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途”上的貨車司機們:還會遭悔單、被禁行,但車跑了起來

為防控疫情,此前多地在高速路口進行交通管制,一些還在途中的貨車司機遇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50歲湖北司機肖紅兵的經歷近日備受關注。他1月7日從湖北荊州市出發,輾轉多省跑運輸,因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1月22日送貨到四川達州後,他發現自己已無法繼續接單送貨,也無法回家了。此後,他被困在高速上7天,高速路口難下,鄉鎮道路難行,在服務區只能加油和短暫停留。

直到1月29日下午,陝西漢中的高速民警在應急車道發現了他的鄂M牌照貨車和駕駛室中睡覺的他,將他安置下來。

肖紅兵的遭遇的現實“囧途”並不是個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多名貨車司機瞭解到,雖有時仍會因疫情遭遇悔單和部分村鎮禁行,但車子跑了起來,他們希望保障交通的政策能逐漸徹底貫徹。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就進一步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暢工作,確保人員車輛正常通行,切實維護經濟社會正常秩序作出專門部署。通知要求,調整優化公路交通管控措施,嚴禁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出入口。

“我現在就想拉完貨趕緊回家。”2月11日,被堵路上數天的貨車司機林剛(化名)說,當天,他得知他要去裝貨的縣城解禁,允許外地車輛進入。

等待“解禁”

林剛是廣西柳州的一名貨車司機。2月4日,他從廣西裝了一車水果送往山東臨沂,這是他2020年接到的第一筆貨單。

在高速上疾馳了兩天後,6日中午到達臨沂一高速路口,他卻被告知因疫情原因,外地車輛一律禁止出高速。林剛只能繼續沿著高速前進,試圖找一個管制較松的出口。但在和多個高速出口協商後,均被告知沒有通行證無法下高速。

“我拉的是一車水果,在路上多一天就很容易壞掉。”林剛對澎湃新聞說,他當時和貨主溝通後,貨主要求他把貨送往陝西西安,“聽說那邊運輸蔬菜水果的外地車還允許進入。”但林剛沒想到,雖然順利進入了西安卸貨,他卻因封路“滯留”在了陝西境內。

卸貨後,剛好有貨主聯繫林剛,需要將一批產品由咸陽一縣城運往廣西,這和林剛回家的路線一致。他說,但因為該廠所在的縣城不允許外地車輛進入,他只能在一個貨運市場內等待“解禁”。

市場周邊的餐廳都已經關門,林剛吃住都在不足兩平米的駕駛室內,“我帶了大白菜和麵條,一天三頓飯都是麵條煮白菜和雞蛋,菜市場不開門,我已經好幾天沒吃過肉了。”

林剛告訴澎湃新聞,他不敢開車出去,怕外地車牌被查到後勸返。而如果不等待,空車回去就意味著他要自己承擔近1萬元的油費和過路費,“我就是在賭,賭一個星期會恢復交通。”

相比林剛,湖北司機肖紅兵此前的遭遇更加窘迫。他告訴澎湃新聞,1月22日到29日被困高速的那幾天,因為他的貨車是湖北牌照,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給一遍遍給工作人員解釋“自己身體正常、檢測正常,離開湖北有一段時間了”,但這套說法很難說服當地人。

一次車開到了陝西寧強。當天,約凌晨一點,肖紅兵下了高速,工作人員給他量體溫、作登記,並讓他重新回到高速。

因高速有限速,也不能隨意亂停車,為了防止自己睡著,肖紅兵困的時候就掐自己大腿、揪頭髮,實在不行就打臉。

1月29日下午,陝西漢中的高速民警在應急車道發現了這輛貨車和駕駛室中睡覺的肖紅兵,他滿臉憔悴,已經多天沒有洗澡和好好睡覺了。肖紅兵終於停了下來,此後獲得安置,還收到了來自網友的萬元捐款。他目前仍滯留在漢中北服務區,已離家一個多月。

“著重選擇運防疫物資的貨單”

另一名廣西的貨車司機吳炳(化名),今年26歲。往年年初三他就會開始接單出車,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他一直等到了正月十三(2月6日)才接到第一個後來成功完成的運單,“不出車就養不起車,每個月有1萬多的車貸。”

在此之前,吳炳曾接單往廣西一村莊裝砂糖橘,在驅車200多公里到達後,卻被告知非本村車輛不得入內,“貨主給我們開了貨單,證明是去拉貨的,他們也不讓過。”在多次溝通未果後,吳炳只能空車返回,自己負擔路費。

2月6日,吳炳從廣西裝貨前往浙江台州,在到達台州一高速出口時,因沒有通行證,吳炳只能在高速上等待,3個小時後,貨主給他發來了一份通行證。雖然等待了一會,但當時吳炳仍然覺得浙江的規定人性化很多。

到達浙江後,吳炳發現這裡的貨單相比廣西多了很多,在選擇貨單時,吳炳會著重選擇運防疫物資的貨單,“這種是最緊急的,同樣都是拉貨,我覺得拉物資是最重要的。”

2月9日,吳炳從南京拉了一車消毒液前往浙江台州。他告訴澎湃新聞,防疫物資在運輸時會規定一條路線,沿著路線開,一路上都會暢通無阻,“防疫監測站看到是防疫物資的運輸單,量了體溫就會放行。”

