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历史同自然科学之间有没有高低之分?你怎么看?

周维麟


哲学属科学范畴,是社会科学类,(记住!)自然科学另外一类科学,它也属科学范畴,历史是诸学问的基础知识一一属文学范畴,它们沒有高低之分,只有从属关系。


包强中


哲学和自然科学无高低之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什么是哲学?

现代人们对哲学地定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地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地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地统一.是社会意识地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地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地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地社会科学。

哲学地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地时代对不同地问题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地研究是基于理性地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地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地类推。

二、什么是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地生物属性在内地有机自然界地各门科学地总称。

三. 哲学与自然科学地联系

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地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地关系。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地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地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

1、我们必须认识到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地学科,它同自然科学地关系是辩证地,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哲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实践经验地总结和概括.离开了实践地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地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这是哲学和自然科学地共同点。然而,在总结和概括实践经验地基础上所形成地知识体系,又具有不同地层次。人们在实践经验地基础上所获得地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等地各种知识,经过加工,归入不同层次地各门具体科学。这些知识又成为哲学在更高层次上加工整理地材料,哲学思想、理论正是通过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地抽象和概括而得到地最一般地结论。所以,就哲学和自然科学这两个大地知识层次来看,在他们同实践经验地关系上,相对地说,哲学比较间接、概括,而自然科学则比较直接、具体。这也是哲学和自然科学地不同之处。

2、哲学依赖于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地进步推动了哲学地发展,给哲学提供了新地知识源泉。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哲学没有任何地单独存在地权利,它地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地各种不同地部门之间。哲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总是根植于具体科学地土壤之中,不管通过什么形式,哲学总要吸取和概括具体科学地成果,才有自己存在地权利和发展地动力。如果不吸取、不概括具体科学地成果,哲学作为一种最抽象、最概括地学问,就会从根本上失去自己存在地基础,以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陷入枯萎、干涸地绝境。

3、自然科学地发展离不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和知识来源地哲学,反过来又给予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地指导。这就是哲学所特有地功能,是其他任何具体科学所无法代替地。科学地历史证明,尽管科学家地自觉程度不同,但他们总是以一定地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地指导来从事科学研究,建立科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地唯物论和自发地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地唯物辩证地自然观和生命观,并确立了中医学地整体地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地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地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地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地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地唯物论和自发地辩证法思想。

4、自然科学不断丰富和推动哲学地发展.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这些哲学概念和范畴通过中医学地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

5、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逻辑范畴。范畴是人地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地概括地反映。各门学科都有自己地一些基本范畴。

所以,不存在高低之分。




第四种回球


按形而上和形而下或分,哲学属形而上,是道,自然科学属于物质方面的形而上,是庄子所说的,道在屎尿中,道在万物中的道,哲学所说的道范围更宽,但都是研究道的。同样是研究道,在物质方面,如果达到了实验检验要求的,都已经被纳入自然科学中去了,剩下部分都是没有达到实验检验要求的,属于不可证伪的哲学,少数属于可证伪,已经被实验证明是错误的,但符合哲学逻洽自洽检验要求的,哲学承认的,有些哲学学派判定为正确的哲学的哲学,大部分哲学由于没解释定义清楚范围,出现各人同读一本哲学书,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解释,由于解释不同,没有公认的,统一的解释,所以无法进行实验检验,这就是哲学的实际情况。有种说法是,科学进一步,哲学就退一步,哲学总在科学之外研究解释,这符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实证要求,注定达到科学要求的研究难度更大,只要有研究成果出来,哲学最后总会不得不退让,但由于难度大,科学没有达到哲学范围的广度,哲学总有生存空间的。历史的研究,或者价值取向有多种,比如中国百姓认可的历史本质就是故事,编造出来的假历史比例占多数,真历史比例占少数,其特点就是百姓喜欢听的历史。还有当时胜利者编写的历史,这些历史是以当时胜利者形式形态要求进行修改的,参杂大量假历史的历史,但真历史所占比例会比百姓喜欢的历史多很多。自然科学研究历史,可以使用现有的科技进行文物鉴定,这部分内容占比不大,自然科学的逻辑就是科学逻辑,在逻辑方面没有范围之分的,科学研究方法必须要讲事实,研究结果或使用的逻辑必须要经得起实践检验,所以使用科学方法研究历史,是一定会按照去除假历史,尽量还原真历史要求去做的,只要科学加入历史研究,就不会去管百姓喜不喜欢,意识形态欢不欢迎,科学都会按照自己的研究方法要求去做的,研究得出的历史结论会有很多不同的,这是原来的历史参了假决定的。


龙一欧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

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

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把哲学描述为:逻辑学、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总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论思维形式,并在自己的理论结构里包含某种世界观因素,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总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并反过来给科学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反对用哲学代替科学的"自然哲学"倾向,也反对用科学取消哲学的实证主义倾向,认为哲学与自然科学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整个认识系统中的两大分支。

自然科学与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结果,历史是记录着自然科学与哲学发展历程的,所以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



鹏知天下


哲学,是形而上学,是因果定律。

历史,是经验之谈,是成功之母。

科学,是形而下学,是哲学注解。


趙波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总和!哲学更的讲的是认识!认识宇宙,社会,人生!第二是方法论,即用什么方法处理问题!历史是人文科学,人文与自然科学是并存的学科!


红楼谜中人


哲学是科学。历史学应该不是科学而是文化研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科学是对法则规律的研究,哲学是探究规律的学科,而历史学只是对史实的探明。历史是一种文化史实的探明。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规律,那可以是科学。

注意,文化可是纹化,只要是人类生活的痕迹都是文化。考古就是文化(纹化)。


自然法则是真理


我觉得没有高低之分。自然科学比较客观,作用于生活中促进科技进步改善生活。哲学历史比较主观,是一个国家想要灌输给你的价值观,作用于生活是行程秩序和规范,利于一个大团体的稳定。没有自然科学,我们还要男耕女织,没有哲学历史,我们分崩离析被其他大国鱼肉。术业有专攻,天生兴趣不同不要勉强分个高低去选择,主攻你感兴趣的一类,不论在哪方面取得建树,社会都需要你。另外,我有些个人观点,擅长哲学历史的出了国很受限制,因为你相信的,大多是国家为了稳定想要你相信的,出去了发现每个国家编的故事会大相径庭。每个族群,只有有共同的但却与别人轻易区分开的信仰,才会有凝聚力。


真真19900909


哲学与历史和自然科学之间,有没有高低之分?

我觉得他们之间不能比较,不是同一类学科。


彩虹之歌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咋能分高低。不要啥都要分个高低贵贱。其实缺一不可。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精神知识,物质科学共同组成和发展变化而保持有规律有序运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