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一样,都是境内穆斯林占绝大多数的地区。

古往今来,但凡穆斯林人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战乱和动荡始终如影随形,比如今天的中东地区,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矛盾势不两立,穆斯林内部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又不可开交。尽管真主阿拉也表示心好累,但广大穆斯林却为了自己的信仰干得乐此不疲。

不过孟加拉国却是个例外,虽然境内人口大部分都是穆斯林,占到了总人口的88.3%,但孟加拉在外交政策上却看不出一丝的激进和野心,这和曾经的兄弟巴基斯坦以及中东的伊朗等国截然不同。

而这种连孟加拉虎的气势都没有的外交风格,想要让世界注意到孟加拉国的喜怒哀乐是非常非常难的。

由于1971年脑子一热在印度的“帮助”下自立门户,孟加拉国很快从联合巴基斯坦包围印度变成了被印度反包围。由于角色转换太快,深陷印度“怀抱”的孟加拉国即使有野心,也不敢有所作为了。从1971年独立开始,孟加拉国的外交政策宗旨就是“不结盟”,而走印度“老路”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卷入国际纷争,尽量不刺激印度。

事实证明,虽然“不结盟”政策打脸印度啪啪响,但孟加拉国确实很让印度放心。而今天的孟加拉国也在静待印度东北六邦独立,同时和缅甸、斯里兰卡搞好关系。相信不久的将来,打破印度包围的日子不会太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如果提到巴基斯坦,很多人会说这是巴铁;如果提到印度,很多人会说,这是阿三。

提到南亚三大国之一的孟加拉国,很多人或许就没话说了。无论赞美还是批评都没有。是不是也挺悲哀的?

其实这个国家确实在很多老百姓眼中没什么存在感,原因是国际关系比较简单。

木叔说几个例子——

孟加拉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南亚的国家人口都非常多,不说印度再有个5年8年的就超过我们了,就说巴基斯坦这个巴铁吧,他们竟然也有2亿人口。二孟加拉国面积不到巴基斯坦的一半,却有1.6亿人口。

这么小的地方挤了这么多人,自己的事情还弄不过来呢,哪有空在国际上展示存在感?

不过也不能说他们没存在感?随便移民个0.1%存在感就爆棚了!

印度那种爬火车的行为,在孟加拉国更常见。

孟加拉国之所以人口多,和宗教信仰以及传统思维关系很大。简而言之类似我们之前的多子多福。

再有个原因就是孟加拉国邻国太少,没啥特别的互动。

孟加拉国的邻国几乎就是印度,90%的边界与印度交界,等于被印度包裹起来了。剩下极少一部分边界和缅甸有交集。

这样的周边环境,让孟加拉国其实主要和印度搞好关系就行了。

实际上孟加拉国的外交政策确实把印度放在首位,当然还有巴基斯坦,毕竟历史上曾是一个国家。

这有点类似蒙古,只有两个国家是邻国,所谓的对外关系几乎就是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

第三个原因是该国比较贫穷。

一般富裕的国家就会有很多戏。比如美国,比如欧洲。因为财大才能气粗嘛,才能对人指手画脚表现自己嘛。

没钱就得低声下气。这和人际关系是一样的。

孟加拉国是联合国划定的全球最穷的国家之一,贫困率30%。主要就是因为人太多了。

很多穷国之所以没什么存在感就是因为没钱在国际上发声。毕竟很多国际往来是要钱的,无论主办活动,还是参与活动,他们还在接受救济呢,当然在国际上露面越少越好。

不过这个国家的外交还是比较平和的,和我们关系也不错,我们的相关国际倡议他们也支持。好像还建设什么港口之类的,希望能让当地人尽快富裕吧!


