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集物資、主動請纓……周口90後戰"疫"不缺席

面對肆虐蔓延的新冠肺炎,已到而立之年的"90後"紛紛行動起來,奔赴抗疫一線。自周口團市委發出倡議以來,全市"90後"青年積極響應號召,或為疫區捐贈物資,或為醫院運送救命儀器,或直接奔赴前線救治病人,在這場爭分奪秒的疫情防控攻堅戰中,他們不計報酬、義無反顧,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新生代青年的時代擔當,為戰勝疫情築下堅固基石。

姐弟倆動員父親為疫區捐助物資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家住沈丘的趙敏、趙康姐弟就時刻關注著疫情變化,得知疫情中心地武漢的醫療和生活物資極度緊缺後,就一直想為災區做些什麼,兩人商議好動員父親趙少華一起為武漢捐贈物資。

籌集物資、主動請纓……周口90後戰

趙敏、趙康姐弟和其父趙少華正準備運送捐贈物資

誰知還沒等向趙父開口,趙父便主動提了出來,"何不向武漢疫區市民捐贈一些洗手液,幫助他們做好居家防護呢?"

原來,父親趙少華在本地經營著一家日化用品的生產企業,疫情來臨,正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之時,趙父也想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看來咱們都想到一起去了!好,這就加班生產!"於是,一家人一拍即合,加快生產急缺的物資。

1月29日,大年初五,路上人跡罕至,車輛稀少,此時,一輛載著價值約10000元的30箱防護物資的貨車徐徐前進。車內,正是趙敏、趙康姐弟倆和他們的父親趙少華,他們親自把物資送往沈丘縣紅十字會,委託捐贈給武漢疫區市民。

醫護姐妹花並肩奮戰抗疫一線

31歲的胡敏,是鄲城縣人民醫院檢驗科一名檢驗員,而她29歲的妹妹胡奔奔,是鄲城縣中醫院血液透析室的護士長。同為醫護人員的姐妹二人心有靈犀,在疫情發生後,不約而同主動請纓,衝在了抗擊疫情第一線。

雖與以往一樣都在醫院工作,但工作的內容卻大為不同,此時的胡敏主要給病人進行病毒的感染篩查。"第一次給疑似病人採集咽拭子時,說實話,難免有點緊張。病人張大嘴巴,棉籤剛一伸進去,他就乾嘔起來,然後猛烈嗆咳,連續兩次才完成採樣。"在接診大量的病人後,此時的胡敏似乎已經練就了一把"好手藝","現在,我都是下手又快又準,避免病人乾嘔和嗆嗽。"剛剛結束一例標本採集的胡敏說。

籌集物資、主動請纓……周口90後戰

胡敏採集咽拭子

與姐姐不同,妹妹胡奔奔主要在隔離室工作。隔離室入住的基本上都是確診的患者,除了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治療,胡奔奔還要對及時安撫他們的情緒。

"隔離病區投入使用的第一天,需要隔離觀察的人員內心還是不太能接受,也不適應病房這種隔離的環境。我們就給他們不停地進行心理疏導,慢慢溝通,看著他們的情緒穩定了,每天的各項指標也都正常,我們的努力總算沒白費"。對胡奔奔來說,儘管壓力很大,但能給患者帶來更好的醫療環境,緩解他們的焦慮,一切都是值得的,她說,"在隔離觀察對象入住前,我們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把壓力留給自己,把微笑送給隔離觀察對象,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而在她們家裡,胡敏剛滿5歲的兒子想媽媽時,只能在媽媽空閒之餘與她視頻相見。但懂事的孩子很堅強,他知道,媽媽要去前線去打病毒,雖然不情願,卻還是說:"媽媽,你是金剛葫蘆娃,病毒就是蛇精,你打敗了蛇精就趕緊回來,我想你!媽媽加油,我愛你,早點回來!"

聽到這些,胡敏既心酸又欣慰,但有兒子的支持和信任,打倒病毒獲取勝利的那一天似乎就在眼前。

尚在哺乳期的新手媽媽主動請戰

"尊敬的領導:我是RICU(呼吸重症監護病房)楊相依,職稱主管護師,我志願馳援武漢。因報名人數多,我認為領導有必要選擇我。派遣我去的理由有以下幾個……"1月27日,在得知醫院將組建援鄂第一梯隊後,29歲的楊相依主動向醫院領導申請加入。

籌集物資、主動請纓……周口90後戰

請戰書

為了能參加援鄂第一梯隊,在寫下這份請戰書後,楊相依又上了一道保險:直接敲開院長於彥章的辦公室門,親手把它交給了醫院的第一負責人。

滿懷著"戰疫"之心的楊相依如願以償,最終獲得了參加援鄂的機會。接下里的幾天時間裡,在完成RICU的日常工作之餘,她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個人防護培訓和考核,為奔赴武漢做準備。

開赴指令還未下達,新的工作任務卻來了,醫院急調她前往周口市第五人民醫院支援。市第五人民醫院是中心城區定點收治醫院,負責接收診治中心城區確診患者。雖然沒有去成武漢,但她站在了家鄉抗疫一線。

籌集物資、主動請纓……周口90後戰

楊相依

而實際上,楊相依的孩子才只有7個月大,還在哺乳期。暫時捨棄襁褓中的孩子,前往危險的隔離病房是需要勇氣的。但在年輕的楊相依看來,這並不難選擇。"我是護士,又參加過半年的呼吸治療室培訓,我們科室找不出第二個比我更懂呼吸的護士。前往五院護理重症患者,我覺得我就是最理想的那個人,這個工作需要我。"

楊相依語氣鏗鏘,"每一個醫護人員都知道,只有儘快控制住疫情,儘快把患者治好,才是對我們的家人最好的保護。"

為醫院送"武器",確保防疫物資第一時間投遞

"丁姐,醫院急需的呼吸機到了,馬上給你送去!"2月4日早上6點,周口市郵政局市區分公司中州大道攬投部投遞員許金科在收到貨後,第一時間撥通了周口市第五人民醫院丁醫生的電話。

掛完電話,許金科就立即對郵件進行消毒、裝車,做完一系列防護工作後,直奔周口市第五人民醫院,7點前就把呼吸機送到了醫護人員手中,整個過程不足1個小時。

籌集物資、主動請纓……周口90後戰

離開醫院不久,許金科接到了丁醫生電話,"呼吸機已經投入使用,感謝你為病人的治療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聽及此,忙碌了一個早上的許金科終於鬆了口氣。

周口市第五人民醫院是周口市定點治療隔離感染冠狀病毒患者的醫院,也是許金科轄區內所負責的段道。在疫情洶洶的非常時期,醫院是距離病毒最近、最危險的地方,但許金科卻未因此耽誤過一個班次,"這些天,寄往這裡的郵件裝的多是醫生和病人需要的醫療物資,我每次收到都會第一時間送來,不論早晚。"

不僅如此,許金科甚至把班次由一天兩次增加到三次,他說,"醫護人員在戰場上與死神搏鬥,這些物資都是他們的武器,一刻也耽誤不得啊!"儘管他剛滿25歲,還未成家,但面對疫情時,在他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堅定和執著。

記者 魏文傑 實習生 宋相陽 來源 周口共青團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