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敬畏心,“懂生命貴”

在災難面前,我們都深感生命的脆弱,也更深刻的領悟生命的珍貴。喚起了整個民族的凝聚力,我們在為此深受鼓舞的同時,不免壓抑著內心的疼痛。

我們誰也不願意自己的熱血因災難而沸騰,不願意我們的真誠用災難來鑑證。也許我們都來不及反思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由於對利益的追求而曾經對生命的漠視,讓我們的生命過程蒙上人為的陰霾。

難道一定要到這個時刻,我們才形成敬畏生命的共識,這難道不是一種痛定思痛的追悔嗎?

懷敬畏心,“懂生命貴”

天生萬物,每一個生命都是大自然最公平的賜予,每一個生命都是他們應該來到這個世間最自然的理由。

之所以敬畏生命,遵循自然法則,是因為生命是寶貴的,對於任何動物、任何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動物沒有思想,它們順應自然適者生存,而我們人類不同,人類有憐憫之心,有良知。正因為有良知才能讓我們具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精神境界,閃爍人性仁慈和博愛的光輝一面。

敬畏生命,才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這不僅包括人類的生命,還包括大自然的各種生物的生命。不僅包括他人的生命,更包括我們自己的生命。要把生命作為至高無上的存在,生命本身不在於你是什麼身份,農民也罷,工人也罷,高官也罷,富商也罷,也不在於你是何種物種,動物也罷,植物也罷,生命本身都是高貴的,都是必須敬畏的。

敬畏生命不但要愛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同情他人的生命,同情一切生命。人有著同情的本能,同情是人區別於動物的起點,也是道德的基礎。有了同情,人才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才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使人性中具有仁慈和博愛。

懷敬畏心,“懂生命貴”

人類在“征服自然、掠奪自然”的路上已經走的夠遠了,至今仍在貪婪攫取大自然的財富,卻用很少的代價去彌補大自然留下的創傷。我們一步步地擠壓那些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可憐,是它們承擔了我們人類經濟發展進程的代價,我們得到了幸福了,它們卻遠走異鄉,生死未卜。

對其他生命的痛苦麻木不仁,你也就失去了共享其他生命幸福的能力。

人類從無數動物種群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地球上統治萬物的領軍和霸主。這種領軍和霸主的地位,滋生了人類的狂妄和自大。人類變得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以為地球是為了人類的存在而存在,把自己當成了地球的主宰。

人類想要一味索取自然、奴役自然的意圖,最終只能導致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只有自然才是地球的主宰。人類必須重新認識自然,重新認識自己。大自然無邊無際,無始無終,人類對於大自然的認識永無止境。自然的力量巨大無比,而人的力量卻是望塵莫及。

懷敬畏心,“懂生命貴”

人類只是向自然借了一塊地方,被賜予了一段時間,以生命這種形式出現、存在,並享受生命的甘美。也正是在這塊地方、這段時間裡,有動物、植物和雷電山川與人類作伴。

所以,對自然要敬畏,對同行的夥伴要謙讓、客氣。不但人與人要和睦相處,人類還要與其他生物和諧相處。

誰也沒有權利去殘害無辜的生靈。如果無視自然規律,凌駕於自然之上,沒有尊敬,沒有畏懼,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人類被大自然所征服。

因為生命來之不易,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和愛護;因為自然規律亙古不變,所以我們要遵循和順應。因為敬畏,愛才會充盈這個世界;因為順應,整個自然才會日趨和諧。

生命對於有生命的物體來說,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也是一樣充滿了悲劇色彩,生命的短暫,生命中美好事物的不可挽留,使得生命在現世顯得格外珍貴。

敬畏生命不只限於生死關頭,而要讓每一個生命過程有安全感、幸福感和尊嚴感。才是對生命的最大敬畏。

我們敬畏生命,也是為了更愛人類自己!

懷敬畏心,“懂生命貴”

確實,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人類就像是最後的一塊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享受生命不是滿足物慾。物慾是社會刺激出來的,是人比人比出來的,並不是生命本身帶來的。

社會醜惡現象究其原因,首先在於私慾的膨脹,其次在於底線的缺失,再次在於道德的淪喪。

我以為,喪失了道德底線、為非作孽者的心靈狀態一般是瘋狂的,所以對於他們的救贖也是一項複雜艱難的工程。法律的制裁、道德的自律、良知的呼喚、親情的溫暖也不及本人的徹底悔悟覺醒,故佛雲,“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保持一顆敬畏的心與自然相處,獲得的將是兩者平等的尊敬和萬物的圓融。

人生是一個動態的運動的過程,或由光明入黑暗,或由黑暗入光明,一切的規則取捨,全在於自身的心態境界。讓我們時刻敬畏良知、敬畏真理,保持心境的光明,且行且珍惜吧!

懷敬畏心,“懂生命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