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第二阶段替伏期是多少天?具体如何?

南京瑞科特电气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何为第二阶段,武汉1月23号开始封城到2月6号,就是第一阶段,那么2月7日至今就是第二阶段,我们目前处于第二个阶段。

其次第二个阶段的潜伏期是多少天,现在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一般都是都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当然也出现了21天这种比较长的潜伏期,但是毕竟是个例,不影响整体的潜伏期,所以说目前第二阶段的潜伏期还和之前意义不超过14天,目前给个地方对疑似人员的隔离也是14天。


所以说第一阶段的潜伏期和第二阶段潜伏期并没有什么变化,目前在病毒没有变异之前,我们应对的都是同一种新冠肺炎病毒。

目前已经开始陆续复工,为了疫情快点得到控制,我们应该做好自我保护,比如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门注意要带口罩,勤洗手,我们自己做好防护工作,就是帮助控制疫情。


希望这场疫情可以赶紧结束,我们大家都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乔治麻咪


前几天出现一例潜伏期19天的病例,现在有出现一例24多天左右的,所以目前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具体潜伏期多久还是不清楚,但是根据病毒流行的规律,第一阶段专家制定短的潜伏期在2~3天之间,而长的在15天左右,但是现在发现的病例中有24天左右的,而且早期无任何症状。


目前这种病毒主要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及空气传播等途径,而且在门把手及粪便中都发现有此病毒的存在,所以说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而患病人群几乎都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而且还有腹泻、恶心呕吐、肌肉酸痛无力的症状,所以首发症状目前以发热为主,到也有些是以消化道症状明显。

而患病人群中老年人病死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免疫系统弱,而且还有一些是有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但是年轻的人群中潜伏期长的多见,而且治愈率很高,主要还是和免疫和呼吸系统强大有一定的关系。而潜伏期长还是和病毒本身的活性和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潜伏期长的病例已经出现,但是大家不必恐慌,首先要做好自我保护,主要是居家隔离、勤洗手、多通风、碗筷及时消毒清洗,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还要提高自身对于这种疾病的预防意识,主要是对于自身及家人的排除,通过测体温、对于外地来的家属督促及时到医院排查。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小克大夫


这个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是相对应的,应该是指的武汉封后的15天以后吧。大家知道14天是专家定的,而这个天数不是瞎定的,它是有科学依据的。这是专家们在参考以前冠状病毒的流行情况,以及已经发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者的情况综合定出来的一个时间。如果你隔离了14天都没有任何症状,那么恭喜你,基本上新冠肺炎就与你无缘了。那么,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个潜伏期会改变吗?

明确告诉大家目前还没有改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里还是写的14天,并没有改变。为什么还不能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虽然有不少文章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就在3-5天之间,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多1099个病例回顾性分析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平均潜伏期就3天,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段时间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文章里的平均潜伏期是5天多,几乎所以病人在一周以内都会发病。但是,钟南山院士的研究中有24天才发病的。那怎么办?有的朋友可能就会说,那都按24天来吧,24天最保险了。但是,这个代价太大了,总会有个别患者潜伏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我们不能按最长的来。那5天或者7天行吗?这个肯定不行,因为平均是5天,证明还有不少大于5天的,所以14天还是比较科学的。



第二,疫情还在流行,只要病毒没有变异,这个潜伏期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按照目前疫情的流行情况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发生变异,它还是和我们刚开始认识的那个病毒一样。而同样的病毒在人群中的潜伏时间是不会有太大变动的,所以潜伏期不会变。另外,我们要看到目前的研究数据所展示的潜伏期和现实可能还有点差距,因为即便是钟院士的大样本回顾性分析也才1099人,这个和目前确诊的4万多人还有很大差距。按目前情况来看,前期专家提出的14天潜伏期还是比较可靠的!


我想不管潜伏期是多少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做好个人防护。管它潜伏十天八天还是一周两周,只要我们戴好口罩,洗好手,不到人多的地方去,我想我们一定可以远离病毒!


