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2月10日上午,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寄生虫》成最大赢家。

自古以来,只有第一才能享受欢呼,颁奖典礼上,马丁·斯科塞斯所流露出的失望几乎没人察觉。

《爱尔兰人》十项提名一奖未中,这部电影是本该如此,还是宝珠蒙尘?

马丁·斯科塞斯,这位世界电影圈中的传奇人物,又究竟拍了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其实,早在2007年,《爱尔兰人》计划就启动了,但由于原著作者的倔强以及资本家中途的退出,《爱尔兰人》险些夭折。

所幸Netflix花费了1.05亿买下《爱尔兰人》,并出资1.25亿美元投拍,虽然这导致马丁不得不将《爱尔兰人》转身投向网络流媒体,但对这种艺术家来说,影片能问世,就是好事。

影片主角名叫弗兰克,他是一个纯血的爱尔兰裔,身为退伍老兵的他如今是个卡车司机。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在一次卡车抛锚时,好心的罗素帮他解决了问题,此时弗兰克还不知道,站在眼前的这个小老头是彼时美国最权势滔天的黑帮大佬,显然,急于贪污卡车内牛排的他也没那么在乎罗素的身份。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贪污成性的弗兰克被老板起诉到法院,好巧不巧的是,弗兰克的辩护律师,是罗素的表亲。

简单试探后,弗兰克过了罗素的第一关,于是对方帮他收买法官完美脱案。

当弗兰克和辩护律师来到餐厅庆祝时,他再次见到了罗素,与上次萍水相逢不同的是,这次见面会改写弗兰克下半生的命运。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罗素表面是个遭老头,可其实他却是布法利诺犯罪家族的首领,虽然这个家族成员很少,但却对全美国的黑帮犯罪有着重大的影响,哪怕是现实中也是如此。

当弗兰克和罗素第一次蘸酒吃面包时,弗兰克聊到自己是一个在意大利打过四年仗的爱尔兰裔,罗素顿时心生好感。

产生好感的原因无非两点,其一,弗兰克的意大利语让罗素产生了亲切感,其二,打过仗的士兵对于命令几乎无条件服从,这是罗素想要的忠诚。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真正改变弗兰克命运的事情来了,这天一个小混混找上了他,出价1万让他炸掉安杰洛的洗衣店。

在现实中,安杰洛是费城黑帮的最高层,也是罗素所亲近的好友,当安杰洛得知弗兰克要来炸他产业时,他先是找上了罗素,一番话给足了面子。

为了弥补错误,弗兰克亲手杀死了那个小混混,也是这一枪,让他正式成了罗素的杀手。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随着影片逐渐展开,第三个重要人物也浮出了水面,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国际汽车工会领导人吉米。

在美国,当工会人数达到一定量级时,工会主席的权利是很大的,他甚至可以随意更改工人跟企业的合同,吉米的工会人数一度超越230万,在当时,吉米拥有无与伦比的舆论控制力。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工会主席,吉米的发家史并不光荣。

工会存在的意义就是反抗不平等条约,简单来说,就是吉米带着工会成员罢工反抗,当企业派人暴力镇压,吉米再联合黑帮下手,达成罢工目的。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吉米和弗兰克本是不相干的人,但因为罗素,这个故事被串成了一条线。

在某次谈话后,罗素决定将弗兰克派给吉米当保镖,当然,保镖只是个名头,他更重要的身份是担当罗素和吉米的传话筒,或者顺带监视一下吉米的日常行动。

伴随美国总统竞选的开始,被罗素等黑帮家族支持的肯尼迪家族顺利成章坐上总统的位置。

但吉米有个仇人叫鲍比,他是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弟弟,当他仗着哥哥的名头当上司法部部长后,吉米差点被他搞下台。

而这种种事件的产生,也是罗素一派和吉米分裂的开端。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肯尼迪被暗杀后,吉米也被判贿赂罪被关入狱为期一年,这时工会掌权人变成了菲茨。

菲茨上位,黑帮们打起了算盘,因为吉米焦躁易怒且说话肆无忌惮,而菲茨却会用尽一切办法讨好他们,这让他们起了换位的心思。

吉米出狱后,其雷霆般的多种手段不止引起了大量黑帮的震怒,更是动了罗素的蛋糕。

当吉米说出那句“这是我的工会”后,罗素明白了吉米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控制的人,于是他派弗兰克前去杀了他。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作为罗素派来监视吉米的人,弗兰克和吉米私交甚好,罗素自然知道这件事,但派弗兰克去杀吉米不是因为他的恶趣味,而是因为他的“大局”。

假如弗兰克不参与此次事件,那么他很可能在关键时刻赶去救下对方,从而坏掉他们一系列计划,而且,弗兰克必须亲自干掉吉米,因为他必须表明自己是罗素的人,不然自己家人性命堪忧。

当吉米在血泊中倒下后,电影也是逐渐迎来尾声,全片三个半小时,节奏最快的就是弗兰克暗杀这段,仅仅两枪,吉米连转身都来不及就已经死了。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爱尔兰人》,它撕下了以往所有黑帮电影对黑手党的浪漫幻想。

一个货车司机,在现实中参与了25-30次刺杀行动。

一个普通糟老头子,决定着当时每一个美国人的生死,并掌控着总统的位置。

没有你来我往的枪战,没有激昂热血的打斗,甚至连指着鼻子放狠话的环节都没有。

掏枪,开枪,收枪。

短短几秒钟的动作,便是最写实的黑帮杀手。

比肩《教父》,碾压美国传统黑帮片,《爱尔兰人》凭什么不能获奖

《爱尔兰人》最为人称赞的就是其中插入的各种真实历史事件,当一桩桩事件随着进度条发生时,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感受到了一股历史的史诗感。

作为一部文艺黑帮片,本片完全超越了传统黑帮片的范畴,它所注重的是内心的自我救赎。

《爱尔兰人》没有成为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原因,不是因为质量,不是因为深度,更不是因为黑幕,而是因为时代。

是啊,时代变了。

也许,继《爱尔兰人》之后,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么正统的美国黑帮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