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這場全民皆兵的“戰疫”中,

每個人都在付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他們未必光芒萬丈,卻始終溫暖有光。


男孩用壓歲錢為防控一線人員購置物資

2月10日晚上,

在珠三角環線高速永安出入口處,

一輛粵E車牌的轎車駛近檢查點,

後座車門打開,走下來一位小男孩。


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小男孩送來愛心物品現場。西江日報通訊員 供圖


小男孩利索地從後排座位搬了幾箱東西下來,工作人員見狀以為小男孩需要幫忙,立即上前,細看發現,這些物品是一箱奶茶、一箱方便麵,還有一袋水果。紙皮箱上寫著“中國加油!武漢加油!肇慶加油!”字樣。


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紙皮箱上寫著“中國加油!武漢加油!肇慶加油!”字樣。西江日報通訊員 供圖

“你們辛苦了!裡面有些奶茶,加熱水喝了身子暖!這是我用壓歲錢買的,抗擊疫情,我也要做點貢獻。”小男孩用稚嫩的語氣說道。他將食物放下,沒留下名字,便匆匆坐回家長的車離開。離別前,小男孩還不忘和工作人員說:“希望大家平安,身體健康!”


短短數分鐘,

小朋友的愛心舉動讓

現場所有工作人員十分感動,

有的工作人員還忍不住留下感動的淚水。


四會八旬老黨員捐退休工資抗擊疫情

日前,

四會一位年過八旬的老黨員

帶著3200元退休工資,來到四會市紅十字會,

將這筆錢捐給疫情重點地區,

用於抗擊疫情。


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四會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上門為老黨員譚忠本辦理捐贈手續。西江日報通訊員 供圖


這位有著6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名叫譚忠本,看到全國各地團結一心,共抗疫情,他深受感動。他表示,雖然自己上不了前線,但想盡一點綿薄之力,希望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能早日康復。


一家五口共戰“疫”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

全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共渡時艱,

全力投入到疫情聯防聯控工作。

已有33年黨齡的懷集縣公安局

城東派出所副所長林海鋼

是一位被同事、群眾傳為佳話的老黨員,

他與兩個兒子、兒媳婦奮戰在防疫前線。


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林海鋼(右)在一線執勤。通訊員供圖

林海鋼是一名60後,長年在公安基層一線工作的他,雖已年近花甲之年卻無半點老態,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雖然我年齡偏大,但我還能熬,與年輕人一樣排班,沒問題。”疫情發生後,按林海鋼同志的請求,他被安排在縣城一處車流量最大的執勤崗,帶領民警、輔警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


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林廣盛在省際防疫檢查站查控。通訊員供圖

林海鋼的大兒子林廣盛是懷集縣掃黑除惡辦綜合組組長。他被安排在粵桂省際靈峰防疫檢查站,負責查控登記、數據彙總等工作,參加日夜輪班落實24小時“逢車必檢,逢人必測”的檢疫查控,牢牢守住灣區西大門。林廣盛表示,多年來受父親強烈的黨員責任感薰陶和出警中助人為樂等小事的影響,從小就喜歡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這次被抽調檢查站工作,也深感責任擔當,一定要把工作做到最好。


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李雯霏在記錄夜巡工作情況。通訊員供圖

林廣盛的妻子李雯霏是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車管中隊輔警,與丈夫工作地點相距40多公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李雯霏在國省道主幹線、縣城區主要道路等巡邏管控,勸導群眾減少出行、遵守有關部門防疫指引和交通安全法規;協助民警對不聽勸導的交通參與者開展查處的相關工作,給力維護道路交通、社會面平安穩定。


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林榆盛在值班調度、收集防控信息。通訊員供圖

林海鋼的二兒子林榆盛,則在距離懷集180多公里外的省信訪局工作,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春節剛過,接到指令的他匆匆返回工作崗位,投入到省局值班指揮調度、情況信息報送等工作,在工作的閒隙,他總會聯繫家人,關注著遠方的家鄉——懷集防控工作的最新動態。


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高榆在以信息化“天網”助力一線防控。通訊員供圖

連日來,林榆盛的妻子高榆與丈夫一樣,戰鬥在指揮調度的崗位上,特別是近日縣城實行道路交通管制、小區網格化封閉式管理以來,在懷集縣城管局指揮中心值班忙於監控工作的她更是開啟了“超負荷”工作模式,以信息化的“天網”掌握疫情防控一線動態,為指揮協調聯勤聯動而日夜辛勞。


往日經常歡聚一堂的一家人,

一則“朋友圈”互勵共勉,

一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一同逆行。


三代齊上陣,防疫衝在先

春節期間,

封開縣大洲鎮東坡村73歲老黨員孔淑群

得知村黨組織準備組建黨員防疫服務隊,

立即帶領女兒楊煉芳、孫女楊海旎

向村黨組織遞交“請戰”申請,

要求組成祖孫三代的“西江黨旗紅”突擊隊

加入防控疫情行列。


祖孫三代突擊隊、小男孩、八旬老黨員……他們在肇慶防疫一線匯成溫暖的光亮


對於孔淑群的這個決定,家裡人開始是反對的,因為她年事已高,身患糖尿病、腰椎病多年,行走不便,日常走一段路都要歇上一會兒。“我們家有三個黨員,不為村裡面乾點什麼,心裡不踏實。我腿腳不方便,但叫上女兒、孫女一起行動,就能為防控疫情出力了。”孔淑群樸實地說。


最終,孔淑群說服了家人,跟女兒、孫女一起報了名。


大年初三早上,她帶領著女兒、孫女準時來到了村口值班卡口。“後生仔(年輕人),你口罩帶實滴(點),莫成日跑去出邊(外面)。”看到村裡的年輕人外出,孔淑群總要提醒一句。“婆婆,我一定注意,一定注意!”對方不好意思地笑著回覆。


“新年好,我來問問你們家情況,家裡人都好吧?”孔淑群一大早就敲開了鄰居的門問好。由於村裡人員多,有些村民對排查工作不支持、不理解,甚至對於村幹部的拜訪直接閉門不見。看到這種情況,這位熱心的七旬老人主動要求承擔開導任務。“村裡的人我熟悉,我去開導最合適。”孔淑群說。看到七旬老人親自上門,村民緊閉的房門就慢慢打開了:“老孔這麼大年紀還為我們操勞,真的過意不去,有什麼要問要做的我們一定配合。”


“農村疫情防控絲毫不能鬆懈,但如果出現大規模的人群聚集,發生疫情感染的概率就會加大。”孔淑群說。除了做好開導任務,孔淑群還積極參與村裡的防控宣傳,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相關措施和健康防護知識,勸導群眾不串門、不集會、不聚餐,勸導沒戴口罩的群眾要自覺,發動村裡黨員、大學生、年輕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等志願者到村口值守。


正月十五,

是孔淑群跟女兒、孫女連續站崗的第13天。

值守的村幹部讓她回家歇一歇,

她總是拒絕,始終堅守在防疫第一線,

直到夜幕完全落下,

才肯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休息。


周邊的村民和她開玩笑:“老孔啊,孩子們大過年的難得回來,怎麼不好好在家陪著,非要出來站崗?”孔淑群認真地回答:“兒女是難得回來,但我是黨員,有責任當好村的管家。村民健康也是家人健康。”


平凡的人們,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

他們匯成溫暖的光亮。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伍欣琦、夏紫怡、魯學冬

通訊員 何通、盧潔婷、陳雄

部分來源綜合 封開發布

實習生 詹詠傑

校對 王雯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