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发朋友圈,你还愿意出去旅游么?

爱拍vlog


发朋友圈和旅游根本是两回事好吗,真的会有人为了发朋友圈而旅游吗?这成本也太高了吧?

反正本人就是属于“有的人出去旅游不发朋友圈是什么心态”问题里的“有的人”,也属于“有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是什么心态”里的“有的人”[捂脸]

自己的生活过得舒服还是憋屈没有必要让人知道,自己出去玩了更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出去玩,当然了,家里人是知道的,身边几个好朋友也是知道的,通常情况下,旅游也都是和家人或者朋友出去。其他人,没有必要非要让人家知道你出去玩了吧?

本人出去玩从来不发朋友圈,从来不发[呲牙]性格使然,无所谓对错好坏,我朋友里也有一出去就发朋友圈的,不过有的朋友会发路线好吃的好玩的心得体会,简直可以作为你下次去的攻略,这样非常受欢迎。

也有一发几个九宫格无病呻吟的,这样的就很无聊了。


萨日娜2012


当然愿意。

去旅游和发朋友圈并没有必然联系。我出去旅游一般就不发朋友圈,但是会在家人群里发一些美图和视频。

前些日子因为业务去上饶市三清山,真的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体验。

我是山东人,也爬过一些北方的山,西岳华山,太行山等等,尤其是去神龙湾景区(属于太行山),大峡谷给我的感觉就是大石头被劈开了一条缝,云台山的峡谷亦是如此。

而三清山就不一样了,我们从南昌出发,大约四个小时才到。4月下旬,阴着天,到处潮乎乎的。到了地方先吃午饭,居然下起了雨。当时我特别担心这雨停不了,而影响我们爬山。导游告诉我们不用担心,这里的雨说停就停,说来就来。果然如此,一阵风吹来,乌云散开,太阳就露出来啦。四月下旬在北方,还需要穿外套,所以我来的时候没有带短袖。其实南方的天气真的很闷热,到处潮乎乎的。

在山脚下,大老远就看见山上到处是浮云。我们先上了缆车坐到山半腰。在缆车上的时候,什么东西都看不到,完全在云雾里。下了缆车就继续向上爬,(我们每人租了一个拐杖,五块钱,回来的时候可以退掉)。山上真的特别漂亮。几乎每走几步就是一个风景,到处郁郁葱葱,和北方的山确实不一样。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果不其然,山上有很多树枝都是刚发呀,也有一些刚开的小花。在山上的一个小亭子里,还遇到了四只小松鼠,一路上都听见有一种鸟在叫,声音特别好听,特别婉转。

在山上往下看的时候,好像整座山都沉浸在云海当中,像来到了仙境。

不多说啦,大家有时间可以亲自去一下。











红尘作伴1314


出去玩肯定要发朋友圈!

记录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

对于一个普通的女孩,

普通本科毕业,普通工作,拿着普通的工资。

出去旅行是我人生为数不多发光的时候,

让我觉得我是我,我是自由的没有烦恼的。

怎么形容那时候的我呢!



那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在生活不是在生存,

那时候我恨不得全世界都看像我,

旅行时候的我是有光的!

发不扰民的朋友圈

我很讨厌那种到一个地方像导游介绍一样,拍一个小视频说自己在哪哪哪。

我每次出去旅行大多数都是最后发一个总结性的朋友圈。

  • 我第一次独自出去玩,在海拔3500的雪山徒步了5天!
穷游18天,跨了3个省,加上2000多的来回机票才花了5000多,

第一次穷游经历,徒步看到的美景,我怎么可能不发朋友圈!

  • 第二次独自出去玩,直接蹦到俄罗斯了!7天加机票不到7000元,你说我能不发朋友圈吗。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俄罗斯🇷🇺人根本不会英语,靠着肢体语言在异乡行走了7天。


看见了极光,逛了圣彼得堡冬宫,到了红场找普京。

这一刻我飘了,发了3个朋友圈。

第一个摩尔曼斯克,零下22度,泼水成冰

第二个,圣彼得堡冬宫太奢华了,忍不住分享啊

第三个,最后总结

  • 第三次!自己去了上海迪士尼!
谁说迪士尼很贵,我门票加吃住,一天两夜才花了500!
迪斯尼真的是造梦工厂啊,我太爱这些迪士尼的朋友们了!

遇见好玩的就忍不住分享,是人的天性吧。

如果不让我发朋友圈,我的朋友们怎么会知道我还有这么一面。

我想让他们知道!我独自旅行!我有多坚强!

我可能就是表演型人格的人吧,渴望得到大家关注!想把我旅行的美好分享给大家!

喜欢我的回答就点赞关注我吧,更多旅行穷游攻略稍后上线!粉丝破千我就开始更!我是爱旅行的昭君不穿越请点赞关注,多给我些鼓励吧!