肿瘤探索者


现在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指南中提到的潜伏期都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目前随着治疗的深入,对NCP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大数据统计表明其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虽然个别地方有报到说潜伏期为21天的案例,但是对于整个流行病来看意义并不大,所以不管是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政府要求的医学隔离观察时间都为14天。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病毒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从一代感染者变为了二代感染者

不管是那个阶段,我们要应对的都是同一个病毒,只要病毒没有发生变异,那么它的潜伏期就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这里要强调的是二代感染者相对一代感染者隐藏的更深,有相关症状的一定要及时就医。

现在是复工潮,有条件的单位人员回来后尽量在家里面办公两个星期后再到单位上班

2月10号是国家规定的上班日期,很多单位都迎来复工潮,但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风险被感染,所以有条件的单位人员回到公司后,尽量先安排在家里办公两周,因为我们再也不想在听到这样的消息“这个公司30人开会,11人被感染”!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学扫地僧


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已经让全国人民在家宅了半个多月,从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我们以14天作为疫情的第一个阶段,这个14天即病毒的最长潜伏期,理论上来讲,只要过了第一个最长潜伏期,该发病的人群应该都发病了,这也是专家预测元宵节前后疫情可能会出现“拐点”的依据。


但是我们看见,最近几天新增确诊人数仍达每天数以千计,好在新增人数总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之所以还有新增确诊患者,是由于防控工作还是没能把每一个潜伏期患者都筛选出来,毕竟我国人口众多,想要一刀切死,难度太大,并且最近网上爆出不少确诊者存在有意或无意的感染他人的行为,防控压力仍然很大,其实现在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拐点”。

接下来会怎么样?

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变异的证据,也就是说,病毒的潜伏期没有改变,14天仍然是阶段性时间节点,接下来疫情会往哪个方向发展,真的取决于每一位公民自我防控的执行力!但是,随着全国复工的开始,专家预测,未来一个月,大城市将会面临严峻考验!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相对较强,如果做不到全国一盘棋,就有可能会拖拖拉拉,给整个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大家关心疫情,期盼胜利,就要从自我做起,假如我们能够做到“健康者不被传染、感染者不传染别人”,那一个潜伏期后,疫情就会得到明显控制。大事看担当,小事看执行,这全民抗疫的关键时刻,大家该拿出来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了!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重症行者阿锋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众所周知,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民动员,全民参战,指的就是“防疫战”,由于全国各地疫情程度的不同,有的疫情严重的地方已经封城处理,很多人都在想,这场疫情究竟还要多久才能结束,下面针对于“潜伏期”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为什么会有潜伏期这个说法?

①随着21世纪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网名已达数亿之多,很多的医学术语“潜伏期、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统计”等等热词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很多人都非常主动的关注这这场疫情的发展趋势,政府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阻击这场疫情,很多人可能在想,疫区中心湖北武汉自1月23日封城至今已半月余,按照专家的说法第一阶段潜伏期应该过了,那接下来这第二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又是多久呢,请往下看。


②我觉得讲直接和大家讲潜伏期有些人可能理解起来稍微有点困难,我就先从传染病的概念先说,传染病说白了也就是由于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感染人体以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如同17年前的SARS以及近年发生在非洲的埃博拉病毒一样,它们都属于传染病的范畴。

③传染病之所以能够传播和流行,必须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目前看来,也就是2019年12月份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发现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高度相关;传播途径其实就像是一座桥梁一样,连接着传染源和易感人群,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有靠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等几大类,易感人群也就是指的对于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④当大家通过我上面所讲的传染病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觉得潜伏期就比较好理解了,拿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在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入侵人体,再到出现症状或者反应的过程,就是它的潜伏期,注意了,潜伏期的长短与进入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数量、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力、新型冠状病毒的繁殖能力以及自身的抵抗力有关,所以每个人潜伏期的长短各不一样,如宁波某男子菜场买菜短短15秒感染,某市民自疫区回家,家人倒还先感染出现症状,他还后发现。所以第一阶段暂定的14天是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新型冠状病毒特点、传染性以及流行病学等多方面考虑后暂定于此,这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中也有体现。



新型冠状病毒第一阶段潜伏期已过,接下来第二阶段潜伏期又是作何考虑?

