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東非-西亞地形圖

身處亞洲的我們,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重疫情,而遠在東非的肯亞等國,則正遭受70年來最慘蝗災,糧食麵臨慘痛威脅……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非洲沙漠蝗蟲

蝗災,自古以來便是世界性的災變,在傳統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國家,文獻經常紀載蝗蟲所帶來的可怕影響,它的所到之處往往一片狼藉,所有作物被一掃而空的現象,引發經濟的慘痛損失。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從索馬利亞侵入肯亞北方的蝗蟲兵團。

東非受到蝗蟲災害侵襲,蝗蟲成群而來,達到數十億隻。聯合國稱,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面臨的蝗災“史無前例”。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蝗蟲過後

東非的蝗災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蝗蟲過境”正真實地殘酷上演

目前在肯尼亞、索馬里、埃塞俄比亞等國,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蝗災,當地人表示,他們可以看到上億隻的蝗蟲,鋪天蓋地的壟罩天空。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蝗蟲壟罩天空

國際糧食和農業組織表示,雖然蝗蟲對人類並沒有任何直接的影響,但目前的局勢“極為嚴峻”,對“非洲之角”的國家之糧食安全和生計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大批沙漠蝗蟲壓境而來,再次拉響糧食短缺的饑荒警報。圖為東非2020蝗災。

“在下個雨季來臨前,我們必須擋下‘沙漠蝗害’。”2020開年以來,東非正遭遇25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沙漠蝗禍”。大批沙漠蝗蟲壓境而來,蠶食農作物,讓本就因戰火綿延、連年饑荒而脆弱不堪的東非食物供應鏈,再次拉響糧食短缺的饑荒警報。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蝗蟲所到之處枝葉殘破圖。

事實上,蝗蟲從2019年6月開始便在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北部聚集,接著迅速發展成該地區過去幾年來歷經最嚴重的侵擾。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非洲地形圖

蝗災的出現,往往伴隨著當地的乾旱──旱災時因草地稀疏、蝗蟲生存空間變小且密集。當群聚密度達臨界點,昆蟲間的血清素會引發蝗蟲群聚,原本綠色的蝗蟲會轉為褐色,再集體大規模遷徙尋找食物來源,形成災變。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蝗蟲遮天蔽日

去年是東非有史以來最炎熱、最潮溼的年份之一,溫暖的溫度和爆雨的肆虐,為蝗災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如此的“沃土”成了滋養蝗蟲的關鍵,因為蝗蟲最喜愛在這樣的天候下大量繁殖。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滿地蝗蟲

2019年的東非,以乾旱開始,卻在2019年底以水災作收,年末的極端大雨更營造了極有利的氣候條件,讓大地成為滋養蝗蟲的“沃土”。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沙漠蝗蟲

在今年即將到來的雨季前,蝗災成了戰火綿延和饑荒連年的東非國家不願面對的雪上加霜,專家強調,蝗蟲所覆蓋的面積,甚至可以跟莫斯科市相提並論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非洲之角

戰亂引發的西亞一連串蝴蝶效應:蝗蟲每天可飛150公里,一平方公里達8000萬隻;饑荒加戰亂,百姓苦不堪言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東非蝗蟲

“人民的糧食還有牲畜,正面臨危險。”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2月2日,索馬里政府宣佈:由於國家正遭遇25年以來最嚴重的沙漠蝗害,即刻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由於國家正遭遇25年以來最嚴重的沙漠蝗害,為了搶在3月新一波雨季與農耕季前,趕緊控制住擴大中的蝗災,索馬里在2月2日率先宣佈進入“全國緊急狀態”,希望能在3、4月的下一波雨季與農作季節以前,加速控制蝗禍,以免大量農作物慘遭侵蝕殆盡,並請求國際馳援。然而索馬里政局長期動盪,又深受“青年黨”恐怖組織威脅,在極端氣候進逼的當下,要如何打擊蝗禍卻顯得加倍艱難。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非洲之角衛星圖

除了索馬里,其他“非洲之角”諸國,即厄立特里亞、吉布提、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四國,當前都遭遇大批蝗蟲壓境。肯尼亞的蝗禍,更是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不過,目前仍僅有索馬里率先宣佈進入了“全國緊急狀態”。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索馬里地形圖

“如果我們現在不即刻行動,那麼我們將遭遇的,就是沒人承擔得起的糧食短缺危機。”由於東非諸國本就因貧窮、戰亂與各種天災人禍淪為“高度糧食不安全”地區,當前就有至少2000萬人遭遇饑荒。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蝗蟲吞噬莊稼

而肆虐東非的沙漠蝗蟲,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約1500萬隻,一天能隨風長距離遷徙100—150公里,單日能吃下相當於餵飽2500人的糧食份量,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兩國,就有約7萬公頃的土地被蝗蟲侵蝕。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肯尼亞蝗蟲

事實上,中東非洲地區在歷史上就常是沙漠蝗禍的重災區。但<strong>近年蝗禍加劇的起源,卻是始自也門內戰引發的一連串蝴蝶效應。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非洲地形