昭君不穿越


当然愿意!因为我出去旅游并不是为了发朋友圈的。

一般在朋友圈里经常会刷到亲戚朋友老同学同事出去游玩的照片,一个比一个玩得还要赞。看着个个晒着美美的照片我就心生羡慕。每次我出去玩,我也很喜欢拍很多的旅行照,特别是风景,去玩一次手机内存就要清理一次,因为我拍的照片太多了。

不过,我虽然拍了很多照片,却很少发在朋友圈,几乎是不发。但是我会回到家的时候,和家人分享自己旅行的照片,或者是和喜欢的人分享自己所遇到的点滴事情。

有些人发朋友圈是为了让人点赞,而有些人发朋友就是为了记录这一刻的美好,留作纪念,以后翻来看也有别样的滋味,像这样的人,就算不发朋友圈,他们也会照样去旅行的,大不了记在备忘录里面,他们只想记录生活的足记,仅此而已。

而我觉得旅行注重的是精神的享受,还有视野的放大,发不发朋友圈都是无所谓的。



情感小肥柴


我是愿意的

我是山东人,在新疆上大学,当时大一的时候火车没提速,从我家到大学所在城市要50多个小时,于是从此20小时以内的火车能到的地方我都觉得不算远,所以也就在刚上大学没多久就开始去各地旅行,大学期间走的最远的也就算是尼泊尔了,一直到大学毕业国内外多多少少走了有几十个城市

我的第一条关于旅行的朋友圈是在毕业之后才开始的(前面几乎没怎么发过朋友圈),是为了记录我的毕业旅行,那一趟旅行半年的时间发圈频率大概是一周一两次,很多时候出门旅行尤其是长时间旅行发朋友圈更多的是为了记录自己此时此刻的一些不同于往常的见闻和心情,真正我们旅行收获的绝不是仅仅几条朋友圈能够展示出来的,而相对走的越多越久甚至一直在路上的人很多时候其实没有在很频繁的发朋友圈,只是在遇到一些人或者一些事的时候会有一些感慨,不会定位,不会大批量发图,简单的朋友圈表达情绪罢了

自己的认为是朋友圈是一个很好的记录生活和朋友分享生活的地方,而不管我们有没有在旅行都在朋友圈都不那么重要,因为旅行本身已经很有意义


我就是爱啦啦啦


不得不说在手机和微信都离不开的今天,很多人出游拍照片,都会选择第一时间发朋友圈。基本上这类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人是爱分享、记录生活,另一类是爱炫耀、引起关注!

爱分享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表现的都比较乐观,笑容总是挂在脸上,爱说爱笑。旅游拍照片,看似分享的是美景,其实分享更多的是她自己的心情。


另一种爱炫耀的人,往往都比较自我,喜欢让别人关注,当然更喜欢让人赞美。这种人如果旅游发了朋友圈,没人点赞也没人评论,她会感到失落甚至不安。反之、点赞评论的人越多,她就会越高兴。

但严格的来说,这两种人纯粹的比较少,多少都会占一点比例。比如我可能70%是爱分享的性格,而剩下的30%就是爱炫耀。但要说到没有微信朋友圈还会不会去旅游,这个就有点极端了。旅游是愉悦自己的心情,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所以不管有没有微信朋友圈,该去的我肯定还会去。

最后说一些题外话,头条问答现在基本也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正儿八经提问题的人,但这类只能占30%左右。另一类就是乱七八糟提问题的人,这类人约占了70%,可能还要多。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提的问题好像没经过大脑思考,或者就是好像被驴踢了一样,提问题的目地只是为了博眼球!


張岳林


如果不能发朋友圈,我照样出去旅行。旅行是一种自我成长与远见的见识。

旅行绝不是为了发朋友圈和炫耀,带着目的出游身心不会自然愉悦的,旅游应该是抱着学习与开阔眼界的态度,让旅行有记忆、有留念、有成长,切莫打卡旅游!

现如今中国有很多出行旅游就是打卡式拍照留影过,这样的旅行只会拿钱买罪受,没有任何意义。

17年的独自旅行,我多少会感知中国的旅行的变化与发展。如今,我之所以调研全国民宿,其实也是在调研全国旅行新方式,民宿是旅行中的一个小板块,未来它逐渐代替从众式旅行向个体式定制旅行。

从我的独自旅行到如今的调研,我见过太多旅行者的抱怨与无知无畏。在这里,我想对所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请一定不要抱怨,路途中遇见的好坏都是你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记住,在外旅行遇见任何人与事一定要谦卑为主,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你遇见的是贵人还是坑货。

对于孩子成长时期去旅行,除了看风景也是历练他她的心智和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学校是储备知识,而社会便是知识与智慧思想与行为的共存。

对于成人的旅行,有很多原因,一是陪伴孩子,二孝敬父母,三接待亲朋好友,但无论哪一种也是开阔眼界与相处沟通之道。

未来无论和谁在一起,和他她去旅旅行,你便会发现他她所有的优点或者缺点,如果彼此能和谐与包容,那么此人必是终身值得交往之人。

记住,一个善于旅行的人,他她的生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旅行不是为了发朋友圈显示你去了哪里,而是你在旅行中因学习的成长与见识让未来的自己可以变得更好与优秀。

我是漫旅逛世界,祝福当下所有安好!





