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科普知识: 抗疫期间普通人一定要了解的那些事


口罩科普知识: 抗疫期间普通人一定要了解的那些事

1、打一个喷嚏和咳嗽会带来哪些后果?

打一个喷嚏会产生多达 4万个直径在 500-12000纳米之间的液滴,液滴以每秒高达 100 m的速度被排出; 咳嗽可产生 3000个液滴,大约与 5分钟的谈话时间产生的液滴相同。这些包含病毒等病原体的液滴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还可以通过空气的运动进行迁移,当液滴与呼出气体混合时,就会产生感染性气溶胶。

2、戴口罩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血液、体液、飞沫及空气中带有病原体的液滴传播疾病。

3、口罩有哪些分类?

医用口罩:医用 N95,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口罩。

非医用口罩: 没有标医用的所有口罩,如普通的 KN95、 KF94、3M 9001、棉纱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炭口罩和工业用口罩等等。

4、新型冠状病毒有多大?

125纳米。

5、医用外科口罩、医用 N95及普通 KN95有哪些区别?

共同功能:均可以防护超过 55到 95纳米之间的颗粒物;

最核心的区别: 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 N95 具有防止血液等渗透的功能,而普通 KN95 及非医用口罩均没有这一功能。

6、为什么所有的非医用口罩如普通 KN95、

KF94、3M9001等均不能防病毒等病原体?

尽管这类口罩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可以防一定范围内的颗粒物如雾霾和沙尘。

但非医用口罩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防渗透的功能,也就不能防带病毒的液滴。

空气中如果存在携带病原体的液滴,液滴的大小范围在 500~12000 纳米之间。只看这个数字,你会觉得大部分口罩是可以阻挡这个范围内的液滴进入人体呼吸道的,但戴口罩的亲们一定要注意,如果你的口罩没有防渗透功能,液滴会粘附在口罩上,液滴里的病原体,比如新型冠状病毒就会通过粘附的方式渗透到口罩内侧,粘在口鼻,导致人体感染病毒。

7、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的区别是什么?

医用口罩不能防渗透,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防渗透。

8、医用口罩和非医用口罩的区别有哪些?

均不能防渗透,对颗粒物的防护医用口罩大于非医用口罩。

9、非一线战场的医护人员上班戴什么口罩?

带一个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可以防病毒,防空气中带了病毒的液滴。医用 N95 口罩就留给一线战场的兄弟姐妹们吧。如果带 KF94、普通 N95及 3M9001等可能会导致空气中微小的液滴粘在口罩上,时间长了会返渗到内侧,粘在口鼻,感染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