木春山谈天下


像孟加拉国这种国家,没有存在感其实是最安全的。

其实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最没有存在感的是新西兰,由于孤悬在西南太平洋,新西兰对于国际事物的参与度比较低,在世界历史上排的上号的也就是二战时和澳大利亚组成澳新军团与纳粹德国作战,和美国一道介入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

其余的就是和澳大利亚的爱恨纠葛了,以至于世界上很多地图都把新西兰给遗忘了,包括国际组织,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出品的国际有组织犯罪地图,单单忘记了新西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世界互联网监管机构ICANN的世界地图,五角大楼的作战地图等,都没有新西兰的存在。

包括我们,如果不是由于诸多营销号鼓吹的新西兰风光,为移民呐喊助威,最近可能又多了一个枪击案,可能很多人对于新西兰是极其陌生的。虽然新西兰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偏低,但是新西兰人的生活水平相当高,在全球幸福指数中排在第八位。

故对于一个小国而言,存在感低其实是一个好事。在国际舞台上,由于实力问题,主导世界重大问题的通常是大国,小国的发挥的影响力很小。同样的议题,特朗普的发言会享誉世界,而危地马拉总统莫拉莱斯的发言就无人问津了,不过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莫拉莱斯是谁。






而小国成为世界舆论中心,通常是三个因素,一是战争,二是大规模灾难,三是体育赛事。第一个因素自然就不用说,大国对于小国的军事行为,可瞬间将小国的声音传遍全世界。比如,危地马拉和格林纳达,美国的两次军事行为至少让两个国家在国际关系爱好者上有较高知名度。

第二个因素也是小国存在感的来源之一。比如,加勒比海的小国海地,在互联网广为熟知的是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非洲国家卢旺达,有很大程度是卢旺达大屠杀的恶名影响。智利大地震则让这个南美洲狭长国家走进视线。




第三个体育赛事,主要是受关注度最高的足球比赛,比较适用我们。马尔代夫在旅游业未在国内发展起来之时,是国足比赛中让马尔代夫的名字进入我们的视线,当年一度有跟着国足学地理的调侃。在世界上也同样如此,德罗巴让科特迪瓦增加了知名度,巴西阿根廷的名声在外很大程度依靠的是足球运动员。

而孟加拉国在国力上,虽然有1.6亿人口,却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孱弱的国力使孟加拉国在国际舞台上毫无话语权。在小国的知名度上,孟加拉国也没有三个因素的加成。



第一,孟加拉国在1971年独立后,没有卷入大国之间的战争,只是在和印巴关系上存在一定作用。但是南亚次大陆本来就不是世界舆论的重点。

第二、孟加拉国的自然灾难实属平常,由于主要在热带地区,孟加拉国经常发生水灾,国际社会已经见怪不怪,远不如地震深入人心。

第三,孟加拉国在最广泛的运动足球、篮球中,水平相当之低。擅长的板球运动,在世界上知名度非常低。

所以,孟加拉国国力水平低导致在世界影响力小,又没有小国获取存在感的三因素,导致孟加拉国的存在感相当之低。


L夕惕若看世界


2017孟加拉国的人口有1.66亿,世界排名第八位,比日本人口还多。但我们看一下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除了孟加拉国以外,几乎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家,就连最穷的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我们很多人通过看世界杯,也知道尼日利亚就是穿绿衣,扎小编的那支球队。为什么孟加拉国的存在感这么低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建国时间很短。1757年,孟加拉国沦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后,归属巴基斯坦,被称为东巴基斯坦。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巴基斯坦被分解成为东西两部分,西巴基斯坦即现在的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扶持下独立,改名为孟加拉国。截止到现在,孟加拉国建国还不到50年时间,而同在这个地区的南亚老大印度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因此,在印度光芒的照射下,我们基本上只知道有印度,不知道有孟加拉国、

二是国际关系简单。孟加拉国的邻国只有2个,一个是印度。孟加拉国和印度关系一直不错,因为孟加拉国在独立时得到了印度的鼎力支持,所以印度几乎成了孟加拉国的宗主国,在很多方面印度都对孟加拉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另一个是缅甸,两国在临海方面存在争议,但是因为两国都无力发动战争,所以,两国相对也保持了和平的外交关系。简单的地缘关系,使孟加拉国跟其他国家很少发生争吵和战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孟加拉国的知名度。

三是孟加拉国的民族和宗教也相对单一,孟加拉国虽然号称有20多个民族,但孟加拉族占全国人口的98%,这就决定了孟加拉国其他小民族难以兴起波澜。孟加拉国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和基督教,其中穆斯林占总人口的88.3%,印度教徒约占10.5%。单一的民族和宗教,使得孟加拉国的几乎看不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因此借民族和宗教理由挑起事端在孟加拉国根本行不通。