也門因為連年戰亂早已自顧不暇,難以及時控制住境內因2018年大水患,而爆量繁殖的沙漠蝗蟲,進而導致蝗災蔓延至阿拉伯半島與非洲,才演變成難以收拾的跨國天災。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也門內戰勢力分佈

不過,2020開春以來,東非始終未能擺脫沙漠蝗害,則被專家認為主要是受到2019年極端氣候災難的影響。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也門蝗蟲

“蝗蟲!蝗蟲來襲了!”從2019年春季開始,巴基斯坦正面臨2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沙漠蝗災”。這場不斷擴散的蝗害,是從去年也門內戰導致的蝗災失控,一路延伸到周邊國家。以也門為中心,蝗蟲橫越多國、穿越5000公里,在去年3月進逼到巴基斯坦。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沙漠蝗災的擴散路線圖。從也門開始,蔓延到非洲、阿拉伯半島,途經伊朗之後,抵達巴基斯坦。

也門戰火延燒的“蝴蝶效應”,竟引爆成跨國天災的蝗蟲問題;在巴基斯坦經濟搖搖欲墜的情形下,已成為威脅當地政府與農民的恐懼夢魘。

沙漠蝗蟲大爆發,明顯是受當地極端異常的大雨影響才有所惡化。2019年,東非遭遇了異常的氣旋活動——北印度洋上形成了8個氣旋,是1976年以來的最多紀錄,這導致了乾旱、洪水,還有沙漠蝗蟲的大爆發。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2019年非洲之角降水量

可怕的是,如果極端的氣候不斷持續下去,蝗蟲的族群將會以指數型膨脹成長,進而擴散到更多國家。目前已知這些蝗蟲可以每天飛行超過150公里,數量成長到目前的500倍都有可能。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2020開春以來,東非始終未能擺脫沙漠蝗害,則被專家認為主要是受到2019年極端氣候災難的影響。

蝗災的蝗蟲個別群體面積可能大到一平方公里,而一平方公里內的蝗蟲數量,可以高達8000萬隻,而當下東非不僅只有一個群體。甚至,連許多小型飛機在途經此處時,都不得不提前改道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沙漠蝗蟲

蝗災通常伴隨著旱災與水災爆發,繁殖以及聚集速度極快。在蝗災期間,沙漠蝗蟲的擴散範圍極大,可以到達2900萬平方公里,60幾個國家,佔據地球五分之一的陸地面積。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從也門內戰開始延燒的“沙漠蝗災”,成群結隊地橫掃所有途經的農地。

有環境保護組織聲稱這次東非地區的蝗災不可能短時間被消滅,這個問題要到2020年6月才會減輕。去年東非地區蝗蟲的“亞歷山大東征”很可能再次上演。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大批沙漠蝗蟲壓境而來,再次拉響糧食短缺的饑荒警報。圖為東非2020蝗災。

極為密集、擴散快速,且破壞力強大的蝗群,若繼續肆虐下去恐將惡化東非諸國無力應付的大饑荒。畢竟,最嚴重的是,東非各國本來就因為內戰頻傳,居民們的生活早已苦不堪言。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蝗群單日能吃下相當於餵飽3.5萬人的糧食份量。

國際糧食和農業組織警告,這波蝗蟲的規模和破壞性潛力是你我從未見過的──這些有害的昆蟲會毀壞牧場和農作物,“而且顯然,即便是很小的一群,一天內就可以吃掉足夠3.5萬人食用的食物。”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肯尼亞蝗蟲正在“極其危險的增加”,在該國北部,僅僅一個蝗蟲群就長60公里、寬40公里。

事實上,不光是非洲東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發生過不同程度的蝗災。

在我國,蝗災更是與水災、旱災並列為歷史上三大自然災害。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肆虐東非的沙漠蝗蟲,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約1500萬隻。

中國古代對蝗蟲認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說法,又有“蝗魚(蝦)互化”之說,如:宋代陸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魚卵所化”,潘自牧的《記纂淵海》:“有蝗化為魚蝦”。李昉《太平御覽》〈蝦門〉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李蘇《見物》記載:“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有史以來,我國蝗災就頻發,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蝗災爆發之時,莊稼被吃得一乾二淨,糧食顆粒無收,百姓餓殍遍野。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非洲之角4國饑荒

面對蝗蟲災害:東非西亞國家怎麼辦?蝗蟲吃菜,人吃蝗蟲,也門餐桌的“災難食物鏈”

“蝗蟲吃光了我們一切,我們只好吃光蝗蟲。”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2019年7月28日,內戰中的也門首都沙那,正遭遇這今年夏季的第二波沙漠蝗災。

成千上萬的蝗蟲鋪天蓋地猛然襲來,將農地裡因連年戰亂、沙特阿拉伯聯軍禁運而所剩不多的莊稼吃個精光。於是憤怒又無奈的也門人只好開始抓蟲,拿著撈網在屋頂上與蝗蟲大軍正面對決,苦中作樂地期待為晚餐補充一些“災難菜色”。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沙漠蝗蟲在也門如今不只是造成饑荒,也成為人民用以果腹的食物。