我觉得时间大致还是不会变化即2周内,大家不妨试想一下,自武汉以及湖北其它地市封城至今,外省基本上所有的病例都是以输入型为主,近日根据官方的数据来看,外省的新增病例已经开始下降,这足以证明疫区的封城措施是取得了重大成效,这也是此次疫情阻击战重要的一步,只要目前感染的患者得到有效的隔离和治疗,通过第二阶段潜伏期的防控,就像包围战一样,不断的缩小包围圈,清出所以疑似的不能得到救治的患者,那边治愈的不断出院,把传染源切断,这个疫情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拐点将至,黎明的曙光来临,普通人需要做的就是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安全饮食,共战“庚子防疫战”!!!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为消除知识的不平等,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张垒医生


大家好,我是波波医生,我来给大家解答一下。目前我战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可以关注一下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最长为14天,不论在第几阶段都是这样的,这是一个确定的数字。

2020年1月23日早上十点,武汉市政府宣布武汉封城,假设在封城实施的最后一刻有一位武汉人离开武汉去了其它城市,那么第一阶段,也就是从23号算起的14天内,到2月6号早上10点,所有感染了新冠病毒离开武汉的人发病,未发病则视为未感染。假设在2月6号早上9点多从武汉出来的某人刚刚发布传播给了小明,那么第二阶段至2月20号止,小明应该发病。

当然以上的情况都是假设,也是极端的情况。

我的工作主要是对新冠病毒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再追踪与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再对密切接触人群采样进行检测。假设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他还未发病,但是他可能会到处去玩,可能传播更多人,我们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快的把他找出来,采取措施,让他让或者尽可能不传染给他人。

临床医学处理感染者存量,我们是控制感染者增量的。

我希望大家科学认识,勤洗手、戴口罩、家里多通风,尽量少出去。在家还是得适当的活动,比如做俯卧撑、深蹲、高抬腿等运动。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我们一线人员的努力下,在全社会的配合下,有决心早日战胜这场疫情。


波波医生说健康


新冠病毒是一个全新的冠状病毒,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会随着研究地深入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关于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也同样如此。

一、什么是新冠肺炎的潜伏期

研究一种疾病的潜伏期,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潜伏期。

潜伏期简单地说就是从病原体侵入身体到身体发病的时间。

我们可以将病毒比做一个特务,“特务”偷偷潜入我国,在某一据点悄悄发展其他特务人员,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展开破坏行动,被我安全部门发现,最终将其缉拿归案。“特务”在进入国内后到开始发动破坏行动的这段潜伏时间就是潜伏期。

就拿狂犬病来说,它的潜伏期就是指从被疯狗咬伤(病毒进入伤口)到出现头痛、恐风、恐水等狂犬病症状之间的时间!狂犬病的潜伏期为5天至19年或更长,一般1~3个月。

传染病学截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是指我们从接触新型冠状病毒病人或携带者,病毒入侵我们的身体,到出现新冠肺炎症状这段时期。

二、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的认识

新冠肺炎的潜伏期,需要从病人发病时间倒推其接触其他确诊病人时间,主要靠病人自己回忆叙述,然后对所有的病例中进行观察总结得出结论。

1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第一版)》中,描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是5-12天

此后在1.24更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第二版)》中,则将其潜伏期改为了1-14天。更改是基于病例数据增多而有了新的认识!

在之后的各个指南中,都是维持其潜伏期1-14天的说法。

最近(2月8日)一次的国家卫健委更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指南中,描述新冠肺炎的潜伏期1-14天,多数为3-7天。

截至2月12日上午,停泊在日本横滨近海的“钻石公主”号邮轮新冠肺炎感染人数上升至174人。一位80岁香港男性,1月25日从游轮下船,2.1号确诊为新冠肺炎。“钻石公主”号,将从2.5隔离至2.19,共14天。

三、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第二阶段潜伏期

目前,距离武汉封城已经超过新冠肺炎普遍认为的最长潜伏期14天,各地从武汉归来的人员除了少数发病人员,多数已经相对安全。进入新冠肺炎第二阶段,今后的新发病例多数为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本地病例,潜伏期是否有所变化?