四是国家不够强大。国家强大,在国际上才会有影响力,即使人口不多,但只要国家强大,在世界上依然可以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欧洲的摩纳哥,虽然是世界上第二小的国家,但因为人均GDP高居世界第一,所以,在国际上也负有盛名。而孟加拉国,GDP总量位居第43位,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161位,经济上欠发达。在军事上,孟加拉国总兵力只有14万人,其中陆军12万人,海、空军各1万人。作为一个上亿人口的国家,保持如此少的部队数量确实很罕见。国不强、民不富导致孟加国辐射力很低,在其辐射不到的地方,知名度自然很低。

五是缺少特色辨识的东西。一个国家可以不够强大,但是要有特色的东西,人们依然可以知晓。如委内瑞拉因为生产石油而闻名,阿根廷因为足球踢得好而闻名,梵蒂冈因为宗教而闻名。因此,只要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就能引起国际上的注意,但孟加拉国除了孟加拉虎有点名气外,其余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所以,孟加拉国才在世界上如此默默无名。


大国纵横


孟加拉国有1.66亿人,以人口数量可以排在世界第八位,刚好敬陪地球人口“八大金刚”之末座。假如世界上讲究的就是“人多力量大”,那么孟加拉国将力压俄罗斯的1.4亿人口,孟加拉虎将比北极熊的存在感更加的强大……

当然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不然题主也不会问“为何有人说孟加拉国几乎没有存在感”了。

本来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是一个国家,都和印度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关系,本来是准备要拼个你死我活的。但印度左右开弓,生生分离离了孟加拉国这个“东巴”和巴基斯坦那个“西巴”,从此孟加拉国就再也不打算“联蜀抗曹”,一心偏安于“孟加拉湾”北部的恒河三角洲之上,再也没有丝毫火气了。

孟加拉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人口密度非常大,一个人均收入非常低。

这个南亚国家有1.6亿的人口,国土面积却只有14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达1265人/平方公里。孟加拉国的面积相当于我国的江苏省,江苏省也算是我国人口密度比较大的省份了,但却只有孟加拉国一半的人口,可见孟加拉国人口密度之大,已经超出了你的想象。

人口拥挤不说,孟加拉国还非常的不发达,人均GDP仅有1500美元左右。由于地处恒河三角洲地带,所以土地特别的肥沃,加上又处于热带气候,所以不存在饥寒交迫这种现象。而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孟加拉国有点像非洲的那种情况:大家不愁吃不愁穿的,人们就没了必须种地干活忙工作的那种急迫感,大家大可以悠哉悠哉的活着,什么勤奋上进这样概念都是不存在的。

而这样一来,就必然使得孟加拉国人尽管饿不死,可也富不起来,人口是越生越多,但生活水平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孟加拉国成为一个国家的历史并不长,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造就了孟加拉国人民没什么远大的国家目标和个人追求,与世无争的性格十分突出。

打开地图,你可以看到,孟加拉国几乎整个都被印度国土包着压着,曾经的兄弟巴基斯坦远在印度的另一边,而佛教盛行的缅甸却跟自己是近邻,信仰伊斯兰教的孟加拉国人似乎跟中东火气十足的那些兄弟们毫无相同之处。

集中总结一下,孟加拉国为在世界上没什么存在感的原因无非以下几条:

  • 建国时间短,没什么光荣历史可炫耀,在世界上,上不了历史头条。

  • 在国际上没什么大牌的朋友,没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也没有什么重大的能源、资源,世界大国、强国谁都不惦记着。在世界上,上不了国际头条。
  • 跟印度离的太紧,几乎被印度牢牢的抱着。印度人太爱开挂,于是孟加拉国人就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对啥也不念着,挂着,人都老实的跟个傻根似得,孟加拉国既没印度的大阅兵,也没有泰国的人妖,在世界上,上不了娱乐头条。
  • 民族和宗教结构单一,不像中东地区那样天天激情四射,枪炮轰鸣,当然在国际上也就没什么看点了。在世界上,上不了军事头条。
  • 国家实力不够强大,在世界上就一个人口单项还可以,其他的都不突出。在世界上,得不了青云奖。

世界这么大,孟加拉国人一直没机会去看看。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造就了孟加拉国人民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存在感,他们只想找一片隐身草,然后躲在孟加拉湾,默默地对着那个恐怖的世界念着:看不见我,看不见我,你们统统看不见我!