民間傳說,蝗蟲的營養價值高。究竟也門人吃蝗蟲是傳統飲食?還是出於對天災的無奈?對於苦於內戰饑荒的也門人來說,這些問題在生存之前似乎都無關緊要。在也門1公斤的蝗蟲能賣700里亞爾(人民幣19元)。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蝗蟲災害

自宋朝以後,對蝗災有了較科學化的認知,並總結一些滅蝗的方法,如:鳴金驅趕法、捕擊法、火燒法、溝坎深埋法、掘種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溼難飛用器具抄掠法等。明末徐光啟撰有《除蝗疏》,書中根據歷史上從春秋至元朝記載的一百一十一次蝗災分析,得到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故為害最廣”的結論。王鼎鈞在回憶錄提到抗戰期間仍不時有蝗災,最大蝗蟲稱為蟲王,據說體型大如雞,當時滅蝗的方式仍是千年來相沿的捕擊法、火燒法。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肯尼亞居民正在用棍子打蝗蟲

為建立相應的監測防治機制,須留意適合飛蝗滋生的環境,比如灘塗的大面積增加,預測飛行能力強的蝗蟲何時進入成蟲期,以及預測受波及的地區。滅蝗手段有:使用滅蝗機械、飛機,人工化學方法,或者修築禽鳥巢穴蓄養滅蝗禽鳥等。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肯尼亞沙漠蝗蟲

目前,要抑制大規模蝗災最有效的方式,國家層面唯一的解決方式是從空中投放農藥消滅蝗蟲,而肯尼亞已經在聯合國的援助下,取得資金開始投藥工作。但索馬里戰爭頻繁,不穩的局勢讓工作難以順利運行,備受阻饒。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唯一的解決方式是投放農藥,但經費高昂圖

成立於2000年代初期的索馬里青年黨,是力圖推翻索馬里政府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激進組織,過去曾犯下多起規模龐大的恐怖攻擊事件。今年年初,索馬里青年黨就聲稱犯下針對肯尼亞“辛巴”軍事基地的恐怖攻擊。該基地由肯尼亞與美軍使用,攻擊造成青年黨聖戰士4人、基地3名美國人,總共7人死亡。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索馬里勢力割據圖

在大規模打擊蝗禍行動窒礙難行的當下,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警告,若東非蝗禍未能及時控制,蝗災恐一直持續至今年6月,屆時規模更可能擴大至現在的500倍之多。索馬里要控制蝗禍,除了是與極端氣候賽跑,更要抑制國內的逐漸升溫的恐怖動亂。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東非農情遙感速報(2017年8月31日)

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啟動快速通道機制,以期協助加強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的空中控制行動。該組織正在籌集7000萬美元的資金,以緊急支援3個受災最嚴重的國家開展病蟲害防控和民生保障行動。

巴基斯坦政府為了抑制災情加劇,春季以來已持續在超過8000公頃的農田噴灑農藥。伊朗作為面對這次蝗蟲危機的前例,將與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政府一同處理蝗蟲的農藥噴灑情況。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要抑制大規模蝗災最有效的方式,是從空中投放農藥消滅蝗蟲。

根據初步估算,4000萬隻沙漠蝗蟲在一天之內,就能吃下大約3.5萬人的農作物,對巴基斯坦農民來說,是極為慘重的損失。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沙漠蝗蟲

由於巴基斯坦國內正經歷重大的經濟危機——幾乎停滯不前的經濟成長率、無法抑制的通膨飆漲——再加上22年最大規模的沙漠蝗災,過去一個月以來,巴基斯坦為這次的蝗害衝擊所苦。

在經濟搖搖欲墜的情況下,不只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貸60億美元,要來迎戰這場“蝗蟲危機”。身處第一線的農民深知蝗蟲的能耐,因此他們也借了錢要來整治蝗蟲問題

“這片農地是我們僅有可養家餬口的地方,如果蝗蟲橫掃,我們將會無家可歸,只能上街乞討。但即使我們乞討,到時候也沒人會給我們一毛錢,因為大家都將一無所有。”

除了農民試圖用煙驅散蝗蟲,昆蟲學家也正想盡辦法,要根除這次的蝗害,他們將這場蝗害視為一場戰爭:“我們正堅守著農作物的‘邊境’,為了巴基斯坦,我們必須打贏這場硬仗。”

極端氣候下的沙漠蝗蟲災害:東非西亞人民是如何抗擊蝗蟲?

正在準備交配的沙漠蝗蟲。

東非、西亞蝗災已經演變為一起國際性事件,威脅到整個分區域的糧食安全。糧農組織正在啟動快速通道機制,以期迅速採取行動,支持各國政府發起應對這一危機的集體行動。蝗群蔓延的速度和蝗災的規模遠遠超出了正常水平,地方和國家當局的應災能力已經接近極限,需要開展大規模跨境行動,以應對東非蝗蟲數量激增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