2月9日,钟南山团队在Medrxiv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2019年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中,总结了1099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特点。指出新冠肺炎潜伏期的中位数为3.0天(范围为0至24.0天)。

这篇论文所得出的平均潜伏期3天比之前研究中的5.2天更短(意思是多数人很快发病),但最长潜伏期却比以前14天更长!

平均潜伏期的缩短及最长潜伏期的延长并非是病毒变了,而是随着病例数的增多,人民对其了解的更多,总结出的潜伏期更接近这种疾病的真实情况。

当然,正如钟南山院士及论文作者之一的关伟杰所说,最长潜伏期24天仅仅是属于个例,不具有广泛代表性。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

就像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达19年以上,但实际上这样的病例非常罕见。

在近期,各地还发现一些无症状感染者,比如,2月10日,广西与河南披露两例无症状感染者病例,无症状时长分别达到16天和17天。

这些无症状感染者,有可能发展成有症状或者一直没有症状直到病毒被清除而痊愈。

超长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之前最长潜伏期14天,并不全面、准确。

所以,对于一些密切接触者来说,即使居家隔离了14天未发现问题,已经大概率没有传染的可能,但是仍建议尽量不要参与朋友聚会、走亲访友等活动,继续宅在家是最好选择!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家才是最安全的港湾!对于已经上班的人员来说,最好错峰上班,加强防护!


王成大夫


新冠病毒防控战役到现在,如果从武汉1月23日封城开始计算,第一个14天已经过去,可以说是进入第二阶段了,有些朋友禁不住要问,这个第二阶段,我们还要持续多少天呢?是14天,还是还会更久?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确实可以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医护人员、相关支持性服务人员、相关产业工作人员冲在一线,全国人民在后方全员支持的全面战役,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的认识,目前通常情况下,最常时限一般认为是14天,而对于有过密切接触需要隔离的人员,通常也是以密切接触后14天为限,因此,以前14天为这场战役的第一阶段来划分,还是非常合理的。

目前从武汉封城,到各个省市全都加强防控,目前第一个14天已经过去了,也就是说,如果全部确诊病例,疑似人员以及密切接触者都进行了有效的隔离,十四天过后,该解除隔离的也都解除隔离了,该排除疑似的也都应该排除疑似了,但由于人不是机器,在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和不可预知的因素,因此,从目前第一阶段过后的疫情防控形势来看,还远未到达可以解除防控措施的程度,目前疫情确诊病例报告虽然上升趋势有所放缓,疑似病例也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但尚未到达疫情控制的拐点,这说明我们的防控工作卓有成效,同时又不能放松,因此,在这个第二阶段,我们仍然需要做好防控,以进一步控制好这次的疫情,彻底打赢这场攻坚战役。

那么,第二个阶段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多久,病毒的潜伏期又该按多少天来算呢?首先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在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的这种“阶段”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目前的情况下,说明我们国家的整体防控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再经过14天的防控过后,疫情控制的相关数据相信会进一步向好,但是否能够达到疫情的拐点出现,还是不好预估的,但可以想见的是,对于此次疫情的防控,即使出现了拐点,很多防控措施仍然要积极施行,才能够最终彻底控制这次的病毒疫情。

关于病毒潜伏期的问题,很多朋友可能近两天都看了由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署名的相关相关论文报道,在这篇论文中,统计了109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相关情况,对流行病学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在这些数据中,有一个数据引起大家关注的是,在这些统计病例中,病毒的潜伏期最长的达到了24天,这样的数据一出,马上就有很多朋友开始担心,是不是原来说的14天不准了?但如果全面来看待这篇论文中的统计数据,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了,这篇论文中统计病例的从密切接触到发病的平均潜伏期的中位数只有3.0天,而绝大多数患者仍然是14天的潜伏期内发病,潜伏24天发病的情况,只是很个别的情况,这种个例并不能作为延长病毒潜伏期预估的条件,而且如果因为非常独特的一些个例,就把病毒的潜伏期数据延长为24天,那么相关人员隔离的时间也会大大延长,很多时候,其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资源浪费,以及可能引发的其他问题,都是影响巨大的,而这样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因此,以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来看,将病毒的潜伏期,隔离期仍然设置为14天,才是更合理的。