漫旅逛世界


她每天除了拍照发朋友圈,和朋友们聊天,就是和在住宿地找人聊天。

她不会在一个地方久居,认识的当地朋友也会随着她的离开,被她用朋友圈带走。

她的世界有两个,一个是真实的世界:不同变换的天南海北,不断增加、不断忘却的朋友;一个虚拟的世界:是她的手机朋友圈,朋友不断增加,偶有减少。

她活着的全部意义,除了她的远在异国他乡的孩子,就是朋友圈了。

她,一个50多岁的人,似乎生活在现实和虚拟的两个世界里。

这些年,人们开始有点儿闲钱了,也就想着出门玩儿了。先是国内又开始国外游,眼看着朋友圈里哪些旅游照,自己心里不痒痒是假的。

看看朋友今天罗马,明天开普敦,一段自驾美国黄石公园炫目迷人的小视频,还配着校长(张弛)轻松欢快的歌曲:穿过风和雨 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

这样的朋友圈看多了,有时不免怀疑人生,我活的既不精彩又不潇洒,咋这么累呢?

哪种说走就走,哪种仗剑走天涯,哪种热血和激情,哪灵魂和身体必有一个在路上,哪诗和远方,离我有多远?

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活着就应该这个样子吗?

等哪天,我也要穿过风和雨,也会频频在我的朋友圈里留下这样的画面吧:“去繁华的上海和北京 还有云南的大理保留着回忆。”

这就是我向往的吗?我旅游的目的又是什么?

想来想去,旅游,不发朋友圈又如何?我真不想和哪位朋友一样,为一个虚拟的世界活着一半,一半留个这个真实的世界。

酷妹儿就很少发朋友圈,不但是旅游照。朋友圈成了一个通讯工具。朋友还是见面更亲切,聊天更亲热。

发与不发,我都旅游过,见识过。

别人知道不知道,没什么。我是为自己活着,获得虚荣心的一点满足,有也好,无也可,自己开心就好。

更多旅游问题,请关注:酷妹儿圈,为您解答旅游的各种事儿。


酷妹儿圈


如果发不了朋友圈,我依然愿意去旅游。

很明确,我去旅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朋友圈。那发朋友圈和旅游基本上没有直接关系。

假如,前提是微信给我赞助支持。那是另外一回事儿,出发前它可能会有明确要求。

比如整个行程,必须发几次朋友圈,或者其它更具体的细节要求等。那没办法,这是规则我必须要履行。

比如类似,头条旅游领域的活动一样,每次活动报名参加,而且对执行者都有明文要求,如:图文3篇、微头条5条、小视频5次等。

如果没有赞助,那出去旅游为什么非要发朋友圈呢?其实生活中,会有好多人只要出去旅游,迫不期待的发朋友圈,唯恐天下不知一样。

但不管记录美好旅途,还是炫耀精彩生活。这是每个人的权力,也是喜好,可能还要因人而异。

当然有些人喜欢,也会有人不愿意。而我就是属于后者,当微信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空间一部分的今天。

不少人吃饭、聚会、旅游等,都会发朋友圈,似乎不晒不欢一样。曾经我也会偶尔发个朋友圈。

但出去旅游时,我还真的很少发朋友圈。即使偶尔要发,一般也会设置成“私密”,只有自己能看到,主要为了记录美好时刻。

所以,即使发不了朋友圈,我还是愿意出去旅游。





漫游的cai


如果不能发朋友圈,我还是愿意出去旅游的?如果你连这个都介意,我只算作你是个“假旅游”,根本就不了解旅游的乐趣!

事实上,旅游发个朋友圈,不过是个晾晒自己小幸福的及其简单的事情。你只是想让别人分享你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已。说得彻底些,这样的行为多半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至于朋友圈的其他人怎么来看,到底会怎么评价你的这些行为,对你而言,真的没有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大家多半是照顾你的情绪,体会一番你的“精彩”而已。这些友情上的“点赞”行为真的说明不了“你在人家心目中多重要”!

朋友圈不过是现代社交工具而己。其实,它和旅游的真谛并没有太多的牵连,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爱旅游的人来说,发不发圈完全是看个人的心情。旅游的意义是不断的去探索远方和发现美好来的,至于到底该不该和盘托出与人分享,那也完全取决于我的个人心境。特别是当有些涉及到自己亲人的那些家庭照片的时候,干嘛要全部放到朋友圈里呢?确实没有这样的必要吧!

每天发发朋友圈,只能算个习惯。但是,话又说回来,当它与旅游产生冲突时,我肯定义无反顾地选择去旅游,因为,有网无网发不发朋友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每次旅游,整个旅程给我的或者说时家人们和大自然给来我带来的那些亲切和新鲜,已经太重要了。有些事有些快乐,不在人前发朋友圈晾晒也好!

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的事,干嘛一定要路人皆知闹得满城风雨。有时候越高调越尴尬,你不这么以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