蛙眼看天下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今天,全球已达到70亿人口,而人口过亿的国家不带少数,中国人口最多,14亿左右,其次是: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墨西哥、巴西,共13 个国家,其中亚洲是人口过亿国家最多的。



而在亚洲七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中,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家都应该知道听说过,而唯独比较陌生了国家就是孟加拉国。那么,孟加拉国人口如此之多,1.6亿,为什么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存在感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经济落后

孟加拉国,经济不太发达,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2018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位2736.1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41位,人均GDP为1700没有。水资源丰富,处于恒河中下游,农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工业规模不大,限制了经济发展而且遭受自然灾害频繁。孟加拉国发展经济的主要目标: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地理位置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次大陆,紧邻印度洋的孟加拉湾,面积不大,人口密度很多。仅两个邻国,印度和缅甸,更“尴尬”的是孟加拉国90%多国界被印度包围,仅有一小部分与缅甸接壤,致使其关系“闭塞”,存在感不高。


第三、地缘政治

孟加拉国,首都打卡,面积不大,工业也不发达,而且建交国家不多,邻国就两个,一个印度,一个缅甸。“灯下黑”就是这个道理,孟加拉国在印度一个面积和人口大国旁边,其“光芒”必然被印度盖过,印度作为南亚唯一“大国”,不可能允许自己旁边的“小弟风头”超过自己;而至于缅甸吗,本事就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国家,只能和孟加拉国做“难兄难弟”了,一起沉默下去了,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吧。


各人意见,谢谢阅读。


这么近那么远F4


在孟加拉待了一个月,说一下我的体会。

第一,孟加拉人口超级多,飞在天上低头一看,密密麻麻的一片一片的居民区,密度非常大。

第二,尽管有大面积的平原,充沛的淡水,充足的劳动力,其实当地穷人很多都吃不饱饭,出了机场就有很多乞丐追着要钱。

第三,基础设施差,道路不通,河多桥少,30公里的直线距离我们开车绕路开了三个小时。贫民窟特多,就连首都达卡也经常断电,用不上干净的自来水,自来水的砷含量高,只能用来洗澡冲厕所。而当地穷人喝不起瓶装水,只能喝这样的地下水。

第四,悲哀的是,孟加拉资源匮乏,由于是冲积平原,别说矿产,就连石头都没有,当地最普遍的工业就是烧砖,然后把砖粉碎成小块,当石子用。

第五,当地人教育水平普遍低,在我们看来又笨又懒,或者说只求眼下舒服,没有追求。实际上孟加拉贫富差距特别大,阶层固化,可能也追求不到什么。

这是在达卡坐的螺旋桨飞机。



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沙滩

沙滩附近,想象一下酸败的气味

人力摩天轮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b0c1000b1fcb41519af9\

掺了水的微笑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次大陆地区,与印度、缅甸为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和我国辽宁省差不多;人口1.66亿,全世界排名第八,人口密度1100人/平方公里。



孟加拉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在新闻上很少听到他的消息,在国际上几乎没存在感,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贫穷。孟加拉国面积不大,但人口稠密,国家鼓励生育,禁止女性堕胎,人口增长很快,可谓人满为患一点都不夸张。但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并没有给孟加拉国带来相应的人口红利。孟加拉国教育水平低下,人口素质不高,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治安不好。国内工业基础薄弱,道路交通设施落后,导致投资环境不好。加之,政府腐败严重,行政效率低下,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经济水平比较落后。2018年,孟加拉国的人均GDP. 为1600美元,在全世界排名为150名左右。



其次,是因为印度。我们知道,印度周边都是弱小国家,这些小国受到印度的欺负。印巴分治后,孟加拉国原属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被印度强行肢解,导致孟加拉国独立。但独立后的孟加拉国,却和不丹、锡全、尼泊尔一样,一直受印度的打压和控制,沦为印度地区霸权主义的牺牲品。 自孟加拉国独立至今,印度一直对它的内政和外交进行干预,受到印度的欺凌,使孟加拉国置于印度的阴影之下,难以与世界正常交流。


第三,是因为性格。孟加拉国人压根就比较老实,因为本事不行,军队才有14万,平时奉行温和的外交政策,也从不爱惹事儿,坚持与人为善,处处充当老好人,天天默默无闻,安安静静,本本分分。


对于这样的国家,能有存在感吗?