2月11日接受採澎湃新聞採訪時,吳炳正拉著一車霧化器由浙江台州前往廣東,已經到達了福建地區。一路上的高速服務區均已關閉餐廳,吳炳三餐只能吃方便麵。但除了必要休息以外,他儘量不耽誤時間,希望能儘快將物資送達。

前往武漢運送捐贈物資的“85後”愛心司機陳新,則遭遇了下不了高速的情況。2月4日,他將福清養鰻專業農民合作社捐贈4000多斤烤鰻順利運到武漢,並返回福州。他對澎湃新聞說,雖然曾想過從武漢回來後,會無法回家,需要在外自行隔離。但沒有想到會困在高速上。

陳新說,他如實告訴路口收費站的工作人員自己是從武漢回來的,但收費站排查嚴格,疫區回來的會被遣返。各地路口都會排查,問司機是否去過湖北。

陳新開著冷藏貨車,輾轉在高速路上各個服務區休息。餓了就買泡麵吃,吃了幾天泡麵,腸胃不適拉了好幾次肚子。他說,晚上睡在車裡,晚上很冷,常常半夜被凍醒,“吃一頓熱米飯”是他當時最大的願望。

就這樣過了四五天,直到2月9日,在一個朋友的幫助下,陳新住進了福州一家賓館。得知這個消息後,他的家人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他說,在賓館每天早晚各量一次體溫,一日三餐都有人送到房間。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他一直呆在賓館房間自我隔離,靠看電視或刷手機打發時間。

陳新對澎湃新聞說,他現在身體一切正常,暫時沒有被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狀。再過幾天,他將再次“出征”,運送第二車福清鰻農們籌集捐贈給武漢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的愛心烤鰻,“希望在這段時間可以力所能及地多運送一些物資,為抗疫盡一份力。”

車子再次跑起來

談到運輸防疫物資,距離湖北較近的安徽貨車司機梁毅(化名)語氣中有些不好意思,“我心裡也想給疫區貢獻一份力量,但我真的不敢拉。”

梁毅對澎湃新聞解釋說,自己並不是怕感染,而是按照家鄉規定,一旦和湖北有過接觸,返鄉就要隔離14天,“我們每個月的車貸都要1萬多,還有大人孩子的生活,隔離半個月不出車就頂不住了。”他說,除了湖北以外的防疫物資運輸,自己都願意接單送貨,“運費低也接”。

梁毅和妻子二人長期往返廣東和安徽兩省。他告訴澎湃新聞,在初四(1月28日)首次出車時,家鄉周邊的交通管制還比較嚴格,“我們縣城只留了幾個高速口可以上下,當時要去徐州裝大蒜,徐州更嚴格,只留了一個徐州東的高速出口,我們要去的地方在徐州西面,就要繞行一大圈。”

貨車司機們的遭遇,反映了全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個側面,但情況在逐漸改善。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暢工作 確保人員車輛正常通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進一步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暢工作,確保人員車輛正常通行,切實維護經濟社會正常秩序作出專門部署。

通知要求,要全力保障公路路網順暢運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科學有序、依法依規”原則,調整優化公路交通管控措施,嚴禁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出入口,嚴禁阻斷國省幹線公路,嚴禁硬隔離或挖斷農村公路,嚴禁阻礙應急運輸車輛通行,嚴禁擅自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省界和國省幹線公路設置疫情防控檢疫點或檢測站,已違法違規設置的要堅決撤銷。

2月10日,從廣東返回安徽時,梁毅已經感覺到交通明顯“通暢”很多。“很多高速路口還是有防疫檢查站,但體溫正常就能通行,已經比之前好很多了。”

但在廣東部分村鎮,梁毅覺得“《通知》還沒被完全貫徹”,依然有部分村鎮禁止外地車輛進入,即使手持貨單依然被拒絕,而梁毅裝送貨的很多倉庫、工廠都在村鎮之中。梁毅希望在自己下一趟前往廣東送貨時,封路的情況能夠得到好轉。

同一天,林剛在卡友群裡看到這上述《通知》,“《通知》裡說嚴禁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出入口、嚴禁阻斷國省幹線公路,我看到就覺得有希望了。”2月11日,在陝西等待“解禁”的林剛等來了貨主的裝貨通知,他的車再次跑了起來,當天下午他就驅車前往貨源所在的縣城。

在看到臨時防疫檢測站時,他還有些忐忑,怕再被勸返。但在檢測體溫正常,並報上裝貨冷庫的名稱後,林剛的貨車被順利放行。當天下午裝貨後,他就立刻踏上了返回廣西的高速。

但回到廣西卻不代表著能回到家。“我們村裡不讓外出,出車的時候我是寫了保證書的,保證出了車就不能回村,除非等國家宣傳疫情結束。”林剛從19歲開始跑車,已經在外跑了17年,以往總是三五天就回一次家,除了暴雪封路外,這是第一次遇到無法回家的情況。

他說,自己已經離家多日,打算到村口後住在車裡,讓家人將換洗衣物和飯菜送過來,“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敢見老婆孩子,怕會傳染給他們,已經做好三個月不回家的準備了。”

福建星泰安物流有限公司事長陳禮善介紹,去年同一時期物流園區一天內進出車輛達到八百輛多,但目前進出車輛僅一百輛左右。“這次疫情對物流公司影響很大,所有廠家都停工,沒有貨物運輸。外省駕駛員沒有辦法復工。目前只有運送生活物資和應急救災業務,很多是免費運送的。”陳禮善說,大家都期待著疫情儘快結束,恢復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