在最近写的相关科普文章中,碰到很多朋友的留言,朋友们对于有些官方消息的前后不一致,提出了很多的质疑,但实际上,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防控的过程中,也是医学科学对于这种病毒不断加强认识,不断加强控制水平的过程,大家应该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存在。

举两个例子:比如上海卫健委专家说病毒存在气溶胶传播,而国家疾控中心专家又提出,目前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还有待确认,这是不同专家的不同观点的碰撞,相信随着对于这个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总会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在当前情况下,大家对于气溶胶传播或粪口传播等途径,虽然未确认,也要注意做好防护就好,完全不必纠结是这种传播途径确认还是不确认。

再比如病毒在自然界存活时间的不同说法等等,其实大家真的不必太过较真,毕竟对于病毒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有时候会出现不同的研究结果或不同的声音,也都正常,有专家说,这种病毒在自然界存活能力不强,在干燥空气中,存活时间不超过2小时,有的专家说,病毒在适合条件下,最常能在体外存活5天,这个差异看似很大,其实并没有那么矛盾,干燥空气是病毒不适合生存的环境,而如果病毒落到湿润的地方,气温有正好较低,病毒存活时间较长也是完全可能的,提醒大家存活能力不强的专家想告诉大家,要科学认识病毒,不要过分恐慌,而提出病毒存活时间可达5天的专家,是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一定要做好防护,这两者看似矛盾,其实也不矛盾,您说是不是呢?

对于目前此次的病毒疫情,大家都在努力,医学界在努力,科学界在努力,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在努力,希望我们都能少一些牢骚和抱怨,少一些对相关问题的质疑和否定,积极的去面对此次疫情,通过我们大家的一起努力,相信此次疫情终究会过去,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还是属于我们全人类!


李药师谈健康


新冠病毒的第二阶段潜伏期?我想第一阶段应该是从1月23号到2月6号,也就是武汉封城后14天这个时间吧?而第二阶段应当从2月7号开始算。第二阶段新冠病毒的潜伏期多少?

一,不管是前期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上的多篇文献还是一线医护人员的观察发现,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潜伏期都是14天左右,并没有官方消息称潜伏期有改变。有的朋友可能会拿钟南山团队的最新论文中报道的最长潜伏期24天来反驳我,但是大家似乎忽略了一点,该文章报道的平均潜伏期是3.0天,这个比早些另外一篇425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历的报道缩短了整整2.2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统计学的问题,这是样本量的问题。在院士团队的这篇文章出来之前,425例确实算是样本量比较大的了,但是钟院士他们团队的这篇文章纳入的有效病历是1099人!并且,这1099个病例来自31个省的552个医院。可以说这个样本量是比较多的,结果也是比较可靠的。但是,为什么还会有24天的病例呢?专家也说了这是个例!我们看问题必须看到大方向,看整个数据的趋势,一个半个例子不代表全部。

二,不管第二阶段的潜伏期是多少,我们都应该认清楚目前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首诊患者不一定有发热症状。1099例患者中只有43.8%的患者就诊时发现有发热症状,一半都没有!这就告诉我们一定不能单凭发热来排除感染者。

第二,咳嗽症状比较多,消化道症状者也可能是。研究指出67.7%患者有咳嗽症状,3.7%有腹泻症状,而5.0%有呕吐症状。所以,如果一个患者有咳嗽,那个一定要高度怀疑!这可比发热可疑多了!如果有腹泻,呕吐,那也不能排除。


第三,早期影像学不可靠。文中指出有9例患者(5.2%)影像学上没有明显的改变!所以,拍了胸片,拍了CT没明显问题的还是要密切观察。

第四,预后尚可。文中指出新冠肺炎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只有5%,死亡率是1.36%,总的来说估计不是很糟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