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支援武漢醫療隊:“只有千錘百煉,才能打勝仗”

張家口新聞傳媒記者 馮海嘯 袁琦 段曉芳 楊連 通訊員 李剛 馬利芳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敵人是看不見的疫魔。2月12日,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們與“敵人”正面交鋒了。

凌晨2:30,協調物資、排班;

5:00,接到通知,調整排班人數及順序;

6:40,用餐;

7:00,乘車;

8:00,進入救治區,熟悉環境;

14:00,護理人員進入,接收病人;

20:00,醫生進入,救治患者;

……

連線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趙慶豐,他一口氣向記者介紹了他和戰友們一天的行程。“大家有壓力,但更為堅定的是對必勝的信念!”趙慶豐說。

10日凌晨,醫療隊到達武漢,最先接到的通知是前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和江漢區省委黨校方艙醫院開展工作。11日晚,再次接到通知,調整為江岸方艙醫院。“不論地點在哪裡,都是我們的戰場。”市第二醫院醫生袁東發說。

“方艙醫院”是機動醫療場所,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種功能,是武漢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輕症患者的關鍵舉措。江岸方艙醫院設在武漢全民健身中心,2月11日下午改造完成並進行消殺工作,12日開始收治患者。共有1000張床位,分為A、B、C、D四個區,河北醫療隊主要負責A區363張床位的輕症患者救治。

緊急接到任務,緊急出發,到達武漢後,31名隊員抓緊一切時間熟悉環境,熟悉救治流程,最主要的還是學習防護知識。穿防護衣容易,脫防護衣難,醫治、護理病患後,防護衣會極有可能沾有病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感染。“既要救治患者,也要保護好自己。”大家幾乎將上崗前的所有空閒時間都用在練習個人防護上。市第一醫院的王曉芳、馬利芳一直在給大家示範、糾錯,大家互相提醒、認真練習,直到凌晨還有隊員在微信群裡討論防護方面的問題。

11日,大家都特意理了發。在隊員們發回的視頻和照片中,男性推了光頭,女性剪去了心愛的長髮。市第一醫院的馬利芳、市中醫院的任慧敏,理了個倍兒時髦的髮型:後面頭髮短到貼頭皮,前面留下一部分紮了個小辮。從鏡子裡看到新發型時,她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12日的排班表上,護理人員的在崗時間為14:00至20:00,醫生為20:00至次日凌晨2:00。20:00進入病區,需要18:30出發;凌晨2:00下班,脫下防護用具需要一個小時,回到賓館的時間為3:30。

生命所繫,性命相托。即將進入“戰場”的隊員們給家人、同事發來微信:為了曾經的誓言,為了身上的責任,我們將努力築起防控疫情、保障健康的堅強屏障!


抗疫日記⑫|張家口支援武漢醫療隊:“只有千錘百煉,才能打勝仗”

大家反覆練習防護用具的使用。


抗疫日記⑫|張家口支援武漢醫療隊:“只有千錘百煉,才能打勝仗”

剪去長髮,只為更好地戰鬥。


抗疫日記⑫|張家口支援武漢醫療隊:“只有千錘百煉,才能打勝仗”

時髦又方便的新發型。


抗疫日記⑫|張家口支援武漢醫療隊:“只有千錘百煉,才能打勝仗”

加油,武漢!加油,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