小甜嘟爸爸


孟加拉,一个被稻米文化坑了的国家。

啥叫稻米文化?

简单说,这个国家的人只要能吃饱饭,就会拼命生孩子,不考虑发展,土地产出的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就会养多少孩子。

实际上,最近十几年里,孟加拉的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机会,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举外迁,像孟加拉这种穷国,劳动力资源多,一些服装鞋帽生产企业也进入了孟加拉。

由此带来的结果,孟加拉的GDP水平持续攀高,发展迅猛。

看看下图就知道,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孟加拉年GDP增长率基本都超过10%,其中的2005年居然高达21.4%。

多么良好的发展态势啊!

但可惜的是,孟加拉的人口增涨速度太快了,几乎与人口增涨速度相同,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全部被多出来的人口吃掉了!

目前,小小的孟加拉国居然有1.63亿人口,而且还在高速增涨中!

孟加拉是全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今日孟加拉,等于旧中国上海滩和八九十年代中国的集合体。

现在的孟加拉,人均GDP达到近1700美元,按道理来说,也不至于非常贫穷。

但孟加拉的贫富差距太大!

孟加拉首都达卡,看起来像我国的三线城市,这不是说达卡没有高楼大厦,而是这里有很多贫民窟。

在孟加拉,到处都是人,而且穷人很多,有些人甚至衣不蔽体,看上去就很贫穷。

这些穷人很多都住铁皮房子,缺水缺电,仅仅只能为他们提供一个睡觉的地方。

(拥挤的达卡街头)


但孟加拉的富人也很多啊!

就好像解放前的上海滩,哪怕穷人遍地,但该有的富人一点不会少,孟加拉富人住的是豪华别墅。

通常来说,孟加拉富人的家里,与欧美富人家差距不大,都是一幢小楼,然后配有游泳池,宽敞的草坪等等。

孟加拉富人家里,有成群的佣人。

因为这里人口多啊!

富人的孩子很小就送到英美国家上学,说的是流利的英语,学习钢琴和油画,等他们长大回来,就会成为新一代企业家。

相反,穷人家孩子很少有读书上学的机会,平均文化程度很低。

孟加拉的工业产品,基本只有服装鞋帽,因为工人素质太低,只能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上班。

孟加拉人的生活简单而朴实。

孟加拉的物价很低,这里流通美元和孟加拉货币,同样也叫达卡,1人民币大约兑换13达卡。

这里普通人的交通全靠人力三轮车,10元人民币可以坐5公里。

普通的一碗面条5元,理发一次5元。

一套比较像样的房子,月租金300-400元。

水果种类丰富,价格低廉,一根香蕉0.4元,2斤重的大菠萝4元一个。

主食以手抓饭,咖喱饭居多,还有红茶奶茶,都比国内便宜。

不吃猪肉,只吃牛羊肉,鱼肉。这些东西物价与国内差不多。

在达卡的富人区,街道干净卫生,有大型商场,购物街和超市,这里基本上什么商品都有,物价与国内类似,欧美商品比较贵。



孟加拉国的治安非常好!

哪怕孟加拉贫富悬殊,但由于是伊斯兰教国家,对于偷盗和抢劫案件判的很重,所以这里的社会治安很好。

孟加拉人宁愿当乞丐,也不愿意当小偷,抢东西的情况更没有。

孟加拉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区。

但可惜的是,孟加拉没有什么旅游资源,到处都是人,很少有外国人来这里旅游,当地人也就赚不到钱。

(孟加拉的制衣工厂)



孟加拉国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从前面介绍可知,这里经济贫穷,除了满眼到处都是的人口,没有任何出彩的东西,而且都是低层次体力劳动力。

孟加拉国为什么有如此多人口,完全是被稻米文化所害。

这里土地肥沃,天气湿热,适合种植,水稻一年四熟,在科技欠发达的年代,一片稻田就能轻易养活一大群人口。

久而久之,孟加拉的人口越来越多!

大量的人口,缺乏受教育机会,文盲到处都是,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企业,在这里都很难生存。

一个贫穷的,没有任何特色的国家,当然不能引起任何人的重视,而且孟加拉人安于贫穷,只求有口饭吃就满意了。

如此国家,假如在国际上有存在感,反而奇怪了!

(有个孟加拉国富豪,花5年时间在自己家里复制了一座1:1的泰姬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