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測溫”等於“口罩識別”?曠視詳解“AI測溫”原理

疫情關鍵時期,很多科技企業都參與到抗疫大戰中,不少AI企業也紛紛將AI技術應用到不同場景,發揮科技助力抗疫的優勢。


2020年2月4日,曠視科技 AI 測溫正式在北京上線試運營,率先在北京市海淀政務大廳和部分地鐵站展開試點應用。同時,也引發了部分網友“AI測溫”等於“口罩識別”的誤解。


“AI測溫”等於“口罩識別”?曠視詳解“AI測溫”原理

曠視 AI 測溫系統應用界面


1. 本次通過 AI 圖像技術+遠程測溫,核心是為了在大人流情況下遠程完成較準確的體溫測試,確保不影響大家返程效率的情況下,能做好測溫篩查,為疫情做好防控,保障大家的身體安全;

2. 所謂“口罩”人臉識別,是誤解,一個小的新技術是如何在戴口罩的情況下,找到每個人的額頭區域,確保遠程測體溫準確;

3. 曠視希望用 AI 技術在疫情中發揮一點小的作用,非常意外給大家帶來誤解。歡迎 大家持續關注和監督我們,一起真正做到科技向善。


“AI測溫”等於“口罩識別”?曠視詳解“AI測溫”原理

曠視 AI 測溫系統在北京市海淀區某地鐵站點出入口布設中


2月12日,曠視在官方微信分享了AI 測溫技術的原理以及開發這個技術的初心。


Q: AI 測溫原理是什麼?


A: AI 測溫可以理解為 AI+測溫:

第一步,通過 AI 技術快速定位額頭(較為準確的測溫位置);

第二步,利用熱成像攝像機對該額頭進行精確測溫。


Q:體溫達到多少度,儀器會報警並提示工作人員?會進行二次檢測麼?


A:目前地鐵設定的溫度為 37.2 ℃(按照目前公共場所溫控標準),當大於等於這個溫度,儀器就會發出警報聲,現場負責安保工作的工作人員會對疑似高體溫者進行人工的二次檢測。


Q: 同時會進行人員身份的識別麼?


A:不會,這是通過技術來優化測溫的產品。


Q: 現在都能收集到哪些數據呢?


A: 目前能夠統計到的數據為: 每天通過的人數、疑似發熱人數。


Q: 相比於手動檢測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A:

a. 可實現每分鐘 300 人次的測溫行為,與人手動測溫相比效率上大幅提升,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人群密集場所的人員滯留;

b. 無感測溫,不需要打斷人員的通行,提升通行速度;

c. 再有是測溫的精準度:我們目前產品溫差在±0.3°C,利用深度學習算法輔助物理建模,顯著提高了測溫精度;

d. 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和人員的投入,降低了一線工作人員的風險。


希望有更多AI企業將AI能力運用到抗疫中,為儘早結束這場“戰疫”出一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